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孙华 《日本研究》2011,(2):120-124
作为日本食品安全规制中的一项重要制度,登记检查机关制度在减轻行政负担、提升行政效率、保障食品安全等方面起到了独到的作用。登记检查机关必须经过厚生劳动省主管大臣的指定,才可以承担行政职能,完成行政任务。在日本行政法上,该机关被称之为"功能性行政组织",没有被定性为传统意义上的行政主体,然而,却可以做出行政处分。因此,有必要将其置于法的统制之下,由法律加以确认并进行必要的规制。对登记检查机关的规制应当是全面性的,主要从主体、组织、义务、程序、责任等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2.
日本的市制已经有一百二十多年历史,现行的地方政府行政管理制度自1947年基本形成以来,以自治为理念,以法律为基础,在兼顾地方的自主性的同时,指挥和发动了经济的高速发展,并对保持较小的地域差距和建设安定的社会环境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重点介绍日本城市管理体系,包括行政区划、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对大中城市的管理方法、各级政府的具体的分工情况、组织结构和财政制度等,并分析该制度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我国的地方政府行政管理体系的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白智立 《日本学刊》2012,(4):64-79,158,159
比较公共行政视角下的战后日本行政体制具有明显的特征:以国民主权为基点的现代行政体制的民主性;国会制定和健全行政法律,使行政体制的法制性得以增强;以民主性、效率性为目标的行政体制变革性;在国家目标设定上体现出的中央政府行政官僚组织的主导性、能动性以及优越性。省厅体制改革打破了官僚制组织所具有的强烈自律性或稳定性结构。地方分权改革措施具有了提升地方政府决策和执行的自律性,改变地方政府以往作为中央政府派出机构的角色定位,以及向日本宪法所倡导的作为完全自治单位的地方政府回归的积极作用,创造了变革长期以来的中央优越集权体制、统治结构和战后行政体制的基本契机。  相似文献   

4.
日本地方政府行政体制的建立及其管理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按照什么样的模式建立地方政府行政体制,是与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模式相适应的,只有与国家的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相适应建立起来的地方政府行政体制才能发挥出有效的组织管理作用。战后,日本按照美国的模式建立起了集权与分权并存共融的国家行政管理制度,实行了中央政府集权管理和地方政府分权自治相结合的管理体制。乍一看,地方政府的组织管理机制的运作与建立什么样的地方政府行政体制关系不大,即不管什么体制下的地方政府都将行使一定的组织管理功能,然而,在以自治为保障的地方政府确能更积极更有效地切实结合本地的实际特点和需要,发挥出富有实效的组织管理功能。  相似文献   

5.
公务法人制度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法国和德国的行政法中,公务法人制度是其行政主体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公务法人是指在国家与地方行政机关以外的,享有一定的独立性,并承担公共事务职能的法人组织体,可分为社团法人、公法机构和财团法人三种类型.在行政法中,公务法人是以公务为基础的分权形式,对中央集权是一种限制,它与国家、地方行政,构成一个国家的完整的公共行政体系.目前,我国行政法中,虽有行政主体的概念和制度,但由于没有理论和制度上分权的存在,造成了我国现行的行政主体制度存在着缺陷.表现在:第一,行政主体过于单一,范围不明确;第二,缺乏以公务为基础的分权制度.因而,我国应借鉴法国、德国的公务法人制度,理论上引入合理的公务法人的概念和类型,立法上对公务法人制度予以规范.  相似文献   

6.
跨区域治理问题一直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重要问题,通过探讨日本广域行政的形成与发展,特别是以日本首都东京为中心,研究首都圈的广域行政机制建设以及日本现行法律规定下的中央和地方关系、东京都与周边地方政府间的法定关系、政策过程中的不同分工等方面,能够为我国如何破解跨区域治理中的现实困境提供重要的借鉴。  相似文献   

