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作为大红大紫的小品演员,黄宏的幽默天赋众所周知。难能可贵的是,他不仅在表演时创造幽默,现实生活中的他,也是“秀口”常开,妙语连珠,并且,对他来说,幽默的作用是多方位的、立体的。有时,幽默是他自我解嘲的戏言谑语;有时,幽默是他针砭时弊的直言快语;有时,幽默又是他慰藉他人的“温言软语”;而更多的时候,幽默则是他祝福天下人的“甜言蜜语”。  相似文献   

2.
在各种交谈中,毛泽东经常发出妙趣盎然的提问,或使谈话按他的预想进行,让对方不得不接受他的观点;或曲折有致地在笑声中表述了自己的意见;或使人疑窦大开,进而积极思考;或打破僵局,顿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奇景……毛泽东幽默的提问技巧,常使他驾驭谈话的全局,左右逢源,潇洒自如。一、用问句驳斥对方,论证说理。1957年11月,毛泽东赴苏参加十月革命40周年纪念活动。十分精明而又极为党诈的苏共中央总书记赫鲁晓夫,很重视毛泽东的到来。在一次午餐时,他在餐桌旁对毛泽东暗示说:“兄弟党的同志们都很关心文件的起草情况呢2”…  相似文献   

3.
正在中国共产党党内,毛泽东率先倡导批评和自我批评,并在党的七大所作的政治报告中第一次把它概括为党的三大作风之一。不仅如此,他还特别讲究批评的艺术,因人而异,因事而异,有如良医看病,对症下药,大爱无垠。幽默风趣,点到为止从1935年10月,莫文骅随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到1945年8月离开延安南下,其间整整10个年头。在延安10年中,他有幸在毛泽东身边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知识渊博,文学功底深厚,胸有诗词无数。他经常在讲话时针对实际,把诗词和一些经典文学名句改动一些宇词,使效果出神入化,幽默深刻。活用诗词,析事说理,是毛泽东讲话的一大显著特色。 1937年夏末秋初的一天,在延安“府衙门”广场,抗大的人们像往常一样,列队成排地坐在场院平地上听毛主席讲课。这一回,专门向青年人讲恋爱三原则。  相似文献   

5.
在世界近现代史上,毛泽东是一位举世公认的杰出人物。在人们的眼中,他高大魁伟的身躯,豪迈稳健的步伐,风趣幽默的语言,热情爽朗的笑声,举手投足都透露出一种非凡的气质魅力;在人们的心中,他是一位领袖、一位政治家、一位军事家.又是一位学者、一位诗人。他那独具魅力、多姿多彩的伟人气质,铸就萁崇高伟大、辉煌卓著的一生。  相似文献   

6.
结婚生子本是好事,可有些男人却出了心理症状,这都是怎么搞的——我们的爱情经受了时空的考验姜晨是辽宁铁岭人,与笑星赵本山是同乡,身上一样充满了幽默细胞。他只要一张嘴,就"包袱"不断,有他在场,经常会笑倒一片。我喜欢姜晨,不仅仅在于他的幽默、风趣,还在于他的执著、浪漫及不懈  相似文献   

7.
毛泽民1931年冬天来到中央苏区后,身兼五个职务,即中央财经委员会委员、中央财政特派员、红军东路军筹款委员会副主任、中华钨砂公司总经理、国家银行行长。平日里,他总是腰间扎着皮带,左边斜挂装有小算盘的挎包,右边插着一支小手枪。毛泽东幽默地称自己这位大弟为“带枪的行长”。泽东,劈头就问:“大哥,是你要我当银行行长的吗?我来苏区不到一个月,许多情况不了解,又不懂金融,再说苏区一无所有,叫我怎么办银行?还是让我跟泽覃一起去前方打仗吧。”毛泽东笑着对他说:“这是中央执委会集体讨论决定的,我也觉得你能胜任,…  相似文献   

8.
幽默的倒置     
近年,幽默很是被人看重的。幽默的作用、幽默的技巧、幽默的赏析.即或那幽默的本身都不绝于刊。我们这先前曾被鲁迅称为本无幽默的国度.开始崇尚幽默了,想想也是很幽默的事。幽默的时髦,据说是因了幽默是调解人际关系的润滑剂。只此一义,足以使活在转型期的我们如获至宝了。活得累了,想轻松脸绷紧了.需松弛;情愁结了.要开心;关系僵了,要缓解。于是.幽默便被派上了用场。梁实秋就深谙幽默的妙用。晚年的他。一次在台北的“渔家庄”饭店设宴欢迎自美返台探亲的小女文蔷,酒菜上桌,迟迟不见  相似文献   

9.
大连市市长薄熙来说话风趣、幽默,除了给人以平易近人的感觉外,还给人以强烈的神秘感。他幽默的语言,魅力四射,像一块磁铁,只要你与之接触,就会被牢牢地吸引。   谐音双关,巧出幽默   巧妙地利用同音或谐音,往往会造成意想不到的表达效果。薄熙来就是这方面的高手,他会因时间和地点的不同,不失时机地制造出幽默。   庄河市是个县级市,行政上归大连市管。庄河市有一个副市长姓管。有一次,薄熙来到庄河市视察,就不失时机地在 "管 "字上做了文章。薄熙来说: "管市长,你一来,我就紧张,贷款一定给你们。 "   情 "急 "不…  相似文献   

