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限于篇幅,本文不拟对建国以来我国精神生产的发展状况作出全面的评估,只是着重于对前些年我国精神生产发展中所存在的若干问题作初步的探讨。 一、问题的提出 概括起来说,前些年我国精神生产发展中的主要问题表现为两个方面: 第一,社会发展战略实施中的“倾斜”。 随着全党工作重心的转移和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的确立,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我们在实施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发展战略中,由于忽视了精神生产、精神文明的建设,出现了“一手硬、一手软”的失衡现象,致使重“物”(物质刺激)轻“精”  相似文献   

2.
《徽州社会科学》2006,(6):I0002-I0002
屯溪区阳湖镇兖溪村,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驻村指导组下派干部的具体指导下,集思广益、凝心聚力谋求工业、农业、旅游业全面发展,努力营造“百姓创家业、能人办企业、干部干事业”和谐发展氛围,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新农村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我区工业生产存在着两个突出的问题:一是产品自给率低,全区目前的工业品自给率只达百分之三十五左右,不能有效地满足区内各族人民生活和国民经济的需要;二是资金利润率低,近几年我区百元工业固定资产实现的产值不到全国水平的三分之一,每百元工业产值实现的利润此全国水平低三分之二还多,一九七九年地方国营工业企业的亏损面达百分之三十八点六,占全国第一位。形成“两低”的原因很多,但是工业结构不合理是主要原因之一。这反映出我区现有工业结构既不符合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要求,没有充分体现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又不适应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的要求,没有充分发挥经济效果。调整现有工业结构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4.
我国艺术生产理论的研究总体上是共时性的结构分析,而不是历时态的历史考察,因而也就忽视了对艺术生产的历史形态与人的发展的关系的思考。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的对象本体是工业社会资本主义生产体系中的商品化艺术生产,他对这种艺术生产的分析堪称历史形态分析的典范。根据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的三大历史形态的思想,可将艺术生产概括为三大历史形态,即表现为同“人的依赖关系”相应的原始集体文化的艺术生产,同“以物的依赖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相应的专门化、职业化的艺术生产和建立在“人的全面发展”基础上的“自由个性”的艺术生产。  相似文献   

5.
张玉翠 《河北学刊》2023,(6):218-224
以往关于司马迁历史观的研究,大致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对司马迁历史观理论属性的认识,有混淆历史理论和史学理论的偏差;二是存在扩大历史观概念内涵的倾向,把本不属于历史观范畴的问题也纳入历史观的讨论中。以上问题的存在,最本质的原因就是对学术研究学理性思考的忽视,因此,对历史观理论属性的辨析和概念内涵的界定,有助于我们对司马迁的历史观作出更为全面、准确、恰当的总结和评价。以此为基础,可将司马迁的历史观大体归纳为五个方面:“综其终始”通古今,历史具有联系性;经济活动影响社会发展;“无成势,无常形”,历史是在发展变化中不断走向进步的;“物盛则衰,时极而转”,历史是一个不断盛衰转变的过程;历史趋势不可抗拒。  相似文献   

6.
在社会主义下,国民經济是一个统一的有机体。社会再生产的各个过程之間,国民經济各部門之間、企业之間、各地区之間,都有着极密切的联系,一个环节跟下上,就会影响其他許多环节的发展。要使整个国民經济联成一气,都能根据社会主义建設的需要高速度地向前发展,就必須加强协作。“协作是生产发展的一个客观規律,違反这个規律是不行的。因为生产是社会的生产,特別是进到大工业时代,更是如此。”(簿一波:“关于經济部門整风的几个問題”)。在社会生产大跃进的現在,强调全面协作更加重要。因为国民經济中会經常出現新的矛盾,例如生产跃进和机器設备的供应之間的矛盾、生产跃进和技术力量的补充之間的矛盾、生产跃进和原材料供应之間的矛盾等等;在各部门之間、各企业之間、  相似文献   

