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登山正当时     
黄山:归来不看岳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这是古人对三山五岳之一的黄山给予的最高评价.但如果你不曾真正徒步爬过黄山,恐怕很难理解徐霞客写下这段话的情怀. 秋高气爽之时,如果能徒步登黄山,你便可以亲眼看见秀丽的黄山是如何在你面前勾勒出一幅画卷的.黄山五绝、雾搬雨凇、一线天、黄山三瀑,这些都是去黄山必看的景点.然而要真正一睹黄山"天下第一奇山"的壮丽,前山与后山两条登UI线路有着截然不同的区别.  相似文献   

2.
黄山怪石     
人们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此话不假。这个暑假我有机会去游览了黄山。  相似文献   

3.
人多有慕名趋名心理。因而凡名山名川名景名胜名楼名阁名园名刹名石名树,人们便趋之若鹜,五行八作,三教九流,呼朋引类,扶老携幼,摩肩接踵,往来如织。由此有了"泰山归来不朝岳,黄山归来不看山"的说法。  相似文献   

4.
记游黄山     
丁丑秋,赴皖南,主人盛情,邀上黄山。早闻自徐霞客以降,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之说,有此大好机会能不登攀?然而我的黄山之旅,颇有异处。异不在景,异在行止。从来登山,莫不争先,或攀或爬,汗湿衣衫;途中歇息,憩而再攀,如是多次,终至峰颠。登高望远,有同行者倡议,一反登山常规,其大要为,攀峰越岭,贵在徐行,即兴观景,不歇不停。概而括  相似文献   

5.
久闻黄山雄伟秀丽,向往已久,未能如愿。今春三月初,我们一行18位老年朋友终于踏上了游黄山的旅程。农历三月,北方还是乍暖还寒的季节,而安徽省南部的黄山,已是风和日丽,山花烂漫,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了。黄山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于世。它集西岳华山之奇险,东岳泰山之雄伟,南岳衡山之苍茫,北岳恒山之高峻,中岳嵩山之灵秀于一身,而且兼庐山飞瀑、武当烟云、峨眉清凉之奇观于一体。正如明末旅行家徐霞客游黄山留下“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赞叹。1990年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相似文献   

6.
夏令营惊魂     
有言道:“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着岳。”放暑假了!威威、牛牛、芳芳、淘海到黄山参加夏令营。孩子们把大雁太阳鸟、公狗小帅哥、母猫波斯妞也带来了。黄山奇,说不尽的千姿百态,怪石嶙峋。威威说:“快看,那怪石像鲲鹏展翅!”牛牛说:“快瞧,这奇石像神龟酣眠!”芳芳  相似文献   

7.
在安徽省黟县,有一个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古村落——宏村。古时候,黄山被称为"黟山",而黟县坐落在黄山南麓,连绵的峰峦与黄山连为一体,黟县因山得名。黟县群山环抱,山川秀美,享有中国画里的乡村美誉的宏村,距黟县县城11公里。  相似文献   

8.
目前有关黄山山名由来的说法有遗漏,对黄山山名由来的文化背景少有研究.借助地理志、方志与游记中的相关记载,研究黄山山名由来及其文化背景,探讨这一山名景观的多种文化内涵.有关黄山山名由来存在黄帝炼丹说、坤道土德说、黄檗说、黄连说、来龙去脉说、天玄地黄说等六种说法,以及存在着黄帝是否游黄山,黄山与黟山是否为同一座山,是改黟山为黄山还是改黄山为北黟山或黟山等疑议.上述说法与疑议的出现受黄山自身文化背景以及命名者与疑议者文化背景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黄山掠影     
钟延兵  刘瑞庚 《中华魂》2014,(7):F0003-F0003
黄山是世界闻名的风景名胜,古今中外游客无不惊叹其景色的美丽和神奇。明代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赞叹说:"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作为摄影发烧友,我们的脑海中一直充盈着拍摄黄山美景的愿望。1996年夏,曾去过一次黄山,但持续的漫天浓雾让我们铩羽而归。去年8月,我们再次去了黄山,也许是连续高温无雨的缘故,这次终于看到了黄山的  相似文献   

10.
没去黄山之前,我猜想,黄山大概是黄颜色的吧?到了一看,黄山却是一片紫铜色和铁青色混合的色彩,还有点黑,远看像一座苍茫的黑山。据记载,黄山在秦代时叫黔山,“黔”就是指黑色,那为什么偏偏又叫黄山呢,热情的导游小姐告诉我们这样一个传说:相传,我们的祖先轩辕黄帝当初发现这座大山的时候,惊叹于它的神奇、仙灵,于是带人在此炼制长生不  相似文献   

