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日,从吉林省驻外劳务机构工作座谈会上获悉,面对严峻的就业大环境,2009年,吉林省将确保330万农村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实现全省农民人均劳务收入1800元。据了解,去年吉林省共输出农村劳动力328万人,农民人均劳务收入为1750元。  相似文献   

2.
江苏省扬州市现有农业人口322万,农村劳动力167万。近年来,扬州市把农村劳动力输出作为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积极组织农业剩余劳动力走出田头,走进城市,走向海外。2001年,全市农村劳务输出49.8万人,农民人均纯收入3690元,其中来自劳务的收入达523.8元;2002年农村劳务输出55.2万人,新增5.4万人,农民人均纯收入3919元,其中来自劳务的收入达619.4元,增加的229元中,劳务收入增加95.6元,占增加额的41.7%。目前,农村劳务输出已成为致富农民、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成为新兴的劳务经济,成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  相似文献   

3.
资中县去年有序输出农村劳动力26万人,劳务总收入达11亿元,农民人均劳务收入达90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0%以上。劳务输出已成为资中县经济发展的一大支柱和农民观念转变、提高素质、增加现金收入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资中县是有人口131万的农业大县,其中农业人口116万,农村剩余劳动力40万。把农村富余劳动力资源优势转化为人才优势,发展劳务经济,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推动作用。资中县积极探索和实施以就业、培训、维权三位一体的劳务开发综合服务工程,通过“政府推动、政策促动、宣传带动、城乡互动”,实现了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2002年以来.全县共转移农村劳动力116万余人次.创劳务收入49.47亿元.农民人均年劳务收入1339元。  相似文献   

5.
南充是劳务输出大市,农村劳动力310万,常年在外务工百万人以上.2008年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188万人,其中省外劳务输出140万人,实现劳务收入112.5亿元,农民人均劳务收入1903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0%。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去年9月至今年2月,省外返乡农民工达19.2万人,占省外务工农民工的14%,其中以珠三角、长三角返回为主,以加工制造业居多。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基层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能力,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近年来,射洪县紧紧抓住国家对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建设试点项目的契机,加大对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平台的建设,不断完善信息网络服务,有力地促进了城乡劳动力实现充分就业.2012年,全县实现城镇就业6608人、再就业2850人、帮助困难人员就业809人,失业登记控制率4.15%;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8.6万人,创劳务收入43亿元,农民人均劳务收入5000多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0%以上.  相似文献   

7.
古蔺县劳动保障局承担劳务开发工作以来,紧紧围绕“大力推进劳务开发战略,实现城乡劳动力充分就业、推动县域经济发展”这一战略工程,以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民增收为目的,把劳务市场开发、农民工培训、劳务转移输出、维权保障工作不断引向深入,精心打造出了古蔺县劳务品牌。近两年来,全县开展城乡劳动力培训12.7万人次,实现劳务转移输出18.1万人,2004年实现劳务收入5.2亿元,2005年实现劳务收入7.68亿元。创新思路古蔺县是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全县总人口80.1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74.3万人,农村富余劳动力21.5万人。过去全县劳务转移输出存…  相似文献   

8.
聚焦农民工     
南江是农业贫困县,农村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90%,农村每年富余劳动力达18万人。这个庞大群体的户口在农村,外出务工从事非农产业,成为沟通城乡的载体和桥梁,促进了农村人力资本的形成和输出劳务→累积生产要素→返乡创业的发展模式。全县每年输出劳动力17万人,劳务收入达4.9亿元,务工农民人均收入近4000元,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力量。  相似文献   

9.
大英县地处川中丘陵地带,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70%.工业基础薄弱.农村劳动力转移任务十分繁重。大英县劳动保障局按照“政府推动,政策促动.市场拉动.宣传发动,培训带动,有序流动”的工作思路,2007年对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4650人.培训农民工2.1万人,品牌工程培训2960人,获证人数1.55万人.年劳务收入9.35亿元,全县人均劳务增收202元,劳务产业已成为农民稳定增收致富的主渠道和支柱产业,并形成了“培训——就业——保障”一体化的劳务派遣模式。  相似文献   

10.
绵竹市是一个拥有26个镇乡的县级市,总人口51.2万.其中城乡劳动力32.3万人。截至目前,全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和输出13.8万人,由劳动保障部门开展的有序化的劳务输出2.5万人。2004年,全市实现劳务总收入8.4亿元。农民人均纯劳务收入超过1400元。  相似文献   

11.
资中县积极探索和实施就业、培训、维权三位一体的劳务开发综合服务工程,2002年以来,全县共转移农村劳动力116万余人次,创劳务收入49.47亿元,农民人均年劳务收入1339元.占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的47%。维护外出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是搞好劳务输出的最关键环节,为此.资中县在全省率先建立了“外出务工人员跟踪服务承诺制”.构建了“四个一”民工维权和救助工作模式。截至2005年底,共受理民工投诉5268件.处理民工侵权案件457件。挽回农民工经济损失1732.5万元。  相似文献   

