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符号化思维是人类生活最富有代表性的特征,艺术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符号创造形式,艺术符号的创造过程是精神与审美文化的提炼过程.日本的招贴设计运用符号化语言形成了独特的风格.符号化语言在日本平面设计作品中主要表现为:写真符号、隐喻符号、怪诞符号、残缺符号、交叠符号、平面符号和字体符号等.  相似文献   

2.
辩证法观点认为,世界上所有事物都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体。语言自然也不例外,语言的方便性与可靠性就是一对矛盾,导致矛盾的根本原因是语言符号的抽象性。一方面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与移位性极大地增强了语言使用的抽象性和灵活性,使得人们可以选择抽象的声音与线条组成符号来交流思想,创造文明;但语言符号与事实的脱节也使得符号内容的真实性无法得到保障。在一个以利益为人际交往本质的世界里,难免会有人经常利用语言的符号特性歪曲或虚构事实来为自己谋取不当利益。总之,语言的符号性之于人类交际具有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从电视广告看广告符号的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文化就是一个庞大的符号文本 ,符号的本质是给予意义 ,创造结构。现代生活 ,广告利用大众传媒渗透到各个角落 ,解读广告文化的关键在于破译广告符号。本文通过电视个案分析 ,从三方面考察广告符号的表现过程 ,解析其意义生成的结构。  相似文献   

4.
符号是人类创造出来认识并改造世界的工具,也是人的类标志,符号思想的发展是人类思想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德国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的符号学理论从哲学层面丰富了符号理论,也从符号角度开启了哲学人类学之路,无论在哲学领域还是在符号学、美学和艺术研究领域都另辟蹊径,实现了哲学思维范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5.
自从索绪尔提出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头等重要的原则以来,学术界一直对此存有争议。从语言发生论的角度,分析语言任意性的成因,解释任意性作为语言根本属性的价值,阐述任意性和象似性之间主导和从属的关系。在语言符号的构造中,任意性解决了能指与所指之间的矛盾,将语言符号系统与符号外的客观世界与概念世界联系起来,使得人类语言能够用有限的形式表达无限的内容。象似性也是语言符号的重要属性,但它依赖于任意性建立起来的音义关系,属于第二性。就人类语言符号的本质特征而言,任意性处于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6.
基于认知语言学的原理,考察了语言起源过程中的符号产生和语言符号系统出现的认知基础,认为语言起源于人类认知体验性的互动实践,并论证了人类语言起源的进化论观点.  相似文献   

7.
语言符号的特征从索绪尔提出以任意性为第一原则开始至今,语言学家们对语言符号的研究不断深入.如今人类进入了超文本时期,语言的动态发展是为了弥补人类在社会飞速前进过程中出现词语表达匮乏.同时,新兴词汇的出现及应用也体现了文化互补、与时俱进等时代特征,语言符号在应用层面上也增添了新的特征.文章以英语新词及其汉译为例,对超文本时期的语言符号特征进行简要的解析,认为语言符号的各种特征都具备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符号,作为一种功能性和工具性的存在,是人类约定俗成的对象指称,是人类表达思想的基本工具,也是以人为主体的创造成果.这样一种存在,也是一种意叉性和为我性的存在;它存在并产生于人类历史的一定关系之中.因此,就其哲学本质而言,符号就是人类在特定关系中创造出来的用以指称对象、表达思想、进行交往的一种功能性和工具性存在.  相似文献   

9.
语言符号的使用主体是人类,任意性和理据性都是相对于人的感觉而言。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但是理据性的客观存在不可否认。本文拟理清语言符号的理据性和任意性的不同作用层面来加深我们对语言符号任意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语言的本质是道说,道说向人类传达世界的本真存在。道说是无言之言。人语是人际信息交流的媒介,道说经人类之思转化得到人语,发生在人类生存活动的现实场景之中。符号如物符、形符、音符、影像等都是人语物化而来的,可以离开具体的生存场景跨时空地进行传播,符号是传播人类文化的媒介,也是人类文化的信息载体。道说、人语和符号可以在人类思维中实现可逆性转化。  相似文献   

11.
关于语词的内部形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部形式是合成符号的语法结构和语义结构之和 ,理据则是语言符号发生、发展的动因 ,二者应该区分开来。内部形式的生成是一个历时的现象 ,它在词汇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现代汉语是一种内部形式非常发达的语言  相似文献   

12.
副语言符号作为非语言交流方式,在人类交际中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因而,如何积极有效地处理副语言符号交际中的跨文化因素是一个值得重视的研究课题.本文拟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出发,对副语言符号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作为人类语言的自组织原则,理据性为存在世界和意义生成提供了始源性的动力,也为语言符号能指与所指的结合注入了必然性的秩序.说理据性是存在的,这是它在哲学上的本体论承诺;说理据性是可证的,这是它在经验上的方法论义务.就价值论而言,理据性的本体论建构和方法论考察犹如一座精神的梯子,能帮助我们攀登受制于历史的理解,最终探测到语言的一些本质属性.  相似文献   

14.
普通语法学需要一种句法符号,汉语句法符号只是其中之一。在句法符号的视野里,语言的生成是一个随时可以直观的过程。使用Tgl、Wzt和Jdl三个汉语句法符号,则描写出了语言生成的基本过程和句中的基本语法关系。  相似文献   

15.
符号的介入使消费成为现代社会经济发展最核心的推动力之一。当物的实体性与历史性被抽空,只剩下差异的记号和整个差异体系的缩影,“物—商品—人类”的全部价值便凝结在符号价值体系之中,使符号消费主义成为主流意识形态。符号消费主义是资本逻辑统治由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拓展的意识形态表现。深刻认识符号消费主义的生成逻辑及其给现代政治、社会、文化、生态文明带来的复杂影响,把握符号消费主义背后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实质,对于建构当代消费文明和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论述作为一种能动性的符号行为,文化在信息化的今天必然要求其在现实性上是一种突显深度符号化的文化创造;而在此创造过程中,符号自身的特殊性、人类自身的为我性以及人类历史性的文化实践活动本身,决定了符号创造在一定程度上是作为一种形式层面上的文化创造而存在,其重要性也将随着我们对信息型文化实践活动研究的不断深入而得到更加充分的证实.  相似文献   

17.
文学创作是一种符号的转换与生成过程 ,意象是表象符号的选择与重构 ,艺术文本是意象系列的语符化 ,是艺术符号与语言符号的表现形态  相似文献   

18.
论审美符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否定主义理论出发,从人类特有的批判与创造相统一的"本体性否定"活动出发,对符号与美的符号的区别,艺术符号与美的符号的区别,美的符号与自然符号的区别,以及审美符号的多样性等问题,进行了自己的阐释.本文认为卡西尔没有清晰阐明符号与美的符号的区别,苏珊@朗格没有清晰阐明艺术符号与美的符号的区别,是造成美学符号学、文艺符号学和文化符号学常常被混淆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我们生活在符号的世界中,符号化的思维和符号化的行为是人类生活最富有代表性的特征。文化的创造在某种程度上就是符号的创造和运用符号进行的创造。符号形成了文化文本、信息和话语。从这个意义上讲,跨文化交流就是在努力认知不同文化规则的前提下编制和解读不同文化符号所组成的文本。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的发展,语言与文化之间形成了一种密切的关系。语言符号成为了文化符号的一部分,同时新的语言词汇的出现以及被社会的认可,也总是在一定的文化传承中完成的,每一个时代语言符号都标识着一个时代的文化。本文主要从文化与语言之间的关系入手,探讨作为文化符号的语言符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