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介绍陇海线郑徐段电气化改造工程中粉细砂通过改良用于200km/h的铁路路基填料的试验和施工技术,论述了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要点。为同类工程施工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2.
路基土的耐干湿循环特性反映了其抵抗自然环境中水分变化产生破坏的能力,是路基填土耐久性最重要的指标之一。结合室内试验研究了低液限粉土及其改良土(水泥改良土和石灰改良土)在不同的干湿循环次数条件下的工程特性,分析了干湿循环次数对土体抗压强度及其变形的影响规律,提出了低液限粉土宜于水泥改良的结论,为工程应用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高铁列车产生的双向荷载的模拟与试验等效,以正建的呼张高铁为例对呼和浩特地区的硫酸盐渍土地基在双向循环高铁列车荷载作用下的动变形进行分析。室内试验以现场取得的硫酸盐渍土为三轴试样,通过对三轴试验研究盐渍土地基在双向高铁循环荷载作用下的动力特性分析,主要研究盐渍土地基在同样的竖向动荷载下,不同的横向动载(振幅、频率、相位差)对盐渍土地基的极限破坏震次的影响。并根据所得结论,分析高铁运营期间找出容易破坏的地基情况,用于指导检测地基的变形。  相似文献   

4.
风驱雨蚀是寒旱区公路上最为普遍、影响最为恶劣的环境气象灾害。以内蒙古那—苏省际大通道锡林郭勒盟桑根达莱风沙土填方路段为例,考虑不设边坡防护的裸边坡为最不利情况,通过风洞高速摄影试验,对风驱雨粒子与路基边坡相互作用进行试验研究,测试并计算风驱雨粒子与路基边坡撞击位置、破坏形式、撞击瞬间的角度和速度,分析风驱雨粒子与路基边坡撞击、回弹与继续前行的运动轨迹,与风速、雨粒子粒径、路基高度和坡率、路基中心线与来风向夹角、路基填料含水状态等之间的关系,为风吹雨蚀的灾害防控与预警提供基础理论与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5.
对盐渍土的特点、性质及其对公路路基的危害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盐渍土路基施工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6.
设计水库路基时,应根据水库的运行特点,考虑库水浸泡、渗透、水位升降、渡浪侵袭、水流冲刷、库岸坍塌、水库淤积和地下水壅升引起的湿陷等影响。通过工程实例,分析了造成库区路基病害的原因,从填土造地、渗透稳定、滑坡治理、塌岸防护等综合治理和综合利用的原则出发,探讨了库区新建路基和改造路基的形式及构造。研究了路基本体和地基的渗流计算分析与控制方法,详细阐述了各种路基断面形式、防渗设施布置形式以及路基填料等在不同水位差条件下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滨海盐渍土的高盐碱特性使得植物定植和生长均受到影响,滨海植被极易退化.在上海浦东盐渍土开展不同比例熟化污泥施用改土试验,并通过定期测定种植的常见绿化植物的光合作用参数,反映污泥施用效应差异及时间上的变化.结果表明:(1)熟化污泥施用盐渍土可提升绿化植物的光合效率.污泥施用综合效果不仅与施用浓度相关,且与植物生长特性有关,同时污泥施用效果持续时间与施用浓度存在正相关.(2)植物种植早期污泥施用可能造成轻度胁迫效应,而夹竹桃、海桐等适应性较强植物早期施用较低浓度(质量比5%以下)污泥即表现净光合速率提升效应;在植物进入正常生长阶段后,大部分植物中低比例(质量比2.5%和5.0%)污泥施用的提升效应更显著;在施用污泥500天左右中低浓度施用比例效应显著下降,此时高浓度(7.5%)施用组仍存在提升效应.建议污泥施用应以低浓度多次施用方法进行.(3)在较长时间尺度上植物自身适应性是决定污泥施用后净光合速率变化的主导因素,而不同污泥施用量的影响作用在短时效应上较显著.建议在污泥资源化用于滨海盐渍土改良过程中,以5%及以下熟化污泥的中等施用比例为主.  相似文献   

