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因果关系是刑事责任的客观基础。刑法中的因果关系有必然因果关系和偶然因果关系,它们是否都可以作为刑事责任的客观基础?如果是,那么其各自的作用和地位又是怎样的?这不能不是必须明确回答和正确解决的重要问题。(一)与危害结果有必然因果关系的行为的刑事责任。危害行为之所以与危害结果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是由于危害行为是危害结果的根据,它决定了  相似文献   

2.
(一)基本分析思路对于将建设通往法治之路作为一个社会发展目标,国人上下已经基本达成共识。具体如何达到这一目标,在许多方面实际上也达成了一致。但对于有关建设法治之路的一些关键要素的侧重问题方面,认识不尽相同。正是基于这些认识的不同,形成了不止一种的实现法治的理论。以下分析的几种代表性法治之路的理论,都是建立在对中国现状的事实判断认识基础之上的,并且由于这几种理论都是较为成熟的理论,因而在理论的逻辑自治与一直方面都难以找到大的纰漏。所以,如果站在他们各自的事实认识角度上,这些理论都是极具说服力。但理论的完满与…  相似文献   

3.
文官制度亦称公务员制度,它是当代西方发达国家在政府机构中普通采用的一种制度。现代文官制度最早产生于英国,以后美国、法国、西德、日本等也都相继效法而建立起各自的文官制度。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许多发展中国家也在采用这种制度。但是如果追根溯源,英国的文官制度在它形成时期,则颇受中国科举考试制度之影响。这一点,就  相似文献   

4.
二语习得中是否也存在逻辑问题?如果存在,与母语习得中的逻辑问题有何不同?普遍语法和联结主义对这一问题的解释各有其可取之处和不足之处,但目前都未能彻底解决二语习得的逻辑问题,只不过是各自从不同的角度,立足于不同的着眼点来探讨,二语习得的逻辑问题仍是一个看似简单却难解的谜。笔者以为对这一问题的最终解决,还需要借助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尤其是多学科的合作研究。  相似文献   

5.
杜国庠说过,如果不能充分理解阴阳五行学说的思想内容,那么,对于自汉以下的封建统治思想,也不能够有充分理解。阴阳和五行这两种学说都是在中国早已存在并各自独立发展的学说,阴阳自阴阳,五行自五行。后来,阴阳与五行合流,形成为具有神秘主义特色的思想体系。再后来,它又被儒家学说所吸收,成为中国封建统治思想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对于这一学说的演变过程,特别是阴阳与五行合流这一关键环节,长期以来学术界缺乏认真研究,至今未能作出准确结论。人们或认为这一思想体系最早是由子思、孟轲创立的,或认为是由比孟子稍后的  相似文献   

6.
《沙恭达罗》与《长生殿》——兼论历史题材的作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讨印度古代剧作家迦梨陀娑的剧本《沙恭达罗》,总会使人想到我国剧作家洪昇的剧本《长生殿》。为什么会有这种联想?是两部作品有什么相同之处吗?如果有,是哪些相同之处呢?还有哪些相异之处呢?或者说,这两个剧本反映了各自民族和国家的传统中哪些更深层次的民族特性和文化特性呢? 先谈两剧本各自产生的背景:从形式上来说,《沙恭达罗》和《长生殿》都是诗剧。《沙恭达罗》是公元4~5世纪的作品,因为作者迦梨陀娑生活在这一时代。虽然作者和作品的时代还不是最后的定论,但根据大多数学者的意见,不会晚于这一时期。我国的《长…  相似文献   

7.
鲁迅和春园的文学创作,各为中韩现代文学起步的重要标志之一,是两国现代文学"没有影响的类似性"的典型代表。其文学起点处在各自国家的启蒙时期,都抱着以"文学之器"批判和揭露同源的封建伦理思想及其给国民造成的罪状的初衷,展开各自的文学实践。他们都采取批判与接收的辩证态度取舍本国文学传统,都通过留学日本接触并接受了各自所需的"舶来"文艺思想,丰富了自己的文学世界,也为各自国家的现代文学开启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境界。以比较文学的方法,考证二人在各自文学实践当中的传统抑扬与外来文艺思想的接受状况,分析二人在这一过程中所呈现出的异同点,不仅有助于比较研究中韩两国现代文学各自的特征、演变进程,对论证中韩两国文学从"影响关系"逐步走向"独立体系"的文学史实,也有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行政方式和社会方式是两种最基本的冲突化解手段,它们都有其各自适用的情境。当冲突管理的目标是控制冲突、实现冲突平息时,行政方式就成为一种最优选择;当冲突管理的目标是转化冲突,实现冲突和解时,社会方式的选择就具有了正当优先性。然而这两种冲突化解方式也都有各自的弊端,构建政府和社会的合作共治,无疑是冲突管理发展的新走向。  相似文献   

9.
在二百多年的《红楼梦》研究历史中,索隐红学与考证红学是影响较大、份量较重的两个研究流派。怎样理解这两派各自发展的内在理路、二者的互动关系,及它们各自在红学史源流中的消涨?这是本文立论的出发点。如果将“红学”视为有关《红楼梦》的所有理解与解释活动的汇集...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中西文论的比较研究有很大进展,这对于深化中国古代文论和西方文论的研究,加强当代文艺学的建设,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积极意义。这里仅就如何作比较研究谈几点看法: 一、概括性与准确性既然是比较研究,理所当然地要概括中西文论的不同特征。如果只是琐碎地罗列现象,就谈不上把握中西文论的精神实质,也可以说没有达到研究的目的。这概括必须不仅是简要的,而且是精当的。无论是中国传统文论还是西方文论,其内容都不那么单纯划一,各自内部包含着种种流派,形形色色的观点、理论,相互差异,甚至相互对立。假若不考虑到这种复杂性,其结论就难免会以偏概全。  相似文献   

