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审美的角度看,张岱的小品文卸去了"文以载道"的传统,以普通人的视角再现明亡之前其亲历的生活,多方面表现了大众风情,具有鲜明的世俗性:把在传统文人看来俗之又俗的生活素材诉诸笔端;牵引市民化的人物走进小品文;尤其小说化语言的运用,使得作品富于生活气息.究其成因,首先是文艺思潮世俗化的时代洪流,涌溢各处、不断浸淫;其次是当时市民阶层爱好并喜做小品文的风气甚炽,使得张岱需要考虑读者的趣味;再次是张岱家世生平的坎坷,使他处于文化边缘的写作境地,用饱含深情的笔墨展现市民形貌、礼赞世俗人生.  相似文献   

2.
作为明清之际中国文化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文化全才,张岱吸引了很多的学者试图走近他。从晚明至今,对于张岱的研究从最初的点评到中间很长一段时间的几至于空白到20世纪80年代后的备受关注以及走向深入,出现了大批不同类型的研究成果,使张岱及其作品越来越为人所了解。今后,还需更多喜欢,热爱张岱的专家、学者进一步走近张岱,还原张岱,复活张岱。  相似文献   

3.
从审美的角度看,张岱的小品文卸去了“文以载道”的传统,以普通人的视角再现明亡之前其亲历的生活,多方面表现了大众风情,具有鲜明的世俗性:把在传统文人看来俗之又俗的生活素材诉诸笔端;牵引市民化的人物走进小品文;尤其小说化语言的运用,使得作品富于生活气息。究其成因,首先是文艺思潮世俗化的时代洪流。涌溢各处、不断浸淫;其次是当时市民阶层爱好并喜做小品文的风气甚炽,使得张岱需要考虑读者的趣味;再次是张岱家世生平的坎坷,使他处于文化边缘的写作境地,用饱含深情的笔墨展现市民形貌、礼赞世俗人生。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张岱研究中两个重要悬案进行了严密的考辨 :一是关于卒年。张氏卒年 ,向有“69岁”、“70余岁”、“93岁”诸说 ,本文通过对大量第一手材料的比勘、互证 ,并运用张岱手稿 ,确证张岱卒于1 680年 ,时年八十四 ;其二是关于《明史纪事本末》的作者问题 :自清初温睿临至清末陆以 ,《明史纪事本末》系谷应泰“以五百金购 (张岱 )《石匮书》”而改名成书的说法一直存在 ,本文从张岱的生平游历入手 ,并将《石匮书》与《本末》细加比勘 ,认为张岱只是参加写作者之一 ,所谓谷书“窃自张书”的说法并不成立  相似文献   

5.
暮夜书写是张岱小品文的重要题材,显示了张岱对城市暮夜生活的审美偏好,是研究张岱乃至晚明文人城市审美的一个较新视角,具有时代与个人的鲜明特色。张岱多样化的城市“夜游”体验营构了不同的城市空间:他以“闲逛”的方式体验世俗公共空间的喧嚣之美,对冲破传统平和美的沸腾美感表达了由衷喜爱,“物性自遂”代表了他这方面的审美理念;张岱更以“沉浸”的方式品味私人诗性空间的孤寂之美,在“一往情深”的个性化审美活动中实现对人生空幻的超越。张岱的城市暮夜审美展现出丰厚的层次感,反映出晚明文人城市审美需求的多样性。“夜气”是始终贯穿于张岱城市暮夜书写的美学追求,在清静灵明的“夜气”中寻求对人的本真的回归,并提升至“冰雪之气”的美学人格建构,更是张岱城市暮夜书写的深意。并且,张岱于喧嚣中保持心灵的静气,于雅俗间维持身心平衡等城市审美观念对现代人也多有启示。  相似文献   

6.
张岱作为晚明小品文之集大成者,他提出的"冰雪之气"、"空灵"等文学主张及其文学实践都深受王阳明、王畿、罗汝芳、李贽等心学思想家的影响。心学思想在张岱小品文的主题、内容、风格等方面,都留下了明显的印记。因而,张岱的小品文可以称得上是一种"心式"小品。  相似文献   

7.
近十年张岱及其作品的研究进入了一个高潮。对小品散文的研究是其主要方面,数量多,且具一定的深度;张岱与前人和后代的承继关系、相互影响以及比较研究,成为这一领域的热点和亮点;艺术特质和艺术风格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突破。未能将研究范围全面拓宽,留下的空白点较多,则是近十年来张岱及其作品研究的不足。  相似文献   

8.
张岱艺术家论的特质与历史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岱是明末清初学术文化史上一位在人文科学诸多领域都取得了卓越贡献的杰出人物。其丰富的文艺-美学思想亟待从多方面展开深入研究。本文从第一手材料入手,对张岱的艺术家论做了较为系统深入的爬梳整理和探究。认为,张岱艺术家论的最显著特点是将生命体验上升到艺术哲学高度,打上了鲜明的时代和个人生活印记。其所标举的“张子自为张子”(贵我)、“炎凉势利者不足以言艺”、“大不幸之际其诗乃工”等命题,既有对传统理论的发挥,更是身处甲申( 1644)国变“大困厄之世”特定的个性生命体验。而化生命体验为艺术哲学,大大增强了其作家论的理论力度和说服力。  相似文献   