7.
儒学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它有两千年的积淀,有过“独尊”的辉煌,也曾长期陷入受批判的困境。当中国历史即将迈入21世纪的时候,儒学是否能够走出困境,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呢?我认为存在着这种可能性。要使儒学走出困境,首先必须改变那种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的偏激心态,对儒学有一个全面的、正确的评判。所谓“全面”,就是既要看到儒学中确有封建主义的糟粕,又有体现民族价值取向的精华。换句话说,既要看到儒学存在着贵族化的倾向,也要看到儒学存在着平民化的倾向。长期以来,由于人们过分地强调儒学的贵族化倾向,从而忽视了它的平民化倾向。其实,儒学…  相似文献   

8.
乐昌县地处粤北,1/3的面积属石灰岩地带。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10年间,在农业方面,“小而全”的自然经济格局虽有所突破,但尚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同时,工业内部的结构也不尽合理,主要存在“三个脱节(工业发展与农业发展相脱节,加工业与资源利用相脱节、工业布局与山区优势相脱节)。为了从宏观指导上闯出一条优化经济结构的新路子,乐昌县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决定把开发苎麻系列产品选择为战略突破口,这是把农村改革引向深入的客观要求,是加速石灰岩  相似文献   

9.
我们党和国家实现工作重心的转移以后,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社会历史进程的客观要求。解放后,在党的领导下,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重大的成就,生产力水平有很大提高,现代化工业有了较大发展,物质技术基础具有相当的规模,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工农业生产成倍增长,人民生活有显著改善。但是,由于我们国家的底子本来就很差,加以人口众多,而且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经济工作在指导思想上存在“左”的错误,脱离实际,急于求成,夸大主观意志的作用,忽视生产力的发展;在“阶级斗争为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企业过去经济效益不好,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专业化协作与联合不够发展,有许多企业都是“全能厂”,因而劳动生产率提高不快。因此,对现有企业按专业化协作、联合的要求,进行整顿、改组,是我国社会主义生产的发展方向。当然,我们强调专业化,并不是说分工越细越好,而要着眼于经济效益。专业化的发展,必然要求联合化。没有联合,专业化生产仍然是分散的生产,形不成强大的生产力。马克思指出,在社会分工发展的一定水平上,联合化可能成为最迫切的任务。列宁也指出:“‘联合化’的目的就是要建立最完备、最严格和最详细的会计制度,而主要是  相似文献   

11.
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最高价值目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有双重效应。一方面,它为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社会前提、主体条件;另一方面,市场经济本身与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之间又存在着矛盾。当前,我们要通过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解决“经济人”与“自由人”的矛盾,为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2.
一“在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条件下,工业和农业同时并举;在集中领导、全面规划、分工协作的条件下,中央工业和地方工业同时并举,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同时并举”。这是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的基本点之一;这是毛泽东同志天才地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创造性地规定的最快最好地实现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路线。早在前年四月,毛泽东同志在关于“十大关系”的报告中,就已经规定了这样一条工业建设的路线。经过三年的实践——即前年的高潮,去年的低潮和今年的更高潮的马鞍形的发展的考验,证明凡是正确地执行这个方针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事业便会飞速地前进,否则便陷于停滞。今年以  相似文献   

13.
<正> 社会主义企业是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它的基本职能就是生产与经营。因此,企业决策必然具有不同于军事、政治、行政等方面决策的特点与规律。1.自主性。企业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的机制要进一步强化,反映到企业决策过程中必然是自主决策的进一步突出与加强。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国家引导市场,市场引导企业。企业要面向市场,自主经营,独立自主地确定企业的经营战略与发展方向。企业的生产、供应、销售活动,完全由企业自己安排,由企业自己支配。也就是说,企业生产经营的决策权完全归企业,既没有“婆婆”的干预,也没有“拐棍”的支撑,决策的成败得失也完全由企业承担。  相似文献   

