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论元代少数民族边塞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元代少数民族边塞诗曾宪森在我国古代诗歌艺术宝库中,边塞诗以其独特的题材和鲜明的特色而呈放异彩。元代是继唐代之后边塞诗比较繁荣的一个时代,少数民族诗人用汉丈创作的边塞诗成就尤为突出。著名义学史家刘大杰曾指出:“元代诗词,有不少少数民族作家,他们有深厚...  相似文献   

2.
岑参是唐代杰出的边塞诗人,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向来享有盛誉。岑参的边塞诗,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不容忽视的价值。关于岑参边塞诗的思想内容及其历史意义,在边塞诗的讨论中已有不少学者作了精辟的分析,给予了应有的肯定,我完全同意,不再重复。本文试就岑参边塞诗的艺术特色作些探讨,以就教于海内学者和同志。雄伟壮美的形象,奇丽阔大的场景,这是岑参边塞诗的突出成就,也是岑参边塞诗不同于高适等人边塞诗的突出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3.
试论白居易《与元九书》的以情纬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与元九书》作为白居易的文论名篇,历来为人们所关注的总是其在文学理论上的建树与重大意义,它的文学色彩、抒情特点等方面为这一光华所掩,总遭忽视。本文则暂撇开其文论意义,主要论述其以情纬文的鲜明特色。  相似文献   

4.
“新边塞诗”是与古代边塞诗相对应而提出的,是建国后十七年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昂扬激越的时代主旋律是其基本特征。取材广泛,风格独特,融古汇今,承上启下,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新边塞诗”作为一种新的诗歌类型在当代诗坛已稳步立足。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王昌龄边塞诗的艺术特色进行了论述,主要抓住其善用七言绝句、采用心理描写、语言明畅、创造雄浑壮美的诗歌意境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明代边防诗内容丰富、意境深远。从内容上,可分为反映北部边防的边塞诗和反映东南沿海的海防诗。两者有不同的艺术特征:前者上承唐边塞诗,具有悲凉慷慨、婉转缠绵的特色;后者则自开新境,具有清新流丽、愤激颓放的特色。  相似文献   

7.
"风骨"是中国古代文论中一种审美理想的概括。唐代风骨盛行,盛唐时已成为诗歌创作的主流和共同的美学标准。唐诗中最能体现"风骨"特征的是盛唐边塞诗。现以王昌龄为例,分析盛唐边塞诗鲜明的时代特征,反映盛唐蓬勃酣畅的时代精神和美学风貌,说明边塞诗在唐代是最富于盛唐诗歌所焕发的魅力,闪烁着"风骨美"的光华。  相似文献   

8.
李颀没有亲历边塞。《百花原》亦非李颀所作。其边塞诗只有五首,既有非常优秀的,也有相对平庸的,数量和质量都比不上高适、岑参、王昌龄的边塞诗,不宜评价过高。李颀边塞诗形成了较为独特的艺术特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相似文献   

9.
明代宁夏地区是西北地区的军事重镇,是抵御蒙古鞑靼、瓦刺各部势力的第一线,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以明代戍边宁夏的官员为主体的群体创作了大量的边塞诗,题材丰富,具有鲜明的宁夏地域文化特色,再现了明代宁夏的边塞风光和地域风情,表现了边塞战争的艰苦,抒发了戍边将士保家卫国的决心与在边塞建立功业的豪情,以及忧国忧民的情怀,其巡视题材、奉和题材和告捷题材边塞诗,反映明代宁夏边防守备情况及边塞的各种现状,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0.
虚谷是晚清上海画派中无论思想还是艺术个性都极为鲜明的大家。本文围绕这一主题,翔实论述其绘画的鲜明特色。  相似文献   

