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主要以金圣叹对《水浒传》的评点为研究依据 ,通过分析探讨金圣叹的三类阐释性评点———字句阐释、内涵阐释及结构阐释 ,总结了金圣叹的小说评点在创建古典小说阐释方法和小说批评理论以及理解、评价和传播中国小说等方面的深远意义和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前,国内外越来越多的学者正在注意发掘我国古代小说理论和从事《金瓶梅》的研究,但对于明末无名氏评点的《新刻绣像批评金瓶梅》却似乎没有引起重视。其实,它的评点较有见地地阐发了《金瓶梅》的思想意义和艺术特色,从而丰富了我国古代小说理论宝库,对金圣叹、张竹坡、脂砚斋的小说评点起了直接影响。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不了解它的观点,简直无法对金圣叹,特别是张竹坡作出正确的评价。它应当在我国小说批评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新刻绣像批评金瓶梅》(以下简称《新刻》)的评点包括眉批、旁批和圈点,其出现时  相似文献   

3.
金圣叹是我国古代最杰出的小说批评家 ,他对《水浒传》的评点堪称古典小说批评的典范。本文主要探讨了两个问题 ,一是金圣叹对《水浒传》的基本看法 ,二是金圣叹对《水浒传》叙事艺术的评价。此两方面的探讨 ,能使人们更加深入地认识到金圣叹在中国文学批评史、尤其是通俗文学批评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4.
我国自明中叶以后,《水浒》、《三国》等几部长篇小说问世,标志着我国古典小说到了成熟阶段,这才给成熟的小说批评提供了可能.尽管小说的批评被不少人视为无足轻重的闲文,但李卓吾、叶昼及金圣叹等人,却致力于古典小说批评,发表了许多珍贵的意见,并形成了我国独有的评点式小说理论,其中集大成者当推金圣叹.金圣叹的《水浒》批注确实是我国批评史上珍贵的理论遗产,从主体上看,金的小说史观是唯物的,他的评论属于我国古代现实主义的创作理论的一部份,这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应大书特书.  相似文献   

5.
金圣叹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大家,除了对小说、戏曲评点外,他还批解过唐诗.金圣叹对唐诗的批评展现出独特的理论视野:开创分解批评理论;继承发展前代的"情景交融"说;重视虚字的艺术.  相似文献   

6.
金圣叹“文法”论的核心是用文章之法评点《水浒传》。文章之法源自古代的章句之学,至宋明成熟,与时文之法互相影响,评点的批评形式至宋代真正形成。在明代,时文评点兴盛,形成评点一切文体的风气。金圣叹以“文法”评点《水浒传》具有特定时代的必然性。同时,明清小说作者的科举经历、明清小说结构对八股文法的借鉴也使金圣叹的“文法”评点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7.
金圣叹"文法"论的核心是用文章之法评点《水浒传》。文章之法源自古代的章句之学,至宋明成熟,与时文之法互相影响,评点的批评形式至宋代真正形成。在明代,时文评点兴盛,形成评点一切文体的风气。金圣叹以"文法"评点《水浒传》具有特定时代的必然性。同时,明清小说作者的科举经历、明清小说结构对八股文法的借鉴也使金圣叹的"文法"评点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8.
金圣叹作为明末清初的小说评点大家,在中国小说理论批评史中占有重要地位。他的鉴赏强调“理会文字”,主张读者和作品之间情感上的交融和渗透,注重人物形象的塑造和保持良好的审美心境。金圣叹的小说鉴赏论具有现代性理论探讨风格,对后世的小说理论批评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9.
对小说加以评点 ,是我国古代文学批评中特有的方法。通过对金批《水浒传》的深入阐释 ,认为金圣叹从“文章作法”即创作技巧的角度对《水浒传》进行了研究 ,并对《水浒传》的语言表达技巧作了深入探究 ,形成了金批《水浒传》语言特有的表达技巧 ,这对中国小说创作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的史书写作以及明代的野史观对金圣叹的小说评点有着重要的影响。他在评点中除了不自觉地将《水浒传》作为史书来看待,还引入史学笔法,由此产生的对《水浒传》以及宋江诸人形象的新价值取向,无疑使中国传统小说人物批评有了新的发展;同时其在评点修改《水浒传》时是在多数虚构的情况下,试图用史笔来对虚构小说进行修改,但又不过分囿于史书的框架,这无疑是中国小说创作与评点的一大进步。    相似文献   

11.
明清小说理论主要是小说评点家的批评理论,同时也包括一些涉及蓟理论问题的小说题序、笔记杂著等。小说评点与戏剧评点是孪生姊妹,都兴起于明代,由古文评点发展而来,其奠基者是杰出的思想家李卓吾(李资,1527——1602)。李卓吾写了《忠义水浒传序》,又亲自评点过《水浒传》、《西厢记》、《琵琶记》等(见《焚书·与焦弱侯》)。他通过小说、戏剧批评,对封建传统思想进行了激烈的批判。他的判逆思想和文学活动在当时产生了巨大影响,也开创了明代小说戏剧评点之风。  相似文献   

