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1 毫秒
1.
彝族俐侎人物质民俗层面表现出对自然生态的适应和利用,精神民俗层面更多的表现出对自然生态的感恩心理和深厚感情,这些民俗事项中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伦理观念,生态文化的源泉在民间。在当今的生态文明建设中俐侎人的生态理念愈显珍贵,要充分挖掘弘扬民间深厚的生态文化资源,充分利用地方性生态知识,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开展。  相似文献   

2.
《北方人》2007,(10)
"弹起口弦寻情人,情人听到来会面。羞羞答答齐开口,谈情说爱真快乐……"追寻着这首古老甜蜜情歌的旋律,我走进滇西纵谷高山丛林,来到俐侎山寨。彝族俐  相似文献   

3.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这些节日是体现和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节日文化是民族性格、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是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重要标志。无论你走到哪里,过自己民族的节日都会让你找到自己的“根”。  相似文献   

4.
作为我国少数民族文化重要表征的节日文化,是展示民族特色、寄托民族情感、传承民族文化、昭示民族认同感的重要窗口和载体,是各少数民族文明发展过程中最具魅力和个性特色的文化符号。以恩施州节日文化为个案,探讨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的当代价值,发现节庆文化开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应对措施与策略,对民族地区节日文化的保护与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青藏地区有着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这些节日在诞生之初都是原生态的,但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些节日逐步演变成集文化、商贸、旅游等于一体的开放性盛会.除了它原有的庆祝、娱乐或祭祀功能外,这些民族节日还通过人际、大众以及网络等对节日信息的传播而产生广告效应.这种广告效应具有双重性,因此在民族节日的宣传和报道中,应充分发挥其正面效用而尽量避免其负面影响,从而为青藏地区的经济、旅游及文化的健康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6.
多民族文化的演进是新疆文化多元性的古代元素,多民族文化的定型是新疆文化多元性的现代元素.当代新疆民族文化是多元民族文化,民族意识、宗教信仰、语言文字、族际交往、民族节日和民族风俗等则是构成其文化多元的基本元素.  相似文献   

7.
文章提出民族节日活动是民族文化的集中表现,从而论述了民族节日形成的特征及功能,民族节日与少数民族地区“两个文明建设”的关系,即相容性和不相容因素;阐述了开展民族节日文化活动,为少数民族地区的“两个文明”建设服务的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8.
西方节日的文化底蕴与跨文化交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节日/纪念日是西方文化的组成部分,是西方人民族心理、道德伦理、价值取向、精神气质和审美情趣的体现.在物质生活进步、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信息交流很快的今天,具有起码英语知识和运用能力的当代大学生,特别是英语专业的学生,应该了解西方节日深刻的文化内涵,以探索其文化底蕴,提高自身语言能力和社会文化意识能力.  相似文献   

9.
节日符号在民族旅游开发中的运用及问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节日是人类文明进程中最具绚丽色彩、最有地方特色的文化符号。在民族旅游开发中,节日被作为内涵丰富的文化资源加以利用,是民族文化资本化的突出表现形式。目前,运用节日的方式主要有:在原生地直接展示,在异地进行移植性的集中开发,丧失节日民俗的民族由于旅游开发的需要而重新建构等。笔者认为,研究民族节日符号在旅游开发中面临着的诸如传统的变迁和保持等问题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西部少数民族节日种类繁多,不同类型的节日有着丰富多彩的传统体育活动。随着民族社会的经济发展和文明进步,少数民族节日中的传统体育也逐渐演变为多功能的、融合多民族文化的、娱乐性较强的传统体育,表现出少数民族节日与传统体育相互依存、共生发展的特殊规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作为节日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承载民族共同的文化心理、维系民族意识的同时,也起到了丰富各民族的精神文化生活、凝聚民族感情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节日是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其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在不同层次上体现着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历史渊源以及各种传统文化现象。普米族的节日文化活动,具有自己独特的进程方式和深层次的内涵。 1 普米族的节日文化活动,按年历顺序,有以下几种: (1) 吾昔。“吾”意为年,“昔”意为新,即新年之意,俗称“小过年”或“普米年”。“吾昔”的时间不同于其它民族,大部分普米人在每年的农历腊月初七晚上吃年饭,欢度新年第一天的到来。这是因为,远古的时候,普米  相似文献   