11.
游黄山,登天都峰观赏奇景,是我多年来梦寐以求的心愿,这一愿望终于得以实现。据《黄山导游大全》载,山上有大小山峰72座。其实,黄山绵亘1200多平方公里,千峰叠峙,巨石磊磊,奇岗秀峦之多,何止如此。在群峰之中,倘以奇险论比这些拔地而起直刺云端的“擎天柱”,当然首推天都峰了。当地一直流传着这样两句尽人皆知的谚语:“不上天都峰,游山一场空。”还有诗赞曰:“任它五岳归来客,一见天都也叫奇。”可见天都峰神奇特殊,美景诱人,焉能不上。天都峰位于黄山东南,海拔1829米,古称“群仙所都”,意为天上都会。天都峰拔地摩天,险峭雄秀,五彩云涛,时…  相似文献   

12.
王义钫 《老友》2014,(9):48-48
正一些老年朋友写诗喜欢直白,喜欢用一些抽象的概念和空洞的口号来表达思想感情。有时刻画的形象也是千篇一律,写山的诗,庐山、黄山、泰山没有区别,离不开"飞瀑""雾海""流泉""曲径""险峰";写水的诗,离不开"波涛滚滚""碧水粼粼",不懂得形象创造要换角度、换方法,要有个  相似文献   

13.
先揭示出"知识就是力量"这句培根名言的出典语境,并依此语境又把它解读为"知识就是能力"。同时,通过对培根时代科学不发达状况的分析,进一步论证了培根不可能在当时提出"知识就是力量"这样具有超前意识的命题。即使把这个命题改读为"知识就是权力",也仍与培根本人的宗教观相冲突。相比之下,反而是把培根名言误读为"知识就是力量"最为合理。总之,三解培根名言旨在印证解释学关于"误读"有其正面意义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
在神奇的三清山西北部云海深处,有一奇峰耸立、古松华盖的神山福地,它就是素有"东南望镇"之称的怀玉山。据志书记载:因"天帝遗玉此山,山神藏焉,故名怀玉"。山下玉山县的县名亦因山名而来。怀玉山,东抱三清,西望鄱湖,北邻黄山,南接武  相似文献   

15.
大鄣山赏水     
陈爱中 《老友》2008,(10):42-42
高耸于婺源县境北部的大鄣山"蟠踞徽饶三百里,平分吴楚两源头。"山势磅礴,主峰擂鼓尖气势雄浑,海拔1629.8米;登临其上可"西瞻彭蠡,北眺白岳,东望黄山,南瞻信州",浙江、江西、安徽三地的无限风光尽收眼底。这里春季繁花似锦,五彩  相似文献   

16.
黄山美景     
奇峰怪石岳连山,竖卧纵横各异千。险岩起伏羊肠道,垠岸直陡行人险。光明顶,莲花峰,顶天立地云雾中。清凉台,海心亭,霞光照耀众峻岭。百丈泉,九龙瀑,潺潺流水真奇妙。云遮山,山挂云,夕曦回射彩纷缤。黄山美景览不尽,还望他日再登程。黄山美景@于太成  相似文献   

17.
山思     
非故效颦于梁衡先生,阅其美文,思绪万千,欣欣然不能自止,遂撰此文,以阐吾思。——题记没读懂山的,便不能识其真面目。眼前所见这山,落入眼帘的只是高耸的山,如同波浪般起伏的山。它如铁兽般刚毅,似智者般冷静,又仿佛无数个"山"字叠写一样,千峰错落,万峰斜映……把视线再放远点,纵览华夏名山:那高耸入云的喜马拉雅山,那五岳之首的泰山,抑或那横岭侧峰的庐山,云奇山异的黄山……它们都是屹立于九州之上的  相似文献   

18.
奇诗妙趣     
湖北来凤县仙佛寺的山门前,曾有一块高约2米的青岩石碑,碑上刻有一首诗: 花开菊白桂争妍, 好景留人宜晚天。霞落潭中波漾影, 纱笼树色月笼烟。相传,这是一位诗人从四川峨嵋山云游到此,一时兴起,在山门前挥笔书就的。这首诗奇妙之处在于减字或倒读都可以成诗。  相似文献   

19.
鼠年话奇鼠     
2008年是我国的农历戊子年,按十二生肖属于"鼠"年。下面介绍一些老鼠的奇闻趣事,以飨读者。烫不死的老鼠——希腊的维库加地区有一种烫不死的老鼠,它们常年生活在80℃~90℃的热泉水中,若放在常温下,反而会很快被"冻"死。  相似文献   

20.
我素爱游山、读山,更爱摄山。久闻江西省三清山是个令人神往的地方,她位于上饶地区玉山、德庆两县交界处,素有“江南第一仙峰”、“黄山姐妹山”等美誉。趁假期,我约上几名摄友终于去了一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