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谈道德教育对青少年犯罪的防治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少年犯罪问题是个突出的社会问题。社会、学校、家庭忽视道德教育 ,是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的一个重要因素。必须加强对青少年的道德教育 ,通过道德的抑恶扬善作用 ,预防和控制青少年犯罪现象  相似文献   

2.
女性犯罪问题是当今世界一个注目的社会问题。这除了女性犯罪人数的增长外,还因为:第一,一个国家的女性犯罪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国整个社会的道德、法律水平;第二,女性对国家未来一代人的道德思想和个性的形成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第三,女性的堕落更易促使男性犯罪;第四,在社会心理上,人们一般对女性犯罪持宽容态度。 为了进一步摸清当代女性犯罪的基本状况、特点、原因和发展趋势,探索在改革开放形势下改造女犯的有效途径和预防女性犯罪的对策,从1990年年底到1992年年底,我们采用  相似文献   

3.
李美旭 《理论界》2006,(6):136-137
青少年基础道德教育是指青少年的道德基础素质教育,即在道德教育过程中,注重那些最基础的、可操作的道德内容及道德要求,按照个体道德人格的形成规律,培养青少年在其特定的人生阶段中具有符合其年龄特点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能力。青少年基础道德教育需要把握的另外几个重要问题是,青少年基础道德教育与层次化道德教育的关系问题、青少年基础道德教育的重心即角色道德教育问题和解决社会道德规范紊乱问题。  相似文献   

4.
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及道德教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青少年犯罪是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严重的社会问题。青少年犯罪既有主观原因 ,也有客观原因。主观原因包括人生观、价值取向、道德意识等方面 ;客观原因包括家庭的家风、家德 ,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等方面。主观原因是其主要方面 ,为此必须加强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5.
家庭教育以其教育上的早期性、长期性。天然连续性、权威性和情感性的优势对人的思想品德及个性的形成和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加强家庭教育是提高跨世纪青少年道德素质的关键。一、跨世纪背景下的家庭教育问题跨世纪背景下家庭道德教育的最大问题是家庭道德教育方式,如何适应社会变革的要求。这是因为在跨世纪的大背景下的中国家庭道德教育将面临三大问题:(一)跨世纪青少年的道德责任更加巨大。随着人口政策的实施和人口结构的调整,对世纪的中国将逐步进人老年化社会;青少年将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和家庭义务。(二)现代家庭教…  相似文献   

6.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美国社会在取得经济和社会长足进步的同时,社会矛盾日益加剧,社会道德水准严重下滑,尤其是青少年犯罪率趋高、犯罪低龄化现象突出,这引起了美国民众的广泛关注.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道德教育特别是学校道德教育研究成为美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出现了道德教育回归学校的趋势.这是很值得我国德育研究者思考的问题和现象.  相似文献   

7.
『母职之爱』与家庭道德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家庭道德教育的基础性作用家庭是人们接受道德教育最早的地方。人的幼年和青少年时期,主要的生活空间是家庭,每个人都是从家庭走进学校、走上社会的。人成年以后,又各组家庭,承担起对子女进行初步道德教育的义务。家庭给了我们最初始、最基本、最经常因而也是最持久的道德教育和影响。从道德养成的阶段性上看,青少年时期是个人道德形成的重要时期,越是基本的、核心的道德品质,越要从小就开始养成。家庭道德教育在整个道德建设体系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家庭又是社会最基本的细胞。每个人都是家庭的成员,由这些家庭成员再组成学校…  相似文献   

