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父亲和祖父祖籍山东荣城,他们目不识丁。上溯十八代乃至二十八代,尽是文盲,尽是穷苦农民。父亲十几岁时,被生活所迫,随村人"闯关东"来到了哈尔滨。他是我们家族史上的第一个工人。建筑工人。他转折了我们这一梁姓家族的成分。我在小说《父亲》中,用两万余纪实性的文字,为他这个农民出身的"工人阶级"立了一篇小传。从转折的意义讲,他是我们家族史上的一座碑。父亲对我走上文学道路从未施加过任何有益的影响。不仅因为他是文盲,  相似文献   

2.
颜李学派是明清经世致用思潮中具有一定历史地位和社会影响力的学术流派之一,其中著名思想家李塨的学术思想,尤其是他的史学思想值得重视和研究。他的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阅史郗视》《瘳忘编》《拟太平策》中。从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李塨史学思想的几个特点,本文试做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3.
一、引子:一个方法论提示。在这篇论文里,我们尝试用小说作为分析某一历史时期的物质、精神状况的文本依据,而小说能否作为社会分析的依据是有争议的。小说所展现的社会图景是通过小说作者的思考,使用小说的写作技巧作出来的,即使是贯彻写实意图的小说,也是不能当作史志来使用的。小说的真实与社会学的真实是不同的,小说所构拟的社会真实是经过小说作者运用文学技巧重新表述的结果。例如巴尔扎克的小说,他的小说写实风格明显,他把当时的社会要素(风俗、政治、经济、军事、法律)整合成小说的社会空间,通过虚拟的人物在虚拟的事件中的生活,展示了法国十九世纪的社会风情。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中西史学比较研究正日益受到国内学术界的重视,而杜维运在这个研究领域中是比较有建树的一人,他建立了系统地比较理论与方法,其中《中西古代史学比较》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书中通过中西方古代史学起源、史学原理创获、史学著述成绩的比较,让更多的人更加深入的了解中国史学的特殊性、体现中国史学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白先勇是最早被介绍到大陆的台湾作家,他的作品代表了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台湾小说的最高成就,夏志清先生曾称他是“当代短篇小说家中少见的奇才”.白先勇的作品中反映出来很多元素:女性角度、乡愁、同性恋,纽约情节等,一个作家的语言风格的形成必然与他成长的环境有一定关系,与他个人爱好有关,这种偏好也会在其作品中有所体现.“欺”与“骗”在白先勇小说中所表现出来的有不同的风格,被骗和自欺欺人.他生于内忧外患的历史时期,自幼历经离乱,使他很早就深刻体悟到世事沧桑、人生无常.他用这世间人们最熟悉最常用的方式——欺骗,表现着一个个具有悲剧命运的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6.
穆罕默德·阿卜杜·哈利姆·阿卜杜拉(1913~1970)是埃及小说家中著名的“三骑士”之一,出身农村,从小受尼罗河文明的熏陶,喜吟古诗,酷爱文学。1946年,他参加埃及阿拉伯语言学会举办的文学创作比赛,他的参赛作品《弃婴》以其诗情交融的独特风格深深地拨动了每一位评委的心弦,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女性文学可谓是历史悠久,从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就可以发现许多女子的作品。然而受封建儒教思想的禁锢,更是有一句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杀,造成了中国古代女性文学远不及男性文学,无论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由于受士文化的影响,在史学,诗词曲,散文小说等多方面男性的地位登峰造极。所以,历来研究文学多从男性入手,所以对于女性文学的研究,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本文试图从茫茫历史烟海中继续发掘出女性文学的魅力,对中国古代女性文学的批判性提出一些粗劣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一凡 《现代交际》2002,(10):35-35
一位父亲带着儿子去参观梵高故居,在看过那张小木床及裂了口的皮鞋之后,儿子问父亲:“梵高不是百万富翁吗?”父亲答:“梵高是位连妻子都没娶上的穷人。”第二年,这位父亲带儿子去丹麦,在安徒生的故居前,儿子又困惑地问:“爸爸,安徒生不是生活在皇宫里吗?”父亲答:“安徒生是位鞋匠的儿子,他就生活在这栋阁楼里。”这位父亲是一个水手,他每年往来于大西洋的各个港口,这位儿子叫伊东·布拉格,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获普利策奖的黑人记者。20年  相似文献   

9.
两汉时期,唐山地区是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兵戎相争,经济文化相互渗透最为频繁的时期。从可见一斑的古墓遗存中,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了这段胡汉交融的历史。体现出的考古文化特征是:既承袭了先民的中原文化,又接受了北方游牧民族的特色文化,影响深远,福泽后世。  相似文献   

10.
多走一步     
一位写小说的朋友曾给我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九岁的时候,他的父亲要他去一片麦地里寻找忘在那儿的水壶。那片麦地非常大,麦子又长得高,水壶却很小,朋友找了老半天,也没有发现水壶,他两手空空走了回去。父亲二话没说,自己走进了麦地,不一会儿,父亲就找到了自己的水壶,那是一只黑色的小陶罐。朋友问他父亲水壶是在哪里找到的,父亲说在西北角的草丛中。朋友告诉父亲,他起初也发现那儿有个东西,却以为是石头,没有走过去。他的父亲语重心长地说:“孩子,干什么事都要认真,当你对某种东西已经失望时,不要忘了再向前多走一步。” …  相似文献   

