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阅读课文在现行中学语文教材中占的比重很大,处于很重要的地位。它是整个教材体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讲读课文的必要补充;它和讲读课文互相配合,相得益彰,共同承担着大纲所要求完成的教学任务。它对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编辑室张定远同志,就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阅读课文教学,提出了七种处理办法:一、精讲讲读课文,略讲阅读课文。略讲,就是抓住一个重点,略去其他。二、读写结合,把阅读课文作为指导学生写作的示范材料。三、运用比较的方法讲授讲读课文和阅读课文。四、对于一些文言文的阅读课文,教师可以略加指点,指导学生自行阅读。五、一些阅读课文,可以让学生在课内(有时在课外)独立阅读,还可以要求他们写提要、  相似文献   

3.
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关于中学语文教学读写训练的要求规定:“初中阶段,学生能够阅读通俗的政治、科技读物和文艺读物,正确领会词句的含义,理解文章的内容,……。高中阶段,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阅读一般的政治、科技读物和文艺读物,能够阅读浅易文言文;……。”根据大纲规定,现行全日制十年制中学语文课本,科技读物占全部课文二百七十四篇的百分之八左右,达二十余篇,这说明科技文在中学教育中是受到重视的。  相似文献   

4.
中小学语文教材的内容大体可分为三类:一类是讲读课文,第二类是指导阅读课文,第三类是独立阅读课文。其中讲读课占有很大的比重。上好讲读课,对于培养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广大教师们也都在千方百计地提高讲读课的教学质量。本文就优秀教师的经验和自己的体会,谈谈讲读课教学如何培养能力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新编中学语文教材无论从体系上讲、还是从内容上看,都具有科学性和适用性.课文编排在原基础上分为两类:一是“讲读课文”,一是“自读课文”.其中自读课文占到单元总篇目的1/2——3/5,供学生自读、自测、培养和检验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这个篇目比例可以说明如何处理“自读课文”并非小事一桩,千万不可等闲视之.那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如何恰当地处理这部分教材呢?应当怎样指导学生自读自学、自测自检呢?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我的看法是:变总是疑虑学生水平低下,从而一手包办为充分信任,大胆放手,让学生直接参与变教师一讲到底,学生被动地接受为让学生身体力行,主动求索.下面就是我在这方面的一些具体尝试和粗浅看法,现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关于课文的选编原则里规定:“根据教学的需要,有些长文章可以节选。”照此办理,就产生了节选课文.这类课文在现行统编教材中所占的比重相当大。仅从初、高中单册语文课本看,即有五十三篇,约占其总数的百分之三十九点三。题材和体裁也丰富多样。因此,如何看待节选课文,搞好这类课文的教学,很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7.
初中语文课本一九八七年新修订版教材为了适当增加阅读量和扩大知识面,将每个单元中的五篇课文分为讲读、课内自读和课外自读三类。为了把握教材的特点,合理处理教材的内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笔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三个联系”,把握教学“三性”,即注重点与面  相似文献   

8.
在全国统编语文教材高中第一册里,共收有二十八篇课文。其中,标明为阅读课文的有十三篇之多,几乎占一半的比例。因此,怎样搞好阅读课文的教学,确乎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笔者最近有机会听了两节语文课,讲的是刘白羽的散文名篇《长江三峡》,有所收益。现将听课情况实录于后,供同志们讨论、探讨。上课伊始,教师登台,请学生翻到课本六十五页。然后板书:长江三峡,刘白羽。教师:今天我们学习刘白羽同志的散文《长江三峡》。同学们回忆一下,本期我们学过哪些散文作品?  相似文献   

9.
从1988年秋开始使用的现行中学语文通用教材,与修改前相比,显著变化之一,是课文类别由讲读与阅读两类,改为讲读、课内自读与课外自读三类,且两类自读课文都以明确的标记予以注明。 为什么将“阅读”改为“自读”?怎样指导学生自读?这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笔者认为,“阅读”改为“自读”,不是简单的名称更换;这是培养开拓型、创造  相似文献   

10.
注意读写结合 提高作文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学语文讲读课和作文课的关系如何?怎样通过讲渎教学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这是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我认为应该树立以读为基础,以写为重点,读写结合,从读中学写的教学思想。我主张以课文为范文,让“读”和“写”结合起来,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大力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为什么要重视通过“读”提高学生“写”的能力呢?这是因为中学语文课本入选的文章,都是思想性强,艺术性高的范文。它在立意谋篇,遣词造句方面都是学生学习的楷模。它是培养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基本教材。通过这些课文的学习,学生将会逐  相似文献   