8.
徐振祥 《学术论坛》2012,35(4):210-212,225
个性道德的成长与理性秩序观的形成是青少年道德发展的核心与基础。传统青少年道德教育主要是基于社会道德规范系统知识的说教和灌输式的道德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弱化和消解教育的力量,给青少年道德成长带来新的问题与困境。新媒体传播极大地解放了青少年受者的个性自由和主体意识,以共生互动的传播为青少年主观能动地进行道德感知、推理、判断、实践和反思提供了多元"拟实"的场景与资源,给青少年个性道德成长与理性秩序观的形成以浸润式潜移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作为社会意识形态,道德是调控社会关系和人们行为的重要机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吸收传统道德教育中有生命力的内涵,建立适合新时期特点的道德规范体系,使法律与道德有机结合、协调发展十分必要,道德应成为预防犯罪的一道坚固防线。 一、全民道德水平的提高是预防 犯罪的社会环境基础 从历史和现实的经验可以看出,社会道德水平的高低与犯罪率的高低是密切相关的。近年来,我国犯罪率特别是经济犯罪逐年增长,同社会大环境有直接关系。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使一些人过分追逐利益,漠视自身道德修养和应遵守的职业道德,在极端利己主义…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道德失范和缺位,一是市场经济的冲击;二是民众素质心态和社会舆论氛围;三是道德窘境和社会制度;四是道德教育的乏力。微博对大学生社会道德问题传播具有正效应和负效应。微博环境下对大学生进行社会道德建设,要关注社会导向在微博中的传播,避免舆论对道德问题的过分夸大,充分发挥意见领袖的作用,有效完善舆情监测系统,积极教授微博救助的技术,努力净化微博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1.
我国有青少年三亿多,占全国人口的四分之一,青少年问题解决得如何,对我国社会的稳定乃至整个民族关系极大。目前,青少年犯罪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一是青少年犯罪率呈较高增长趋势。二是青少年犯罪具有不同于一般成年人犯罪的特点。首先...  相似文献   

12.
社会的转变、经济的发展以及市场经济体制运行所带来的变化,对既有的道德观念形成了强烈的冲击,造成道德倒退甚至衰败,使得新时期道德教育陷入自身难以突围的困境。超越现代道德教育之路在于同传统道德文化资源对接,从传统文化中寻求可资利用的道德资源。  相似文献   

13.
从青少年犯罪问题看道德教育的重要性曾玲华姜荣玲(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我国经济有了巨大的飞跃,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但是,与此同时,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也呈现出来,拜金主义、...  相似文献   

14.
预防、控制青少年犯罪,是国内外公认的极其困难、极其复杂的一个社会问题。我国青少年犯罪具有低龄化、女性化、暴力化和集团化等特点。其犯罪成因,既有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又有教育的失误以及就业形势的严峻。因此,政府、社会和家庭要采取措施,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的犯罪。  相似文献   

15.
城市化的发展给乡村道德建设特别是乡村学校道德教育带来了冲击和挑战。家庭道德教育和社会道德教育的乏力,使学校道德教育在乡村道德建设中的作用凸显,乡村学校承担着更重的促进学生道德成长的任务,但乡村学校道德教育的实际效果与预期目标还有一定差距,创新乡村学校道德教育的任务十分紧迫。乡村学校道德教育应该树立以人为本、德育为先、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进行积极取向的道德教育等理念。推动乡村学校道德教育路径的创新,应调整道德教育目标、完善道德教育内容、挖掘道德教育资源、改革道德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16.
蒋桂莲 《河南社会科学》2012,20(5):67-69,108
结合道德与社会生产的关系,从道德需要发展的特点、青少年的思想品德结构特点、我国转型期的发展特点等出发论述了我国以青少年为道德教育主要对象的原因。在分析影响道德教育效果的主要因素的基础上,讨论了在生产视阈下我国加强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原则,并根据青少年的心智发育阶段性特点提出了不同教育阶段道德教育的任务。  相似文献   

17.
苏立玢 《兰州学刊》2005,(2):288-289
互联网使我们获取信息便利、快捷等,同时对社会尤其是青少年的道德意识、道德观念的形成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网络是信息社会发展的基础,青少年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所以对学生开展网络道德教育的迫切性和使命性显得越来越重要与突出.  相似文献   

18.
预防青少年犯罪与家庭道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社会是一个多元化异质型社会,青少年犯罪现象也日益凸现。本文主要结合目前我国青少年犯罪现状及其特征,简要论述家庭道德教育在预防青少年犯罪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完善途径,以便减少青少年犯罪现象。  相似文献   

19.
网络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互联网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在给人们带来巨大方便的同时,也对我们的生活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尤其是青少年沉溺网络已成为家长和社会都非常头痛的问题,而且随之而来的青少年犯罪也呈现出一些新特点。通过对资料的收集整理,根据青少年犯罪的新特征,分析了互联网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提出了有关青少年网络犯罪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20.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遏止青少年犯罪,首先要从家庭道德教育入手,才能有效地预防青少年行为偏差或违法犯罪。本文从社会学的视角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家庭道德教育,探讨在社会转型期,当代家庭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