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刘允  史亚蕾 《经营管理者》2013,(1X):318-318
目前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手机市场,近年来,世界各大优秀企业都把中国市场作为营销战略的重要目标市场,力争一席之地。本文通过对三星和苹果两家跨国公司在中国的营销策略的比较分析,探讨其成功因素,以期能够找到可借鉴的经验,为中国本土企业的发展提供相关借鉴。  相似文献   

2.
自2009年10月底,苹果iPhone借助与联通的合作正式进入中国市场,在过去2年内,iPhone在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份额飞速增长。中国市场上的手机似乎划分为两种阵营,苹果的和非苹果的。不过,iPhone在中国的销售量很快就被敏捷的对手赶超了。根据市场咨询机构Gartner的数据显示,2011年第四季度苹果在中国智能手机的市场份额从第三季度的10.4%下跌至7.5%,已经连续第二个季度下滑。尽管今年第一季度,苹果凭借iPhone4S的热销市场份额有所回升,但奈不住劲敌三星电子更为强劲的销量。  相似文献   

3.
付云 《经理人》2013,(3):52-56
国内手机品牌在2012年迎来了本土市场的春天,其中联想挤掉苹果成为中国第二大智能手机厂商,成为国内唯一能与国际顶尖品牌相抗衡的本土智能手机厂商。与三大运营商的良好合作可谓是联想手机脱胎换骨的重要原因,而主导其运营商战略的正是联想集团副总裁冯幸。  相似文献   

4.
名刊导读     
苹果战三星 智能手机市场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两个。作为全球最大的两家智能手机生产商,苹果和三星不仅在手机市场上一决雌雄,而且在法庭上也打得不可开交。  相似文献   

5.
王佳成 《决策与信息》2013,(11):188-188
本文对我国传统手机营销模式进行了分析,认为传统的营销模式主要是从产品的角度进行考虑,通过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功能来吸引消费者进行购买,其激发顾客的消费行为明显不足。然后对体验式营销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智能手机体验式营销的策略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智能手机体验式营销的建议模式。  相似文献   

6.
名刊导读     
《经营管理者》2012,(23):10
<正>苹果战三星智能手机市场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两个。作为全球最大的两家智能手机生产商,苹果和三星不仅在手机市场上一决雌雄,而且在法庭上也打得不可开交。最新一期《巴伦周刊》封面文章指出,尽管还有很多款产品可供选择,但是智能手机市场越来越像是三星和苹果之间的战斗。这两家公司的销售量占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49%,并赚取了该市场上绝大部分的利润,关于哪家公司更强的争论在  相似文献   

7.
总部位于赫尔辛基郊区的诺基亚,虽然仍控制着世界手机市场37%的份额,却在暴利的高端市场遭受了重创。苹果的iPhone和RIM的黑莓抓住了智能手机的时尚元素,成为了上网冲浪、收发电子邮件的首选手机平台。  相似文献   

8.
向志远 《经理人》2013,(9):24-24
据说苹果的廉价版iPhonei在蓄势待发,而小米也推出了低端版的红米手机,一时间,智能手机强势品牌纷纷抢占低端市场。这种变化,将对魅族和大可乐手机等国产品牌形成强烈的冲击,但对华为、酷派、中兴等拥有强大运营商渠道的手机品牌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市场越来越现代化,呈与世界接轨的趋势,由于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形成,我国市场经济面临巨大的挑战。当前我国市场呈现不断变化的趋势,企业要想紧跟市场潮流,必须创新营销策略,转变原有的营销模式,力求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经济增长。文章依据我国当前市场环境的实际情况,并进行详细地分析与研究,提出以下应对市场营销环境变化的建议与方法。  相似文献   

10.
聂志刚 《决策与信息》2013,(11):186-186
根据相关统计数据现实,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智能手机生产地和消费市场,世界手机产业中心已转移到中国。本文针对我国大多数智能手机生产商的低价市场销售策略进行了详细的讨论,认为国内手机厂商应该力求拥有自己的自主知识产权,高端定位、强化品牌战略,提高顾客的品牌忠诚度、开拓新业务、拓展利润空间、才能在这场战争中赢得主动,赢取更大的市场份额。  相似文献   

