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发达国家产擎研合作具有相似的经验在于:运用科技计划手段直接支持产学研合作;推动产学研合作组织的形成和发展;明确以获取产业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为主要目标;加强产学研合作宏观协调机制.借鉴这些经验,当前,我国产学研合作已在全国普遍展开,已组织多种形式的对口交流和考察活动,各地政府纷纷制订政策、加强引导,为推动合作创造有利的软硬件环境,合作模式已开始趋向于多样化,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我们应明确政府支持产学研合作的目标导向;制定新的有效措施,探索促进产学研合作的长效机制,积极推进国际科技合作.  相似文献   

2.
产业集群演化是产业集群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产业集群动态演化不仅受内部行为机制的影响,还与组织所处的外部环境密切关联。本文以景德镇陶瓷产业集群为例,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该集群发展规模以及效益的演化研究,发现:改革开放以来景德镇陶瓷产业集群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演化;产业集群的动态演化是由集群组织环境变迁和组织内部结构、行为相应改变来共同推进的;产业集群演化的阶段性均衡是集群规模和效益之间协调发展的结果。因此,在规模和效益演化两者间达成协调,促进产业集群的正向演进,是产业集群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逐渐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产学研合作新形式,合作主体的自身发展需求、政府的科技政策激励和科技合作平台成为产学研合作发展的持续动力。但在实践中,也存在诸多影响合作的障碍性因素需要排除,同时还要创建适合我国实际的产学研合作创新激励模式,从而将我国的产学研合作水平推向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4.
产业集群动态演化过程的稳态和混沌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内外关于产业集群的研究总体上强调了产业集群的功能优点,但是与其他经济组织一样,产业集群也是不断演化的。从分析产业集群演化的基本特征来看,推动产业集群演化的基本动力在于集群内部企业间合作稳定性及其共生性。从产业集群演化的逻辑斯谛模型分析可知,有序和无序是相对的,产业集群演化除了能够产生稳定平衡的、周期的动态行为外,还可能产生混沌现象。在集群演化混沌状态下,集群的演化发展方向与模式由集群内部企业间共生性和合作稳定性以及外部环境的影响共同决定。就我国产业集群的发展而言,要有条件有选择地引导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培育和加强集群内部的共生机制;也应本着区域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原则,选择适应性的产业集群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5.
陈新梅 《东岳论丛》2012,(8):144-148
在世界范围内动漫与新媒体加速融合的趋势下,韩国动漫产业依然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和动漫产业强国的地位,这得益于韩国政府营造的适宜新媒体时代动漫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韩国政府通过完善管理机制、进行产业定位和规划、健全法律法规、出台规范性和奖励性政策等来建设积极的政策环境;通过创新投融资体系、加快网络基础设施普及、推动产业集群形成、搭建交流合作和贸易平台、建立产业信息服务体系、开拓海外市场等来培育成熟的市场环境;通过转变国民认识偏见、提升产业形象、宣传动漫文化等来营造健康的舆论环境.产业发展环境的成功构建得益于政府在其中发挥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安徽发展中医药养生产业前景广阔。安徽中医药养生产业的发展对策包括:挖掘、整理与保护安徽传统中医药养生历史文化资源;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实施养生品牌战略,推进特色化经营;规范市场行为,营造科学健康的养生市场环境;加强中医药养生产业产学研合作;加快中医药养生产业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将旅游开发与中医药养生产业推广相结合。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70年,我们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高新技术的发展,依托自身的政治体制、经济实力和文化传统,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合作作为一项重要政策,逐渐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深度合作格局,积累了丰富的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合作政策制定的经验,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合作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8.
李逢春  王永培 《兰州学刊》2011,(6):84-87,100
文章运用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产业成长过程中政策行为与投资者竞争行为之间的动态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政策激励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投资方的竞争行为,这间接影响了产业成长路径和绩效。因此,地方产业成长过程中政策激励提供了投资者不同的竞争环境,通过政策激励能够影响产业生命周期的长短,亚洲一些国家的经验为此提供了佐证。  相似文献   

9.
省部产学研平台是由中央政府与省级政府共同搭建的区域科技公共服务载体,能较好促进产学研合作、提高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构建高效的平台运行机制,即相关利益主体之间所形成的良好、顺畅的行为关系以及相应、适宜的制度安排,对于平台的良性运转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江西社会科学》2013,(10):48-53
产业集群是具有空间集聚性、地域植根性、网络创新性和自组织性特征的新型产业组织,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区域协调发展进程中处于重要地位。产业集群与主体功能区相互依赖、互为促进,因而中部地区产业集群转型发展是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依据、以质量和效益为导向、涵盖五个维度的复杂系统工程。当前中部地区产业集群发展规模小、关联性不强、产业链不完整、支撑服务体系薄弱、创新后劲不足、可持续性差,其转型发展的方向是大力提高集群内协作度、集群外关联度、集群创新度、集群可持续发展度以及集群贡献度。为此,必须壮大主导产业,延长产业链;加强交流合作,推动环境建设;优化创新环境,建立产学研战略合作联盟;倡导绿色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推进政府体制改革,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1.
在高速城市化进程中,如何实现城市中心城区人口聚集能力的提升、协调中心城市与区域内外其他单元间的人口聚集与流动成为一个重要问题。针对吉安市城市化发展的自身特性和需求,“政府主导”下人口聚集的政策支持,是吉安城市化发展进程中的关键所在。政府在政策制订中应从集中优势资源,发展中心城区、调整产业结构、提升城区辐射力、改善政策环境、促进人口集聚入手,加大城市的经济辐射力,使吉安市成为赣中经济发展的火车头。  相似文献   