7.
町内会的内涵和特征町内会(Chonaikai)是当今日本最重要的基层社区组织。在包括地方居民组织、妇女组织、老年组织、儿童组织及地方寺庙的社区居民组织等在内的各种各样的基层社区组织中 ,町内会几乎遍及日本每一个社区 ,其影响和作用最大。町内会是一种由社区居民选举委员会选举产生的社区性自愿社团 ,它既不是常规意义上的行政组织的最小单位 ,也不是由政府建立的下属组织。目前 ,日本大约有30万个町内会。每个町内会的范围相当小 ,有67%的町内会不到100户。大部分町内会有组织章程。居民选举委员会的成员 ,每月交纳2…  相似文献   

8.
王静 《浙江学刊》2023,(5):34-39
城市大脑作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治理方案,以数据调取和利用为关键,高度关注个体权益保障和现实诉求。它以城市作为治理单元探索地方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经历了从技术应用、场景突破到学理提炼的演进过程,如今到了新的瓶颈期。对其形成掣肘的是传统行政管理体制和传统行政法,为更好地保护个体权益并提升国家和地方治理水平,行政组织、行政编制、行政职权、行政程序和纠纷解决机制等都面临革新。  相似文献   

9.
行政活动是行政主体、行政对象、行政环境三者交互作用的过程,缺少任何一方面或忽略任何一方面都不能构成有效的行政管理活动.行政活动的规律性就在于三者交互作用的协调统一。本文拟对此作一初步探讨。1.行政主体系统内部各构成要素的协调统一行政管理主体系统是由行政组织、行政人员、行政财务、行政信息及行政方法等若干子系统即若干要素构成的。行政组织是行政功能的载体。行政人员是行政功能的具体承担者。财务是行政管理活动所必需的物质要素,行政机关日常办公所需的物品、经费和设备,包括办公自动化的现代技术手段,必须由一定…  相似文献   

10.
同许多资本主义国家一样,日本对地方政府的管理是采用“地方自治”的形式进行的,但日本有自己的特点。所谓地方自治,按日本学者的解释,即地方事务不是由中央政府委派的官吏来管理,而是由本地居民及其代表机构自主管理。日本宪法规定,地方自治体“有管理财产,处理事务以及执行行政的权能,得在法律范围内制定条例”。一般说来,日本地方政府有相当的自治权,可以在广泛的行政领域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独立处理地方事务。但另一方面,中央政府则通过一系列有效措施制约和限制地方政府,使  相似文献   

11.
日本第二次临时行政调查会从1981年7月至1983年3月,总共向政府递交了4次答辩报告,目前,该委员会的调查已进入尾声,正在公布“关于整顿、重建各部厅,使组织合理化”;“关于整顿、重建地方基层组织,使之合理化并改革地方事务工作干部制度”;“关于公务员制度的理想状况”;“关于推进行政改革体制的应有状况”;“关于今后的行政改革和推进财政重建”等一系列报告。从上述报告中,可以了解日本行政改革的内容和基本特点。这次行政改革是重新回顾明治维新以来100多年的  相似文献   

12.
为了维护资产阶级国家政权和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等,当代日本的各级行政机关所进行的行政活动日趋多样化、复杂化。因而,行政活动的法律规范就愈加显得重要起来。行政作用法,是日本行政法主体框架的构成部分之一,也是日本行政法学的重要研究对象。本文拟述论当代日本行政作用法中的下列几个问题,以期对我国的行政法制建设有一定的借鉴。一、当代日本的行政程序行政程序这一当代日本行政法学中常见的术语,是从德国法和英美法引进后加以研究和应用的学术用语。日本行政作用法中所含的行政程序,与欧美一些资本主义国家所  相似文献   

13.
日本行政机关的立法权有职权立法权与授权立法权两种类型。行政机关在行使其立法职能时要履行意见公募程序,即向社会主体公开征求法规草案意见,它基本遵循草案公示、意见征集以及意见反馈这样的过程。在日本行政立法实践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与效果,并逐步形成为制度化的措施,在制度建构、适用例外、意见反馈等方面对我国法案公开征求意见制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依法行政,是对各级政府进行行政管理的要求。依法行政之“法”,在政府行为中变得举足轻重,在行政执法中,依此决定是非曲直;在行政诉讼中,依此判定胜败赢输。依法行政之“法”,主要是行政法,即不排除当政府部门作为裁决机关对相对人的民事行为进行裁决时所适用的民事法律。但行政机关的主要职责是行政执法,所以行政法在政府行为中就显得十分重要。这里所说的行政法,既包括了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以及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对于行政管理方面的立法,也包括了国家行政主体,即中央人民政府及其所属部门和地方人民…  相似文献   

