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随着手机的普及,短信成为广受欢迎的传递信息的媒介。本文通过生活中常见的几种祝福短信和搞笑短信来对其进行功能语篇分析。  相似文献   

2.
手机短信作为一种时尚的交际方式,已广泛用于节日祝福等领域,对人们的传统的交流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文章首先从语言学角度来讨论节日祝福类手机短信的语言特色,比如语音方面押韵、词汇上的修辞格的运用、句法结构上结构句式整齐;然后从社会文化方面浅析其时代的痕迹,俗文化与雅文化的结合、短信蕴含的信心与幽默、精神与娱乐的结合正是当前经济社会的特征在短信中的反应。  相似文献   

3.
手机作为传播媒介,迅速影响到现代社会和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逐步取代了书信、电话、电子邮件等,成为人们亲情祝福和朋友拜年的主要方式。手机短信以其强大的传播功能,强化了人们传统节日的时空意识和节庆仪式,丰富了传统节日的娱乐活动,拓展了节庆祝福和信息传递的表达形式。节庆中的手机祝福和拜年短信对民族文化传统的喜爱与继承,表明了新媒体并不是解构传统文化的,而是在其发展过程中与传统文化双向互动,从而形成了新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传播文化。  相似文献   

4.
手机文学,又称"短信文学""拇指文学"或"移动文学",是首先为手机用户创作而在手机上以短信的方式传播的文学,目前已经形成了短信文学、WAP文学和彩信文学(彩E)三种类型。它是文学领域里继网络文学之后伴随现代传媒的脚步所出现的又一种新的文学现象。从已有的创作情况看,手机文学具有篇幅短小、方寸千里,构思奇巧、节奏紧凑,语言生动、诙谐幽默等基本特点。尽管手机文学尚处于蹒跚学步阶段,但其越来越强劲的发展势头不能不引起人们的重视,并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追逐时尚的青年“手机族”,创造了新的“第五媒体”——短信新文化。信息联络、祝福传情、幽默调侃、评论宣泄;拓展交际、追求时尚、获得认同、彰显个性、缓解压力;新生活方式的“快乐”与“陷阱”并存。对青年短信文化要作积极的引导。  相似文献   

6.
蓝燕平 《社区》2012,(3):51
同处一室,却不知道身边的两个人在说些什么,只能听到敲击键盘的声音;通知、公告全部用电子邮件发送;逢年过节改用祝福短信,变成无声的问候;网络聊天代替了"侃大山",网上购物代替了"讨价还价"……这些场景是不是正发生在你的身边?进入科技时代,大量的信息涌进  相似文献   

7.
蓝燕平 《社区》2013,(1):54-54
同坐一个屋,却不知道身边的两个人在说些什么,只能听到敲击键盘的声音;通知、公告全部用电子邮件发送;逢年过节改用祝福短信,变成无声的问候;网络聊天代替了“侃大山”,网上购物代替了“讨价还价”……这些场景是不是正发生在你的身边?  相似文献   

8.
章杰 《中华魂》2014,(2):31-31
正现在过新年,只要手机一摁,朋友间的祝福短信满天飞,内容新颖,透着诙谐和美好。从前不是这样,人与人之间的祝福和沟通,都是靠书信完成的。新年未到,大家已备好纸墨,良思许久,落下一笔笔祝福。把信纸折成心形或展翅的千纸鹤,装入黄白信封,再在信封背面写上一句甜蜜的话语,小心翼翼地投进绿色邮筒,一颗心开始算着对方的收信日,然后期盼鸿信飞来。那时,一到新年边,我和同学娟负责传送全校  相似文献   

9.
手机短信的社会负面影响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针对目前手机短信流行的现状,提出了短信普及的原因;从冗余信息,虚假诈骗性信息,危害国家安全的反动政治信息,恫吓、暴力、凶杀、恐怖或者教唆犯罪信息,淫秽色情信息,破坏性信息等方面分析了不良短信对社会的负面影响;同时从手机运营商、政府、手机制造商和手机用户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0.
手机不良短信的社会影响及其综合治理策略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本文针对目前手机短信流行的现状,提出了短信普及的原因;从冗余信息,虚假诈骗性信息,危害国家安全的反动政治信息,恫吓、暴力、凶杀、恐怖或者教唆犯罪信息,淫秽色情信息,破坏性信息等方面分析了不良短信对社会的负面影响;同时从手机运营商、政府、手机制造商和手机用户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1.
手机媒体是一种继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四大媒体之后出现的、以手机为载体的媒体,手机媒体传播的特点是即时的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结合,我们可以称之为"人际大众传播"。本文认为,作为"跨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重要成员,手机媒体对大众传播的广泛参与,优化了传播过程,弥补了以往大众传播的缺陷,同时也打破了主流媒体原有的传播思路与格局,对主流媒体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前 ,全球对第三代移动电话 (3G)经营权的争夺已硝烟四起 ,各国已拍卖或即将拍卖的每张 3G的经营执照都达到几十亿美元之巨。各大通信公司出重金购买 3G经营执照主要基于 :3G的技术性能优势、自身的生存需要和巨额的盈利预期。 3G经营权的争夺说明全球电信市场的开放实际上只是对少数实力雄厚的大公司的开放 ,各国的移动通信市场不可避免地被少数几家垄断寡头所控制 ,中国对此必须作出积极的反应  相似文献   

13.
随着近年来手机市场和用户规模的不断扩大,制造商为了赢得更大的利润来占领国际市场,开始尝试将各种电子应用功能整合到新的产品上。文章试图从现有手机的整合技术入手,分析未来手机的造型与技术趋势。  相似文献   

14.
移动电话对固定电话替代性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移动电话业务无论在用户数量上还是在通话量上都超过了固定电话业务的增长。这种增长的效用可以从通信个人化的发展趋势得到直观的解释。同时,根据替代理论和基于数据的实证分析,能进一步得出移动电话与固定电话的关系已经从互补发展到完全替代关系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密钥刷新,设计了一个适于移动通信系统的基于私钥的认证和密钥交换方案。该方案可以实现通信双方的相互认证,同时产生双方认可的会话密钥,并且会话密钥的产生不需要其他第三方的参与,可以提供业务的不可抵赖性。经过性能分析,该认证方案结构简单,执行效率高。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一个基于公钥加密的认证和密钥交换方案。该方案可以实现通信双方的相互认证,同时产生双方认可的会话密钥,并且会话密钥的产生不需要其他第三方的参与,通过双方的数字签名,可以提供业务的不可抵赖性。经过性能分析,该认证方案结构简单,执行效率高。  相似文献   

17.
移动通信行业不合理话费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移动通信行业的博弈和信息优势、移动通信行业价格的变迁过程、移动通信行业的消费结构论、移动通信行业的外部经济的理论分析,给出移动通信行业话费不合理的深层次原因。并提出一些简单的关于移动通信行业话费的合理性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不断扩张,在普通大众的日常生活中,信息的消费越来越占有突出的地位。近年来, 手机短信成为一种消费时尚,很多人用手机仅仅是为了发送、接受短信。本文以手机短信的消费为分析对象,把手机短信消 费看作一种特有的文化消费现象,揭示手机消费现象背后的文化蕴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