9.
梦醒寻梦——张岱及其小品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岱是晚明小品文的集大成者。张岱的出身遭际和社交氛围,造就了他博雅风流、愤世谐谑的名士风度;张岱小品的内容十分丰富,殆同一幅全景式的明末风俗画;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十分复杂,而最值得注意的是郁积其中的黍离情结;审美品味求真求廉、求空灵自然;风格洒脱谐谑、恣肆;境界既世俗又博雅,既真切又空灵。  相似文献   

10.
笔者在对张岱家世考察的基础上 ,论述了成就张岱的原因主要有三 :其一 ,家族和家庭的深刻影响 ;其二 ,社会交游的影响 ;其三 ,个人的奋发有为。  相似文献   

11.
张传伦 《社区》2013,(35):5-5
我们都欣赏承平年代优游林下,闲逸风雅,兼以茶淫枯虐,书蠹诗魔,而于古玩器物最为痴迷的一代大玩家张岱,其祖上好几代都是江南士族渊然深秀者,张岱玩古的路数与他的父亲张大涤系出一辙。  相似文献   

12.
甘洒热血存"春秋"--张岱《自为墓志铭》现象窥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写作背景、墓志文剖析及其寓意等多个方面,对张岱《自为墓志铭》现象作了考察分析,表现了张岱"存国史"和"存明"复明"的衷曲.  相似文献   

13.
冰雪性情张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岱作品给人一种超尘拔俗的艺术感受,这与作者追求人格美,讲究气节,怀有一片冰雪性情有着密切的关系。文如其人,正是这种性情才带来张岱诗文创作的高品格。  相似文献   

14.
他人对张岱的论述,大多以"晚明小品大家"为定论,通过分析认为,张岱的散文主要创作于清初,主要有小品文和纪传体散文两种文体形式,故称其为"晚明小品大家"不妥。小品文通过对明亡以前生活的追忆,表达了眷念和负责的心态;而纪传体散文以史家态度写前朝遗事,表达了忠义的心态。由于所表现心态及其所承载文体的不同,文风也各异:小品文文风空灵晶映,纪传体散文文风沉郁厚重,但二者殊途同归——均表达了作者的真挚情感。  相似文献   

15.
阳明心学在晚明小品文大师张岱与陈继儒的文学创作中都留下了深深的痕迹。不同的是,张岱着重于表现真我,一往深情,其小品文具有无序编排的结构和雅俗共赏的语言风格;陈继儒则更重视寻求自我,斗假求真,崇尚至情,其小品文表现出偏师制胜和雅致典丽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6.
他人对张岱的论述,大多以"晚明小品大家"为定论,通过分析认为,张岱的散文主要创作于清初,主要有小品文和纪传体散文两种文体形式,故称其为"晚明小品大家"不妥.小品文通过对明亡以前生活的追忆,表达了眷念和负责的心态;而纪传体散文以史家态度写前朝遗事,表达了忠义的心态.由于所表现心态及其所承载文体的不同,文风也各异小品文文风空灵晶映,纪传体散文文风沉郁厚重,但二者殊途同归--均表达了作者的真挚情感.  相似文献   

17.
张岱,明末清初文学家、史学家。关于其为何地人,《中国戏曲曲艺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5年3月印刷本)作“四川人”。然笔者对此说抱有异议,故特作小文以质疑。据张岱《琅嬛文集》卷四《家传》载,张岱高祖张天复“构别业于镜湖(今浙江绍兴鉴湖)之址”;曾祖张元汴“筑室龙山(今浙江绍兴城内府山)”;祖父张汝霖“筑(山介)园于龙山  相似文献   

18.
明清易代之际,面对社会的陵谷迁变,作为大学者的张岱选择私家著史以表明自己的政治立场,并寄托故国之思.这种既坚守气节,又不沉沦颓废,以著史实现经世致用理想的思想行为颇具代表性.张岱的行为操守及著史原则也是对"三不朽"精神的继承和展现.  相似文献   

19.
明清易代之际的大学者张岱,一生以气节自重.他避居深山,以著史寄托故国之思,实现经世抱负.其史学著作在选取人物时,推重德行,不以成败论英雄,甘为小人物立传,并本着"事必求真"的原则,力纠"为尊者讳"之偏失.张岱的行为操守及史著修撰是对"三不朽"思想的最好诠释.  相似文献   

20.
明代遗民山阴古剑老人张岱是明末清初重要作家。鲁迅在他的著作和日记中,曾多次提到他的《陶庵梦忆》及《有明于越三不朽名贤图赞》。现笔者对鲁迅所提到的这两部作品略作些介绍并提供点有关资料供参考和研究。张岱生于明万历二十五年(公元1597年)约卒于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