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9 毫秒
1.
随着离婚率上升和老年丧偶人数的增加,老年的再婚率在增长.但是,再婚率提高的同时,再婚后的离婚率也提高了.以往人们把老年再婚者离婚的原因归结为财产、感情、子女等方面,从社会学上看,老年再婚者离婚的原因在于老年再婚者文化认同的缺失,老年之间社会互动的表层化,再婚老人的角色期待错位或过高.  相似文献   

2.
《理论界》2016,(12)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人口的婚姻状况呈现出新情况、新变化。最显著的特征是结婚率与离婚率出现大幅上升。同时,通过观察未婚、已婚有配偶、离婚、丧偶四种婚姻态势可以发现:人们的平均初婚年龄向后推延,大龄未婚人口现象日益凸显;处于适婚年龄的青年人已婚人口数降幅明显,而中老年人再婚率却逐渐上升;女性离婚人口比重不断增加,中年人成为离婚的高发群体;丧偶人口比重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但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丧偶的风险也在增加。四种婚姻态势集中反映出四个突出问题,即大龄未婚人口问题、中老年人再婚问题、中年婚姻危机问题和老年人丧偶问题。要正确处理好这些问题,需要政府、社会和个人的共同努力,采取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妥善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的离婚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离婚类型、原因及后果的调查分析上。人们似乎希望能以离婚原因分析为出发点,从而抓住离婚率上升的根源并找到降低离婚率的钥匙。但是迄今强调的离婚原因诸如住房紧张、分居两地、一方犯罪或出国、第三者插足等好象都难以控制,甚至还发展,部分人便转而对离婚持肯定乃至提倡的态度。要使我们的研究走出这种困惑,就必须寻找新的研究思路。我们应该把提高婚姻质量作为研究目标,以影响离婚的各种因素的系统分析作为出发点并突出心理动因的作  相似文献   

4.
中国当前的婚姻态势及变化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翼 《河北学刊》2008,28(3):6-12
本文通过对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的分析发现:中国内地人口粗离婚率逐年升高,这既有人们婚姻观念的变化的因素,也受到中国婚龄人口供给的影响。中国每年登记结婚的对数在逐步减少,离婚率在迅速上升。在地区分布上,东北三省离婚和再婚率比较高,但浙江、江苏、广东等省却不明显。人们的初婚年龄进一步推迟,未婚人口所占百分比越来越高。农村老人的丧偶问题重于城市。青少年人口性别比失衡,未来男性"婚荒"问题将会很严重。  相似文献   

5.
现代社会,离婚率高,因此,离婚的男人便成了很多单身女性求偶的目标。 离婚的男人大都渴望马上再婚,他们有婚姻的经验,知道怎样讨女孩子的欢心,所以,约会前你一定要对他有充分的了解,清楚自己的对手是谁。 一、确定他是否已离婚 即使介绍你们认识的朋友告诉你,他已经离婚,你也要向他问清楚。许多单身女人通常不愿询问太多细节,只注意约会的情调和倾听对方的表白,她们  相似文献   

6.
蓝成东同志在《怎样看待离婚率上升这一社会现象》(以下简称《蓝文》)一文中,就现代社会高离婚率、离婚自由与婚姻自由的关系以及应当全面地、辩证地看待离婚现象等问题,提出了一些颇具建树的观点,但在探讨离婚率形成的原因时,把它归为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这是不妥的。 生产力的发展是不是必然带来高离婚率呢?《蓝  相似文献   

7.
离婚现象的理性思考——辩证统一的社会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离婚率的增长,离婚现象的增多,是中国婚姻家庭领域的突出现象.社会调查的实证资料表明,婚姻的自由度越高离婚率越高,越是追求爱情离婚率越高,夫妻之间越是讲求个性、不注重合作离婚率越高,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地位越高离婚率越高.这些规律进一步证明了婚姻现象是个人行为与社会行为的辩证统一.现代社会既要保证婚姻自由,提高婚姻质量,又要控制离婚现象,实现婚姻与家庭的相对稳定,实现婚姻家庭中个人行为与社会行为的矛盾统一.  相似文献   

8.
中老年人再婚失败的原因很多,除了性格不合、子女干涉、财产问题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不好意思向对方言明的性问题。我们知道,性生活是婚姻美满的生理基础,如果性生活不和谐,婚姻就很难美满和幸福,甚至维持不了多久。据婚姻介绍所统计,中老年人再婚后离婚率较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性生活不和谐是主因。  相似文献   

