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惠洪《上元宿百丈》等五首作于上元节且内容与汴京有关的诗词作品 ,为古人今贤经常提及。但学者对这些作品似不甚了了 ,或误改诗题 ,或系年有误 ,或未明确系年 ,对其所涉及的惠洪行迹亦未予以重视。笔者在梳理有关材料的基础上 ,逐一考定各首作品的创作年代 ,并对惠洪相关的生平事迹作了简要的考辨  相似文献   

2.
文学作品的影像化改编大大拓展了影视文化发展的空间,不仅为影视文化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容资源,而且丰富了被改编作品的艺术表现形式,扩大了作品的传播范围,增强了作品的影响力,因而延展了文学作品的艺术生命。在文学作品的影像化过程中,外国文学作品特别是外国经典文学作品的中国影像化作为一种跨文化影像改编实践,已成为当今影坛重要的文化现象之一。以《哈姆雷特》和《夜宴》为例,探讨了外国文学作品的中国影像化过程中文化冲突或碰撞及其影像化策略,讨论了外国文学作品中国影像化的文化意义和商业价值。  相似文献   

3.
清末“家庭革命”和五四新文化运动对家族制度的批判,使传统家庭文化产生了诸多隐性的缺失,这种缺失导致了现代文学作品中家庭生活描写的诸多明显缺陷:以联合家庭或扩大的核心家庭为描写对象的作品在主题确立和长者形象塑造时走向单一和单薄;以核心家庭为描写对象的作品弥漫着失落和失望。  相似文献   

4.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作品创作方式、作品功能与作品载体等发生了重大变化,对作品创造性的要求、作品的思想以及思想的表达等的界定也必然发生变化。信息技术环境下,作品创造性的内涵仍然应当包括“独立”和“创造”两层含义,即作品由作者独立创作并且具有创造性,但信息技术环境下创造性对于一般文学艺术作品为较高程度的创造,而对于如数据库、计算机软件等信息技术作品则为最低度限度创造;作品独创性的外延应扩及对信息的选择或安排及数据库等。  相似文献   

5.
文学与侠文化结缘已经成为历史事实,许多古代和现代以侠义为题材的文学作品承载着丰富而深刻的侠文化内容。但长期以来,侠文化研究对象仅仅局限于侠义题材作品或通俗文学中的武侠小说,而相对忽略了非侠义题材的纯文学作品和新文学作家。以侠文化为视角来透视新文学作家及其作品,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
论杜牧的女性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晚唐诗人杜牧留下了许多反映女性生活和情感的作品。这些作品或同情女性的不幸遭遇 ,或赞扬女性的聪明才智 ,或隐说女性的历史清白 ,体现了作者公正而进步的女性观。这种女性观的形成 ,其客观原因是中唐后反映女性的作品渐趋繁荣 ,其主观原因是作者仕途不达而产生士与女命运相似的感慨  相似文献   

7.
在"规则主义"立法模式下,使用作品的"合理性"判断具有法律意义和实践价值.即使纳入法律规定的合理使用情形,仍应以"合理性"判断为司法释明内容.合理使用行为包括作品的使用和作品使用后的衍生结果的使用,并且不以非商业性或非营利性使用为是非分水岭."合理性"判断应当体现公平、正义的价值观,实现利益平衡制度功能,适当地彰显特定作品的"公共物品"属性,并充分考虑作品使用或衍生使用结果的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8.
对多重著作权的权利尽可能准确的度量定位,对于该权利能得到法律的充分保护是非常重要的。多重著作权一般是指创造性地利用他人作品后产生新作品或者其他成果(主要表现为涉及邻接权),由有关作者或其他主体分别享有著作权或邻接权的现象。分析侵权作品能否产生多重著作权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戴孚的《广异记》是唐代中叶的一部文言小说集 ,其中约有 45篇传奇作品 ,内容涉及到豪侠、法术、公案、异遇、情缘、世态、因果、士流等诸多方面。这些作品大多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 ,或人物性格鲜明 ,或情节曲折多变 ,或场景描写细腻 ,或语言风趣幽默 ,总之 ,作者堪称传奇志异的高手。《广异记》的出现 ,为唐人传奇小说的高度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爱伦·坡的短篇作品在内容上大都表现出对非理性、无意识领域的浓厚兴趣,在形式上则体现了他本人所提出的“效果论”的创作原理,以及“为艺术而艺术’的文学主张,因而爱伦·坡的大多数作品显得晦涩难懂。本文旨在分析爱伦·坡作品中反复出现的两大类意象,以便从隐喻或象征的层次上去解读爱伦·坡的作品。  相似文献   

