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8 毫秒
1.
《中文信息》2007,(12):147-147
世界上一致公认,中国风筝的故乡。风筝又名纸鸢、纸鹞等,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而四川的崇州则是中国最大的风筝制作基地。崇州市金鸡乡制作风筝已有300余年历史,其中以巨龙型风筝和丝绸类风筝为代表的“大、特、精”品种,十分畅销。每年的公历3月20日当地都会举办一年一度的“金鸡风筝节”,也是中国风筝的一大盛会。四川省风筝比赛,全国风筝精英赛经常在此举行。放飞地点选在自然环境极佳的千功堰天然风筝放飞场和长达8公里的开放式生态公园——崇州市滨河大道。  相似文献   

2.
会山 《中文信息》2006,(6):81-84
早就从书上知道了程阳这个地方,知道它地处桂北,隶属三江,知道这里住着侗族人家,知道这里的人爱吃酸鱼,还有浓郁的民俗风情,正月新年的日子一天天地接近,心也开始燥动不安,就象放飞的风筝,越飘越远,都市的繁华和家的温馨已无法将它留住。[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巧做风筝     
阳春季节,到郊外放飞风筝,是一项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如果利用休闲假日,举家动手设计制作,更为家庭增添无限乐趣。我国的风筝大体分为三种。一是动物,如沙燕、雄鹰、蝴蝶等。二是人物,如孙悟空、胖娃娃等。三是物品,如  相似文献   

4.
蓝天.山脊.大江. 金色的阳光尽洒三峡大地,抹去毡帽山山梁那一丝春寒留下的凉气,向人们袒露出一幅春意盎然的画卷:一白发老者持杖在阳光下细细地丈量着自己前进的步履,享受春阳沐浴的快感;一对年轻的情侣在宽敞机道上来回纵情奔跑,令人领悟到一种春天的活力;一群天真活泼的孩子冲着晴空,尽情地放飞着升天的花花绿绿风筝……  相似文献   

5.
现代的人们,多将风筝视为文化娱乐用品。然而在历史上,风筝的用途曾有过多次转换,其最初的功能,据说是用于军事的。在一些史料中,多处记录了古代人将风筝用于军事的故事。相传公元前203年,楚汉战争时期,汉将韩信率军四十万围项羽于垓下(今安徽灵壁南)进行决战,湖信命人用牛皮制了一具大风筝,于夜间腾空而起,飞到楚营上空,在风筝上唱起楚地之歌,悲怨委婉的曲调,唤起楚军士兵的思乡之情,终于不战而溃,楚军大败。还有一个故事说,在公元549年,梁武帝被叛臣候景困于南京台城,城内城外联系中断,为了尽快联系,有一叫羊车儿  相似文献   

6.
一、又红又专的提出及其意义我們党所有的方針、政策、口号等,都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根据革命进程的实际要求,为指导革命实践,推动历史前进,使工人阶級、劳动人民和革命干部明确斗争目标、方向、道路而提出的。毫无疑問,又紅又專达一方針和口号,它和我党其它方針,政策、口号一样,也是由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指导而及时提出的革命的、战斗的口号。这个口号是在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革命基本完成,思想战线和政治战线上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7.
月亮     
年轻的父亲和他的儿子一起在公园里放风筝。风筝不一会儿飞到了墙头上,绳子把风筝与墙上的野花紧紧缠住,于是,父亲说去拿个梯子来取下风筝。父亲刚要爬上梯子,但想了想,决定让儿子爬上去试试。  相似文献   

8.
一、凤诏风筝 《邺中记》载:“石季龙与皇后在观上为诏书,五色纸,著凤口中。凤既衔诏,侍人放百丈绯绳,辘轳回转,凤凰飞下,谓之‘凤诏’。凤以木作之,五色漆画,咮脚皆用金”。它反映了当时风筝制作技术的较高水平。 二、席翅风筝 公元559年,北齐的君主高洋是个残暴的统治者,因与一元姓大家族有矛盾,先后将元姓家族的成员721人杀死,只有一个名叫元黄头逃生。为杀害元黄头,高洋命令将元黄头和许多囚犯集中在高37丈的铜雀台上,让他们乘着席做的风筝从台顶上往下“飞”。唯独元黄头未被摔死却随风“飞”到城外,后来元黄头还是被高洋杀害。这是我国风筝载人的一次成功的飞行。(张鸿:《中国古代经济专题史话·古代飞行的故事》)《河朔访古  相似文献   

9.
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始,现代知识者便开始了自我放逐的精神历程,在放逐的过程中,内心的焦虑从未得到真正意义上的缓解,甚至在和现代文明的冲撞中不断递增,于是,“返乡情绪”和“怀旧情绪”便应运而生。乡土有如无形而有力的牵线人,把高天放飞的风筝,拉回到地面上来。如果说在80年代以前,贾平凹周身笼罩在乡土文化的光环里,以其清新自然的诗意、行云流水般的畅达结构,表达着对故土的永恒眷恋,那么现在,他是站在被他称为“第一个台阶”上耕耘着;乡村是宁静、自由、美好的世外桃源,而城市充满了浮躁和骚乱,都市人如浮萍,…  相似文献   

