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刘延生 《经营管理者》2009,(22):313-314
公务员绩效考核制度是公务员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事行政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发现和选拔优秀管理人才的重要途径。我国公务员制度实施10多年来,围绕"德、能、勤、绩、廉"开展的考核评价体系,规范了公务员的职务、级别、工资、奖惩、培训等基础性工作,考核评价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导向激励的效果,但是,随着考核工作实践经验的积累,考核制度本身出现了一些局限性,存在着明显的弊端。因此,深化公务员考核制度改革,对发挥考核的激励作用,营造和开创公务员"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具有非常紧迫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公务员招录制度作为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成果,已经在人才选拔上体现出了不可比拟的优越性.但是由于起步较晚,发展较快,缺乏足够的经验积累,本文对目前我国公务员招考制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一定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综合 《领导文萃》2014,(12):29-32
<正>近来,舆论有关公务员养老制度改革的争议,以及禁令之下公务员的"福利"和"收入"问题,成为了舆论关注的热点,造就了"国考"之外的另类"公务员热"。普通公务员被置于尴尬境地改革,不进则退。在市场经济时代,市场缺乏吸引力,人才蜂拥流向体制,显然是极不正常的现象。十余年下来,大量人才淤塞于体制,晋升渠道狭窄,而青春止不住流逝。他们的才华本该配置于市场之上,既实现自身价值,又为社会创造财富,如今却  相似文献   

4.
省直机关公务员公开遴选工作是基层公务员转任的重要渠道,也是省直机关选拔人才的重要方式。山东省省直机关公务员遴选工作已经进入常态化并且取得了一些积极成果。但是在制度建设、选任方式、试题命制、岗位设置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为了推动遴选工作进一步发展,必须加强制度建设和实施,提高岗位设置的科学性和公平性,强化风险意识,做好应急预案,加强相关监督保障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5.
公务员考核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核是人事管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公务员管理工作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随着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对干部考核工作成效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  相似文献   

6.
公务员考核是公务员管理的一个基础性环节,考核的结果为公务员的职务升降、奖励惩戒和教育培训等提供了重要依据。因此,如何确保考核结果公正、真实、准确地反映公务员的工作状况,就成为做好公务员考核工作的关键。随着政府职能向服务型转变的不断深入,公务员称职与否,老百姓的"话语权"越来越重。让群众参与对公务员的评议,将公众的满意度引入公务员绩效考核体系,是对政府部门和公务员加强监督的有效方式和途径,真正体现了公务员为民服务的本质。这一举措也能有效修正部门内部因人情因素引起的考核结果偏差,使得考核结果更趋准确合理。但如何做好社会评议工作、有效发挥社会评议作用,还需要我们不断探索与思考。  相似文献   

7.
张丽 《决策与信息》2011,(11):220-221
公务员绩效评估是公务员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发现、选拔优秀行政管理人才的重要途径。随着我国公务员制度的不斯完善,公务员绩效评估作为公务员制度的“中枢”也逐步走上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的轨道,但还存在着评估流于形式,重定性评估、轻定量评估,不重视讦估信息的反馈,评估结果使用不当等弊端,致使公务员绩敌评估的激勋作用得天到应有的发挥,也影响评估的公正性和合理性。本文分析了我国当前公务员绩效评估的现状以及评估中存在的问题,找出了存在这些问邀的原因,并提出了建立和完善我国公务员的绩效评估体系的一些建议、以期提高政府绩效管理的水平。  相似文献   

8.
国际视域下对公务员考核评价机制的考察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国家从19世纪中期实施公务员制度起,经过一百多年的改革、发展和完善,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公务员制度,不同程度地促进了本国的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发展。寻找出其公务员考核评价机制中科学的、适合中国国情的具体做法,对于我国的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9.
《办公室业务》2011,(3):4-5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杨士秋近日接受专访。他指出,我国公务员制度改革的方向和重点:一是继续加大从基层一线选拔公务员力度,进一步优化公务员队伍结构。按中央要求,到2012年,中央机关和省级机关录用公务员,  相似文献   

10.
公务员激励机制是公务员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影响着公务员工作热情和工作效率,同时影响政府的政务水平和廉洁建设,所以在公务员制度改革中,公务员激励机制处于重要环节.本文借鉴国内外有关公务员激励成功的经验,量体裁衣地提出适合我国公务员激励机制的对策:建立灵活合理的薪酬管理体制和标准;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估体系,增强考核的客观公正性;加强负激励,提高公务员职业的危机意识;运用竞争激励,激发公务员的工作热情;完善培训制度,强化公务员职业认同感.  相似文献   

