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大方针。要通过深化改革,加快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增强国有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保持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在积极促进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同时.鼓励个体、私营、外资等其他经济成份的发展,作为公有制经济的补充.以充分有效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从总体上看.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的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体现在国有…  相似文献   

2.
王佳菲 《决策探索》2014,(18):32-34
为进一步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强调:“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  相似文献   

3.
高层言论     
《领导决策信息》2010,(9):M0001-M0001
胡锦涛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 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是完全正确的.新形势下.我们要始终坚搦和不断完善这一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最广泛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集聚发展力量.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五大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摆脱了长期以来在所有制认识上的种种思想束缚,冲破了重重障碍,在总结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实践的基础上,实现了所有制改革认识上的一系列重大突破。第一,“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确定这样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对长期以来形成的把生产资料公有制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相等同的传统社会主义理论的突破。改革开放之初,我党就针对单一公有制经济活力不足的弊端,提出要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同时、鼓励多种经济成分的发展。198…  相似文献   

5.
范振华 《决策探索》2005,(12):38-39
“适应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在更大范围、更广泛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拓宽发展空间,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以上是我国在“十五”、“十一五”规划中对深化对外开放提出的新任务。坚持以上任务的工作方针,就是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发展,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在我国对外开放过程中,长期以来我们实施的是以“引进来”为主促发展的对外开放战略。及时提出并贯彻实施“走出去”的发展战略,则是我国对外开放新阶段上的一次战略升级,它是对对外开放活动规律的深入认识,是对过去经验的总结和升华。把二者结合起来作为指导我国对外开放新阶段的基本方针,它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全面性。主动地不断努力提高我国对外开放水平,是我国对外开放过程中长期坚持的指导方针。  相似文献   

6.
<正> 为贯彻中央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央关于要大力发展城乡集体经济的要求,根据国务院领导同志指示,由国务院研究室、国家经贸委等六部委在京召开了“全国城镇集体经济(合作)改革与发展高级研讨会”。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吴邦国同志对会议作了重要指示。 吴邦国同志指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集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发展生产,繁  相似文献   

7.
薛暮桥,江苏无锡人,著名经济学家、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是我国老一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的杰出代表,也是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经济决策咨询工作的一位卓越的开拓者和组织领导者。他坚定地倡导和积极推动经济体制的市场取向改革,提倡和坚持国民经济稳定协调发展。他的著作《中国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研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坚持正确发展方针的启蒙教材。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对于我国改革发展中的一些重要问题,他提出过重要的政策建议。他的文章、观点,社会影响大,常常执掌着经济学论坛的主流。  相似文献   

8.
一、为什么农业要坚持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以其它经济成份为补充?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其它经济成份为补充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农业来说,这样做的原因在于:(1)由我国农业生产力现状所决定。目前我国农业生产力在总体上仍是低水平、低效益、不平衡、不稳定和多层次的,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农业经济成份应有广泛适应性和较大灵活性。(2)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农业商品经济发展要求所决定。农业的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适应目前某些地区较高的农业生产力状况,农业的个体、私营和多种联合体等各种经济成份,也在一定程度上适应和促进我国  相似文献   

9.
经过10多年的改革,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然而,在现实经济运行中却出现了一些使人意想不到的新情况。比较突出的如:全民所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近些年来呈明显下降趋势;全民所有制经济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缓慢;非公有制经济成份的增长明显加快;在部分地区,目前已出现了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以股份方式进行融合,以及相互渗透的现象。因此,我国理论界对公有制为主体的认识和理解存在着种种歧义。一种意见认为,所谓以公有制为主体,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国有制为主体,而是包括了集体所有制等形…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五大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同时,江泽民总书记对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继续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又作了进一步的精辟论述,对公有制的含义、地位及实现形式等有关问题都给予了科学的界定和回答。这既坚持与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又突破了一些传统的观念,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是又一次思想解放和认识上的飞跃,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是推动经济体制转变的思想基础。一、公有制经济的含义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取代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是…  相似文献   

11.
所有制结构问题是长期以来在理论上比较困惑,在实践上又无法回避的难点问题。党的十五大对新的历史条件下所有制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和完善问题作了精辟的阐述,特别是关于公有制的论述,突破了过去思想观念上的束缚,具有重要的理论创新意义和实践指导意义。一、“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的新概括,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阶段和基本国信再认识的必然结果。这一新概括的客观基础是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我国社会所处的发展阶段。首先,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诈为…  相似文献   

12.
科学发展观是中央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作出的科学总结和准确概括,是抗击“非典”斗争得出的重要启示,是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原则,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工作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确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全面统筹和协调经济、社会、生态等各个领域的发展,做到相互衔接、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13.
<正> 近年来,随着国家所有制结构的调整,非公有制经济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党的政策鼓励、引导和国家法律的保护,日渐成为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撑。四川大竹县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业大县,在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促进县域经济快速增长方面作了大胆的实践和有益的尝试,取得一些成功的经验。 实践篇:非公有制经济成为县域经济新的支撑点 党的十五大以来,大竹县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方针,加快调整所有制结构,突破性发展个体、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盐城市规划局在落实市委、市政府交办的重要工作、重大项目和主要职能中,突出重点,不断完善城乡规划的各项目标,在推进“阳光规划”“特色规划”“城乡统筹”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还存在着些许不足。如何按照党的十八大精神要求,确保“坚持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方针,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等目标的实现,必须做到以下五点。  相似文献   

15.
方生 《领导广角》2000,(5):20-22
最近,中央高瞻远瞩地提出要不失时机地实施“走出去”的战略,要求把“引进来”和“走出去”紧密地结合起来。这是中央面对当前国内外新形势,并在总结二十年来改革开放经验的基础上作出的扩大开放的战略决策。贯彻执行这一决策,对于我们更好地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在更广阔空间里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和资源优化配置,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发展动力和后劲,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 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作为一种长期方针,是一个总的努力方向。但在具体操作中,则要根据不同的发展阶段及具体情况有区别、分步骤地实施。并且,由于我国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国家,国有经济占有相当的比重,因此,国有企业在其集约化道路中,怎样与整个社会经济体制的变革相适应,并反过来对经济体制变革提出怎样的要求,已成为一个急待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7.
<正> (一)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这一制度的确立,是由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  相似文献   

18.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取得的成就 正确估计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取得的成就,这对于下一步怎样开展改革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一个方面,就是我们原有的僵化的体制模式开始出现变化。主要有四点:一是企业和基层经济单位自主权扩大,经济活力明显增强。为搞活经济,我们在坚持公有制为基础,国营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前提下,适当地调整了所有制结构,把原来那种单一的公有制改为以公有制为主的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所有制结构。比如,以工业总产值来说,改  相似文献   

19.
“三个代表”要求,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也是我们在新世纪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不断夺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胜利的根本要求。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敏锐地把握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趋势和要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制定和实施…  相似文献   

20.
十六大报告指出:“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个体、私营等各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非公有制经济从“尾巴论”、“补充论”到“重要组成论”,是所有制理论上的一个重大突破,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划时代的战略意义。如何贯彻这一精神,关键是创新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环境。创新政治环境坚持共同发展营造各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政治氛围。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对于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具有重要意义。但并不是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