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长江上游经济带建设与推进西部大开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西部大开发的非均衡发展战略 ,要求合理选择重点地区使其发展为区域的增长中心 ,并依托交通干线 ,“以线串点 ,以点带面”形成跨行政区域的经济带 ,带动和辐射其他地区发展。长江上游经济带是一个跨越中国西南中南腹地的重要经济带 ,是整个长江综合经济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长江上游经济带建设 ,是长江经济带建设与西部大开发战略相结合的产物 ,是国家西部开发战略的重要措施 ,其目的是要通过长江上游经济带建设 ,推进西部大开发  相似文献   

2.
周婷  邓玲 《贵州社会科学》2007,207(3):137-139
长江上游地区既是我国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区域,也是生态环境相对脆弱的地区,这一地区在西部大开发中同时承担着建设上游经济带和流域生态屏障的双重任务,需要有大量的资金投入.而目前单靠财政投入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长江上游经济带与生态屏障在同一区域内共建项目的资金需求,必须坚持政府干预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原则,尽快建立并完善以政府投入为导向,以金融市场为支持,社会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多渠道的融资体系.  相似文献   

3.
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是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根本和切入点,事关全国的生态安全。搞好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必须建立生态环境管理系统、环境评价制度和投入保障机制,运用价格、税收杠杆规范企业生产行为,培育良好的人口环境,调整经济结构。  相似文献   

4.
一、江津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的定位和依据重庆市委、市政府提出了西部大开发、重庆大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战略重点,要把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并在此基础上构筑“都市发达经济圈”、“成渝经济带”、“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三个经济高地。江津紧靠重庆市区,连接贵州北部,成渝高速路贯穿江津,地处渝西经济走廊。在西部大开发中,江津的战略定位是:依托重庆主城区,辐射川南、黔北。  相似文献   

5.
四川藏区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的链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锦 《天府新论》2001,(4):12-16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中,生态环境建设是根本和切入点.中央对四川藏区在全国区域经济分工中的要求转变为生产全国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公共产品,将给四川藏区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影响.本文从生态公共产品的定价和支付方式入手,探讨了四川藏区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的链接点和链接途径,并提出了建立生态经济体系的重点和时序.  相似文献   

6.
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四川省与重庆市同处于西陇海兰新线经济带和南贵昆经济区的结合部,又是长江经济带的腹地,联动推进川渝经济合作,不仅会有力地促进两地的共同发展,也必将在全国的区域战略布局和整个西部大开发中发挥重要作用.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下构架川渝经济区,必须在合作观念下寻求互补优势与集聚优势,实现开放型经济的跨跃式发展.川渝经济合作还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内陆开放价值,这是推动该区域更快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四川位于长江上游,横跨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两大地貌单元,自然地理环境差异巨大,社会经济发展极不平衡。成都被誉为西部大开发西部城市发展之“引擎”,地势高耸的民族地区担当重要生态屏障功能,却是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低谷”区。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共享经济发展成果是“十二五”规划建设期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发展生态经济 加快西部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背景下,西部经济新的增长点是搞好生态环境建设,并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生态经济.西部各省、市、区已经利用各自有利条件着手制定生态发展战略,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统筹规划,全面协调,分步实施,进而加快西部开发,实现我国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西部是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是长江和黄河两大流域生态环境的根基和屏障。其生态环境质量不仅关系西部地区自身的发展 ,而且对下游地区和全国具有极其重大的影响。因此国家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过程中将加速西部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列为重点 ,并在对西部的区域经济分工中要求西部为全国提供清洁的、足够的空气、水、土等基本的生态公共产品。但是西部为全国提供的生态公共产品需要付出巨大的成本 ,这个成本能否得到补偿 ,即由谁来付费、以怎样的方式付费 ,是值得深思的问题。一提供生态公共产品是国家区域经济分工对西部的要求。西部地区在国…  相似文献   

10.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中央区域发展政策泛化,我国区域发展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日益扩大。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为西部开发提供了历史机遇。但需要中央政府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协调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西部地区发展,实现更多的兴边富民政策。  相似文献   

