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科纵横》2018,(1):26-31
周恩来为中国外交和世界和平作出了卓越贡献。在他所处的年代,世界处于美苏冷战的两极秩序中,新中国一经诞生,就面临美苏对抗的外交环境,新中国选择了"一边倒"外交战略,与苏联友好,但是中苏关系最后走向破裂。在美苏中大三角的复杂外交环境中,周恩来能够正确分析两极秩序的特点与矛盾,对两极秩序向多极秩序发展的趋势作出了清醒判断。周恩来坚持和倡导和平共处的外交原则,为世界和平秩序贡献了中国智慧,也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认可。当代国际秩序发生了新的变化,研究周恩来外交思想中的国际秩序观,对指导中国外交实践依然有很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2.
正6月1 8—1 9日,"中国国际发展论坛201 6"在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召开。本次论坛以"全球治理机制与统筹国际国内规则战略研究"为主题,分四个单元进行了深入研讨,来自西安交通大学、吉林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黑龙江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湘潭大学、天津财经大学、渤海大学和南开大学等高校的30多位学者参加了会议,南开大学中国国际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赵龙跃教授、南开大  相似文献   

3.
叶介甫 《东西南北》2013,(11):65-67
萧三是湖南进步社会团体新民学会的发起人之一,中共创建初期的党员。他与毛泽东、周恩来、李大钊、任弼时、瞿秋白、胡志明等人交往密切,是一位杰出的无产阶级文化战士、国际著名诗人,是中国宣传毛泽东思想的第一人。  相似文献   

4.
应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邀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社会科学国际发展处处长库尤刚(Cuyugan)先生和夫人于1983年3月上旬来华作工作访问。库尤刚系菲律宾人。1975年他曾作为菲中建交谈判代表团成员访问过中国,并受到周恩来总理的接见,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由库尤刚先生领导的社会科学国际发展处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社会科学部门最重要的一个处,其任务是了解世界各国社会科学机构  相似文献   

5.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恩来同志,是一个一心为国、立志改革、从爱国主义者到共产主义者的光辉典范。在纪念周恩来诞辰95周年之际,我们学习周恩来、宣传周恩来,认真研讨周恩来从爱国主义者到共产主义者的成长道路,对于继承和发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革命传统,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特别是对于培育肩负新的历史重任的一代青年,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1 周恩来祖籍浙江绍兴,1898年3月5日出生在江苏淮安县。12岁时,他随伯父到辽东,1913年在沈阳东关模范学校小学毕业,进入天津南开学校。他的童年少年时代,是中国社会进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代,也是中国人民及其先进分子英勇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及其走狗——清朝政府,把中国社会推向前进的革命变革时代。民族危亡,山河破碎的严酷现实,中国仁人志士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使周恩来幼小的心灵中,就滋长着爱国主义的思想萌芽。在东关模范学校里,有一次,魏校长向学生提出一个“读  相似文献   

6.
周恩来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在中国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过程中,周恩来同志在党的建设、政权建设和军队建设,在白区工作和根据地工作,在统一战线和外交工作,在经济工作和文化工作等许多方面,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并在一系列重要问题上对中国革命的经验进行了深刻的总结,给我们留下了极其丰富和十分珍贵的理论遗产。特别在党的建设问题上,《周恩来选集》上卷中有许多重要思想,对当前我党的建设仍有现实的指导意义。认真学习周恩来同志  相似文献   

7.
周恩来与文艺——纪念周恩来同志百年诞辰王主玉(一)一代伟人周恩来,是中国人民的优秀儿子,是炎黄后裔的杰出代表。他那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彪炳千秋的不朽功勋、日理万机的超凡才能、鞠躬尽瘁的崇高风范,令世界为之赞叹,令国人引以自豪。历史告诉我们,周恩来同志...  相似文献   

8.
耕耘收获开拓创新──纪念西伯利亚研究所建所30周年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西伯利亚研究所创建于1963年,其前身为苏联远东研究所。该所是根据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关于加强外国问题研究的指示,经中共中央国际研究指导小组批准成立的专门以西伯利亚与远东地区为研究...  相似文献   

9.
周恩来研究在日本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研究所陈立旭日本对周思来研究大体始于1936年中国的“西安事变”之后。当时作为中共代表的周思来的经历和活动引起了日本方面的注意。此后日本政治学和历史学界不断拓展周恩来研究的广度和深度,研究成果逐渐增多。...  相似文献   

10.
周恩来的早期思想指的是周恩来在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以前的思想。本文不拟对周恩来的早期思想作系统论述,仅就其与传统文化相联系的方面进行分析。由此探讨周恩来早期思想的一些特点,并分析传统文化对于周恩来以后思想发展的作用与意义。一、传统文化对周恩来的影响周恩来幼年时在私塾和养母陈氏身边受中国传统教育。以后,在奉天东关模范学校和天津南开学校,周恩来开始接触新学,但仍然主张“深究而悉讨”中国传统的“圣贤书籍”,由于他聪颖刻苦,有较深的国学根底,国文成绩也特别优异。从周恩来的早期文章看,儒学对他有着重要的影响。1914年,他写的《射阳忆旧》追述了关于道德忏悔和劳动人民崇高品质的故事;1915年写《尚志论》,论述人的最初之志对于人一生的意义,该文以《论语》作结:“孔子不云平,盖各言  相似文献   

