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全国各地都在探索国有土地租赁这一土地使用权的新方式,新颁布〈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明确规定了国有土地租赁是国有土地有偿使用的一种方式.为土地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进入市场提供了法律依据.政府作为城市土地所有者,应如何建立土地市场服务体系,优化土地市场配置,充分发挥政府对土地市场的宏观调控,促进土地集约利用,加强土地资产管理,均需进行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2.
土地市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土地资产管理,依法建立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有形土地交易市场是当前新的历史时期下各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作任务。2000年以来,在湖北省国土资源厅、鄂州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鄂州市国土资源局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国  相似文献   

3.
吴明华 《决策》2011,(11):40-42
“取消土地供应双轨制是为了规范土地市场,促进公平公开竞争。防止土地国有资产流失。这项制度的改革可能会牵一发而动全身,需要进行总体设计和逐步推进。”  相似文献   

4.
刘喆 《经营管理者》2009,(19):13-13
随着城市土地资源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城市土地资产经营在城市经济建设重要性越来越明显,是城市进一步发展的必要条件,能够为城市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并且是调控区域经济的有效手段。本文最后提出了城市土地资产经营的策略,提高城市土地资产经营水平,加速城市发展。  相似文献   

5.
过去的一年,湖北省国土资源厅认真贯彻中央纪委二次全会和监察部、国土资源部关于经营性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执法检查工作会议以及全省反腐败抓源头工作会议精神,加强土地资产管理,规范土地市场建设,建立从源头上治理土地腐败的机制,全面推行经营性国有土  相似文献   

6.
金融业中存在土地金融这种形式,其通过土地来进行信用抵押,从而得到资金上的融通,由于土地资产的保值性、易变现性,使得土地抵押贷款成为了国际上通用的一种重要物质担保形式,且其比重也在不断上升,存在的金融风险也在不断提高。本文针对土地抵押中存在的金融风险和造成金融风险的原因进行分析,从而提出了防范我国土地抵押金融风险的措施,以促进土地金融业的稳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土地的资产价值日益显现,而同时土地资产愈来愈成为社会上不法分子和政府机关内部腐败分子涉足的重点,并成为大要案的多发领域。从已揭露的案件看,一些不法份子与腐败分子狼狈为奸,沆瀣一气,利用土地资产大搞权钱交易,攫取暴利。如成克杰、胡长清、孟庆平等,就是以掌握建设用地审批权而敛财犯罪。厦门远华特大走私案中的主犯之一、原厦门市副市长赵克明、蓝甫也都用权“借”土中饱私囊。全国国土资源系统内部少数守土有责的官员也竟然打起了土地的主意,如被称为“国土硕鼠”的河北省邢台市土地管理局原副局长李润身就是“靠土吃土”而“滋润”起来的反面典型。针对土地领域违法违纪问题日渐突出的表现,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明确要求要在源头上加以重点防治,即在建设用地审批过程中防止腐败行为的滋生和发展。这是当前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必须认真加以研究解决的重大课题,也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实践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8.
城市土地资源管理是指政府依据国家有关城市土地资源的法律法规,对城市土地资源占有、分配、使用的规划、组织、控制和监督等活动。城市土地资源是一种有限的、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因此在现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使有限的城市土地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进而扩大城市经济总量,提高城市的承载能力,增强城市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已成为地方各级政府思考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从我国目前城市土地资源利用和管理的现状出发,重点探讨其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9.
何谓经营城市,一般认为,经营城市是将构成城市的空间和功能载体的自然生成资本(如土地)和人力作用资本(如城市基础设施)等,运用市场经济手段,进行聚集、重组和营运,将城市可以用来经营的部分存量资产和生产要素推向市场,从中获得收益。这样定义,应该说没有错,但不完整。我认为,还应加上一句,即“将这些收益再投入到城市建设的新领域,走以城市养城市,以城市建城市的市场化路子,实现滚动发展”。全面理解和把握经营城市内涵,至少有三点好处:一是有利于我们对经营城市工作长期性的认识。经营城市不是变现现有资产就终止了的工作。而是发展城市经济的一种理念,一种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方法和途径,只要有城市存在,就有经营城市工作。二是有利于我们正确把握资产存量和增量的关系。盘活城市现有的资产存量是必要的,将资产增量按市场要求配置同样也是重要的。三是有利于城市建设和发展步和一条“建设-发展-再建设”的良性循环道路。  相似文献   

