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鸦片战争前后(17世纪初至20世纪初)300多年中国茶叶发展为主线,论述了中国茶叶对世界茶叶发展的贡献:(1)鸦片战争前,中国茶叶的发展拓展了国际市场,推动了欧洲饮茶风气的兴起;(2)鸦片战争后,南亚一些国家和俄国等兴起了引种中国茶树的热潮,促进了中国茶叶的传播。  相似文献   

2.
中国是世界上的主要茶叶出口国也是茶叶消费大国,中国的茶叶贸易对世界茶叶贸易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一带一路”框架下研究中国与沿线主要产茶园茶叶出口竞争力提升具备较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通过对“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与沿线主要产茶国出口竞争力指标分析,指出中国茶叶出口相比“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家茶叶出口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提升中国茶叶出口竞争力的对策建议,以便更好地服务于“一带一路”倡议。  相似文献   

3.
茶叶是中国传统出口商品。19世纪80年代中后期起,由于洋茶强力竞争,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中国茶叶对外贸易急剧衰落,突出表现为茶叶出口数量、出口价值、占外贸比重的减少,茶叶产业萧条。茶叶贸易衰落导致区域经济衰败、金融税收萎缩、社会生活嬗变。茶叶贸易衰落的严重影响震惊了晚清社会,社会上形成了一股振兴茶业的思潮,并最终转化为振兴茶业的系列行动。受社会性质、时代条件等多方面影响,茶业振兴行动虽解决不了中国茶业衰落的历史命运,却为中国传统茶业向现代茶业转型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4.
福建茶叶批发市场推行拍卖制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拍卖是国际茶叶市场最主要的交易方式,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产茶国,至今却尚未形成比较完善的茶叶拍卖中心。福建是中国的产茶大省,在茶叶资源禀赋、消费市场以及基础设施等方面都具备了实行拍卖交易的条件。本文结合福建茶叶生产的特点,探讨了在茶叶批发市场推行拍卖制,以期推进福建茶叶产业化进程,从而发展壮大海峡西岸经济区茶叶经济。  相似文献   

5.
茶,自古就以其独有的文化特质而自成一道,干百年来深深根植于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国是中国茶的故乡,是世界上最早发现中国茶树,利用中国茶叶和栽培中国茶树的国家。茶树的起源至少已有六七万年的历史。茶被人类发现和利用,大约有四五千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6.
近200年我国茶叶出口竞争力演变之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 0 0年来我国茶叶出口数量和所占国际市场份额处于不断变化之中 :19世纪 30年代以前中国茶叶垄断世界市场 ;30年代以后世界其它产茶国学习了中国的制茶技术并在国际市场上与中国茶竞争 ,中国茶叶的国际市场份额逐渐缩小 ,到 194 5年中国茶叶出口衰落到极点 ;194 9年以后中国茶业开始复苏 ,茶叶出口不断增加 ,在 1984年达到 1886年的历史最高水平 ;2 0世纪 90年代以后中国茶叶出口增长乏力 ,甚至有下降趋势。引起我国茶叶出口竞争力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中小规模生产和过高的国内税是影响我国茶叶出口竞争力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作为中国主要茶叶产区的安徽省,茶叶产量逐年上升,但是其出口状况却不容乐观。为了找到突破瓶颈的方法,从安徽茶叶出口现状出发,从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分析了茶叶出口面临的困境,认为阻碍安徽茶叶出口的外部因素是国际市场上的绿色壁垒逐年提高,内部因素是茶叶种植及加工阶段的卫生条件不好,粗放式经营导致茶叶中的不健康物质含量超标。其次,从HACCP视角出发,分析了突破茶叶贸易瓶颈的大方向,并对HACCP体系在安徽省实施的可行性、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探讨,认为突破贸易瓶颈最主要的方式是提升茶产品质量,对内严格监控卫生风险点,对外实时关注贸易壁垒新动向。  相似文献   

