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访盘和林,源于被他的自传<没伞的孩子你就得拼命跑>所感动.弛是一个从小没背景、没关系、没金钱、家境贫寒几乎一无所有的农村孩子,在这个社会上就如同一个在大雨中无依无靠的行人.他说,从意识到这一点开姑,他就拿出所有勇气与力量奋力奔跑,只为了早点到达心中的目的地.如今作为一个已小有名气和社会地位的青年人,他仍然没有停止前行的脚步,还在拼命跑着.采访中,对于曾经的大雨滂沱我们没有提及,而是更多地放眼于未来的雨过天晴!  相似文献   

2.
张军霞 《老人世界》2013,(10):20-20
儿子放学回家,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说老师在今天说了一句话:没伞的孩子,就要拼命奔跑。他歪着脑袋问:“我是有伞的孩子,还是没伞的孩子?”  相似文献   

3.
我一直觉得母亲像个没长大的孩子,不仅事事都要依靠父亲,让他拼命地为这个家挣钱,还要满足她无休无止的愿望。就连挠痒这样的小事,她也咋咋呼呼地跑来找父亲,一屁股坐在父亲的腿上,指挥着他的手上下左右地抓挠,丝毫不注意一个母亲应有的端庄优雅的形象。所以我常常不怎么在意她  相似文献   

4.
新月 《女性天地》2006,(2):50-50
阳阳跟妈妈到单位玩,我们逗她:“阳阳这次考试得了第几名呀?”“第三名。”“为什么没考第一名啊?”“我没抄。赵明抄了,得了第一名,老师没有看见!”又问她:“你是三好学生吗?”她说:“我妈没有给老师送礼,所以我没有评上三好生。”这是一个10岁孩子的话!我们这些做大人的真不知道怎么看现在的孩子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要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如果心理不健康,就会有这样一些症状:胆怯、焦虑、苦恼、烦闷、自卑、自私、嫉妒、不合群等。比如,同学考试得了高分,他会觉得是偷看得到的;别的孩子比他多得了一面小红旗,他会认为是老师偏向。假如他总…  相似文献   

5.
<正>如果妈妈白天太忙,没时间陪孩子玩游戏;如果宝宝晚上总是耍赖,拖着不肯睡觉……不妨玩玩被窝游戏,它会让母子关系更加亲密,让孩子进入一个很美很美的梦乡……有段时间我工作很忙,回到家还没和豆豆玩一会儿,他就该睡觉了。豆豆总是觉得没和妈妈玩够,可怜兮兮地抱着我一个劲儿亲着,拖着不肯入睡。我除了沮丧和心酸,一点儿办法也没有。  相似文献   

6.
训练有素     
傍晚的时候,我跟一个男人约好了一起吃饭。结果他的老婆拼命地打电话,问他在哪里,什么时候回家,这个男人就说谎。他说谎的时候不看我的脸,我觉得我很黑暗。我们什么都没做,只是吃一顿饭,我就有了罪恶感。他说谎,老婆会生气,他不说谎,老婆会大闹天宫,哄一个生气的女人比哄一个疯狂的老婆容易得多。除了说谎,他别无他法。我很无辜,我做错了什么,只因我接到他的电话时还没有吃饭,于是出来了。现在,我却像偷情的情人一样看着一个男人窘迫而逃避的目光。送我回家的路上,他不停地道歉,  相似文献   

7.
正先被亲生父母抛弃,再被养父母抛弃,一次次的抛弃,让她的人生中没有爱,没有根,没有自尊,没有价值,进而没有了良知。2014年4月22日,因为模仿黑龙江孕妇谭蓓蓓为丈夫猎艳的作案手法,帮助男友迷奸处女,女大学生张小雅被扬州警方抓获。一个大学生为什么会做出这么荒唐的事?为什么明知谭蓓蓓的悲惨结局,她还会铤而走险?5岁,被亲生父母抛弃2014年6月16日,记者来到扬州,采访了张小雅的亲生母亲杨秋萍。杨秋萍的双眼红肿,声音嘶哑,坐在椅子上说一句话就要发一会儿呆。面对记者,她一个劲儿地忏悔:"孩子做出这种事,我们当爹妈的,是要负责任的。孩子这  相似文献   