10.
城市土地资源配置的市场化是我国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目标取向,但在我国,城市土地市场化尚不完善,对土地市场化的研究就显的尤为重要,本文在分析国内外土地市场化研究的基础上,指出目前国内土地市场化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就土地市场发育程度的研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我国土地市场经过多年发展,还存在政府对一级市场控制比较乏力,土地市场化程度不高,土地管理体制不完备等问题。本文从土地储备制度,土地交易制度,土地管理制度方面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土地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已经被人们列入到了资产行列来进行科学的管理了,这样就能够充分发挥它在国民经济中的经济杠杆作用。同时结合我对土地管理了解的一些知识,对土地抵押权的概念和法律特征进行了解析,对土地抵押权的客体范围、登记制度及土地抵押权的消失进行阐述,并对土地抵押权制度中几个需要思考的问题略作探讨。  相似文献   

13.
高建华 《决策探索》1995,(12):25-27
我国的土地市场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十分迅速,而且相当活跃,目前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已成为我国的健康与否直接影响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运行,在土地市场运行中法制建设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健全的土地市场法制,将对土地市场发育起到良好的引导,规范,保障和约束作用,因上,纱断地总结与探讨土地市场培育中的法制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土地集约利用的必要性和我国土地使用问题的分析,指出合理推进城市用地置换、科学编制土地利用规划、健全土地市场体系、适当提高土地容积率、强化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机制是实现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本文调查了在中国城市土地使用权交易过程,特别是政府参与并扮演重要角色的交易,是否满足并体现出了良好的政府治理原则。从法律法规报道等各种资料中收集信息并进行严格的分析,发现从80年代开始,政府治理主要的改善来自制度环境方面。揭示了中国城市土地权交易正在逐步回到一个良好的政府治理环境中来。同时城市土地交易市场的正常运作、高效和效益很大程度不取决于土地交易的类型和权利的类型,而是政府治理系统是否发挥其该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熊薇 《管理科学文摘》2009,(29):343-344
土地利用规划肩负着进行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任,无论是政策法律、规划理论、还是城市发展的客观要求都需要土地利用规划发挥其综合协调、控制与引导的作用。但从目前土地利用规划的实施情况看,还存在不少问题。 本文主要介绍分析了目前城市发展中存在的土地问题以及其凸显的土地利用规划作用缺失,在此基础上,从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分析土地利用规划失效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杨晶 《管理科学文摘》2009,(25):200-200
一、资产减值的定义、确认、计量和转回 资产减值是根据相关会计准则计提的资产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公允价值之间差额。1.资产减值的定义从经济学角度看,资产意味着“未来经济利益”,企业只有在资产带来的预期经济利益高于或等于其市场价格时,才会做出资产购置决策。新准则中规定,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对各项资产进行减值测试。  相似文献   

18.
《领导决策信息》2012,(24):18-19
一直以来征地、土地租赁、土地买卖、土地交易、股权分红等都是农村的常见问题,而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已具相当规模的农村集体资产处置更是关系到群众的利益。为解决这一问题,佛山市顺德区探索在乡镇一级设立农村集体资产交易管理所,正式出台《顺德区农村集体资产公开交易试点管理办法》(下简称《办法》)公开招标,  相似文献   

19.
浅谈国有企业改制中的土地处置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国有企业改制中的土地资产处置进行了分析,从土地资产处置原则、方式、操作程序提出了处置方法,解决了土地资产产权变更后企业管理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只有减少农民,才能富裕农民.农民转户进城的最大阻力依然是土地问题.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现行城乡土地制度的二元模式成为横亘在城乡统筹发展和重庆户籍制度改革进程中的障碍.作为农村最主要的财产--土地,其产权主体模糊.重庆市户籍制度改革保留"三件衣裳",实行有偿退地等"新政"是对我国现行土地制度的一次创新和突破.农户不愿放弃土地的最大担心是社会保障和土地退出机制的不完善.加快立法,明晰农村土地产权界限,完善农村土地的市场化配置机制,显化农村土地资产价值,完善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