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世代相传、反映群众生产生活状态和思维方式的民族民间文化。当前在非物质遗产保护热潮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面对不断加快的现代化进程,以前所未有的紧迫感和清醒的文化自觉,努力推进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  相似文献   

2.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众日常生活中的一种活态文化,其传承人作为技艺的承载者和传递者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现代化和城镇化速度的加快,民间文化的地位愈显衰弱,这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们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愈加重要。本文以仙居花灯传承人李湘满为例,探究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机制的状况、存在的问题;并从多个角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历史发展的进程当中,许多与原来的生活紧密相关的文化和习俗都逐渐从我们的社会生活当中离开,我国很多传统的技术和工艺品都已经失传,还有一部分传统文化也大有失传的趋势,还有很多源远流长的精神文化遗产也逐渐从人们的视线中越走越远,包括无形的具有民族意识形态特征的各种文化。文章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出发,分析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并且提出了相关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快,城市现代化的建设也在不断加快,我国的文化发展也在发生着巨大变化,少数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正在面临着一场巨大的改革。当前对于少数民族的文化的保护应该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文本主要从近几年来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进行研究,并且就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与价值进行研究,指出在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5.
地方高校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以河北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以及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以河北省高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实践为例对地方高校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探索有效的文化发展模式和路径是促进一个区域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笔者对W县文化产业实践进行调查,确定W县文化发展模式为“设施基础+市场驱动+精品引导+群众促进”,提出W县文化发展的路径和对策:加强文化设施建设,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弘扬专业艺术,促进城乡群众文化事业发展;加强文物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保护历史资源;加强文化市场管理,构建良好的市场秩序。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遗项目越来越多。这一现象表明,各国对音乐类的非物质文化提高了重视程度。但另一方面,则说明非物质类型的文化正逐年减少或是趋于毁灭,有些较具特色的音乐形式随着老艺术家的逝去正逐渐消失。因此,加强对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性保护对其传承和延伸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群众文化 重在人人参与共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时代,随着经济社会的日益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也日益迫切,其需求面之广、量之大、质之高是前所未有的。群众对文化的需求随着设施的完善、政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已经不满足喂食式的送文化,更需要的是能自给自足的种文化。在群众文化发展中,最核心的问题就是群众的参与度、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地区地方传统、生活历史和精神观念的结晶,是该地区最为宝贵的资源和财富,为了延续民族古老文化的生命力,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化石”得以长久保存并继续发扬光大,民族地区的学校教育有责任为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10.
本篇文章对湖北民间艺术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民间舞蹈是民族文化传统的智慧结晶,其中所蕴含的思想精髓以及生活经验值得大力发扬,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质上是对民族特性的价值保存。论述了如何能够更好的保护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在高校中传承下去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正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最早出现在日本。日语"无形文化财"一词被带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先后译成法文、英文,再经我国驻联合国的官员从英文翻译回来,变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历经60多年的完善,日本的"人间国宝"制度对传统文化及工艺的传承和保护在全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我国的很多民族体育和传统体育的生存空间在不断缩小,而陕西红掌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丰富的文化价值内涵,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有必要对红拳文化的价值内涵进行发掘,并在民办高校中制定有针对性的推广策略,形成对红拳运动及其文化价值的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13.
现阶段社会信息和科技高速发展,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有其特殊的利用价值,所以21世纪对于英语人才的需求是非常大的,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对英语人才的要求越来越呈现多元化趋势。本文将中国文化因素融入到大学英语教学中,并对其进行探究,分析论述了中国文化因素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起到怎样的作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文化因素的探索与分析可以更好地为提高大学英语的教学效果和质量提供行之有效的方案。  相似文献   

14.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的精神产物,在文化创新、艺术创新、科学创新等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齐齐哈尔市、黑河市为例,论述了三少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黑龙江省的传承与发展状况并对其保护与传承措施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非遗”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文化寻根与延伸。“花灯”歌舞作为地方文化的脉络特色具有独特价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首要目标是提升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习可以促进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感。“花灯”流行的地区学生对这种艺术文化认同感呈现多种类型,以客观数据指导“非遗”进入校本课程,可以提升学习效果,实现优秀传统文化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讲话中提出,“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这是一个具有迫切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时代命题和重大实践课题。群众文化艺术事业和文化活动创新研究是引导发展的两个领域。前者是群众文化发展的公共需求,后者是群众文化艺术推动的市场培养引导需求。  相似文献   

17.
田野调查表明,毛鱼子牌在呼和浩特市具有悠久的历史,是地方民间文化的代表,是社会发展,历史变迁,文化交融的结晶。,呼和浩特及周围地区流行的猫鱼子与东北地区的水浒叶子牌是一脉相承;呼和浩特地区的毛鱼子牌主要在老年人群众流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逐渐呈现出边缘化状态。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已经日益成为当前一大社会潮流。人们对精神方面的需求已不亚于物质的需要。鉴于此,本文主要针对当前社会基层群众文化所出现的一些问题现状作出阐述与指正,同时提出几点建议,希望能够给群众文化的发展提供一点帮助,从而更好地完成和谐社会这一伟大而又光荣的任务。  相似文献   

19.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在历史的长河中传承下来的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是传统文化的精华所在。“花儿”是西北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民俗文化现象之一,也是西北各民族民族生存、认同和发展的重要标志。目前,伴随旅游业的迅速发展,“花儿”日趋失去竞争力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如火如荼的时候,对“花儿”的保护和传承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综观西方长盛不衰企业的发展历程,它们成功的原因不仅是在某个阶段涌现出一个优秀的领导人,更重要的是拥有一系列保证人才辈出的机制与文化。正是这种优秀的用人机制与文化造就了一批批卓越的领导人,引领跨国企业在时代变革的大潮中不断前进。在日益激烈的全球化竞争形势下,企业领导的选拔问题已成为关系企业生存发展的大事,跨国公司在领导选拔与培养方面的一些先进做法与经验可以给我国企业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