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今的小学音乐教材中严重缺失传统民歌的内容。传统民歌是民族音乐的根,是音乐文化的魂。要想更好地传承我国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我们的基础音乐教育就一定要充分认识到传统民歌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在教材选编上应贴近中国国情,摆正中西音乐的比例,突出民族音乐文化在基础音乐教育中的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2.
民间传统音乐文化是世界音乐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多元文化构建中的重要内容。我国音乐文化历史悠久,对世界文化的构建和未来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因此必须对学校音乐教育在民间传统音乐文化传承方面的作用进行重新定位。在教学中树立以民间传统音乐教育为本的教学主流思想,进一步加强音乐教育改革,推动中国民族音乐向着世界整体人类音乐文化的回归发展。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任务,传统音乐文化无疑是其重要内容之一.本文通过探究中国传统声乐之具体艺术形式——中国说唱音乐的专承、发展、创新,在梳理中国说唱音乐发展历史轨迹的基础上,对其在现代文化背景下的生存和发展进行了思考,并延伸至音乐教育视域,思索当代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背景下,实现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传承的应然思路及实然问题,寻求其对现代音乐教育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张晓武 《阴山学刊》2014,(2):99-102
采用民族音乐学基本方法——田野调查获得的梅力更嘎查乌拉特传统民歌的第一手资料,令人亦喜亦忧,这里的乌拉特传统民歌资源丰富,但总体生态状况令人担忧.今天的文化状况、演唱语境、学校教育状况和外来音乐都不利于蒙古族传统民歌的传承和发展.认识这里蒙古族传统民歌的生态状况,可以有针对性地提出保护、传承当地乌拉特传统民歌的方法,对区域蒙古族传统音乐乃至全国各民族传统音乐的保护、传承工作有所贡献.  相似文献   

5.
郭萌 《理论界》2007,(10):137-138
到2010年,我国文化发展的总体目标是: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不断扩大,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文化发展的水平与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际地位相适应。音乐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给学生传授演唱(奏)技能及音乐基本知识,音乐教育更是音乐文化的教育,要将音乐作为一种文化在学校教育中得以体现。认识音乐教育的文化属性,从根本上说,要提高对民族音乐文化教育的重视。大力加强和弘扬中华母语音乐文化,不仅是我们每一位高等教育者的责任和义务,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经典更是我们采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相似文献   

6.
弘扬民族传统音乐离不开学校音乐教育,随着对民族传统音乐研究和认识的不断深入,当下,在各类音乐教育中融入民族传统音乐,并将其作为基础性教育已经成为又一大前沿课题。本文就弘扬民族传统音乐这一主题来阐述几点拙见。  相似文献   

7.
从音乐文化形态的历史渊源来看 ,我国 2 0世纪初出现的音乐文化思潮使它在众多现代文化思潮中更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 ,这也使得后人更加深入思考近代音乐教育发展与历史文化传统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清朝末年,一批中国留日学生热心于学习西方音乐知识、研究并传播西方音乐文化。他们通过创办音乐刊物、研究音乐理论、创办音乐社团、组织社会活动、开展音乐教育、编撰音乐教材等社会实践活动,有效促进了中国社会对西方音乐文化艺术的了解,推动了西方音乐在中国的传播和中西音乐文化的交流。他们的音乐传习活动,不仅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契合当时国民的心理,而且推动了中国传统音乐的改革步伐。  相似文献   

9.
王桂芹 《云梦学刊》2011,32(4):122-124
本土化音乐教育是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期的本土音乐教育中,各级学校教材普遍引进了原生性乡土音乐,力求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本土音乐教学中的作用。因此,有必要研究在多元文化视野下本土音乐教育的发展过程和现状,并提出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中华民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年代里,伴随着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进程,勤劳智慧的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着璀璨迷人的音乐文化。传统民歌,则是中华传统音乐文化百花园中一株芳香四溢的奇葩。  相似文献   

