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写作是运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述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作文教学要鼓励学生自由表达,放开种种束缚,在写作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当前我们要从语文教育的角度把“作文教学”建设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地。  相似文献   

2.
何红燕 《新天地》2011,(12):252-253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训练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训练。它既是语言文字的训练,也是认识水平的训练。在这个训练过程中体现着听、说、读、思、写诸多方面能力的培养。作文水平的高低,直接体现着学生整体素质的高低。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应调动一切有利因素以多样化、综合性的训练形式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写作空间和氛围,激发他们作文的积极性,从而能动地去反映他们多彩的生活.  相似文献   

3.
作文,是教学范畴中学生的书面语言规范化训练的结果,是学生表达的主要形式。作文教学如何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实现教师的教学目标,全面提高学生作文素质,一直是广大语文教师共同关注的话题。因此.我尝试作文课上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分层次递进教学,以促进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而“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作文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体系中的重点工程,作文教学的成败直接关系到语文教学质量的优劣,同时也直接影响着祖国新一代青年写作素质的提高。特别是在创新教育被大家重视的今天,作文教学愈来愈显得重要。因此,笔者在平时文学社活动中注意融入作文教学,使作文教学得到了极大的支撑.学生的写作能力有了很明显的进步。  相似文献   

5.
作文历来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它集观察、思维、想象等多种能力,渗透着个人的思想,展现着作者的个性,是个体的一种创新过程,是个体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可是实际教学中,作文教学总是最让人头痛的,教师花大量时间、心血给学生讲怎样审题、拟题,怎样构思、立意,怎样开头、结尾,  相似文献   

6.
文学理论界提出这样一个观点:文学即人学。它反映到作文教学上其实就是要求作文教学要着眼人的培养.让学生通过作文教学获得人生发展的一些素质。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说,小学阶段的作文教学是学生写作的启蒙阶段。但是许多小学生都怕作文,感到作文难.无兴趣。因此.要通过作文教学培养学生成长过程中需要的素质,就要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使之达到作文乐、乐作文的境界,从而实现作文教学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训练综合性很强,它既是语言文字的训练,也是认识水平的训练。在这个训练过程中体现着听、说、读、写、思诸多方面能力的培养,体现着学生整体素质的高低。学校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学生有着很强的表达欲望,在一起往往有说有笑,滔滔不绝。但作文课上他们却常常口叼笔杆,眉头紧锁,冥思苦想,下笔很难,最后不得不涂抹几笔,敷衍了事。其实,学生并非缺乏生活素材,也不是不会遣词造句,  相似文献   

8.
学生作文的过程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它涉及注意、感知、记忆、想象、思维、情绪等多种心理活动。学生写作能力的形成不仅要有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做基础,而且还需要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因为审题、立意、选材、布局、谋篇乃至用词、造句和修辞能力都主要是通过阅读获得的。因此,作文是对学生的一种综合训练.它既是字、词、句、篇的综合训练.又是多种心理活动的综合训练。写作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是学生认知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具体体现.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因而,作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作文教学是每一位教师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领域.然而它却是语文教学的薄弱环节。初中的作文教学和阅读教学应该密切结合,并重前行。我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不断寻求着作文教学高效性的新途径,具体的尝试做法是:一、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引学生走进写作殿堂;二、帮助学生积累素材.丰富学生写作储备库:三、指导学生严密构思,提升学生的写作素养。  相似文献   

10.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各科教学共同担负的任务。由于语言是思维的表达方式,所以,在作文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如何科学地融人作文教学中.也就成为作文教学的难题。  相似文献   

11.
《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时至今日,业已六年,它为语文教学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其中的作文教学打破了陈旧的框框套套.实行“开放”.显得空前活跃。拙文介绍的是合作交流型作文模式,其主旨是体现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体现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要有机结合,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完美统一,改变以往作文的评价方式等。这种教学模式通过一年多的实施。已显示出其旺盛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2.
在教育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各科教学共同担负的任务。由于语言是思维的表达方式,所以作文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如何科学地融入作文教学中,也就成为作文教学的难题。  相似文献   

13.
作文是学生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它体现了学生感知、思辨和交流的能力,更展示了学生心灵的成长历程。可是在作文教学中,有的学生兴高采烈,才思敏捷;有的学生却一筹莫展,落笔艰涩,真是“几家炊喜几家忧”!笔者认为,这样的作文教学就出现了“强弱群体”分化的现象,为了不使强弱分化问题日益严重,教师应及时关注“弱势群体”。为此,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数字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充分利用网络有机整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是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的核心,是改革教育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重要途径。它既深刻地改变着传统教育的面貌.又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战。信息技术与作文教学的有机整合.不仅可以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而且对学生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也具有其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每一位从事语文教学的教师都把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点。但是,“教师教学难,学生作文难”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小学作文教学,影响作文教学质量的提高。使作文教学由语文教学的重点成为既重又难的“焦点”。目前,作文教学出现了许多值得深思的问题:教师只重视命题,忽视对作文内容的把握,学生缺乏素材的选择能力,所写的内容也过于宽泛。其次,教师的作文指导针对性不强,指导过程未能循序渐进,无助于学生观察、描述能力的培养,也会造成学生练习写作缺乏成就感。  相似文献   

16.
传统语文教学是“独白”式教育,它忠诚于学科,却背弃了学生;进行着表演,却没有了观众;体现了权利,却忘记了民主:追求着效率,却忘记了意义。针对这种弊端,依据教育交往理论.新课标精辟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文本、教师之间的对话的过程。”教学其实质就是师生之间的一种特殊的交往,它也是师生与文本的一种相互作用的对话。这种互动对话作为阅读教学的新形态.既昭示着民主和平等,也张扬着个性和人性,更凸显着学生的主体地位。这种“对话”固然可以理解为无声的心智交流。然而,必须注意的是,这种“对话”在课堂教学中大量地体现为师生间的“言语对话”。由于理解上的种种失误.在具体的实践中.师生间的课堂言语对话还存在着不少有待于纠正的偏差。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笔者长期从事语文教学,倒不奢望学生写起作文来个个文思泉涌.一挥而就,但一直寻求着让学生不再视作文为一种痛苦。能乐于表达,“懂得写作是为了自己的表达和与人交流”。  相似文献   

18.
作文教学在语文教育乃至整个教育框架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它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全方位发展的人才,均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因为学生作文的过程就是运用语言表现思想认识,传达情感,并反映出主观和客观世界联系的过程。作文训练说白了就是训练学生驾驭语言能力的过程。语言功底、文化底蕴的深浅是作文水平的具体体现。现代语言学理论认为:“语言输入是学习者在学习过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前一句在写作的定义中告诉我们,作文教学不仅要着眼于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而且还要关注学生自我意识发展和精神世界的构建。后一句对写作的要求强调作文教学要真实地展现学生生命的本色。赵谦祥老师提倡的“绿色作文”,就尊重了学生的个性,把精神生命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作文充满生机。其实作文教学需要“绿色”,有绿色也更体现出“阳光”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作文教学具有思想教育性。学生在作文过程中,会得到思想品德,意志情操和习惯态度的教育。语文教师应重视运用作文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不断探索“教文育人”的最佳途径,以充分发挥作文教学的思想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