8.
绵延千年丝绸之路的停歇是中外交通史上的重大事件,除了国际情势的变迁以外,棉花的普及以及对丝绸形成替代作用也是丝路衰绝的内在原因。好在中国茶叶转成国际市场上的俏货,丝绸之路变换成"茶叶世纪"。丝绸与茶叶及棉花的替代是古代与近代国际贸易商品转换的典型表征,对中国与世界的影响是巨大的。  相似文献   

9.
近代中国茶叶对外贸易兴盛的社会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鸦片战争后,受国外市场需求强力刺激及茶价高昂影响,中国茶叶对外贸易迅速发展。至1888年,中国茶叶对外贸易迎来了全盛时期。茶叶对外贸易兴盛产生了广泛深刻社会影响,主要表现为三大方面:一是茶叶在对外贸易中的地位不容忽视。19世纪60年代前,中国茶叶出口地主要集中在南方的广州、上海、福州,北方茶叶输出地点为恰克图。这些地区的茶叶输出有了很大增长。19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中期,中国茶业虽受到外国茶冲击,但中国茶叶外销总量继续保持增长。随着茶叶出口数量迅速增加,茶叶出口价值维持在高位运行,茶叶出口比重平均占据外贸半壁江山。二是茶叶对外贸易兴盛推动相关产业发展。茶叶对外贸易的兴盛推动了植茶业的迅速发展。外销茶区呈现一派繁荣,新茶区不断涌现,老茶区扩大生产,植茶面积迅速扩大,各类茶均有较大发展,尤以红茶最为典型。茶叶对外贸易的兴盛活跃了资本金融业。茶叶大量出口对茶税征收带来促进作用,同时又活跃了茶区金融,推动了资本流动。茶叶对外贸易兴盛促进了相关行业发展。茶叶从采、制、销均涉及不少行业,它们都得益于茶叶对外贸易的兴盛。三是茶叶对外贸易兴盛促使茶区面貌发生变化。茶叶对外贸易兴盛影响了农村种植结构。适宜植茶的地区废林开荒,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让位于茶叶种植。茶叶对外贸易兴盛增加了就业机会。依茶为生,靠茶生活,因茶获益的人员增多。茶叶对外贸易兴盛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产生深刻影响。人们对种植粮食、环境保护、经商态度发生相应变化。  相似文献   

10.
根据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和联合国统计司网站数据,运用恒定市场份额模型分析方法,对中国茶叶出口额波动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国际市场对茶叶进口需求的不断增加是推动2002年以来中国茶叶出口增长的最主要因素,竞争力下降和出口市场不合理是制约中国茶叶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提高茶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和优化市场结构是促进中国茶叶出口增长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中国茶叶贸易时空演变规律,利用2001—2020年国际贸易中心(ITC)数据库中国茶叶贸易数据,基于GIS技术、重心理论、地理集中指数及莫兰指数分析中国茶叶贸易时空演变特征,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中国茶叶进出口市场集中化水平高,且进口市场集中化水平仍呈上升趋势;(2)摩洛哥、乌兹别克斯坦、多哥、加纳是中国茶叶主要出口市场;斯里兰卡、印度、越南、肯尼亚是中国茶叶主要进口市场;(3)中国茶叶进出口量重心均向西南方向转移,进口量重心移动范围相对较小,出口额重心向东南方向转移,进口额重心先向西北后向东北方向转移;(4)中国茶叶进出口市场均存在正向空间自相关关系,其中出口市场集聚趋势增强,进口市场的集聚趋势减弱;(5)自然环境、经济发展、饮茶文化等因素对中国茶叶贸易时空格局有重要影响。鉴于此,提出稳定传统茶叶出口市场、改善茶叶进口市场结构、拉动茶叶新消费等建议。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茶叶生产大国,产量居世界第二位,低档茶约占总产量的38%,茶叶副产品约占总产量的2%,若以茶叶年总产量50万吨计算,则低档茶叶(包括副产品)的数量达16万吨左右,茶叶副产品深加工,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3.
《成才与就业》2011,(15):33-35
“茶。吞叶,嫩芽。慕诗客。爱僧家……”茶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一颗露珠,水中舒展的茶叶与袅袅氤氲的茶香宁人心神,引得无数文人雅客为之倾心。如今,茶已是中国的一张文化名片,我们学校的茶艺社团在向人们宣传茶文化的同时,也创造了让学生展示自我的绝佳舞台。  相似文献   