11.
福特·马多克思·福特不仅是英国20世纪著名小说家,还是文学批评家。作为一名文学批评家,福特对文学艺术有着独到的见解,在他的文学评论和回忆录书籍中,福特就小说理论做了详细记述。福特就小说革新进行了许多探索,实验新的写作方法,希望能找到一种"新的形式",最终他在印象主义的表现方式中找到了满意的答案:小说是一种表现生活传达的印象的艺术形式。  相似文献   

12.
田志祥 《老年人》2014,(11):24-25
正作为文学泰斗与文物研究专家,沈从文早已享誉世界,可作为书法大家,他却鲜为人知。其实先生的书法成就,并不比他的文学成就逊色多少。早在孩提时代,我就知道沈从文的鼎鼎大名。我家祖籍也是凤凰县,父亲算是沈老的一个发小,时常提起从文伯伯只读过小学,完全靠自学成为一位优秀的作家和书法家,激励我们在逆境中  相似文献   

13.
李铁的小说素以关注女工、社会中底层人物为闻名,在他的小说中或多或少地出现了悖论意识。这种悖论意识在小说中具体表现是企业领导与职工之间的矛盾,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之间的矛盾,时代发展与随之出现的问题之间的矛盾。分析李铁小说中的悖论意识,从悖论意识的含义和发展历史为起点,再具体的研究李铁小说中的悖论意识,更有助于深层次理解李铁的作品,感悟他表达的人文思想。李铁小说吸收了西方先进的哲学思想,继承并发扬了先锋小说的精华,在情节和人物塑造上融入了自己的创新观念,思想层面上表达的积极向上的人文主义情怀。  相似文献   

14.
王保群 《职业》2011,(24):103-104
莫泊桑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他的成功之处在于从一般人视而不见的凡人小事中发掘带有生活本质意义和美学价值的内容,从而大大地丰富了小说的内容,在欧洲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项链》是他的短篇小说花园中的一朵奇葩,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近百年来成千上万的读者,笔者认为这篇小说的艺术特色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在十几年的创作生涯中,毕飞宇的创作风格和写作手法是不断进步和成熟的,在不懈的追求和探索中,他逐渐拓展着他的艺术视界,完善着他的文学意识,形成他艺术生命一次又一次的高峰,最近出版的《新活力作家文丛》之一《好的故事》集中体现了毕飞宇的这种自我超越和对艺术的执著追求。毕飞宇又是一个文体意识和艺术感悟力很强的作家,无论是对历史还是对现实的描写和思考,都体现了他思想的敏锐深刻,见解的独到和犀利,在对历史和现实的抽象和追问中达到一种形而上的哲学的高度。《好的故事》中的中短篇小说也是在对历史和现实的观察和反思中审视社会和人生,折射出深刻的人生寓意和哲理的。其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对历史进行执著而深刻的思索和叙述,并在个人化的传达中蕴涵对历史和现实的批判和反思;二是对日常现实生活的真实描写, 描摹了现代人的生存困境及城市对人的压抑和"异化";三是透视现代人的深层的社会心理,对社会丑陋和人性的弱点做了透彻而尖锐的批判。  相似文献   

16.
文中通过分析魏晋南北朝时期大量志异小说产生的原因以及当时人把志异小说当作真实事件记载的现象,从侧面揭示出,当时情境下,文学与史学展现出共存和融的局面。  相似文献   

17.
穿越文学近几年发展迅速,成为网络文学重要的部分之一,受到很多女性受众的喜爱。在历史穿越小说中,通过对于中国古代历史的想像和外国历史的征服,体现了强烈的民族主义精神。通过精神胜利法,民族主义精神得到满足。  相似文献   

18.
棉花与爱情     
一位年轻人和新婚的妻子经常吵架,他很后悔当初结婚的选择,于是打算在征求父亲的意见后和妻子离婚. 父亲听完他的埋怨后,问道:"儿子,你的妻子有优点吗?"年轻人抱怨说:"结婚前有,现在没有了."父亲又问:"你在她心中有优点吗?"儿子迟疑了一会儿说:"好像也是结婚前有,现在没有了吧."父亲说:"你比我强,我结婚前不知道你母亲的优点是什么." 父亲走到屋外,拿起了一块瓦片和一团棉花,问他:"它们哪个更硬一些呢?"年轻人说:"这还用问,当然是瓦片硬了!"父亲把瓦片和棉花举到同样的高度松开了手,只见瓦片落地后被摔得四分五裂,棉花则轻飘飘地落了下来.  相似文献   

19.
<正>在小说中,他的一道菜,是矛盾冲突的焦点,是杀人制敌的武器,也或许它真的只是一道菜。而在生活中,他的一道菜,是丈夫对妻子的款款深情,是父亲对女儿的点点爱意,是他们一家三口快乐的源泉……龙一,电视剧《潜伏》的编剧。关于名字,他这样解释:"龙一这个笔名是乾卦的第一爻,叫潜龙勿用。你看像我这样的一个人,又懒又笨,老老实实在水底下趴着就完了。可是又不甘心,觉得在水底下趴着的都是什么虫、鱼,包括泥鳅之类的不好看,那就叫龙。"  相似文献   

20.
中国历史上各民族之间文化交融的大趋势是势不可挡的,满族入关以后既吸收了汉族传统的服饰制度又保留了本民族服饰的特色,形成了满汉交融的服饰特点。从满汉服饰文化交融的历史背景、满汉服饰交融的具体表现等方面入手,试从满汉民族服饰的历史文化背景、满族的民族特色"马蹄袖"、顶戴花翎、旗袍等方面,浅析满汉服饰上的文化交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