12.
在对《水浒》评点的文学批评实践中,金圣叹在注重理论实施和指导的同时,还通过对小说人物塑造、情节设置以及语言表达等创作技巧的分析和研究,表述了自己小说创作的艺术理论和主张。  相似文献   

13.
清初彭城张竹坡,他对我国小说理论的贡献并不亚于金圣叹、毛宗岗和脂砚斋。为什么张竹坡鲜为人知呢?原因有三:1.张竹坡的评点附着在《金瓶梅词话》上面,而《金瓶梅词话》上不健康的描写较多,不便于在读者中广为流传;2.张坡竹的批评文字,分载在康熙乙亥年间的《第一奇书·金瓶悔》和乾隆丁卯年间的《四大奇书第四  相似文献   

14.
在国我古代文论中,小说理论是较为贫乏的。这固然是由于小说这种文学样式成熟较晚而又不象诗文那样作为文学的正宗受到人们的重视;同时,我国古代小说批评自李贽滥觞以来,主要采取评点的形式,批评家们的意见散在小说作品的序跋和批文中,也往往显得不够完整和系统。然而,这并不是说我国古代小说理论没有发掘的价值,不值得我们重视。事实上,我国文学批评史上也曾出现过金圣叹这样杰出的小说理论家,只  相似文献   

15.
清代中国小说艺术的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产生了《红楼梦》、《儒林外史》、《聊斋志异》等杰作.同时,中国评点式的小说批评也兴盛起来,金圣叹、毛宗岗、张竹坡、天花藏主人.蔡元放、脂砚斋等,对小说艺术做了多方面的探讨,总结出许多好的艺术经验,形成了粗略的中国古代小说理论体系,对后来的小说创作产生影响。但在清代小说批评中也有不少荒谬奇谈,就是对小说作品肆意曲解达到荒谬出奇的程度。这主要是对《西游记》和《红楼梦》的曲解.值得提出的是,在今天对两部作品的评论还有类似见解,因此,本文想追其根而溯其源,展示其荒谬。  相似文献   

16.
金圣叹与张竹坡小说评点多有相似、传承之处,文章选取《水浒传》与《金瓶梅》故事相似部分对其二人评语进行对比研究.主要集中分析二人评语于批评形式、批评风格、批评内容、批评文法以及批评主体情感意识上的异同,并探寻其中原因.可知金批集中于夹批处,而张批集中于眉批处;金批文风激情昂扬,而张批则平和中正;金批内容于文章处无所不入,而张批内容则多局限于文章人情物理;金批攀引甚多,经史子集无不入彀,而张批多随文下笔;金批多于文章细处着手,而张批却于文章大段精思处驻足.  相似文献   

17.
张竹坡是我国清代著名的小说批评家,在他评点《金瓶梅》的文字中,有不少地方体现了这位年轻的批评家独特的艺术眼光,并对后人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重点分析张竹坡对于生活感受与艺术虚构之间关系的理解,其次,将张竹坡的小说批评与金圣叹、毛宗冈作一简单比较,以见他们的高下异同。  相似文献   

18.
以“第六才子书”之美称风靡于世的金批本《西厢记》,其主要美学价值,当在金圣叹“机辩澜翻、手眼独出”的评点。这些评点,不仅结束了四百年来“但云千古传奇,推《西厢》为第一,而不明言其所以为第一之故”的不甚了了的局面,而更为重要的是,在戏曲创作与戏曲鉴赏等方面的一系列卓越的崭新理论建树,为我国戏曲理论的发展作出了突破性的贡献。1 金圣叹愤世人之不知小说戏曲为古今来绝大文章,固持惊世骇俗之论以标举《西厢记》为天下之“第六才子书”,且倡言“可将《西厢记》与子弟作  相似文献   

19.
优秀的小说、戏剧文学等叙事性文学作品总是着力于创造典型人物。例如《水浒传》所以几百年来流传不衰 ,为人们称道 ,就在于它比较成功地塑造了许多典型人物。既然典型是优秀文学作品的标志 ,那么究竟怎样去认识文学典型呢 ?金圣叹是清代一位大批评家 ,以其对《水浒传》的评点 ,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小说理论体系 ,特别是其中的小说人物塑造理论。在他之前 ,叶昼、李贽等人虽都有论述 ,但不及金圣叹。本文从金圣叹对艺术典型的主要问题的论述 ,来探讨他的人物典型塑造理论  相似文献   

20.
作为清代雍正年间突现的一部长篇世情小说,《姑妄言》自被发现以来就引发了学界的持续关注。值得注意的是,《姑妄言》在其小说文本之间还附有署名林钝翁的评点,这些评点对小说在情节结构的设定中所体现的艺术技巧多有详述,其中所体现的理论既有对金圣叹所批《水浒》及张竹坡所批《金瓶》的仿效,又有在此基础上的自觉创新,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