12.
人们需要节日是因为节日可以调适社会群体的生活,广西11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本民族特有的传统节日,节日中可资利用的民俗旅游资源丰富多彩.广西在旅游开发中可以直接利用节日期间的民俗风情、民俗工艺品、民俗民艺表演,使之成为旅游者愿意消费的旅游产品;可以以一个民族的节日文化为主体,综合运用各民族的民族文化,使其汇聚在一起,让节日显得更加五彩斑斓;可以推出原汁原味的节日民俗动态性、参与性旅游产品.以民俗旅游的大市场需求为载体,把广西少数民族珍贵的节日文化遗产传承下去.  相似文献   

13.
云南民族节日的起源、传承与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表现形式,积淀着民族的古风遗俗;它起源于祭祀,有其特定的传承与演化规律,它是民族意识的个性化表达,构成民族文化的深层次内容和核心部分。  相似文献   

14.
民族节日文化是各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实践和斗争生活中,经历过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和创造形成的。它不仅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能够具体真实地反映一个民族的历史传统和习俗特征,是构成其民族文化心态和民族精神凝聚力的一种突出的文化  相似文献   

15.
对中国传统节日习俗的文化特质进行了概述,即节日内涵:以天人合一为"精神植被";节日形式:基于农历的"可视化"社会生活节奏;节日活动:民间瓦肆里的"活态文化"。继而对中国传统节日习俗的当下困境进行了分析,即节日内涵被"转型"尘封化;节日形式被"商业"快餐化;节日活动被"城市"架空化。最后对中国传统节日习俗的现代传承给出了具体思路,即节日内涵上,对原生态意义系统进行朝花夕拾,令其成为民族的"精神安全阀";节日形式上,重启农历的"文化记忆"功能,形成新的民族生活节奏;节日活动上,推广民间传统节日体育活动,使其成为传统节日习俗的"活态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16.
临潭新城端午节“跑佛爷”节日文化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模式的缩影,是汉、藏、回等民族共同形成的节日文化,是民族融合的结果。这一节日文化具有象征性和文化寓意。  相似文献   

17.
节日是一个民族生活方式的集中体现及其传统文化的生动展示。云南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的"青苗节"原本是四排山等地佤族群众世代沿袭的村寨传统祭祀活动,经佤族精英和地方政府等多重力量的努力,使其最终成为耿马佤族的法定节日,并导致青苗节在仪式场域、祭祀内容和社会功能等方面发生了流变。这既是佤族民众文化自觉意识增强的体现,也是地方政府分配文化象征资源、平衡民族利益和民族关系的一种有效策略与手段。在从村寨祭祀仪式到民族法定节日的过程中,作为民族文化资本的青苗节始终处于一种动态的文化再生产过程,从而蕴含着不同行为体的利益诉求及其文化表达。  相似文献   

18.
夏历六月初六,是布依族传统节日中最隆重的节日,汉语俗称“六月六”,布依语称“金索厄”,意为“六月节”。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载体,透过民族节日文化表象,常常可以窥见民族文化的底层意蕴。布依族“六月六”节来源很古,千百年来,它积淀了布依族历史文化的诸多层面,蕴涵着布依族古代丰厚的文化内容,对布依族的民族心里曾产生过深刻影响,因此探讨它的来源,对考察布依族文化的历史渊源是有实际意义的。布依族“六月六”节的来源怎样呢?本文试对这个问题作一粗略探讨,以就教于方家。一布依族“六月六”节主要是一个祭祀性节日。…  相似文献   

19.
民族传统体育与节日文化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历史渊源,发展现状和发展前景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和节日文化的内涵和特征进行了分析,提出体育、节日、产业互动发展的方向,探索建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学科体系和节日文化研究体系的科学化思路。  相似文献   

20.
角色转换与文化认同--中国节日文化中的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主要讨论的是节日文化中的人。作者认为,节日产生、发展、繁荣离不开人;节日文化表现的文化传统是模式化与个性化的统一,这种传统的根源依旧以人为核心;节日是人角色转换的关节点,是人相互认同的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