15.
隋代总管府制的发展与废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管府制是隋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开皇、仁寿中,适应着南、北两地区的统一局面,总管府制得以全面推行。总数达36个的总管府分别统辖若干个州级行政区,成为地方上最高权力机构。其职能是既管民事,又理军政,属于地方集权的管理模式。总管兼任驻在州的剌史之职,并以驻在州的全名作为该总管府的专名,此乃隋时这种地方行政制度的显明特征。隋朝总管府制废止于大业元年  相似文献   

16.
作为行政主体的日本文官,在三权分立中,不但在行政方面,而且在司法、立法方面也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行政机构是指日本内阁及中央省厅。在这些机构中,除了一些政治家担任总理大臣和各中央省厅大臣、政务次官之外,它的主体是云聚在东京霞关(中央省厅所在地)的“国家公务员”——即日本国家文官。 司法机构是指日本各级法院,它独立于行政机构之外,但是与法院密切相关的警视厅、检察厅则属于行政范畴,而法院的判断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警视厅的拘留审查和检察厅的起诉。检察厅首先判断案件的当事人是否有罪,如果认为无罪,即免于起诉,反之则起诉。而法院对检察厅起诉的有罪案件中,据统计,判为有罪的约占受理案件的97%,其比例之高在其他西方国家是罕见的。因此,在日本,法院有检察厅的“橡皮图章”之喻。可见,日本文官在司法中起着相当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日本国属于单一制国家,由北海道、九州、四国和本州等地区组成。全国共划分为一都一道二府四十三县、642个市、1982个町、630个村。日本地方政权采取地方自治的形式,统称为“地方自治体”。一、日本地方自治体的变迁日本地方自治制度源于欧美的“居民自治”和“团体自治”制度,始于明治政府进行的行政体制与国家机构的改革,战后又得到了重新确立。在《日本国宪法》中,对于地方自治问题专门列为一章,把地方自治机构作为中央政府委派的地方行政机构加以确认。  相似文献   

18.
日本公共外交的特点有:行为主体的多元性、行为对象的渐增性、目标的政治性、手段的多样性。行为主体的多元性,即日本公共外交以政府主导并由非政府组织、非营利组织和地方外事等主体构成的特点。行为对象的渐增性,即日本公共外交的对象最初集中于美国和东南亚,后来逐步向中国及其他国家扩展。目标的政治性,即日本公共外交的目的从改变军事国家形象和为经济铺路开道的实用特点,转变为实现政治大国服务。手段的多样性,即日本公共外交在经贸、文化、教育以及观光等不同领域采用各种手段。  相似文献   

19.
行政计划制度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延  杨建生 《社科纵横》2006,21(2):35-37
西方国家如法国、德国、美国、日本等国分别在其行政程序法中就行政计划作了明确规定,主要规范了行政计划的内容,行政计划的制定、确定、裁定、变更、监督程序,行政计划的救济途经。借鉴西方国家经验,对完善我国立法和建立、健全行政计划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试论日本战后文化行政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敬 《日本学刊》2012,(4):109-122,159,160
二战后60多年来,日本的文化行政以"提升文化高度"和"扩大文化范围"为目标,坚持"不干涉内容"原则,历经文化行政空白期、中央政府文化行政起步期、地方自治体文化行政繁荣期、新的文化行政机制形成期和文化政策体系完善期的变迁。日本文化行政机制逐步向政府、民间企业、文艺团体职责共担、职能互补型转变,文化行政理念逐渐向重视文化与社会、经济、国民生活关系的综合性文化行政理念转变,文化行政的主导权逐步向地方自治体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