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依托实名数据实施精准扶贫 通江县就业局以"就业一人、脱贫一户"为目标,以提升农民工就业创业能力、实现稳定就业为首要任务,以就业援助、技能培训、创业扶持为重要手段,依托贫困家庭劳动力实名信息数据库,建立贫困家庭劳动力基础信息、转移输出、就业培训、自主创业、公益性岗位安置的"五个名单",全力以赴做好就业扶贫工作,助力农民工早日实现脱贫奔康.  相似文献   

2.
劳动保障:如何破解就业扶贫"精准"难题,确保扶贫"一个都不落下"? 罗卫平: 要破解这一难题,关键在于建立贫困劳动力精准数据信息,制定相应的就业扶贫方案,做到因地、因人、因需精准施策.凉山州于今年5月,依托乡镇劳动保障就业工作平台,开展农村贫困家庭劳动者实名制登记入库及动态管理工作,结合扶贫移民系统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和贫困人口情况,建立凉山就业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管理系统、农民工实名登记库,搭建"就业精准扶贫"管理平台,录入"一人一册"的就业台账,全面掌握辖区内培训对象人数、技能需求、就业意愿和创业计划等情况,为全州精准实施就业扶贫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3.
经过两年的努力,宜宾市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14.52万人,就业率为91.55%,其中2016年预脱贫贫困劳动力3.78万人,实现就业3.65万人,就业率为96.56%,已实现"每个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家庭至少有1人就业"的目标,动态消除了"零就业"家庭.  相似文献   

4.
在全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形势下,为促进更多有劳动意愿和能力的贫困劳动力稳定就业,实现"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辽源市就业局精准发力,科学施策,促进了贫困劳动力就业脱贫工作掷地有声. 精准识别,落实责任增强"执行力" 为提高基层工作人员能力素质,举办了贫困劳动力就业信息录入实名制动态管理培训班,组织全市各乡镇175名就业辅导员开展数据采集业务培训;按照"精准摸底、全员覆盖、实名管理、动态更新"的思路,组织全市30个乡镇、41个社区、3个街道、514个行政村的基层就业保障平台开展调查摸底,采取"一进二看三算四议"的方法,确保识别对象不错位、不缺位;依托扶贫办信息系统,建立贫困劳动力就业动态台账,对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做到"六清",即基本情况清、转移就业情况清、就业创业需求清、培训意愿清、社会保障状况清、帮扶措施清,全面摸清了贫困劳动力的就业状况和需求,为提供精准帮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加强失业动态监控,关口前移抓预防 注重从加强失业动态监控入手,统计、分析鞋企失业人员结构组成,为实施预防、调解和控制措施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持续完善失业动态监测预警体系.对企业每月的用工缺口、新增就业人数、合同签订率、离职人数等项目进行监测,定期发布失业预警分析报告,调整就业帮扶政策,切实形成"以失业调查为基础,以调整完善就业政策为手段,以建立应急预案处理机制为补充"的失业动态监测体系.  相似文献   

6.
实名录入奠基就业扶贫 为实现对就业扶贫对象的"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南江县扎实开展农村劳动力实名制信息动态更新管理工作,通过进村入户采集信息,掌握全县农村劳动力基本信息,建立就业扶贫基础台账,同时将个人基本信息、就业愿望、培训愿望、享受的就业服务和就业脱贫情况等内容录入系统,为开展就业指导、结对帮扶、精准施措等就业精准扶贫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进村入户,送政策到手中 南江县就业局充分利用乡村两级公共就业服务平台,组织人员深入乡(镇)、村广泛开展"送政策、送信息、送服务"活动,通过印制《就业创业政策汇编》《农民工读本》《劳动合同法》等浅显易懂的宣传读本,发放到农民工手中,提高就业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落实就业扶贫是推进精准扶贫各项政策的重要环节."2016年12月,广元市委书记王菲在四川日报撰文指出,要把就业扶贫作为战略性举措加以推进. 2017年,广元市以"一人就业,全家脱贫"为目标,大力推动"开展一项调查,实施两个计划,夯实四大行动"的"124"就业扶贫工程,做到"六个精准",探索实践出了一条脱贫攻坚的"广元路径".  相似文献   