11.
无锡惠山泥人意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围绕中国传统审美观、“五行”色彩观和吉祥祈福的民俗心理在惠山泥人的造型、色彩、题材中的体现分别作了论述,惠山泥人正是以生动传神的意象造型、鲜明悦目的色彩、精美雅致的装饰、吉祥祈福的寓意和极具江南地域特色的风格成为中国民间泥塑艺术中的杰出代表,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和丰富、深刻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2.
美国批判主义现实作家马克·吐温的短篇小说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深刻的批判意义,幽默则是其作品突出的特色,本文从不同角度论述了这方百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13.
蓝印花布是我国古老的手工印染纺织品之一。它的纹样千姿百态 ,色彩清新素雅 ,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本文着重论述蓝印花布以点造型的独特艺术语言。并从蓝印花布的历史发展、工艺特点、题材以及其图案的骨式和构图四个方面对蓝印花布的这一艺术语言进行深入的阐释  相似文献   

14.
提及王维,人们立即会想到他“诗中有画”的山水诗。其实,检其诗可以看出,王维的诗歌题材丰富,风格多样,诸体均备且又众体皆长。他创作了为数不少的边塞诗,只是其边塞诗成就为山水诗名所掩。他共留下诗歌四百余首,其中边塞诗三十余首,这个比例虽比以边塞诗擅名的岑参略少,但与高适则相差无几,高适二百多首诗中,边塞诗也只占二十余首。王维的边塞诗在思想上、艺术上都取得了较高的成就。值得注意的是,他的边塞诗大部分创作于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边塞诗仅以历代王朝陆地边境内外作为表现的主要地域,清中叶以来,随着外国列强侵略威胁的加剧和海疆边塞军民的奋起抗战,海疆边塞诗创作掀起高潮。本文论述了自鸦片战争至甲午战争期间海疆边塞诗的发展变化。并从作者队伍的扩大、内容题材的深化、艺术手法的创新三个方面阐述了清代海疆边塞诗的时代特色和艺术成就;着力阐述这些诗歌忠君意识的淡化、爱国思想的飞跃、悲愤风格的形成、客观叙述的偏重、长篇古体和大型组诗的运用等值得重视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结合中唐白居易多篇诗文,系统阐释了白居易诗歌理论主张。文章着重论述了白居易关于诗歌创作的动因、诗歌的社会效用及诗歌的表现形式,对白居易诗论和诗歌中表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的精神给予了重新评价。论文以白居易诗论为纬,以先秦、汉魏、六朝诗论为经,联系白居易生平,以新的视角重新解读了白居易诗论,对中国古代文论的研究具有一定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结合中唐白居易多篇诗文,系统阐释了白居易诗歌理论主张.文章着重论述了白居易关于诗歌创作的动因、诗歌的社会效用及诗歌的表现形式,对白居易诗论和诗歌中表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的精神给予了重新评价.论文以白居易诗论为纬,以先秦、汉魏、六朝诗论为经,联系白居易生平,以新的视角重新解读了白居易诗论,对中国古代文论的研究具有一定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以边塞诗著称的中唐诗人李益,以简洁而含蓄的语言为后世留下了备受称颂的诗歌,本文将着重对其边塞诗的语言艺术进行分析,发现其诗在选词造句上、白描手法的运用上以及用典模式等几个方面极具特色,使得诗歌语言准确、冼炼而富表现力。  相似文献   

19.
唐代诗人岑参以边塞诗闻名于中国古代诗坛,同时他的山水写景诗写得也毫不逊色,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特别是其清淡、清新、清旷、清丽的"四清"并行的艺术风格尤为突出。由于历史和个人原因,岑参的山水写景诗历来鲜为人知,但这并不能否定其特有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20.
唐代著名诗人岑参向以创作边塞诗闻名。其所作边塞诗,形象瑰丽,想象新奇,气势雄放,因而具有浪漫主义特色,这已几乎众口一词,咸无异议。但是,笔者以为岑参边塞诗的写实性却绝不容忽视。即以其脍炙人口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名诗而论,便可明显看到岑参边塞诗朴实的写实风格之一斑。《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是一首富于浓郁地方色彩的边塞诗。诗中记述的风雪别宴与山行相送等感人至深的场面,无不以其真实描绘震慑读者心灵,并非以浪漫情调取胜。但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