12.
广元市朝天区是一个有25个乡镇,20余万人口,幅员面积1620平方公里的国贫县区。农业总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88.99%。全区20多万人口中,农业人口18.29万人,其中,农村劳动力为10.68万人,人均耕地仅0.08公顷。人多地少,自然资源相对不足,农业劳动力剩余问题突出。为进一步加快我区农村经济步伐,区委、区政府立足区情,把发展农村经济,当作我区经济建设的头等大事来抓。把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作为发展农村经济,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的战略任务来抓。去年以来,在省、市的大力支持下,全区劳务输出共2万人,农民劳务收入4千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0%和33%。通过邮局和银行汇回来的劳务收入3千万元,占去年农村人均纯收入的40%。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13.
成都市青白江区人社局坚持把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和劳务输出工作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支撑点。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探索新思路,拓展新途径,取得了一定成效。2012年至今.全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新增1.35万人:劳务转移输出规模达18.87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20.37亿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0.12%。  相似文献   

14.
洪雅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资源丰富,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该县把农村劳务开发作为发展地方经济,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2004年转移农村劳动力5万多人,实现劳务收入2.5亿元,农民人均劳务收入980元。劳务开发已成为洪雅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途径,劳务经济已成为洪雅农民收入的支柱产业。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洪雅县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经历了从简单的向外输出务工人员到着力提高转移质量和组织化程度,再到加快农村人力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的发展阶段,形成了“培训——转移——服务”的发展模式。——加强培训,提升素质,全面增强劳动力的就业能力。洪雅县劳动保障部门重视发挥职业学校的主阵地作用,试行“一校两制”,既是职业技术学校,又是劳务开发公司,并整合社会教育资源,以职介机构和乡镇农技校为辅,以村社培训为补充,目前全县已建立劳务开发培训基地13个,近年来培训各类实用人才2.2万多人。按照企业用人需求开展“量身订做”订单式技能培训,先后与30多家劳务合作单位签约,涉及石化、铁路、服务、缝纫等各种行业,共安置就业3万多人。截止目前,全县已有1万余名农民工通过培训取得了各类《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培训...  相似文献   

15.
汉源县河西乡在“5.12”地震灾害中,涉及受灾群众7000余人,后又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农民工相继失业返乡达500余人。河西乡立足山区实际,抢抓灾后重建机遇,积极应对金融危机,2009年,全乡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3100人.同比增加720人,实现劳务收入2310万元.人均劳务收入2400元以上.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0%以上,实现了农民工充分就业。  相似文献   

16.
为促进农村劳动力稳定就业.绵阳市坚持“以培训促就业、以就业促发展、以发展惠民生、以民生保稳定”的工作思路,整合各类培训资源。以“六大培训”工程为抓手,增强了职业培训针对性,提高了技能就业稳定率。2009年.全市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129.28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52.24%,比上年增长4%;实现劳务收入80.28亿元.比上年增长9.27%,农民人均劳务收入1997元。  相似文献   

17.
南充市嘉陵区近年来把劳务经济作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增收工程”和“富民工程”来抓,到2005年底,已实现转移和输出农村劳动力17.3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61%;创劳务收入9.1亿元,人均达1445元,占农民人均年纯收入65%;引导能人302名,带资0.75亿元,回区创办企业257个。年创税195万元。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嘉陵区因地制宜,实施“一二三四工程”.探索出了一条西部贫困地区“发展劳务经济、促富民强区”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8.
绵竹市有21个镇乡,总人口51.2万,其中农村富余劳动力约15万人。截至目前,全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和输出13.8万人,其中由劳动保障部门开展的有组织的劳务输出2.5万人。2006年以来,绵竹市坚持“以输出带培训,以培训促输出”,共培训农民工6.3万人次,其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2.8万人次,引导性培训2.66万人次,职业技能培训8400余人次,取得初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1100余人。全市实现劳务总收入8.9亿元,农民人均纯劳务收入超过1500元。绵竹市被授予“四川省劳务开发基地县”称号,市劳动保障局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劳务开发先进集体”。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仪陇县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作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来精心培育,强力推进百万农民工技能培训工程、百亿劳务创收工程、劳务回引创收工程,2012年实现农劳转移31万人、劳务收入30亿元,劳务收入占到了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7%以上,走出了一条由"政府引导,市场化配置、专业化培训、一体化服务、制度化管理"的农劳转移路子。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三台县始终坚持"培训农民、转移农民、减少农民、富裕农民",使农民变工人、村民变市民、老乡变老板的指导思想,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作为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来抓。2014年,全县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52万人,实现劳务收入68亿元。三台县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放在发展县域经济的战略层面来规划和布局,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的有效切入点、突破口;将人力资源作为第一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