14.
8家国家级的茶叶科研、教育、文化专业机构和社会团体近日联合倡议:鉴于中国是茶的故乡和茶文化的发祥地,建议将茶定为国饮。  相似文献   

15.
《西域闻见录》载:“哈萨克人最喜中国茶叶”,然而茶叶却在乾隆时期清廷与中亚哈萨克部的贸易活动中不见踪影,这一议题至今未有学者问津。在丝绸主导全球贸易的18世纪,优质丝绸的价值意义是茶叶所无法比拟的,哈萨克人正是敏锐的观察到这一点,遂而将茶叶排除在清哈贸易之外,由此便可最大限度获取优质丝绸,从而达到贸易利润最大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一片叶子落入水中,改变了水的味道,茶由此诞生。这片叶子,承载着历史的演变,见证了东方文明的生成。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栽培以及利用茶叶的国家,是全世界茶的发源地和茶文化的鼻祖。武王伐纣之时,茶叶已作为贡品。原始社会后期,茶叶成为货物交换的物品。战国时期,茶叶已有一定的规模。先秦的《诗经》中已有对茶的记载。  相似文献   

17.
根据茶叶国际贸易产销形势,剖析了世界茶叶生产与贸易发展的特点:茶园面积仍在发展;茶叶产销量持续增长;产销增长率基本持平;世界茶叶需求与消费多元化发展迅速;茶价在低迷中徘徊。指出世界茶叶贸易格局正在发生变化:拍卖中心由集中转向分散;贸易方式进一步灵活多样,且趋向多元化;新型产品悄然兴起;"绿色壁垒"取代关税壁垒。  相似文献   

18.
唐代茶叶及茶文化域外传播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茶是世界上最为普及的饮料之一,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的摇篮。自唐代起,茶向域外广泛传播,逐渐被周边国家接受。唐代茶叶及茶文化对外传播主要有西线、南线、东线等三条线路,其中东线向朝鲜半岛和日本的传播最为广泛而深入。唐代茶叶及茶文化域外传播具有侧重于文化的沟通与交流、注重精神和审美的感受、从文化高地流向文化洼地、僧侣是传播媒介主体力量等特点。  相似文献   

19.
吹响广西茶业进军世界的号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锋华 《今日南国》2006,(15):54-54
广西茶业的发展历史悠久,在新时期弘扬传统文化、发掘民族文化、打造品牌文化,是当今广西茶文化研究的重要任务。广西茶叶生产主要以绿茶为主,花茶在国内外也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其中“中国茉莉花之都”——横县已成为全国茉莉花茶的最大产地。现今,全国茶叶种植出现了“南茶北移”,茶叶产量大增;国际检测标准提高,茶叶出口锐减……中国茶叶市场进入了一个鹿死谁手的“战国”时代。广西茶业的发展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同在、希望和困难并存的战略机遇期。《品茗尝香》诞生的目的就是为吹响广西茶业进军世界的号角而来。它将用  相似文献   

20.
根据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库数据,运用贸易引力模型对中国茶叶出口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茶叶进口国或地区GDP增长和中国茶叶产量增加是促进中国茶叶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人民币升值、中国与进口国或地区的空间距离、农药残留标准是制约中国茶叶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可通过优化茶叶出口市场分布,改进生产技术、转变经营理念,提高茶叶产量和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农药残留限量标准等措施促进中国茶叶出口的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