12.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要求区域内地方政府问的财税政策从传统的财税竞争转向财税合作。政府间财税合作成为合作机制中不可忽视的一项内容。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实现地方政府间财税政策的协调与合作,要从建立合理的区域税收利益分配协调机制、区域共同财政、区域内横向转移支付制度、区域财政支出监督机制和绩效评估机制入手。地方政府间财税合作的有效实施需要中央政府的政策支持、区域规划的指导和其他政策工具的密切配合。  相似文献   

13.
评析卢武铉“和平繁荣政策”下南北关系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国卢武铉政府执政后,出台了新的对朝政策即“和平繁荣政策”。3年来,“和平繁荣政策”的实施切实地推动了南北关系的发展,使南北交流与合作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但由于双方根深蒂固的互不信任以及地缘政治环境所带来的外部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南北关系发展也充满了曲折和挑战。展望未来,“和平繁荣政策”所倡导的对话、合作、共同繁荣仍是南北关系发展的主流。  相似文献   

14.
魏后凯  高春亮 《河南社会科学》2012,20(1):73-81,107,108
近年,随着区域经济活动由沿海向内陆扩散以及地区专业化分工不断深化,中国区域经济正在由不平衡增长向相对均衡增长转变,区域经济差距由扩大趋向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逐步提高。然而,应该看到,目前中国城乡区域差距仍然较大,区域经济增长还主要依靠投资驱动,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不同步,资源与生态环境约束日益加大,空间无序开发现象突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任重道远。在新的形势下,当前应建立完善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财政转移支付体系、促进产业转移的支持政策体系、差别化的国家区域援助政策体系和以都市圈为中心的国土开发政策体系,以全面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在城市群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引擎的同时,雾霾、流域治理、污染物排放等区域环境问题不断出现。与单一城市的污染治理不同,城市群由于各城市距离较近,经济发展基础趋同,存在“毗邻效应”。通过制度类区域公共品供给可以实现城市群环境政策整合,其效果将远大于单一城市环境政策效果的加总。制度类区域公共品的有效供给作为长效机制,将促进各城市根据自身的要素禀赋条件差异进行分工和合作,有利于解决城市群环境污染问题,实现各城市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关于河南省实施《中小企业促进法》的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省实施《中小企业促进法》中存在着政策滞后、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不到位及创业辅导不足等问题,需要结合河南实际,从政策制定、管理体制、资金支持、信用体系建设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以推进该地区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中小企业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形式,在促进国民经济增长、增强区域经济活力、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成长等诸方面发挥了前所未有的重大作用,它被国外经济学家和友人称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秘密武器”。然而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相比在发展规模、融资能力、市场竞争等方面上处于劣势,因此良好的制度环境建设和政策扶持是其得到充分发展的关键。论文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中问题,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要解决地区发展不均衡,通用的做法就是通过政府制定并实施相应的区域经济政策,以促进地区间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西部开发战略,就是利用政府对西部的倾斜政策,加快西部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10年来西部地区利用区域经济政策,有力地促进了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在未来的西部开发中,通过区域经济政策更好更快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将具有更加重要的战略意义。为此,本文运用TFP(全要素生产率)理论,以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为依据,在可靠的统计数据和文献资料分析基础上,结合数学模型进行分析,检验国家区域经济政策对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有效性,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杨敏 《河北学刊》2005,25(2):105-112
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对东亚地区产生了日益深刻的持续影响.一方面,为了成为全球化的适应者,东亚三国强化了国内的政策调整与制度改革,以提高对超国家的全球体系的应对能力.另一方面,在金融、贸易、生态环境等领域,东亚已形成了跨国性的区域合作.如何使国家在全球体系中获得安全,并进一步促进跨国性区域合作,以对国际关系机制形成广泛而积极的影响,是东亚国家所要面对的共同课题.从社会行动意义效应的理论角度看,社会行动与社会结构是同一社会过程的两个观察侧面,它们之间是相互胶着和彼此建塑的关系.现代社会主体是"意义主体",社会行动则是"意义行动".在社会主体行动的意义效应过程中,促成了意义化的行动关联模式体系,亦即行动的结构.结构中的"异者"与"异见"可通过结构意义资源的不断生成而建立起某种共同的悟知和一致性的意愿.如果结构内部的意义资源能够形成一轮又一轮的递进状态,将为持久、稳定、富于生机的合作体系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东亚三国集体结构"可以说应当是作为行动主体的中、日、韩三国间的行动意义效应过程所锻铸或建塑的一种事实过程.随着中、日、韩三国共有悟知的发展,去中心化过程、主体平等必将进一步推进,从而使相互间通过让与或坚持、接受或拒绝,增进认可、理解、共识以及智慧和创意,将为"东亚三国集体结构"提供现实性基础.  相似文献   

20.
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与制度的关系评析与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促进经济增长的要素中 ,是人力资本最终起作用 ,还是制度变迁最终起作用 ,是两种对立的观点 ,这涉及到人力资本与制度的相互关系。制度和人力资本共同决定一国的经济增长 ,人力资本是制度促进经济增长的主体和基本立足点 ,制度通过对人力资本的作用而影响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