11.
中学语文教学从来都相当重视文言文。1980年修订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地把使学生“具有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列为中学语文教学的目的。1990年《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修订本)修订中,对高中语文教学所达到的目的,考虑了“在初中基础上,使学生初步具有文学鉴赏能力和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高中语文课文言文的内容,编写比例占高中三年语文课教学内容的30.4%。1997年在浙江、天津、上海一带试用的实验教材,编写比例增加到50%,这套教材已于2000年在全国推广使用。文…  相似文献   

12.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读课文应该首先看题目,弄懂题目的涵义,这有助于课文的理解。教学课文如果能帮助学生搞清题目的意义,就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课文内容,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语文教学应该抓住题目,探幽发微,仔细揣摩,深刻领会作者的写作用心,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主旨,把握文章脉络,激发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一、通观全篇,揣摩题目。中学语文课本中有不少篇目是节选自长篇作品,仅仅讲读节选部分,未必能使学生完整地理解题意,这就有必要向学生交代清楚跟节选有联系的内容,特别是能够帮助理解题意的内容。如教学《阿Q正传》,课文…  相似文献   

13.
中学语文课本选入各类优秀议论文八十多篇(包括中国古典论文)占初高中语文课本全部课文的五分之一。教好各册语文课本中的议论文,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社会主义觉悟,培养学生的无产阶级情操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有助于提高学生阅读各类理论读物(政治的、经济的、学术的)的能力和写作议论文字的能力;有助于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力,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分析、综合、概括、推理水平。因此,议论文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在语文教学中 ,以教材为例子 ,给学生传授丰富的知识 ,发展学生的智力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教会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 ,探求真理———这是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 ,更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的客观要求。所谓自学能力就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独立地借助于有关的知识、技能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的能力。培养学生自学语文的能力需结合本学科的知识结构特点。中学生的自学能力表现在学习过程的各个环节。如 :预习课文、独立作业、阅读课外书籍、查阅资料、积累资料等。如何培养初中学生自学语文的能力 ,这是摆在我们每一个中学语文教师面…  相似文献   

15.
中师的文选教材,沿袭了中学语文教材以文体为单元的编排体系.传统的教法,是以每篇课文为单位进行的,而单元教学法,则是以一个单元为单位集中进行教学的方法.即以文体知识的教学为先导,指导学生用所学的知识综合分析该单元的课文,并掌握分析同类文章的一般规律,最后进行写作训练的教学方法.单元教学法有四个环节:一、讲授.教师以该单元文章后所附的“学习重点”、“自学提纲”、“阅读提示”等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在阅读教学中,我们总以为把一篇篇课文讲完,就算完成教学任务了.而这样做又是为的什么?就不甚了然了.其实,一篇篇课文.只是阅读教学中的材料而已.我们正是要利用这些材料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在阅读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比较鉴别是一个较好的方法.我在高中小说单元的教学中,就是运用这种方法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提高他们的分析能力的.  相似文献   

17.
付炜 《新天地》2011,(7):73-73
自学的主要形式是阅读,在教学中,不论采用怎样的阅读方法,总要先布置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一可以指导探索发掘课文内容的方向;二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课文阅读思考得出正确答案;三可以促使学生发现自己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内驱力,使学生带着欲望进入学习境界。  相似文献   

18.
中学语文历来重视文言文教学。1980年修订的《全日制十年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地规定:高中生应“具备阅读文言文的能力”。现行中学语文教材文言文有一百多篇,占总目的四分之一强;高中篇数占三分之一强,所选课文篇幅一般都较长。这些说明文言文教学在中学阶段的重要地位。那么怎样使文盲文教学尽可能地达到《大纲》中的教学要求呢?我们知道,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方式一般是采取串讲法,即由教师逐句地讲解;有时连生字的注音及其译文全部板书出来。一节课下来,老师讲得唇焦口煤,学生也抄得手酸背疼。当然这样的教学方式不无可取之处…  相似文献   

19.
一阅读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用叶圣陶先生的话来说就是使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学生的这种能力是通过课文的阅读来培养的。现行中学语文课本共十册,收编课文二百七十四篇。学生在中学阶段花五年时间,读二百七十四篇各种体裁的文  相似文献   

20.
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经过两省一市的试验后 ,面向全国使用 (以下称这套教材为新教材 )。新教材是按照素质教育“以人为本”的观念进行编写的 ,语文教师在使用新教材时普遍感到吃力。探其因 ,是教材的变动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新要求。新教材课文包括两类 :一是选文———名家名篇、优秀时文等 ;二是基础知识训练的短文。就选文而言 ,较之传统教材 ,新教材的选文变动很大 ,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一是增大了文学作品的比例 ;二是编写了《语文读本》。因为这两方面的变化 ,客观上对语文老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新编中学语文教材在课文比例上作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