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邓飞 《殷都学刊》2023,(3):1-20
殷商晚期文丁、帝乙、帝辛三世周祭甲骨用“祀”来纪年,但至今学界未明确释读出表示第一个祭祀周期的纪年形式,同时学界对甲骨文“口祀”的释读意见不一。论文以王国维先生提出的“二重证据法”为出发点,以陈寅恪、徐中舒、饶宗颐、邢福义、叶舒宪等先生提出的“多重证据法”为指引,结合文字学、历史学、语言学、方言学、民族学等多学科证据对以上两个问题展开系统性考察。论文认为:1)从文字学角度证实了古文字阶段“首”构件除了直接描绘其形外,其字形类型谱系还有两个系属,一是取意首部轮廓型“■”,一是凸显首部器官的特征型“眉—目—自—白—囟”。2)从语言学角度分析了“口祀”类材料之语音系联、语境位置、意义特点和功能分类,阐明“口祀”是纪年性质的语言材料。3)从方言学、民族学和甲骨文内在的纪月特征阐释了华夏族“头月”“头年”的专名化倾向。4)从历法谱系角度考察了“口祀”纪年材料与“元祀”的相容性,结果显示二者自洽的可能性较大。5)学界认为“口”形可以表示“首”,这是可信的,以往释作“口(曰)祀”或“廿祀”的甲骨文即为表示第一个祭祀周期的纪年形式“首祀”,“口”形实为“首”之简体,属于轮廓型“首”构形。这无疑是将始于...  相似文献   

2.
宋人的正祀、淫祀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皮庆生 《东岳论丛》2005,26(4):25-35
宋代祠神信仰十分活跃,宋人对“正祀”与“淫祀”的认识亦更为复杂。“正祀”包括祀典与获得封赐的祠神,而朝廷、普通官员、士人主要从民众生命安全、地方治安、经济利益、伦理道德、貌像仪式不伦、神灵出身等方面来认定“淫祀”,尤其关注仪式行为的不合法。官员、士人在判定祠神信仰是否合法时虽然有朝廷制度与儒家经典两套标准,但起实际作用的多为前者。理学家运用理气、诚等概念重新阐释传统儒家经典,提出了十分严格的淫祀观念。在大部分宋人心中,正祀与淫祀之间存在一个广阔的“中间地带”,这与学界将正、淫祀对立二分的观点有很大不同。  相似文献   

3.
郑玄在明清两代孔庙从祀中,地位沉浮较大,由改祀到复祀。践行程敏政主张的嘉靖孔庙改制以“明道之儒”替代“传经之儒”,德行成为从祀的首要考量。郑玄因“所行亦未能窥圣门,所著亦未能发圣学”而被改祀于乡。在清初回归传统经学的学风影响下,学者不断阐发郑玄的传经之功并强调其是有德行的君子,从而推动了郑玄回归孔庙从祀。郑玄复祀具有深远的转折意味,引导了清代学术转向汉学复兴。郑学成为乾嘉学者重建汉学学统的鲜明旗帜。  相似文献   

4.
帝乙十祀、十五祀两次征促“人方”的战争,是殷末发生的规模较大、历时较长的战争。“人方”究在何处和帝乙征“人方”的行军路线,学术界历来众说纷纷,莫衷一是。本文根据现有卜词和晚殷金文等资料,通过详细考证,不同意帝乙征人方是“用兵淮上”和“用兵渭水”二说;认为应该是“用兵江汉”。文章分两部份:第一部份,论帝乙征人方是用兵江汉;第二部份,考释帝乙十祀征人方的行军路线及地名。  相似文献   

5.
美国西进运动的历史经验与教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发生在19世纪的西进运动是一场使“美国真正成为美国”的伟大运动,是美国历史上一场大规模的经济开发和社会迁移运动,是美国由自给农业向商品农业,由家业向工业国转变并最终实现“美国崛起”的运动。本文主要是从经济学角度来总结是运动的成功经验与才识这对于今天我国正着手实施的西部开发战略,应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民间祀神活动之因由及其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我国古代民间的祀神活动,封建统治者称其为“淫祀”。“淫祀”之名最早出现于《礼记》和《汉书》两典籍中,它指的是那种违犯封建国家祀典,得不到朝廷承认和许可的祀神活动。从总的方面来看,是一种民间的宗教信仰活动,不但没有得  相似文献   