10.
陈杨 《老年人》2004,(6):43-43
1947年8月,转战陕北期间,组织上决定派原在周恩来身边做勤务员的李银桥给毛泽东当卫士。李银桥不愿意去。他有自己的想法,主要是考虑到自己参加革命工作10年了,一直当勤务兵、警卫员和卫士,进步比较慢,而与他同年当兵的人有些已经是营、团级干部了。他想,自己在周恩来那里已经干了一段时间,以后提出要走显得容易,如果调到毛泽东身边工作,总不能刚来就提出走吧,过一段时间提出来也不一定行。他还听说毛泽东很恋旧,骑过的老马,有好马也不让换;穿过的衣服,用过的笔砚茶缸,习惯了就有感情,再有好的也不换。要是毛泽东和他相处惯了,还肯放他走吗?…  相似文献   

11.
那年,她爱上了他,她是待字闺中,而他,已为人夫为人父。可就那样爱上了,不顾一切。因为她看他是世上最好的男子,他的英俊挺拔,他的聪明睿智,他的幽默风趣,甚至,他发脾气的样子她都喜欢,喜欢一个人,是这样的没有理由。  相似文献   

12.
石海 《老年人》2006,(3):38-39
黄克诚是湖南永兴县人,1902年出生,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一生坚持真理,刚正不阿,敢说敢为。对毛泽东,他也是敬佩而不盲从,有话就说,以致毛泽东对他由倚重到产生误解,在庐山会议上将他与彭德怀一起打成“反党集团”。但是,黄克诚复出后,并不计较个人恩怨,而是从党的事业出发  相似文献   

13.
民间有句歇后语:高射炮打蚊子──大材小用。一只小小的蚊子,只需一件微不足道的工具就足以置其于死地了,而把用于打击空中军事飞行物的高射炮搬来,大张旗鼓地对付蚊子,显然是大材小用了。然而在交际过程中,人们往往故意大材小用,使交际活动充满了神奇的幽默色彩,这不能说不是一种高超的技巧。 毛泽东同志的卫士封耀松跳舞时认识了一位女文工团员,不久又吹了。小封大概是不死心,在合肥跳舞时又交上了一名女文工团员,毛泽东笑了:“你是不是在搞速胜论呢?”恰好安徽省委书记曾希圣夫妇来看毛泽东,毛泽东便托他们代为了解一下这…  相似文献   

14.
高勇 《老年世界》2013,(9):18-19
讲到毛泽东尊师的故事,都会想到毛泽东与徐特立的师生情。其实,毛泽东还有一位和自己年龄差不多的同龄人老师,他的书法就得益于这位老师的指点。  相似文献   

15.
正幽默风趣的人往往每一天都生活在快乐中,即使有烦恼也能马上忘掉,从而延年益寿。很多艺术大师的养生秘诀就是豁达开朗、风趣幽默、一辈子保持笑口常开,可见,幽默是通往长寿的一条捷径。美术大师韩美林:美术界"笑星"韩美林是美术界有名的"笑星",80多岁的人看上去就像60多岁,他的养生秘诀就是"没心没肺,能活百岁"。韩美林曾经历过无数苦难,然而  相似文献   

16.
《老年人》2003,(11):36-37
谭政(1907-1988),湖南省湘乡市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南军区第三政治委员,解放军总政治部副主任、主任,国防部副部长,中共中央军委常委、顾问。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在解放军高级将领中,谭政做过毛泽东的秘书,而且是毛泽东的第一任秘书。毛泽东称道他“古文基础好,字也写得工整”。1922年,16岁的谭政与陈赓的妹妹陈秋葵结婚,之后不久便考进了毛泽东就读过的湘乡县东山学堂。谭政从老师那里听说了毛泽东的大名,又从岳父陈绍纯的口中了解到了毛泽东勤奋求学、抱负远大的许多事情。由此,他产生了像毛泽东那样投身革命事业的火热激情…  相似文献   

17.
文摘     
自立规矩毛泽东三登紫禁城毛泽东主席对紫禁城有着特殊的感情,故宫博物院院长易培基曾是他就学于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时代的老师。1919年,毛泽东同湖南人民代表团来到北京,宣传进步,声讨驱逐湖南督军张敬尧,就住在紫禁城脚下的福佑寺。1949年初,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进  相似文献   

18.
注意掌握和运用公关语言,对于公关职能活动的效果大有影响。一名公关人员如不能熟练地操纵语言,那么他就不能准确无误地把信息传递给公众。为此,必须研究和掌握公关语言的艺术性。笔者认为,公关语言的艺术性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 具有幽默的力量 幽默是一种艺术。你可以用幽默来增进你与他人或组织与公众之间的关系,有时它可以使你从窘境中脱身。  相似文献   

19.
救国求真──读毛泽东早期著作一得李吉毛泽东离开我们整整.20年了,但我总觉得他仍然活着。特别是在攻读他的论著、研究他的思想时,他那高大伟岸的形象就活现在我的眼前,给我智慧,给我力量。毛泽东和我的情与缘,不仅因为他的英明领导使我的父辈由奴隶翻身变成了主...  相似文献   

20.
幽默促销法     
世人大概没有谁不喜欢幽默的,因为幽默常常有着一种内在的魅力,一句幽默的话语可以使怒气冲冲的对手“一笑泯恩仇”,也可以使人们在忍俊莞尔之余留下难忘的回忆。遗憾的是,我们的一些市场营销策划者却大都忽视了对幽默这一武器的运用,只知一味地大喊大叫,气力费了不少,但收效甚微。而善于运用幽默的手法来促进商品或服务的营销,则是高素质的聪明的企业家的绝妙之处,下面的一些市场实例,或许可使人获得某些有益的启示。 很多人都知道中国明代有个大名鼎鼎的徐文长,是个能诗善画,多才多艺的才子。而关于他在营销方面的奇思妙想,恐怕就鲜为人知了。当时徐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