8.
不以分数论英雄,愿与孩子共成长。这是一群父母用16年践行的教育理念,更是他们送给孩子最好的人生礼物。一转眼,"双减"落地的第一个学期已过半,可仍有许多家长"水土不服"。他们焦虑于卸下"扁担",自家孩子就没办法赢在起跑线上,也焦虑于校外培训关停,节假日里的娃成了散养的"羔羊",无处可放。特别是"三孩政策"实施,很多人不免犹豫:养一个娃尚且手脚忙乱,要是三个,没有三头六臂怎么行?  相似文献   

9.
1993年7月,《唐山劳动日报》记者许步东,采访了一件令人感动得掉泪的故事:那是5年前,一个北风呼啸的日子。唐山启新水泥厂退休职工史瑞文偕老伴刘凤英大妈,从北京看完病后登上了回唐山的列车。在杨村站,列车上一个小伙子把怀里的一名婴儿交给旁边一位姑娘,说“我到下边透透气,一会儿就回来,”可列车开动了,小伙子再也没有上来。面对这个不足5个月就被父母抛弃的婴儿,刘大妈的心颤了:我从小就没有亲妈,我知道没妈的孩子是最不幸的,不能让这孩子受  相似文献   

10.
《女性天地》2008,(1):44-44
跟我离婚后,前夫与他傍的富婆结婚了。由于我们已经有了一个孩子,富婆也有一个孩子,那么前夫和富婆生的孩子就算是超生的。为此,那富婆迁怒于我和孩子,不仅派人到孩子的学校门口恐吓他,还在我上班的路上用砖头袭击我。我去找前夫和他的家人,叫他们管管那个女人,可是他们因依赖她的经济支持,都不敢说她,我只好去报警,但又没有证据,警察拿她也没办法。  相似文献   

11.
父亲是去年10月去世的,医生说送他终老的病是脑溢血,但我总觉得我们兄妹6个才是父亲的催命鬼。如果他不是养育6个孩子,他就不会成年累月地含辛茹苦,那铁塔一般壮实的身体就不会倒下。父亲是个苦命人。他出生在一个贫穷偏僻的山村,3岁时就死了母亲,成了没娘的孩子。家境的贫寒,严重影响了他的婚姻,我的母亲双目失明,其家世比父亲更糟。当年,母亲嫁给我父亲的目的就是找一碗饭吃。父亲用勤劳与坚忍书写着自己的人生。在我的记忆中,父亲从来没有穿过一件完整的衣服,饥饿与寒冷是他常年征战的两大敌人。为了让一家人吃饱穿暖,…  相似文献   

12.
正"隔代抚养"之弊乐乐爸:在老人家的观念里,常把吃好喝好作为照顾孩子的首要标准,而对孩子精神和行为方面的教育却很缺乏。比如,爷爷带着乐乐过马路时,常常趁着没车就闯红灯,以至于孩子有样学样,没有安全意识。有时乐乐犯了错,我和妻子批评惩罚他,爷爷奶奶就会护着,认为"他还小,长大就好了"。他们有时甚至会给孩子错误的鼓励,比如孩子霸道蛮横,他们认为是有"本事"的  相似文献   

13.
"长大了,我也要像他一样,做世间有情人"。1我原来只知道这个人卖了三十多万串羊肉串资助贫困学生,于是决定采访他。他给我递一串,"你也吃一串",我以为他烤肉串的这么多年,自己早不愿意吃了,他叼着一串吃得香着呢!"小时候我爸爸每次带一个孩子进城吃羊肉串,我吃不上,就哭。"他们乡里一共只有七个人念过初中,他上到高二。哥哥赌博,把家里房子都输没了,家里天天没个安宁,他想着得让  相似文献   

14.
正对孩子吼叫和数落,除了伤害孩子,真能起到教育孩子的作用吗?其实是不可能的。一期中考试,儿子没考好。班主任在微信群里@了我们几个退步学生的家长,让加强对孩子学习的监督。儿子还没放学,我打定主意,等这小子回来,要狠狠批评他一番。我这段时间工作忙,在学习上盯得少了,他就放松了自己。人家是三  相似文献   