11.
近些年来,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我国出现了一批待业青年。应当怎样看待这一问题?如果从形式上看,这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失业似乎是一样的,因为它们都表现为过剩劳动力;但是如果进一步从实质上去分析,就会发现它们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区别。这种区别,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2.
某著名企业家提出过一个在业界有很高知名度的“一把盐”理论,他认为,任何企业的资源都是有限的,如果将它比作一把盐的话,那么市场就好比一大锅汤。如果将这一把盐一次性地全部倒进锅里,可能一锅汤感觉不出什么味道,但是如果把汤一碗一碗舀出来再放盐,每一碗都够味道。这就要求企业要把资金用在“刀刃”上。这也就是为什么企业都要制定一级目标市场、二级目标市场、三级目标市场的原因。只有把手中的“盐”用好,企业才能不断做大。  相似文献   

13.
评陈序经的"文化圈围"理论与"全盘"西化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太原 《河北学刊》2002,22(6):135-139
陈序经在吸收西方文化思想的基础上 ,创立了他的“文化圈围”理论。这一理论认为 ,在世界上的文化广泛联系之前 ,它们都各自成为一个“圈围” ,每一个圈围都包含许多的成分 ,这些成分是密切联系而不可分的 ;一方面的波动必然影响到别的方面 ;它们只有程度的不同 ,而没有性质的差异。正是根据这一理论 ,陈序经得出了“全盘”西化这样一个极端的观点。因此 ,这一理论的性质也就决定了“全盘”西化观的性质  相似文献   

14.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正在进行着剧烈的变革,旧的社会秩序业已崩溃,新的社会秩序尚未建立。当时的诸子百家都是一些伟大的理想主义者,他们为即将到来的新社会提出了各自的设计方案,并四处奔走游说,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奋斗。儒家的理想与其他各家相比,是别具一格的,他们希望建立一种以周制为蓝本的适应新的时代需要的礼乐制度。礼的原则是别异,使人们区分为上下贵贱的等级;乐的原则是合同,使不同身份地位的人和谐一致。这两个原则是对立的,但是儒家认为,它们是可以统一的。如果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  相似文献   

15.
李达丽 《云梦学刊》2005,26(3):20-21
非全日制研究生已经成为我国学位教育一种很重要的形式,因此建立起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质量保证体系已是刻不容缓的事情。这一保证体系包括课程设置、授课模式和学位论文的写作与评估三个重要环节,非全日制研究生在这三个方面都呈现出了各自的特色。  相似文献   

16.
道德意识的结构和类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本体、主体和客体 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存在。如果我们把本来面目的存在称之为本体的话,则万事万物都包容于本体之中,万事万物也都包容了本体。在存在中,如果我们选择一个本体为主体,其它本体,在这主  相似文献   

17.
诗歌的困境     
时下,诗坛内部明显地呈示一种分化状态,我们姑且将其界定和归纳为常态新诗、非常态新诗和旧体诗。可以肯定地说,这三派诗人各自都写出了好诗,也都为诗坛的繁荣兴旺做出了贡献。但毋庸讳言,又都各自存在着不足,面临着矛盾和困境。本来,创作观念和方法上的差别、对立乃至适当的反拨都是很正常的,它所带来的必然张力是激发和推动创作繁荣的重要前提。因此,我们才不讲所谓“一元”而赞成“多元”。但我以为,目前诗坛表面上的“多元”实际上掩盖了本质上的“一元”,即掩盖了线性思维下狭隘的诗歌观念,使诗歌的道路越走越窄。  相似文献   

18.
偏见与新的回应——中国社会信任状况的制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韦伯等西方学者都认定传统中国是一个低信任度的社会 ,中西方学者对于这一偏见不时地作出了批驳。本文从制度的角度对韦伯等西方学者的偏见作出了新的回应 ,给予了较为深入的分析与批判。本文认为制度是信任的基础 ,中西方社会信任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的信任形式 ,即“内在制度型”信任与“外在制度型”信任 ,它们各自由中西方不同的社会制度培育与塑造而成 ,且各有优长 ,相互补充。传统中国社会信任度不仅不低 ,反而是相当高的。传统中国社会所具有的这种信任形式 ,如果加以很好地继承与发扬 ,必将成为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强大的内在推动力。  相似文献   

19.
王平 《东岳论丛》2003,24(5):89-93
长篇章回小说《西游记》问世以来,对于其原旨的探讨就引起了人们的浓厚兴趣。各种见解层见叠出,相互辩难,而实际上这些不同的见解都是在各自主客观条件下所作出的阐释,都在丰富着《西游记》的内涵。从明代至今,对其原旨的探究似乎经历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这进一步说明,《西游记》是一部具有象征意味的寓言小说。  相似文献   

20.
民间有"每天吃豆三钱,何须服药连年"的谚语.意思是说,如果人们每天都吃点豆类食品,不仅能够远离疾病的困扰,还可辅助治疗一些疾病.大家不妨来了解一下各种豆子的特点,以便根据各自的身体状况药食两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