11.
周恩来早期诗歌辑佚庆振轩,阎军周恩来是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在现当代中国政治舞台上,他纵横捭阖,吃咤风云,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繁荣、富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亿万人民的心中树起了永难磨灭的丰碑。但很少有人知道,周恩来还是一位诗人。醉心周恩来诗...  相似文献   

12.
周恩来作为一位杰出的领袖人物,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不仅为中国人民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且以其优秀的领导品质在人们心中树立起了一座伟大的人格丰碑,成为我们民族和党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当前,在改革开放的条件下,我们学习周恩来的优秀领导品质,对于加强党的建设,搞好反腐倡廉工作,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领导品质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它包括领导者的品德和素质两部分,是领导者行为、作风体现出的思想认识、道德品行等本质属性的反映。周恩来大半生身居党和国家的领导核心,在几十年的革命实践中,他形成的卓越的领导品质,为人们所敬仰,成为振奋民族精神的人格力量。概括地说,周恩来的领导品质大体包含以下方面: 第一,以国家民族大业为己任的领导意识。早在学生时代,周恩来就把“为中华民族之崛起”作为己任,1916年10月,他在南开《校风》发表的《中国现时之危机》一文中,就呼吁青年学生,要忧国家民族之所忧,急国家民族之所急。这表明周恩来在青少年时期就树立了以“天下为己任”的义务感、责任感。此后,在周恩来漫长的革命生涯中,尽管地位和职务变了,但他忧国忧民、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之心不变。建国以后,身为总理的周恩来,一心只想要使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社会主义事业胜利发展  相似文献   

13.
徐行教授的《新中国行政体制的初创——周恩来与中央政府筹建管理述论》是一部视角新颖、引人注目、发人深省的著作,具有以小见大的特质与映照当下的价值。上部以时间为线索,详细考察了新中国第一届至第五届政府筹建和调整的风雨历程。其中,重点探讨了新中国卓越领导人周恩来是如何根据国情实际设置和调整政府机构的,以及如何理清政府职责系统推动政府向着法制化轨道迈进的诸多努力。下部深入研究了周恩来在长期领导政府工作中形成的先进的管理理念、科学的行政制度、独特的行政风格,以及他在  相似文献   

14.
评《周恩来的智慧》乐萌对于全中国人民乃至全世界关注中国的人来说,仅仅提到“周恩来”这一名字,就足以引来崇敬之情。人们对周恩来的了解似乎已经够多,因此,他那永恒的魅力,使几代人为之倾倒。提起周思来,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他对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和建设事业,对世...  相似文献   

15.
<正> 余飘教授多年潜心研究、满怀深情撰写的《周恩来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贡献》(华夏出版社出版以下简称《贡献》),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研究周恩来文艺论述的专著,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的一项新成果.它第一次系统地论述了周恩来在长期地创造性地领导革命文艺工作中提出的许多行之有效的文艺工作的方针  相似文献   

16.
周恩来现代化思想的逻辑架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身为一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爱国主义者,周恩来提出了对于新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起到巨大指导与推动作用的现代化思想.周恩来的现代化思想是一个紧密的逻辑体系,其各个要素存在紧密相连的联系.新中国的具体国情是周恩来的现代化思想的逻辑前提,是建构现代化思想的依据.工业、农业、国防与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是周恩来现代化思想的具体内容,其中,农业现代化是基础,工业现代化是主导,国防现代化是保障,科学技术现代化是关键.而现代化建设的价值取向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  相似文献   

17.
1953年12月31日周恩来总理在接见来华商谈中国西藏地方与印度之间关系的印度政府代表团时指出,“新中国成立后就确立了处理中印两国关系的原则,那就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和平共处的原则”。这是周恩来总理代表中国第一次正式而完整地提出的用以处理国家间关系的准则,即著名的五项原则。这些原则后来为中印双方所接受,并正式写入双方达成的《关于中国西藏地方和印度之间的通商和交通协定》  相似文献   

18.
周恩来的人格魅力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学术理论界对周恩来的思想品格、道德风范等方面的研究起来越深入。不少学者、专家从不同领域、各自角度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尤其是对这位为人民鞠躬尽瘁、无私奉献了毕生精力的世纪伟人的人格形象和勉力,更为关注。本文试对周恩来的人格总力及其映射的时代文化内涵进行初步探究。(-)对于周恩来的人格(道德人格)勉力人们有许多评价。有的说,他是“古今罕见的师表”;有的说,他是‘德高伟人”、“中华完人”。研究周恩来人格的内涵,也有种种不同的归纳,各有侧重。本文认为,周恩来的人格所映射出的“真善美”光辉更具有扭…  相似文献   

19.
周恩来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是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之一。他在长期担任党和国家领导人期间,不论是在理论或实践那个方面,他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中所遇到的各种各样比较复杂的问题,诸如在经济、政治、军事、外交、党的建设、文化教育和文学艺术等方面,对于形成和发展、坚持和捍卫毛泽东思想,都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和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本文仅就周恩来对毛泽东文艺美学思想的贡献做一简要论述,以就教于方家。坚持文学发展的正确道路周恩来对毛泽东文艺美学思想的重要贡献之一,就在于…  相似文献   

20.
自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起,与世界各国在平等的基础上建立起新型外交关系便是中国政府矢志不渝的目标。20世纪50年代中期,周恩来创造性地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言简意赅地概括出新型国家关系的总体特征。至70年代上半期,中国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建立起正常的外交关系。至世纪之交,中国建立起全方位的对外关系格局,与各方面的关系都显示出新的特点。中国以渐进的方式推动国际秩序的进步,积极倡导合作、共赢与和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