15.
一个被爱的女人知道我离婚的消息,好友茵子说:"你呀,如果听我的早点要个孩子,也就不会离婚了。"她和她丈夫打打闹闹上十年,但一直没离婚,为的就是要给儿子一个完整的家。所以她认为,孩子问题是我离婚的关键。也许吧。我和郝健结婚十年,一直没有孩子。不,曾经有过,但是流产了,再也没有怀上。我不知道郝健是怎么想的,但对生育,我的心里确实有阴影。郝健在高新科技园的一家软件公司当副总,这几年是事业的高峰期,三天两头地出差,他给我钱,让我买新衣,出去旅游,但就是没有时间陪我。我只好自己给自己找快乐,我参加了车友会,在一次车友会组织的户外活动中,我认识了唐亚明,他在一家网络公司做中层,29岁,  相似文献   

16.
正儿子3岁4个月,在家里敢说敢做,可在幼儿园就特别怂。有什么事都不敢和老师说,想尿尿不说直接尿裤子里;被人欺负了就躲在角落哭。小朋友都不愿意和他玩,要怎么做才能让他不那么胆小?现在的孩子得到的宠爱和保护太多,包括双方老人在内,一个孩子常常有6个人惯着。他在家里能不"敢说敢做"吗?但在幼儿园里,老师不可能围着某一个孩子转,而且幼儿园有纪律和规则,加上有些小朋友淘气,孩子就会觉得没安全感而无所适从,也就是你说的"特别  相似文献   

17.
玩出孩子的能力来 真替现在城里的孩子们可怜。生活在钢筋水泥的丛林里,没有蓝天,没有绿地,没有玩的空间。父母白天忙,没时间陪着玩。父母晚上忙,宁可忙着玩他们的麻将,也不跟孩子玩孩子的游戏。父母对孩子呵护有加呀,夏天出去玩,怕热着;冬天出去玩,怕冻着;跟小朋友一起玩,又怕脏着、碰着…… 上个月,我们这里下了两场大雪,可在这个居民小区里,居然没有一个孩子出来堆雪人。实际上,对于孩子来说,堆雪人该是多么好的一项游戏。在这项亲近自然、锻炼体能的游戏中,不知不觉间,就培养起了孩子的动手能力、想像力、创造精神和…  相似文献   

18.
9岁的涂涂命苦,去了福利院还没到一个月,就离开了人世。涂涂是村里的孩子,一个憨厚可爱也可怜的患有父母遗传艾滋病的小男孩。很难想象,涂涂到底是怎样历经他死前的那段岁月的。父母接连去世后。涂涂并没有因此消沉,相反,幼小的他很坚强、勇敢,一个人撑起了只有他和奶奶的家。涂涂早晨去山上砍柴,然后上学,中午去村里捡  相似文献   

19.
疲倦的母亲     
正那边一个孩子靠近车窗坐着,远山,近水,一幅一幅,次第嵌入窗户,射到他的眼中。他手画着,口中还咿咿呀呀地唱些没字曲。在他身边坐着一个中年妇人,低着头瞌睡。孩子转过脸来,摇了她几下,说:"妈妈,你看看,外面那座山很像我家门前的呢。"母亲举起头来,把眼略睁一睁,没有出声,又低着头睡去。过一会,孩子又摇她,说:"妈妈,不要睡吧,你且睁一睁眼看看外面八哥和牛打架呢。"母亲把眼略略睁开,轻轻打了孩子一  相似文献   

20.
殷卫 《老年世界》2006,(1):20-21
看电视台采访一对母女,女孩18岁了,可是因为多年前的一次意外导致重度残疾,只能躺在床上。孩子的母亲数年如一日地精心照顾着她。说起母亲对自己的呵护与关爱,女孩几次都哽咽了。母亲坐在旁边,紧紧握着孩子的手,看见孩子哭,就帮她捋捋头发或是轻轻拍拍她的背。采访快结束的时候,主持人问孩子最大的心愿是什么,说如果有可能会帮助她实现。女孩没多想就说:“我有一个最大的心愿,可惜永远都实现不了,可是我依然想说出来—哦想做我妈妈的妈妈。”这个心愿确实很新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