7.
汉武帝毕生热衷于求仙和鬼神之祀,方士们因此进献了大量的“方”。这些“方”可分为长生方、接神方、杂祀方、巫方四类,尽管它们尚无系统的理论指导,实践行为也荒诞芜杂,但后世道教修行的主要方式都已出现,这些“方”是后来道教实践部分的渊源。  相似文献   

8.
《九歌》是沅湘地区的祭神曲。所祀十神,以东皇太一为至尊,故云:“吉日兮辰良,穆将愉兮上皇。”朱熹言:“昔楚南郢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祀,其祀必使巫觋作乐,歌舞以娱神。”(《楚辞集注·九歌序》)说的大致合乎事实。根据上古时代沅湘流域民族(族类)的递嬗、融合和衍变,我曾指出,“《九歌》经历了百越文化→苗蛮文化→荆楚文化的演变三阶段”。①现在,我们打算对东皇太一的性别作出崭新的探索,了解以上情况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由中国尚未成熟的资产阶级充任历史主角,第一次登台演出的戊戌维新运动,既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救亡图存”、爱国维新的资产阶级政治改革运动,又是一场规模空前的“扫千载之秕政弊风,开四万万人之聪明才智”①的资产阶级思想启蒙运动。“资本主义和科学的运动是相关的”。②维新运动作为一次资产阶级启蒙运动,它与近代科学的运动亦是相关的。近代科技发展孕育了维新运动,而维新运动又促进了中国近代科技的发展。研究这两个环节的相关运动与辩证发展,是中国近代科技史乃至中国近代史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高华平 《江海学刊》2004,(1):180-184
《九歌·山鬼》所祀何神 ,历来众说纷纭。但从文字学的角度来看 ,“山鬼”的本字应为“隗” ,“隗”与“归”、“夔”通用 ,这说明作为“山神”的“山鬼” ,并非一般的鬼怪 ,而应是古“归国”的始祖———夔。考稽史料中关于夔、夔族、夔国的记载 ,也显示出《九歌·山鬼》与夔其人及祀夔乐内容的某种一致性。因此 ,作为中国上古音乐文学性质作品的《九歌·山鬼》 ,应源于古夔国的祀夔乐  相似文献   

11.
“戊戌运动”接在“洋务运动”以后,是近代中国又一次声势浩大的社会内部的变革运动,是在“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之前,一场开启民智,使社会转型,推动现代化进程并以流血为代价的近代社会革命的界碑。深刻的社会革命使人成为思想家,具有新思想、新观念的诗人写出...  相似文献   

12.
<正> 《九歌》的研究,争论迭起,诸如篇章次序、神鬼属性、篇数名实等方面,不乏卓识。细玩《九歌》篇谗之结构,实有其礼仪背景与古俗观念为依据。周代之祀,最重“顺祀”与“配祭”,《九歌》之祀亦不出其制《国语·楚语下》记述楚国巫觋宗祝之流,其职乃在“使制神之处位次主”,韦昭谓为“次其尊卑先后”云云。此风非仅在楚,素称圣贤礼义之邦的鲁国亦如是:夏父无忌欲升信公于闵公之上而祀之,按《左·闵二年》所记:闵公被杀后,僖公才继之即位,于祭,闵当在僖上。故夏父无忌之举被称作“逆祀”。展禽称之为  相似文献   

13.
至清季,明末三大儒顾炎武、黄宗羲和王夫之的地位起伏已历200余年,尤其是在光绪末年,围绕着三大儒从祀孔庙的问题,朝野上下引发一场激烈争论.他们的地位变化与从祀的过程蕴涵了晚清学术变迁轨迹和思想领域异常活跃的变动,透露出区域文化权力凸显自身的努力、官方维护正统权威的时代需求以及不同权力间的互动机制.围绕从祀这一事件,展现了不同阶层、权力集团之间以及同一阵营内部对传统的不同诠释与对象征资源的争夺.  相似文献   