9.
八十年代以来我国离婚水平与年龄分布的变动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根据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从粗离婚率、一般离婚率、期望离婚概率的角度对80年代以来我国离婚水平的变化进行了考察;又根据作者进行的11区(县)的离婚专题调查分析了80年代以来离婚年龄与婚后年数的变动趋势。数据分析表明,80年代以来,我国的离婚水平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但在世界上仍然处于很低的水平;离婚年龄与婚后年数也有显著增高。作者认为,离婚现象的上述变化是我国80年代以来的社会经济发展与注重婚姻稳定的文化传统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中国内地人口老龄化同世界总的趋势相近,但比较起来具有速度比较快、达到的水平比较高和地区分布不平衡的特点。2000年以后,人口老龄化步伐加快,所带来的社会负担“冲击波”将是前所未有的,出路在于改革。首先要对现行的以城镇为主体的离退休制度进行改革。其次,重点扩大农村的养老保险范围。老年人口与总体人口、成年人口相比,具有未婚率、初婚有配偶率低,再婚有配偶率、丧偶率高,离婚率基本持平的特点。人口老龄化对传统家庭的维系与冲击依据老年人口年龄、文化、收入、城乡结构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别,总体上处于由大家庭向小家庭的过渡状态。随着亲情、血缘、家庭链条的松散,老年生活不得不在更大的程度上依赖于社区。老年人口在政治、经济、文化等的社会性参与将有所增强,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将日益明显地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1.
<正>当前,逐年上升的离婚率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家庭是维持社会运转的基本社会单元。离婚率剧增无论是对社会稳定、家庭和谐、个人幸福都是极其不利的。本文分析离婚对社会、家庭、后代及当事人的负面影响和危害性,旨在探明离婚的不良后果,从而体现出控制离婚率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12.
离婚纠纷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的民事纠纷,全国每年大约有40多万对夫妻因离婚而分手,占每年结婚人数的5—6%,这些都是由于各种社会的、个人的原因而引起的。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广大人民的物质经济条件和文化素养将会不断得到改善,对于精神生活的追求也会有所提高。对婚姻关系较高质量的要求和现实婚姻之间差距的增大,必然导致调适夫妻关系的难度增加。同时,在改革开放的社会环境影响下,社会伦理观念正发生历史性的转变,有些人受西方“婚姻自由”观的影响,视婚姻大事为儿戏,草率结婚,轻率离婚,这是造成离婚人数增多的不可忽视的原因。在引起各方关注和研究的离婚率上升的原因中,有些人认为现行婚姻法关于离婚的法律规定是造成离婚率上升的重要原因,即:单纯以“感情是否破裂”作为是否解除婚姻关系的唯一依据,在实践中起了放纵和鼓励离婚的作用,有些人甚至认为婚姻法是一部“离婚法”。  相似文献   

13.
离婚众生相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社会和谐稳定的根本。每个人都渴望拥有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然而,"离婚"却给这一诉求埋下了隐患。据相关统计,我国离婚率连续7年递增。而离婚原因却错综复杂,有因为婚外情的,有因为性格不合的,有因为孩子的……然而,不管是哪种原因,一旦离婚,曾经的海誓山盟将抛至九霄云外。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离婚率高居不下。据民政部网站发布,2013年我国共有1346.9万对夫妻依法办理结婚登记,350万对夫妻依法办理离婚手续,离婚对数比上年增长12.8%,增长率为3年来最高。这一数据引发人们广泛关注,不少网民就此"吐槽",惊呼"离婚率也面临‘爆表'!"高离婚率的背后,映射出婚姻家庭中夫妻之间性格不和、情感淡漠、家庭暴力等众多现实问题。这些问题不仅让婚姻分崩离析或名存实亡,还会严重影响下一代的婚恋观。  相似文献   

15.
“离婚率上升”现象的社会心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1978年有28.5万对夫妻离婚,1995年达到了105万对,离婚率在十余年间增长了3倍多。探讨影响离婚率上升的社会、心理因素,对我们在社会转型时期如何加强家庭美德建设无疑有积极意义。一、影响离婚率上升的社会因素①从社会学角度来看,离婚率的上升是...  相似文献   

16.
离婚:一项社会学视角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离婚是一种法律规定和个人行为,离婚率的变动深刻地体现出社会的风向与变迁.离婚制度作为一项最基本的社会制度发挥着保障、补救和惩罚等重要作用,离婚体现着追求生活质量、婚姻幸福的现代文明理念,同时离婚也带来单亲家庭、问题子女、社会失范等社会问题.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伴随着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跃进、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流动人口的剧增和多元并存、新旧更替的价值观念发展.如何构建和谐稳定的家庭关系、如何应对离婚率的趋高态势将成为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离婚率持续走高,进入新世纪离婚率快速上升,引发政府部门、学术研究领域及社会各界高度关注.40余年来,国内学界对离婚问题的研究经历了从现象描述到原因探究,从个体道德审视到多元因素分析,从宏观数据监测到微观个体观察,从定量研究到补充定性研究,从理论分析到实务干预的发展历程,形成了多学科交叉、多视角审视、多层面关切的融合互补发展格局.与此同时,当代中国离婚问题研究也存在着婚姻家庭研究领域本土化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不足,对家庭形态多元化包容度、关注度和支持度不够,研究的对话性和应用性有待提高等系统性缺陷,需要加以关注和改变.  相似文献   

18.
许多夫妻离婚是由女方提出来的。尽管女方离婚后可能除孩子外一文不值,而且孩子往往使其再婚的希望破灭。那么,离婚后的男女谁最痛苦呢? 社会学家曾对300对刚刚离婚和已离婚12年的  相似文献   

19.
从常理来看,第一次婚姻的失败,应该导致第二次婚姻的谨慎。为什么还有不少的草率再婚现象,其原因又是怎样? 1、经济拮据 经过一次婚姻,双方经济上都有较大的损失,离婚后,虽然没带孩子的一方会负担一部分生活费,但绝大部分数额有限,对于带孩子的一方只是杯水车薪,更有许多不负责任的父亲或母亲,要么根本不管,要么给上一段时间就不给了。加之现在下岗人员增多,起码的生活要求成为急切再婚的第一理由。2、住房矛盾 目前城市住房还比较紧张,离婚后双方都有住房的人为数不多。这样就造成了离婚的另一方或暂  相似文献   

20.
老年同居 理性选择视野中的社会学分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老年人再婚现象增加和再婚意愿上升的原因主要有社会和个人两方面,但家庭财产的制约使老年人再婚稳定性差,家庭人际关系的阻碍及老人自身存在的问题,又使老人再婚时选择同居形式。同居是老人在当前社会现实中对婚姻的一种理性选择。发展经济、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强社会工作的建设,健全法律制度等措施能促使老年同居进入更加规范和良性的轨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