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社会思潮作为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样态,是影响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关键变量。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不断提升党引领社会思潮的能力和水平,确保国家意识形态领域的绝对安全,是新时代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必须担负的重要战略任务。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中国共产党引领社会思潮的主要着力点有:明确社会思潮引领工作的价值意义,加强党对社会思潮引领工作的领导权,提升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思想引领力,强化意识形态主阵地的建设和管理,构建党引领社会思潮的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要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并不断巩固社会主义制度,亟需在思想文化领域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融入人们日常生活并获得广泛的认同。此期间,我们党创造性地将抽象的主流意识形态具象化,将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成功地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对共产党执政的认同和对新中国的认同,为建立和巩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团结动员全国人民进行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思想基础。在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之际,系统总结党执政初期主流意识形态日常生活传播的历史经验,对于当前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具有十分重要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本文通过对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理想感召力;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五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从而达到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多种社会思潮不断涌现,同时出现了多元价值的选择.在此背景下,如何坚持和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引领及精神动力作用,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为有益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也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提出以下举措: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中国梦”价值认同,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一贯重视意识形态建设。新时代以来,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中央牢牢把握“两个巩固”的根本任务,紧紧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加强主导意识形态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更加坚强有力,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更加鲜明,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得到更好满足,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意识形态建设的保障更加有力。在此过程中,意识形态建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那就是:坚持举旗铸魂,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党的领导,把牢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坚持人民至上,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坚持敢于斗争,勇于向错误思想观念和社会思潮“亮剑”;坚持制度落实,夯实主导意识形态建设的法治保障。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和引领力的形成有其内在逻辑,需经历基础形成、观念博弈、教育引领、主体认同的发展过程,进而发挥其作为先进社会意识形态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同时,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作为发展的思想体系必须要因时而变,不能固步自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地位的基础上不断丰富自身内容。在多元思潮和文化的博弈过程中,要发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优势作用,关键在于倾听民意,创新引领内容和方式,用更加鲜活的形式展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魅力。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经验就是夯实基础、苦练内功、重拳出击、全面凝练以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引导力。具体地讲就是:加强党自身建设以提高党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领导力和感召力,坚持理论创新以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筑牢舆论阵地以加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支撑力和凝聚力,加强队伍建设以提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战斗力,批判错误思潮以积聚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整合力,关注民生问题以增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说服力,营造社会氛围以扩大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力,繁荣先进文化以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软实力。  相似文献   

8.
关于培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旨在提高人民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全球化背景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面临危机和挑战,培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具有现实性和紧迫性.根据社会心理学理论,认同的形成有三个基本心理历程,即类化、认同和比较.培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必须紧扣认同形成的每一个环节,打通影响认同的每一条渠道.同时,培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自身建设,主要是改革和创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内容与宣传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在当前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相互融合的语境下,要深入领会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义。尊重社会意识多样化,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整合社会意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相似文献   

10.
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战略要求。新时代新征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社会经济发展中新问题层出不穷、网络虚拟技术发展的局限性愈发凸显。我们应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进一步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导力;大力推进理论创新,进一步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阐释力;不断创新方式方法,进一步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宣传力。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依靠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它以社会主义为前进方向和理想追求,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和理论旗帜,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精神纽带,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价值准则,其根本价值取向集中地体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价值取向,切实加强和谐文化建设,其中根本在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12.
功能·逻辑·路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达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的目标,就必须结合新形势、新任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断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新路径。具体而言,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凸显其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促进社会良性运行、健康发展、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等方面的实践功能;进一步厘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的内在逻辑;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3.
分析指出,增强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是大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基石,作为新生代大学生日常生活重要场域的新媒体因其传播去中心化、网络话语差异、反面信息滋生等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产生一定的抑制效应。为此,必须维护好新生代大学生的切身利益,牢固掌握好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与话语权,与时俱进地推动主流意识形态理论创新,根据新生代大学生心理特点创新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宣传与教育方式,培训与造就一批高素质的意识形态工作队伍,提升新生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实效性,将认同主流意识形态转化为新生代大学生的自觉追求。  相似文献   

14.
政党作为近代一种普遍存在的政治组织,已经成为现代化国家政治生活的中枢。国外政党丧失政权的经验,对于加强我党的执政能力有着重要的启示,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为此,在关注经济发展速度的同时,经济发展的成果必须惠及百姓;重视人们对政治文化的追求;加强社会舆论导向和意识形态建设;注重政党自身的清正廉洁。  相似文献   

15.
传统学校德育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体,过分强调其意识形态功能,而贴近受教育者实际需要、具有社会普适性的道德教育则往往被倏忽或淡漠,道德教育必须回归到学校德育中的应有位置。就方法论层面而言,当代道德教育必须确立科学合理的道德教育目标,全面发挥道德教育的功能,以实现道德精神向现实善的转换为指归,使道德教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内外价值得到应有的升华。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阶段,统一战线也发展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阶段的统一战线。党加强对统一战线领导,就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带有全局性的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不断探索党对统战工作领导的路径,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妥善化解消极因素,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17.
从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看意识形态掌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领导权"是葛兰西思想的一个核心组成部分,贯穿着葛兰西对东方与西方、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文化战略与政治战略等关系的深刻思考。"文化领导权"思想与意识形态掌控存在着内在的统一性,对于我国目前有效地进行意识形态工作,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从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论民主行政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发挥政府行政管理的主导作用。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的社会,政府管理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行政理念。以人本行政理念为指导,必须选择民主行政模式,民主行政模式是和谐社会的基本行政模式。落实人本理念和民主行政,必须打造公共服务型政府。  相似文献   

19.
意识形态对国家具有独特作用,是社会主义国家稳定的深层内涵。随着社会转型的加快,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受到各种非主流意识形态的严峻挑战,意识形态安全问题凸显。为此,国家要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要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提供有利的环境保障;文化上要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公民个人要强化自身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以上四个纬度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共同为转型时期的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构筑起一道安全的屏障,有效确保我国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不动摇。  相似文献   

20.
全球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中国社会转型、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低潮、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网络传播的发展构成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当代境遇的总体特征。它使当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面临诸多严峻挑战,主要表现为:文化敌国主义的入侵、社会意识多元化及其意识形态淡化的影响;“数字鸿沟”与信息化不对称造成的文化“失语”;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等等。我们必须积极主动地回应挑战,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提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说服力、战斗力和吸引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