11.
2005年上半年《短篇小说》发表作品106篇,其中大多数应归于“故事”的文体范畴,余下的那些可称为短篇小说或微型小说的作品中不乏优秀的篇章,它们是:展示成长中的苦难与烦恼的作品,描写爱情、婚恋的作品,写家庭或从家庭的视角写社会相的作品,直击现实社会问题的作品,技巧型作品,传奇型作品。  相似文献   

12.
我国著作权法规定的单位作品制度,其构成要件存在问题,对"意志"的界定不清,对"责任"的规定没有实质意义。单位作品制度的立法目的并没有在单位作品制度中得以实现,反而在著作权法体系内产生了体系冲突,如与特殊职务作品的难以区分,法人作为精神权利主体的困惑。有必要在著作权法第二次修订对该制度进行重构,将其与十分类似的特殊职务作品、委托作品融合,将著作权的归属确定为财产权利归单位或委托人,精神权利归作者,这样的制度设计既实现了单位或委托人的利益,又保护了作者的权利。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古代女性文学史上,宋代女性文学以女作家前所未有的女性意识觉醒而留下了浓墨重彩的文学遗产.从作家人数上看,宋代女性作家中仅有作品流传的就有诗人200余、词人近90;从作品的体裁上看,宋代女性作家的创作扩展到了诗、词、散文、赋、评论等各种类型;从作品的题材上看,宋代女性作家冲破了女性文学爱情题材相思愁怨的单一的传统模式,或抒情写景、或送别思亲、或咏史怀古、或边塞军旅、或爱国忧情,无所不包;从诗词作品的质量看,宋代女性文学达到了中国古代女性文学的最高峰.  相似文献   

14.
东北作家群的东北情结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由于独有的生存和创作经历,东北作家群的作品呈现出地域文学特色,这种地域文学特色除了在题材、主题和审美追求等方面表现出共性之外,还表现在一些特有的东北情结上,这些情结或隐藏或凸显,总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东北文化气息的感染,文化意蕴已经作为内化了的创作驱动力在作家创作和作品文本中表现为地域情结,这些情结无疑为读者提供了极具地域风情的审美享受。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潜意识分析角度分析了张爱玲小说呈现的或深或浅的精神分析色调,并以《留情》为例,指出张爱玲从一个全新角度体验人生,透视社会,并将精神分析手法在作品中加以借鉴和运用,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学经验。  相似文献   

16.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教师要激发幼儿的兴趣,组织小朋友参加各种活动,为孩子们提供表达、展示、交流的平台,引导小朋友扮演角色,或吟或演或画,将自己放人作品之中去,体验情感,释放激情。还可以续编故事,重构作品中的艺术形象,使他们感受到儿童文学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  相似文献   

17.
《我弥留之际》究竟应算作是悲剧性作品、喜剧性作品,还是史诗性作品,或者其它什么,这的确是个问题。针对评论界莫衷一是的论述,本文拟以诺思罗普.弗莱的原型批评理论为武器,阐述这部小说的悲喜剧特质和传奇或浪漫的色彩。  相似文献   

18.
在汇编作品、合作作品、演绎作品及电影作品这类复合性作品的创作中,通常会涉及对已有作品的利用,或最终作品本身又可分割成几个独立的分作品,从而出现已有作品、分作品的版权与最终作品的多重版权共存的情形。笔者从多重版权的基本形式———双重版权入手,分析其产生的具体情形,并从知识产权理性层面及经济学视角考察这一权利配置模式的合理性,最后对多重版权的行使规则予以了关注。  相似文献   

19.
正由于作品记录的是被摄人的肖像,公民的肖像权又表现为自行使用或许可他人使用其肖像的绝对专有性,公民如何使用其肖像摄影作品就是其肖像权范围内的问题,其肖像权已经涵盖和淹没了著作权,故公民对载有自己肖像的摄影作品的使用是其权利使然,因此,在权利冲突下应对肖像权优先保护。  相似文献   

20.
红色作家构成了解放前后作家主体,但政治运动又使他们游离于文学和政治之间,作家和作品或被捧红,或被棒杀。解读充满时代特色的这一文学过程,是我们认识红色作家与作品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