11.
陈毓琪 《决策》2014,(6):62-63
2013年,郑州智能手机产量超过1亿部,占全球供货量的1/8,郑州成为全球重要的智能手机生产基地。其中,富士康在郑州生产了9645万台苹果手机,平均每天出货27万部,同比增长40.9%,形成了一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苹果手机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12.
苏龙飞 《经理人》2011,(6):54-54
苹果手机iPhone的问世,在短短几年时间里,便催生了一个巨大的智能手机市场。而处于这一产业链上游,从事跟手机屏幕有关的触摸屏(TP)研制与生产、导电玻璃(ITO)、彩色滤光片(CF)等业务的莱宝高科,同样享受着形同井喷的“行业红利”。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市场成为全球最重要的市场之一,跨国公司的市场份额中必然少不了中国这一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中国境内跨国公司营销策略正面临全新的挑战,因此,实施策略调整已势在必行。本文在SWOT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我国境内跨国公司营销策略的调整态势和措施。  相似文献   

14.
于斌 《经理人》2014,(2):62-63
正小米的成功,概括而讲有三方面因素:一是抛弃传统渠道,转战社交平台,从而直面用户;二是排除形式互动,让用户参与产品设计与营销并且快速改进;三是将良好口碑快速实现商业转化。小米科技是社交媒体营销先行者,也是最大的受益者。Flurry数据统计显示,小米手机设备量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已经占据中国智能手机市场6%的份额。这与小米采用的营销模式有莫大关系。  相似文献   

15.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移动用户数迅速增长,人们对移动通信的需求与日俱增,致使移动通信企业市场飞速发展,其市场竞争也愈显激烈。3G移动通信技术因此飞速发展,由萌芽到成熟,更是推动了4G时代的到来。因此,在接下来的竞争中,明确自身与对手的差异,锁定自身的优势,实施有效的营销策略,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成为了各大通信企业成败的关键。本文通过分析时下移动通信市场的现状与特点,结合三大运营商的部分营销策略,对移动通信企业的市场营销策略提供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李倩倩 《经营管理者》2013,(28):351-351
文章主要对比了现在世界高端智能手机市场的两大巨头,苹果和三星手机的广告文案分析和要点,在这个讲究品牌的时代,每个品牌有着自身广告特色是非常重要的,相同品牌不同产品的广告都要有着自身的广告语特色。  相似文献   

17.
刘倩 《管理与财富》2010,(4):99-100
手机的出现使得人们随时随地交流的愿望成为现实,并且随着手机由高档奢侈品向普通消费品的转变,手机的使用人群范围随之扩大。大学生已经成为手机市场不可忽视的消费群体。由于大学生有其独特的消费观念及行为,手机厂商应充分的重视大学生手机市场对整个手机市场的重要性,制定合理的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18.
林瑞明 《经理人》2012,(4):74-77,23
仅仅是战略迟缓吗?2011年,以苹果iPhone引领的智能手机风潮席卷全球,也带来了手机品牌的"改朝换代"。一度炙手可热的品牌逐渐退出了市场的最前沿,尤其是传统意义上的三大手机巨头—诺基亚、摩托罗拉、索尼爱立信—相继沦落:诺基亚失去了把持多年的霸主地位、  相似文献   

19.
见微知著     
《经理人》2013,(4):11-11
#央视315晚会曝光苹果手机售后玄机#@经理人:央视315晚会曝光,苹果手机长期在中国市场实施与国外不同的售后政策,在中国宣称的"以换代修"、"整机交换"并没有更换整机,而是沿用旧手机后盖,而之所以不换后盖其实大有玄机,就是想逃避"新机保修期重新计算"的政策。国内  相似文献   

20.
2011年,中国手机市场最显著的特征,是智能手机的爆发式增长。9月份,智能手机的用户突破1亿,国庆节后,这种增长势头更为迅猛。预计3年之内,智能手机用户会占到中国市场手机用户的70%。因此,11月份,金立顺时应努,一次性推出1款智能手机。从GSM向智能机的华丽转身,对金立来说并非外界所言的战略转型,而是自然而然的升级换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