14.
什么是“新文化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什么是“新文化运动” ,这是至今并不明晰的问题。当时的人们没有做出明确的回答 ,这就难免导致后来的种种误解和曲解。本文认为 ,从中国的现代化历史看 ,新文化运动是政治变革完成之后的一场思想文化补课 ;从中国与世界文明主流的关系看 ,新文化运动是一场中国文化的世界化运动 ,也是中国与世界文明主流全面接轨的运动 ;从新文化运动的价值选择与努力方向看 ,它是一场人的解放运动 ,又是争取人的独立、自由与权利的运动  相似文献   

15.
黄组周祭分属三王的再论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常玉芝 《文史哲》2001,(3):114-118
殷墟甲骨文中的“黄组卜辞”应属哪个王世 ,学界有多种论点。从黄组周祭卜辞和晚商青铜器铭文中的康丁及其配偶对武丁、文丁、帝乙的称呼 ,从以王二祀、王六祀、王二十祀的周祭记录复原的周祭祀谱看 ,都证明黄组周祭应分属于文丁、帝乙、帝辛三王  相似文献   

16.
目前正在展开着的一场全世界范围内的革命,人们从各个侧面给以不同的名称:“电子革命”、“新技术革命”、“新产业革命”、“第三次浪潮”、“后工业社会的到来”等等。从来也没有一场革命拥有这么多的名称。这场革命规模之宏大,作用之深刻,涉及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层次、要素。这是一场社会系统的整体运动。我们只有从整体上把握这场革命,才能不失时机地赶上人类历史前进的步伐,早日实现我们正在追求的现代化目标。  相似文献   

17.
<正> 五四运动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是一场轰轰烈烈、波澜壮阔的反帝反封建运动,是一场冲击各界、影响深远的思想解放运动。五四运动虽然距今已70周年了,但它的生命之树不但没有枯萎,反而更加茁壮,更加挺拔。缅怀”五四”,继承“五四”,超越“五四”,这是每一个“五四”传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正是因为如此,山东大学于1989年3月15日至17日,召开了纪念五四运动70周年大型学术讨论会。这次会议组织、邀请了校内外的80余名专家、学者,从多侧面、多角度对五四运动进行了广泛、热烈、深入、系统的探讨。现将讨论内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市场”一词,它十分古老而悠远,以致于可以说与人类文明同步。市场,不就是我们天天生活在其中的市场吗?然而,正是这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概念,在现代经济条件下却面临着一场从思维方式到理论观念都得实现转变与重新解释的大变革,面对着许多未开拓的新领域。一、市场究竟是什么:一个反传统的解释市场究竟是什么?这里,我们首先要指出的是,现代经济意义上的市场,实际上类似于电磁场或引力场之类的“场”,即类似于爱因斯坦用于对牛顿经典力学及其“绝对时空观”实行变革的那种“场”概念。我们必须从“自然场”中去思考。场论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些基本观念:实物或实体(当然包括商品)不能独立于场而单独存在,实物和场是不可分的,实物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场。“场”的本质就是物质作各种能量的内聚、外延和转换等运动的存在  相似文献   

19.
“五四”文学革命的初衷是呼唤人的解放,但十年后阶级意识觉醒,出现“革命文学”运动,由于受苏俄、日本无产阶级文艺运动的影响,过多地输入政治意识,致使中国文学现代化进程发生了一场脱胎换骨的裂变,它实质上是对“五四”新文化反传统的一次超越历史的否定之否定,流弊所及至今未已。  相似文献   

20.
本文依照历史主义的原则,从宏观与微观的角度,实事求是地考察T 1901-1911年清政府主持领导的这场改革运动,认为“清末新政”是清政府在“不变亦变,变亦变”,“不变则亡,变亦亡”的特定历史条件下进行的一场带有进步色彩的改革运动。它既是中国早期现代化运动的终点,又是中国新一阶段现代化运动的起点,是中国现代化运动史上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