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周奇 《江西社会科学》2021,41(5):127-137
佛教寺院是僧尼居住修行之所,南北朝时期,佛教在中土的广泛传播,更加推动了寺院的兴置,佛教寺院也开始纳入国家管制.在唐代佛教达到鼎盛,在寺院的管理制度上,国家设立官方寺院,就是给额的寺院,对寺院按京城和州县分别进行等级区分,寺院给额与国家的政治生活紧密联系;并对寺院的数额进行总量控制,对私立寺院进行限制并禁毁淫祠.这些措施对控制寺院规模和总数额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终唐一朝,基本保持比较平稳.在控制寺院人数方面出现较大的波动和反复,在于管制体制自身问题,也和唐代后期整个社会政治形势的变化相关.  相似文献   

2.
南北朝时期,随着佛教的广泛传播和寺院的普遍建立,寺院经济逐步产生并发展迅速,由此给寺院和僧侣生活带来各种腐蚀性的影响。寺院内等级分明,剥削严酷,僧侣生活腐化,僧侣成份复杂等等,从而使这一时期的佛教寺院具有一系列鲜明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季爱民 《兰州学刊》2012,(11):43-47
大兴城建立之后,关陇贵族一般出于祖先纪念的目的建立寺院。他们通过任职地、出生地等地缘因素吸引南方、东方等文化发达地带的佛教资源到新的都城,也将长安故城的财富转移供养新建寺院。聚集地方知识与物质财富的贵族寺院呈现浓郁的地方色彩,又在相互之间的互动与融合中形成都市风格,贵族寺院因而成为都市佛教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焉耆锡格沁地面寺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立 《西域研究》2004,(1):40-53
本文首先对锡格沁地面寺院布局和分类进行分析 ,然后对佛堂建筑的形制和组合作类型学研究 ,把地面寺院分为四期 :第一期开创期 ,即 7世纪下半叶 ;第二期兴盛期 ,即 8世纪下半叶 ;第三期持续发展期 ,即 9世纪上半叶 ;第四期衰落期 ,即 9世纪下半叶至 1 3世纪。各期的划分是以唐朝经营安西四镇、吐蕃占领西域和回鹘西迁等为历史背景的。文章还从寺院形制和雕塑、壁画等方面探讨了焉耆佛教对高昌回鹘佛教的影响 ,以及焉耆佛教的派别  相似文献   

5.
福建佛教寺院藏书伴着汉传佛教寺院的兴建而萌发,在历代官府颁赐、民间募款雕刻、高僧大德著述、海外回赠等诸多因素作用下获得长足发展。福建佛教寺院藏书卷帙浩繁,底蕴丰厚,在引导佛法传播、促进闽台及中外文化交流、推动佛教教育发展及佛学图书馆的兴办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清代民国时期西藏佛教寺院经济是西藏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西藏佛教寺院经济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是与历代中央政权扶持,西藏地方政权及贵族的支持有着密切的关系。清代民国时期西藏佛教寺院经济的发展,是和西藏政教合一的政权体制相适应的,同时也是建立在西藏独特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上的。清代民国时期,佛教在西藏城市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无论是在经济、城市空间布局上,还是在城市居民的思想精神上,都有着明显的宗教特征,留下了藏传佛教寺院和寺院经济的深刻烙印。  相似文献   

7.
明代是我国藏传佛教中国化的重要发展时期。明初,宗喀巴严明戒律,整顿藏传佛教界修行弊端,创立格鲁派教义体系,建立寺院教育和管理制度,完成了藏传佛教本土化的历程。之后,宗喀巴弟子释迦也失两次入京朝贡,建立了格鲁派与明朝中央政府密切的朝贡关系。同时,他在内地传法十年,促进了藏汉佛教的交流交融,增强了汉、藏、蒙等多民族间的团结。他们为明代藏传佛教中国化的持续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8.
《百丈清规》与唐代佛教寺院经济变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百丈清规>是唐代佛教寺院经济发展史上重要的制度创新.<百丈清规>的创制,适应了唐代当时社会生活经济变迁的趋势,规整了佛教风气,为佛教寺院经济以崭新模式的发展开辟了道路;而且,<百丈清规>的创制,也提高了禅宗寺院经济的生存能力和发展空间,对后世寺院管理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9.
付马  夏立栋 《西域研究》2023,(1):142-151
新疆鄯善县吐峪沟中部高台窟院遗址新出五件回鹘文文字资料提供了西州回鹘时期当地佛寺礼忏活动的具体信息。第54窟出写本残片可被比定为回鹘密教文献《上师赞》,文本体现了与已发现两种写本不同的特征,应为吐峪沟回鹘佛僧修习密教时诵习之稿本。第57窟出写本可比定为回鹘佛僧为礼拜北斗七星举行燃灯仪式之日历,反映了源出道教的北斗七星崇拜在融入汉传佛教后又被西州回鹘佛教徒继承,并在当时的吐鲁番地区流行。第57窟和51窟出土的三件墨书回鹘文“题牌(签)”则是迄今少见的西州回鹘时期礼佛、修习用物,提供了回鹘供养人和佛僧在寺院进行礼拜修习仪式的文字、文物资料。  相似文献   

10.
北魏是一个佛教迅速传播的时代,与之发展相适应的是大量佛教寺院的修建。《洛阳伽蓝记》记载了作者杨街之所亲见亲访北魏洛阳佛教寺院的情况,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佛教寺院是由宦官主持参与修建的,宦官们充分发挥了其在建筑方面的特长,建造的佛教寺院规模宏大,装饰华美,这些寺院的修建无论是出于何种目的,都是研究北魏佛教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