11.
海西民歌是我国各地民歌的一个组成部分,同其他地域的民歌一样,有着它独特的风格和特有的发展历程。笔者着重对海西音乐的历史轨迹及其文化遗存加以研究和整理,介绍了海西地区音乐的艺术风格和特征,通过这一系列的研究,唤起更多热爱音乐文化的受众投入到中国民间音乐的爱好、研究和发展中来,使得我国民间的群众文化能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音乐教育既是音乐文化的核心,更是世界文化的核心。本文对音乐的素质教育功能和多元文化功能进行了阐述,对音乐教育的理念及发展趋向提出了一些设想与建议。笔者认为,我国的音乐教育应该在重视本国、本民族特别是少数民族音乐的同时与世界接轨,走多元化音乐教育之路,这应当是我国目前音乐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3.
任红军 《学术探索》2013,(12):134-137
传统民歌是我国民族宝贵的文化资源。珠江上游传统民歌因其独特的地缘性,历经数千年,与生活在这片神奇土地上的各族儿女和谐共生,并在历史的传承与文化的碰撞交融中形成了多元并存的文化艺术形态。从人类学特别是音乐人类学的角度考量珠江上游传统民歌的文化内涵,将珠江上游传统民歌研究纳入体系化、长期性、多角度、跨视角的研究中,实现尽量客观的审视这种文化形态的目的,从而为发展珠江上游的文化艺术,提供人文观照。  相似文献   

14.
马艳 《江西社会科学》2012,(12):215-218
中国古代音乐美学中对音乐的论述多从政治、伦理、哲学等层面综合阐发音乐的意义.周公建立初期,建立了严格的礼乐制度,并在中国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音乐教育学校.中国美学思想理所当然是以西周的哲学观念、礼乐文化为胚基而生长发育的.这使中国美学充满一种易准天地、弥纶大道、参赞化者、契合真宰的生命精神,充满一种生气贯注、蓬勃旺盛的生命动力.在西周时期的音乐教育制度中透露着对生命个体的关怀,教育中显露出西周时期审美理想的追求.本文通过对西周时期音乐教育制度、审美意识以及和现当代音乐教育的联系进行简述,旨在从西周时期的音乐制度中梳理出处于萌芽阶段的审美意识.  相似文献   

15.
多元文化音乐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已经成为新的国际化浪潮,越来越受到音乐界和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在高等师范的音乐教育中拓宽多元文化视野,进行多元文化钢琴教育,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高师钢琴教育中的多元文化实践一要加强对各国、各民族钢琴音乐文化的研究,二要加强对中国钢琴音乐文化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在多元化社会发展中,音乐教育如何实施多元化音乐教学也成为研究热点。多元化音乐形式实现了全球多种音乐文化的融合,多元化音乐教学模式在音乐教育中的实施,更有助于提高音乐教学质量和教学有效性。本文就音乐教育中的多元化音乐教学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7.
韩国电影《春香传》和《卖火柴小女孩的复活》分别以古代韩国民间故事和现代韩国社会寓言为主题内容,形成传统的和后现代的两种电影音乐的运用方式和艺术风格,体现了传统文化的音乐形式美和后现代文化的音乐游戏感,电影音乐中的这两种文化与当代社会分别进行了审美融合和审美探索,体现出审美救赎、包容差异、拒绝平庸等审美现代性特征.  相似文献   

18.
近百年来中国社会音乐文化的变迁与中华音乐文化之根发生严重错位,失去了中华民族音乐中的文化传承和音乐的文化主体地位.面对中华文化影响力的日益扩大,重构当代中国音乐文化尤显必要.重构之策是:把音乐放置于社会和文化的大背景中进行认识和研究,同时,在音乐中对社会和文化进行再认识,并强调“中华母语文化”的音乐教育方略.  相似文献   

19.
《东岳论丛》2016,(7):157-163
中国现代音乐教育观念对中国传统乐教精神有着自觉的承续意识。它首先延续了传统乐教对于音乐教育本质的界定,将其定义为审美教育、道德教育、伦理教育与政治教育相融合的综合性教育,而非纯粹的美育。与此同时,中国现代音乐教育还捡拾起了乐教观念中强调音乐社会功利价值的传统,以音乐教育为工具,将一些现代观念如"民主""科学""民族富强"等注入其中,来实现民族的新生。此外,中国现代音乐教育家在大谈音乐的社会功能的同时,也在进行着一场现代化的"正乐"运动,有着古代士大夫以雅、正之乐教化天下的影子。所有这一切,都是使得中国现代音乐教育与传统乐教有了一定的相通之处,二者有着明显的传承关系。  相似文献   

20.
发挥基础音乐教育作用服务桂林文化名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础音乐教育与文化名城建设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两者以音乐文化为中介,构成了水乳交融的支杂的网络系统.一方面,基础音乐教育包含于音乐文化之中,是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制约着文化名城建设;另一方面,基础音乐教育反作用于音乐文化整体而呈现自身的价值意义,提升音乐文化在文化名城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传承发展桂林音乐文化,把桂林音乐文化整合到桂林市基础音乐教育的课程体系中,不仅体现了我国基础音乐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而且为桂林文化名城建设提供了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