9.
吉林省延吉市人力资源市场是为适应延吉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而建设的综合性就业服务场所,也是按照公共就业服务"标准化、信息化、便利化"要求开辟的区域性人力资源开发、交流和配置中心.服务大厅总面积3400平方米,设立网络信息、职业介绍指导等8大功能服务区,共计17个服务窗口、64个企业招聘洽谈展位,充分发挥市场配置人力资源的"蓄电池"和"减震器"作用,打造人力资源市场品牌,全面推进"星级"服务窗口创建工作进程,有力地促进了延吉市的就业稳定,增进了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0.
精准识别,夯实就业脱贫基础 认真做好贫困家庭劳动者实名制动态管理,进村入户开展调查,摸清底数,全面完成7708名贫困家庭劳动力实名制录入工作,建立7112名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贫困人口就业台账、就业状况、致贫原因、就业帮扶需求等情况. 积极与区脱贫攻坚办协调沟通,加强与"六有"数据对比,切实掌握2017年计划脱贫的村、户、人的基本情况,做到部门间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11.
政策+措施,筑起就业扶贫新保障 积极出台就业扶贫政策.仪陇县加强贫困劳动力创业就业基地建设,适当提高了贫困劳动力培训费补贴标准,大力开发了公益性岗位,用于托底安置贫困劳动力. 制定出台就业精准扶贫实施方案.提出了"12345"工作思路,即搭建一个管理服务平台,确保调查摸底、精准扶贫两个全覆盖,做好政策、部门、人员三个对接,推进"暖心""春潮""腾飞""圆梦"四大行动,实现技能培训、转移就业、创业就业、托底安置、信息就业五大脱贫目标.  相似文献   

12.
为加大就业扶贫工作力度,确保实现"每个有劳动力的贫困家庭至少有一人就业"的目标,自2016年以来,阆中市创新思路、精准领会、精准把控、精准发力,积极争取各级就业扶贫资金,把贯彻落实省人社厅就业扶贫九条措施与兑现就业扶贫资金相结合,高效推进该市就业扶贫持续健康发展,唱响了就业扶贫资金绩效管理"三部曲".  相似文献   

13.
内江市用足"绣花"功夫,大力实施"119"就业扶贫工程,探索建立"插花式"贫困地区就业扶贫新模式,就业扶贫已成为脱贫攻坚战役的一支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4.
任鸿雁 《劳动世界》2017,(31):22-23
就业是民生之本,有了就业才有收入,民生才会逐步改善,社会才会安定.而就业的重点对象一个是高校和中专毕业生,一个就是农民工.大学生和中专生的就业是"经线",农民工的就业是"纬线",只有织牢"经纬线",整体就业形势才能稳定.  相似文献   

15.
2015年,内江市隆昌县就业局大力实施就业促进民生工程,各项工作取得较好成绩.统计显示,2015年隆昌县城镇新增就业8718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2915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774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93%,各项目标任务均顺利完成,被评为四川省农村劳动力实名制动态管理和园区失业动态监测先进集体.  相似文献   

16.
时下,一种薪酬论小时,工作凭需要,单位不固定的"另类就业"日渐走俏.所谓"另类就业",或者叫灵活就业,不过是相对于传统固定的就业形式而言.他们没有朝八晚五按时上下班的紧张,没有固定雇主的约束,凭着自己的手艺干几家活,挣几家钱,有些人日子过得还很滋润.  相似文献   

17.
正实名制登记的最终目的和归宿点就是促进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吉林省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制登记信息数据,正被各地在出台政策、促进就业等方面得以充分利用。实名制登记的"龙头"作用,正在显著发挥。责任和担当——确保服务"不断线"近年,为了让更多的人,特别是高校毕业生了解实名制登记,吉林省采取了报  相似文献   

18.
为进一步促进城乡充分就业,新津县创新就业实名制动态管理机制,以平台建设为依托,建立双备案制度,以招募高校毕业生为重点,强化基层人员配置,以四级服务网络为抓手,优化服务方式,通过整合信息资源,拓展实名制更新途径,有效夯实就业服务基础,推动全县城乡劳动者稳定就业创业。近两年,新津县依托"成都市统筹城乡劳动保障四维基本公共服务系统"和自主研发的"新津县促进城乡充分就业管理信息"系统,利用镇乡(园区)和村(社区)就业和社  相似文献   

19.
两个"全覆盖"确保扶贫对症下药 实现贫困对象全覆盖.为切实提高就业扶贫工作的精准度和有效性,防止出现种种弊端,阆中市人社部门坚持"两步走".第一步先摸清底数,联合市扶移局、民政局等部门,采取走村入户、电话联系、拉网式摸底等方式,对贫困户的基本信息进行全面采集;第二步则是建实台账,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逐一梳理,分门别类建实科学规范的纸质台账和电子文档,在就业精准扶贫综合管理平台进行特别标注,为有效帮扶、明晰职责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20.
2019年,资阳市乐至县以"精准、主动、服务"为原则,打出一套就业扶贫"组合拳",全面完成了就业扶贫目标任务。搭建平台,开展就业扶贫专场招聘。为着力解决好返乡农民工、建档立卡贫困户等重点困难群体就业,组织开展了"春风行动""就业扶贫招聘会""民营企业招聘周"等公共就业服务活动14场、"送岗位信息下乡"16场,提供就业岗位信息5000余个,现场达成就业意向2113人,其中贫困家庭劳动力121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