8.
宛坪高速公路过湿土填筑路基处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过湿土的类型划分、工程特性的分析,结合南阳宛坪高速公路路基过湿土的分布情况,在处置过湿土路基时,采取翻晒、掺加生石灰和强填的有效结合,并在宛平高速施工中应用成功。研究表明:在填料允许的情况下,用粗粒土进行强填处理过湿土,能够达到良好的效果,并且具有一定的工程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结合交通部西部科技项目,通过室内试验模拟黄土在不同静力荷载作用下的沉降规律,采用粘弹性力学中的材料蠕变性质和曲线模拟等方式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到黄土在不同荷载作用下的非线性粘弹性蠕变特性,为分析新老路基的不协调变形提供了帮助。同时,通过曲线拟合还可以预测新老路基最终沉降值,为预测新老路基的不协调变形以及建立黄土路基沉降的本构方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通过一维垂直积水入渗试验,将不同厚度(2.5、 5 cm)的隔层材料(泥炭、生物炭)填埋至土层20 cm处,探究泥炭和生物炭添加对黄河三角洲滨海盐渍土水分入渗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泥炭隔层在水分入渗过程中出现优先流现象,泥炭和生物炭添加处理均能显著增加入渗历时,降低水分入渗速率和累积入渗量;水分入渗结束后,各添加处理均改变了水分的再分布,其中泥炭隔层添加较为显著,提高了0~20 cm土层的含水率(10%~12%);各处理的土壤盐分随水分入渗向深层土壤迁移,并在土层底部聚集。因此,与生物炭隔层相比,泥炭是更优的选择,且隔层越厚,阻水减渗效果越明显。该研究结果可为滨海盐渍土的开发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尼尔基水利枢纽位于黑龙江省与蒙古交界的嫩江干流上,工程基础可能存在分散性粘土。由于分散粘土对水利工程的危害极大,有必要对该工程使用的土料进行分散性鉴定。本文通过三种试验方法鉴定得出统一结论,判定该批土样为非分散性土。  相似文献   

12.
目前,隧道与地下工程在大量工程实践的推动下,正面临着许多新的发展机遇,依托我校结构工程—国家重点学科优势,围绕西部大开发中出现的冻土和黄土隧道工程问题,提出适应我校专业特色的课程设置方案,并就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为实现我校创建国内高水平大学目标抢占学科制高点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本文叙述了岩土工程信息可视化的支撑技术.并针对岩土体的信息模拟问题,描述了用八又树表示土体的方法.以及实现三维图形显示和消除隐藏面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研究土工布充泥袋技术的工程特性、施工过程、测试结果,在讨论充泥袋预应变加筋机理的基础上,说明土工布充泥袋常规设计要点,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工程伦理本质不等同于工程伦理内容,它是工程活动的灵魂和道德规范,具有社会性和系统性的特征。工程伦理的本质和特征决定了我国的工程伦理研究不能简单机械地将根基不同的异质性伦理文化范式和内容加以拼凑套用,应该重视本国的伦理文化土壤;工程伦理研究可以借鉴国外工程伦理的建制成就与经验,不应聚焦于国外工程伦理的精神内容;工程伦理研究应从主体间性本体论的视角出发将责任伦理和团体伦理整合为一个有机系统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16.
深层搅拌桩用于软土地基的处理而与桩间土组成复合地基,在我国软土地区得到广泛且成功的应用.但实际工程应用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并影响其应用前景.为此,本文深入地进行了深层搅拌桩的室内实验、现场测试及复合地基现场测试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绵阳市水土流失概况和水土流失带来的后果;从水土流失类型、季节动态和泥沙运行规律等方面讨论了水土流失特点;根据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从林草措施、工程措施、农技措施和解决农村生活能几个主要方面探索了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8.
潘自恒  张磊 《南都学坛》2001,21(3):90-91
针对鸭河口水库上游水保现状提出工程,生物措施,农业耕作措施,经营,保障措施为一体的综合防治体系。  相似文献   

19.
土工合成材料与风积砂土界面作用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土工程中.土工合成材料与土的界面作用特性是关键的技术指标.因此利用直剪试验和拉拔试验研究土工合成材料与土的界面作用特性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以经编土工格栅、无纺土工布和土工网为加筋材料,以风积砂为填料。通过直剪试验和拉拔试验研究土工合成材料与风积砂土的界面作用特性.为沙漠地区土工合成材料加筋风积砂土工程提供一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