14.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对传统认识上的生产力结构考查观的变革。 传统认识上的生产力结构主要由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三个要素组成。这种认识的局限在于仅从是否能够独立存在的静态方面去考查生产力的构成要素,而忽视了从生产力各要素在生产过程中与科技有机结合的动态方面去考查。 人类生产和科技发展的历史表明,在16世纪哥白尼发表《天体运行论》以前,由于科学技术尚未形成独立的知识形态和理论体系,它主要是通过劳动者的经验和技术、技能应用于生产过程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在18世纪,科学技术成长为系统的和全面的科学。从此开始,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发生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最突出的标志是从18世纪40年代到19世纪中期,人类历史上相继发生的两次技术革命,促进了生产力迅猛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正是从这两次技术革命中发现了“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并由此得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造就企业家队伍”。这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我国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伟大成就之一就是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企业家,他们的成长壮大,标志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他们已成为社会的脊梁,是今天和未来推动社会经济腾飞的生力军,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中坚力量。众所周知,国力的较量在于企业,企业的较量在于企业家,企业家的较量在于企业家在胆识、见识、学识、悟性、韧性、理性等诸多方面素质的高低。一个地方的经济是否繁荣发展与企业家队伍的兴衰直接相关,企业家是企业先进生产…  相似文献   

16.
“两条腿走路”方针保证国民经济的高速度发展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是照亮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全程的灯塔。为了贯彻执行这条总路线,党中央和毛主席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根据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经验,提出了一整套“同时并举”的方针,这就是:在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条件下,工业和农业同时并举,重工业和轻工业同时并举;在集中领导、全面规划、分工协作的条件下,中央工业与地方工业同时并举,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同时并举,洋法生产和土法生产同时并举。这  相似文献   

17.
论“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泽民提出“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有其理论依据和现实根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无产阶级革命领袖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主义的基本规定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人的全面发展 ,因为人是社会的主体 ;社会主义在当今世界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压力 ,面对着资本主义的竞争和挤压 ,社会主义要生存与发展 ,必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表现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8.
国有工业企业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基础和骨干力量,是支撑着国民经济的“顶梁柱”,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在整个国民经济中起着重要的主导作用。搞好国有工业企业,不仅是增强国民经济实力的客观需要,而且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围绕国有工业企业的经济体制改革,中央和各级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对于推进国有工业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起了一定作用。但是,由于旧的管理机制还在一定程度上起着支配作用,国有工业企业的生产与经营难以适应复杂多变的区内、区外及国际市场环境,在竞争中常…  相似文献   

19.
工农业并举我們的任务,是用最快的速度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一个先进的社会主义工业国,把我国建成一个具有現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現代科學文化的偉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并创造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条件。为了实現这个偉大的历史任务,党中央和毛主席总結了我国几年来社会主义建設的经验,創造性的提出了“三个并举”的方針,即在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条件下,工业和农业同时并举;在集中領导、全面規划、分工协作的条件下,中央工业和地方工业同时并举,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同时并举。这是馬克思主义唯物辯証法的具体应用和发展。工业和农业这两个主要的物質生产部門,是互相支持、互相促进的,誰也离不了誰;好比人  相似文献   

20.
工业企业建立计划指标体系,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客观要求。社会主义经济是计划经济。它要求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地区的发展服从于统一计划的领导,以保证整个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地高速度发展。工业企业的计划指标体系,是在国家工业管理机关所颁发的计划指标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是国民经济计划指标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工业企业建立起计划指标体系,就能够把企业内部主要的生产技术经济活动全部纳入国家计划的轨道,这不仅为企业全面完成和超额完成国家计划奠定良好的基础,也为国民经济计划的实现和提前实现创造必要的条件。列宁曾经讲过:“只有按照一个总的大计划进行建设,并力求合理地使用经济资源,才配称为社会主义的建设。”①社会主义工业企业需要在国家计划的基础上,建立起能够指导内部生产技术经济活动的计划指标体系。并且,通过实践不断地加以总结、研究和改进,使工业企业的计划指标体系日趋完善,这就有利于更好地、更充分地调动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深入地发掘生产潜力,从而保证国家计划任务的全面完成和超额完成。可见,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现阶段,对工业企业的计划指标体系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