11.
韩俊丽 《阴山学刊》2001,16(5):11-13
本文通过对西部生态环境现状及存在问题的评述、分析,指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必须走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并举之路,方能真正达到开发西部,并使中国经济整体协调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新疆天山北坡经济带城市化道路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建设是实施天山北坡经济带优先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在我国加入WTO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新形势下,结合新疆城市建设整体情况和天山北坡经济带的区情,在天山北坡经济带城市化进程中应以大城市为区域性中心城市优先发展,同时积极发展中小城市,合理地、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  相似文献   

13.
成渝城市群的基本定位是:率先建成引领西部开发开放的城市群;率先成为以城市群引领协调发展的探路者;长江经济带战略和西部大开发板块的"契合点";西部地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同发展的"新标杆";中西部地区"四化同步"推进的"先行者";长江上游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建设的"桥头堡"。成渝城市群的发展将高度衔接、深度融汇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体现政策实施的契合性;将服从整体、合作多赢,吻合战略取向的开放性;将统一布局、分类指导,明晰区域政策的匹配性。成渝城市群的发展将对接重庆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牵引长江经济带三大城市群联动开发,有利于两江新区、天府新区创新全面深化改革路径。成渝城市群的发展将依托城市群建设的国家战略,重庆为轴心,成都呼应,统筹谋划愿景。  相似文献   

14.
西部大开发战略,是涉及到西部地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生态等诸多方面的一个巨 大的系统工程。而教育则是其中的一个关键因素。由于西部教育发展速度非常缓慢,与西部大开发的要求 极不适应,因此在西部大开发中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西部观察》2001,(3):76-80
为了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历史机遇,吸引国内外资本、技术、人才聚集重庆,加快重庆经济和社会发展,尽快把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经济中心,根据国务院有关文件精神,结合重庆实际,制定以下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6.
试论旅游业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旅游业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具有先导作用。西部大开发给西部地区旅游业的腾飞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发展旅游业 ,可以有效解决西部地区的经济结构调整、贫困地区脱贫、生态环境保护、人口素质提高、基础设施建设等问题。可以肯定 ,在西部大开发中 ,旅游业将占有重要的地位 ,起到特殊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面对西部大开发 ,人们谈论最多的热门话题 ,是招商引资问题、吸引人才问题、改善生态问题、基础设施建设问题等等。殊不知 ,这些问题的解决 ,需要一个前提条件 ,就是必须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良好的人文环境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保障西部大开发的实质 ,是全党全国人民以几十年乃至上百年的团结奋斗 ,来加快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缩小西部与东部的发展差距 ,提高西部地区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建设一个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生活安定、民族团结、山河秀美的现代化新西部。实施这一宏伟战略 ,需要资金 ,需要技术 ,需要人才 ,更需要与此…  相似文献   

18.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是党和国家在世纪之交全面审视国际国内形势之后作出的英明战略性抉择。这一战略的实施 ,对于振兴西部地区经济、促进全国经济更大发展、实现我国现代化长远发展的宏伟目标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在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一、对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必要性的理性思考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不仅仅是单纯的经济梯度的转移 ,而是涉及到民族团结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以及周边市场拓展等政治问题 ,关系到我国“九五”提出的《2 0 0 0年发展纲要》的第三步战略目标能否得以实现。只有实施西部大开…  相似文献   

19.
桂林市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任务、目标及对策张承江 钟 平(桂林市计委 )一、深入明确桂林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任务和目标根据自治区党委、政府“355”西部大开发的总体部署 ,我市的战略任务就是 ,按照《中共桂林市委员会桂林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自治区党委政府实施西部大开发总体部署的若干意见》的要求 ,抓好一个调整 ,加强两项建设 ,加快“三业”发展 ,推动“四化”进程。即切实抓好经济结构调整 ,重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建设 ,努力加快旅游业、现代农林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积极推动城乡一体化、经济全球化、城市国际…  相似文献   

20.
西部地区形象与西部经济增长机制的形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以及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对西部经济发展形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究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与地区形象的关系 ,精心打造西部地区整体形象 ,在西部大开发中加快形象建设的步伐 ,在地区形象化进程中促进西部大开发 ,并把形象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市场优势 ,构筑经济增长的支撑力 ,是实现西部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