10.
年轻的父亲和他的儿子一起在公园里放风筝.风筝不一会儿飞到了墙头上,绳子把风筝与墙上的野花紧紧缠住,于是,父亲说去拿个梯子来取下风筝.父亲刚要爬上梯子,但想了想,决定让儿子爬上去试试.  相似文献   

11.
题材泛论     
生活的长河遥淼浩荡,奔腾不息;其中有缓流,有急浪,有险滩,有旋涡;时而激越飞花,时而冷涩欲凝,时而迂回曲折;真是气象万千,奇幻多变,这是文学创作取之不竭的丰富源泉。但生活本身并不等于创作题材。对于形态纷繁、人事杂沓的现实生活,作者要进行分析研究,选取他充分熟悉、透切理解,他认为具有思想意义的事物,作为加工提炼的内容,形成自己的写作题材,情感于中,发而为文。文学艺术是社会生  相似文献   

12.
正从美国回来的表哥和他的朋友到台北玩。第一天吃午饭的时候,我发现他们两个人的手表仍然是美国时间,并没有调到台北时间。我笑着问他们:"是不是在美国有想念的人?"他们两人微笑不语。因为在出发地有想念的人,所以无论身在哪里,离家有多远,都不愿意把手表调成当地时间。人在异乡,只要看一看腕上的手表,便知道这个时候对方大概在做些什么。只要这样,想念也是甜的;而所有的牵挂,也有了一个落脚点,像风筝  相似文献   

13.
典型辨正     
<正> 许多文艺理论家在为典型下定义、作解释时,时而征引,时而发挥,时而批评……,但是,他们忽视了一个基本事实,那就是典型概念的语义学嬗变。结果,与他们的良好愿望相反,他们讲典型越多,造成的谬误也就越多。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其作一辨正。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通过对科学技术、科技理性与艺术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作用的分析,提出了艺术与社会物质基础一般发展不平衡理论这一理论启示我们,艺术与时代生活密切相关,它对社会生活的反映是一个独特的历史过程,虽然时而处于不发达阶段,时而又处于发达阶段,但艺术永远不会停止其脚步,它不断地对社会生活中的新事物进行反映.艺术通过自身独特的规律性,引导着人类社会生活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书法之所以称为艺术,就因为它有着相对独立的审美作用。 以毛主席手写的《西江月》为例,当我们已经把词背得烂熟了的时候,就感到没有必要再拿着铅印本逐字去读了;但是,对这件书法作品,我们却百读不厌。通幅的章法布局,时而开,时而合,时而疏,时而密;字的书写,时而重笔压去,时而轻笔疾书,重而大者骨肉丰匀,有一字千斤之感;轻而疾者筋骨若丝,有青藤绕树之妙。这一切,造成一种既能刹得住,又能放得开的气势开润的艺术境界。正是这些因素与词的内容化为一体,给人一种强烈的美感享受,对人的精神上、审美趣味上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这就是为什么书法艺术并不等于抄书的原因。古往今来的一切优秀书法艺术作品,都具有这样的品格。  相似文献   

16.
鲁迅的散文诗《风筝》的精神内核是忏悔意识。《风筝》的忏悔意识蕴含着四个不同意义的精神层面 :一、对具体人和事的忏悔 ;二、精神家园破坏者的忏悔 ;三、历史“中间物”的忏悔 ;四、对负面人性的忏悔。《风筝》所流露出的忏悔意识具有普遍人性的意味 ,因而也是鲁迅创作超越自我的一个精神基点  相似文献   

17.
小时候,在草地上放风筝,因为没风,风筝怎么也飞不起来。我沮丧地站在那里,等待着风的来临。父亲走过来问:“为什么不让手中的风筝飞起来呢?”  相似文献   

18.
中国近现代的民族冲突、政治冲突是和文化冲突、尤其是价值观念的冲突相伴随的。这三种冲突构成的回旋变奏时而和谐、时而逆耳、时而相互淹没。从近代革命史、思想史的角度说,现代观念的核心问题即自由和个体性问题,表现为民族自由(摆脱异族入侵和控制),政治自由(推翻专制制度,  相似文献   

19.
<风筝>是鲁迅在1925年写的散文诗,收在散文诗集<野草>里,为<野草>的重要篇目. <风筝>写的是"我"在北京见到风筝而回忆起童年精神扼杀的一幕,小兄弟喜欢放风筝,而"我"不但制止,甚至粗暴地毁坏他亲手做的风筝,人到中年,看到一本外国儿童书籍而悔过,小兄弟对此事却全然忘却.  相似文献   

20.
你知道吗?小腿肚能反映身体的健康程度。人体70%的血液由小腿肚负责泵回心脏,堪称人体的"第二颗心脏",没有健康的小腿肚,人就无法维持正常的血液循环。因此,随时随地揉揉小腿肚,使体温上升、代谢加快、免疫力提高,健康状况就能得到改善。腿肚子抽筋预示不健康很多人有过"腿肚子抽筋"的体验,小腿肚或脚底突然抽筋、剧痛,表明身体出现了不适症状。追究小腿肚抽筋的原因,大多是无解,但是,身体疲劳造成的肌肉乳酸堆积、突然的激烈运动、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