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是否关注学生思维素质的培养,是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一条分界线。应试教育虽然也关注学生的思维,不过关注的重点不在提高思维素质,而在于建构适应考试需要的被动的思维方式。由应试教育训练出来的被动的思维方式,对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自信心和创造力起着消蚀作用,严重地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全面推动素质教育,首先就必须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被动思维为主动思维,进而帮助学生建构起符合时代要求的辩证思维系统,提高思维素质。思维素质,包括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两个主要部分。不断地优化思维,不断地强化思维能力,是…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关系进行了探索,论述了创新思维的本质与内涵、现代教育技术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作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等问题,认为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培养创新思维意识,提升创新能力,塑造创新人格,主张通过提高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力促进创新思维的培养;改变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网络化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依托现代网络技术搭建师生沟通平台等途径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为构建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平台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现代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当今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所谓创造性思维就是创新过程中的思维活动,它不是一种独立的思维形式,而是与发散思维、直觉思维等密切相关,是多种思维的有机结合。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加强与创造性思维相关的各种思维形式的训练,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培养逆向思维能力 逆向思维是发散思维的一种重要形式,其特点是从问题的反面去思考和分析问题,逆向思维表现为道用法则和公式,道用常…  相似文献   

4.
语文能力的核心是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的最高层次是创新思维。知识经济时代首先要求人们具有创新意识 ,而语文教学的阵地———课堂教学以把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作为自己的使命。这是语文教改实施语文课素质教育 ,实现语文教育现代化的正确途径。本文从创新思维的特径及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在素质教育全面实施的今天,创新教育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而创新教育的根本在于对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所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便理所当然的成为我们教师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6.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专业课教师担负着提高学生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的双重任务,专业课教学中融合人文教育是深化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在园林植物课程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可以从增加课程趣味,补充人文知识,提高人格修养,培育责任意识等不同层面上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水平。为了达到教学目的,专业教师要具有广博的人文知识,注意人文知识与专业知识的有机融合,并在授课实践中处理好与专业教学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要培养出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适应世纪发展要求的21新一代人材,就必须全面贯彻实施素质教育。落实在中学数学教学上,就是要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即通过对数学的思想方法的学习来开发学生的智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其教学活动的实质是数学的思维活动。因此,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和技能,更主要的是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创造性思维能力。一、抓好“双基”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必要条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8.
在素质教育全面实施的今天,创新教育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而创新教育的根本在于对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所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便理所当然的成为我们教师的首要任务。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中,经常地、分散地、灵活地、有机地结合教材内容、学  相似文献   

9.
学生社团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各类教育普遍关心的话题。全面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心素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水平,是高校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目的。学生社团在此项教育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是高校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创造性思维是科学思维能力的核心,是21世纪新型人才的重要素质.如何转变教育观念,弃旧汲新,培养出一代有扎实基础、有创新精神、有开拓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当今教师的首要任务.而课堂教学则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主阵地.教师要把创造性思维渗透到课堂教学中,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把学生引入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空间,开发智能,提高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1.
孟德 《理论界》2007,(4):123-124
创新教育就是根据有关创造性发展的原理,运用科学性、艺术性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创造能力和健康个性,造就创造性人才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现代体育课堂教学就是要体现创新,创新教育的根本就在于变“应试”教学为全面素质教学。创新教育就是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以创新精神为核心,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思维习惯、基本的独立操作能力与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2.
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发展的根本任务,因而从面向少数优生的应试教育到面向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是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做好差生转化工作就十分重要。 一、差生的分类 在物理学习中,差生大体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暂时困难型:这类学生一般占差生的三分之一左右,各方面能力属中等水平,物理学习困难一般是由于非智力因素造成的。 2.能力不足型:这类学生占差生比例很低。他们的特点是: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空间想象力都较低。但学习习惯较好,学习意志能力较强,自…  相似文献   

13.
陈誉 《南方论刊》2007,(3):106-106,103
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是当前学校教育的核心。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新课程体系中的主要目的,这是素质教育的主旋律。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呢?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并强调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师德和业务水平。"本世纪的国际竞争,必将是综合国力的竞争,特别是国民素质的竞争。而国民素质的提高,有赖于教育创新和改革的程度,有赖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程度。未来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正是目前在校学习的中小学生。他们的素质基础如何,将直接关系到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兴衰。  相似文献   

15.
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学生创新素质教育中的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国飞 《兰州学刊》2008,(11):219-222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人才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培养学生创新素质方面,主要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方面具有特殊的重要的功能;适应创新素质教育要求,需要全面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包括创新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相似文献   

16.
培养创新人才是新世纪我国高等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需要,是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需要。教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体,教师的素质决定着高等教育的教育水平和质量,只有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才能够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7.
关于公安院校的素质教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公安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公安院校的素质教育,思想政治素质是根本,科学文化素质是基础,公安业务素质是实质,身体心理素质是保障,警务实战技能素质是本领.公安院校在构建综合素质教育体系中,要建立鲜明公安特色的专业结构体系,必须深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推进素质教育,必须处理好全面素质教育与全面素质考核的关系、加强素质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意识的关系、公安工作需要与人才素质的关系、全面素质与重点素质的关系、全面素质教育与发展个性教育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和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阐述了创造性思维的基本特征及其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学生素质结构中的基本构架,提出了学生特长教育与创造性思维训练的基本方法。作者认为,拓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在促进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杨秀凤 《理论界》2001,(4):41-4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讲话中,对增强民族创新能力和学校培养创新精神。创新人才问题又作出了精辟的阐述。现在创新教育问题,已引起了教育界的热烈的讨论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就为什么要实施创新教育、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是什么关系、实施创新教育有什么意义,就这些问题谈谈看法。 一、创新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一个人优良素质的综合体现,因而创新教育是素质教…  相似文献   

20.
高职教育发展中仅仅满足于技术教育而忽视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培养 ,已成为制约高职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因此培养人文素质对高职学生的全面发展意义重大。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 ,增加人文课程的比重 ,培育校园建设的文化氛围 ,将会对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