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研究生教育评估中需考虑多种因素且多具有模糊性和随机性等特点,提出了将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应用于研究生教育评估的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法,并应用局部变权综合评价策略,对教育质量进行模糊综合评判,确定教育质量的等级。  相似文献   

2.
模糊综合评判的校园网性能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校园网性能涉及许多因素,对一些不定量因素的影响,进行网络性能评价时存在一定主观性和不定性。该文以模糊理论为基础,应用模糊关系合成原理,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网络性能评价模型及方法。采用隶属度衡量各因素及因子的模糊界线,根据网络性能指标参数和评价等级等信息构造模糊评判矩阵,运用模糊集合变换原理,进行复合运算,由此确定评价对象的评价等级。实例证明,该模型及方法在网络性能定量评价方面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根据收集到的数据,运用模糊综合评判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研究学生评教,进而给出教师的合理公正评判等级。这种方法对高校教务管理部门评价教师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针对高职院校就业质量评价体系中的评价指标存在模糊性、无法直接量化的问题,引入模糊综合评判法建立模型对高职就业质量进行评判。分析研究了模糊综合评判法的原理,在二级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基础上,深入分析高职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确定评价因素集、综合评判的评价集及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建立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的高职就业质量评价模型。最后通过应用实例,验证了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的高职就业质量评价模型能够客观反映就业质量的真实情况,使定性描述定量化,还能对就业质量做出综合评价.区分就业质量的差异,为高职院校就业质量的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城市旧房住宅性能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旧房(区)改造工作已经逐渐成为住宅建设的工作重点之一.建立旧房住宅性能的综合评价体系,可以为城市旧区住宅的拆除、保留和改造提供借鉴.本文构建了城市旧房住宅性能的综合评价体系,并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建立了住宅性能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6.
高校课堂教学质量的定量综合评判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由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四个方面组成.教学质量的定量综合评判方法是通过对指标的定量化,采取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运用模糊综合评判的数学模型,使用计算机编程、快速运算,做出评价,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管理的规范化、系统化和科学化.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不同强度等级地震作用下连续梁桥的破坏模式及破坏程度,采用多级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建立连续梁桥的综合评估模型。根据连续梁桥的特点,利用连续梁桥各单元及各构件的破坏程度建立多个因素集,根据各因素的权重和评价标准,对多个因素集进行逐级评判,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得到地震作用下连续梁桥的破坏情况,并通过等级参数评判法对不同地震强度下连续梁桥的破坏情况进行等级评判,得到连续梁桥破坏情况与地震强度之间的关系。最后,基于多级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一座连续梁桥实例进行评判  相似文献   

8.
以模糊评判为基础的大学生素质BP神经网络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建立了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利用模糊数学多级综合评价的原理,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模糊评判。同时,利用评判结果建立了误差反传的BP神经网络模型,并在该模型中引入非模糊评判的教师对,该模型克服了模糊评判时权重的不可改变性,实现了素质评价指标和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非线性映射。计算结果表明:该神经网络模型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9.
AHP-模糊综合评判法在心理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HP-模糊综合评判法是模糊综合评判法与层次分析法结合的产物,将其引入心理学研究是一种有益的探索,具有方法学上的意义.笔者介绍了心理模糊性的含义和相应的数学研究方法--模糊综合评判法;阐述了该方法在权重确定方面的缺陷,这一缺陷可以通过将其与层次分析法(AHP)综合运用,形成AHP-模糊综合评判法以提高测评心理现象的客观性而得以弥补;最后,展望了适于用AHP-模糊综合评判法进行研究的心理现象的特征与未来可能的研究取向.  相似文献   

10.
以聊城市为例,在建立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认为聊城市可持续发展处于"一般"水平。同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聊城市下辖的东昌府区、茌平县、高唐县、临清市、东阿县、冠县、阳谷县、莘县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了定量评价,得到这8个县级单位的可持续发展水平的排名,最后分析了制约聊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因素,提出了提高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