11.
公务员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公务员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国家公务员制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是保障公务员基本权利、稳定公务员队伍、促进政府勤政廉政建设的基础。本文旨在分析我国公务员社会保障制度的具体内容、实施现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等方面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具体的建议和措施,以期为完善我国公务员社会保障制度做一些有意义的探索。  相似文献   

12.
现代公务员制度确立之初,就将"永业"作为其重要制度内涵。20世纪70年代后,新公共管理运动对公务员"永业"制度提出了挑战,一种更具弹性、流动性的公共人事制度成为众多国家改革的取向。但由于多种原因,很多国家的改革并未触及公务员"永业"制的根基。在我国,公务员退出机制的不健全及运作的不顺畅,带来了公务员事实上"永业"的现象,产生公务员队伍活力不足、公共管理目标取向位移、尾大不掉等问题。因此,健全公务员的退出机制,结束事实上的"永业"现象是当前公务员制度改革的重要主线。  相似文献   

13.
正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了"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要求。公务员是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的实践者,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中坚力量,调动公务员工作的积极性离不开考核的激励作用。而当前公务员考核普遍存在领导对公务员考核工作重视不够,考核标准没细化,方法单一,结果使用不当,没有健全监督机制等问题。为推动考核工作民主化、科学化、规范化发展,促进公务员忠于职守,  相似文献   

14.
<正>遴选具有慎重地选拔、选择、优选之意,作为一种用人制度,是指公务员队伍内部竞争性的转任和选拔方式,是在公务员队伍中"二次择优"的一项制度创新。遴选通过建立起纵向跨机关层级、横向跨部门(系统)的纵横交错式选人用人渠道,对实现中央机关公务员队伍中的领导来自基层、干部出于基层,优化公务员队伍的结构有重要作用,是从干部结构上保证党政领导机关与人  相似文献   

15.
一、问题的提出政府公务员的考核是人事管理中十分重要的环节,是公务员管理制度的核心手段,在公务员管理中发挥着中枢作用。政府通过对公务员的德、能、勤、绩、廉等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将评价结果作为公务员奖惩、晋升、  相似文献   

16.
基层公务员作为党政机关在社会基层的代表,承担着重要的政府职能,一举一动之间都关系到政府的形象。基层公务员的业务能力、行政效率和自身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着广大人民群众对政府的印象。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对基层公务员的素质和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就以强化基层公务员培训的意义说起,对目前公务员培训机制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政府绩效水平的高低得到了更大的重视。作为政府管理职能的实施者,国家公务员是重要的国家人力资源,公务员考核一直是人力资源部门的一项重点工作。本文通过对国外公务员绩效考核各方面的了解,在我国国情的基础上,提出公务员绩效考核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正>一、日本公务员录用制度的最新发展1.深化分类考试改革,提高科学性日本1999年发布的《关于国家公务员制度改革基本方向的意见书》,首次阐述分类考试有关精神,从1999年至2014年的10多年间,先后对公务员分类考试制度进行了10多次修改,目的是把握好公务员的"入口关",提高科学性,多渠道引进更多的高素质人才。2013年,日本国会通过了《公务员改革相关法案》,再次对分类考试进行修改,维持原来I种考试(面向大学以上学历者)、Ⅱ  相似文献   

19.
正"聘任制公务员,年薪不低于30万。"近日,浙江义乌公示了首批聘用名单。作为浙江首家公务员聘任制改革试点,此次聘任公务员占用了行政编制,但没有正处、副处之类的行政级别。5年聘期内,有6个月的试用期考核和季度、半年度、年终考核,应聘者如果不能通过考核,都会面临被辞退。此外,如果5年后,招聘进来时需要的项目完成,就有可能不再续签。  相似文献   

20.
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是近年我国推行公务员制度改革的重点工作,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国基层公务员晋升和工资福利天花板困境,切实激励了公务员队伍。然而,基层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在推行中面临政策文本之困和政策实施之困。因此,切实推进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在基层的运行,需要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提出指导意见;加强前期调研,制订晋升方案;统筹考虑提级,横向择优晋升;动态调整指标,使职级晋升常态化;对标干部考核,严格晋升流程;加强指导监督,确保落实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