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晚近以来,投资条约的发展出现自由化和多边化的态势.各类投资条约和中国投资条约实践中所产生的变化显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在某些自由化投资规则上并未取得一致意见,在WTO多边投资协议问题上也存在许多分歧,但是国际投资规则将以渐进方式实现自由化.我国应反对制定不符合发展中国家经济承受能力的自由化条款,并通过团结其他发展中国家促成有利于东道国的投资规则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论WTO协定体制对国际投资法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WTO协定蕴含着大量的国际投资规范 ,它不仅丰富和发展了国际投资多边法制的内涵 ,使国际投资法的自由化、强制化更加明显 ,推动了国际投资法的调整机制日趋多边化 ,而且对国际投资双边法制和各国国内立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WTO内多边投资规则谈判的利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是否在WTO内谈判制定新的综合性的投资规则,争议颇多。主要争议在于分析欧盟、非政府组织和发展中国家的立场,依据若干客观标准总结在WTO体系内进行多边投资规则谈判的利与弊,其有利之处在于广泛的国际社会参与、弥补现行双边投资条约的不足、保持相互依存关系的平衡等,其弊端在于WTO的投资规则难于与现行区域投资协定保持一致,发展中国家政府能力较弱等。但总的说来利大于弊。  相似文献   

4.
从1948年<哈瓦纳宪章>到WTO的TRIMS,国际投资法制经历了从多边投资条约的失败到双边与区域性投资协定繁盛这样一个发展过程,但是国际投资法制多边化进程从来没有停止过.晚近国际投资法制一致性发展的需要、投资者与国家及国际组织的努力推进,使得国际投资多边法制建设产生了可能性也具有可行性.未来多边投资条约中的重要问题如平台建设、争端解决机制、既有条约与未来多边投资条约的关系等能得到有效的解决,多边投资条约的产生则会很快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5.
随着跨国投资的迅猛发展,投资自由化已是大势所趋,世界各国都对其外资政策进行调整,由限制趋向宽松,甚至鼓励。对此,中国应持的态度是积极参与国际多边贸易体制和区域经济合作,提高投资自由化趋势中的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发展中国的经济。具体对策是加快加入WTO的步伐;制定具体落实APEC有关投资自由化规定的措施;注意利用外资政策与有关贸易政策的结合。  相似文献   

6.
以2001年启动的多哈回合谈判受阻和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带来的贸易保护主义泛滥为契机,双边的、区域的高标准新规则渐渐成为国际经贸规则重塑和整合的主流。国际经贸规则变化的新趋势和新特点主要表现为知识产权保护规则不断强化、国际投资规则高标准自由化、服务贸易规则高标准开放。这种变化的原因一是全球价值链分工的深化要求国际规则的一体化和透明性,二是WTO多边主义受挫与区域主义兴起给发达国家主导新规则的制定创造了条件。根据国际经贸规则变化的新趋势,我国应积极研究和妥善应对。  相似文献   

7.
我国对越南的投资需要相应的国际法保护。根据对中越多边及双边投资国际规范的比较分析,我们发现前者存在作用有限、成本较高等问题。为此,我们应把保障中国对越投资的重心放到中越双边投资协议上,并利用我国所参加的双边或区域性投资协议推动全球性投资国际法制的确立及完善。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逆全球化"风潮和保护主义的盛行以及中国企业竞争力的增强,中国对外投资正在面临愈发严重的障碍.而在WTO多边框架遇阻的情况下,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已经成为支撑贸易与投资自由化的重要依托.在上述背景下,基于中国与179个经济体的双边投资存量数据,在引力模型框架下采用三阶段DEA方法测度了中国2003—2018年的对外投资壁垒,并利用基于组内均值匹配样本的双重差分(DID)模型实证检验了自由贸易协定在降低对外投资壁垒方面的效果.结果表明:在样本期内,中国的对外投资壁垒特别是对于发达经济体的投资壁垒总体呈上升态势,而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的签署可以成为打破这一壁垒的有效途径;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的政策效果存在较长的持续性,且这种持续性在发展中经济体之间更为明显;同时,参与"一带一路"倡议有助于促进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在降低投资壁垒方面的政策效果.基于上述结论,未来中国应进一步促进与相关经济体特别是发展中经济体的自由贸易谈判,继续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扩大对外经贸交流,加快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进程.  相似文献   

9.
不断发展与完善双边投资保护协定的条款与内容,主要目的是通过扩展、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完善国内司法救济、减少投资争议并与国际仲裁协调,从而扩大、促进国际投资。近年来,经济全球化和频繁的国际投资活动促使双边、多边及区域性的投资协议的激增。随着外资投资中国以及中国投资海外的不断深入和扩展,中国双边投资保护协定数量激增。对中国双边投资保护协定的定义条款、保护及待遇条款、国际仲裁条款、保护伞条款以及征收与补偿条款的演变和发展的分析表明,中国应尽快制定自己的投资保护协定范本,适应国际投资发展趋势,提高中国海外投资利益的保护水平。  相似文献   

10.
美国“竞争性自由化”战略的形成与实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战后美国对外贸易政策有四个目标。为实现这些目标,美国政治领导人实行了“三轨道”的对外贸易政策,即在多边、区域(包括双边)和单边三个领域实施贸易政策。“三轨道”中的多边主义和区域(包括双边)被美国经济学家伯格斯坦称之为“竞争性的自由化”。2001年,小布什入住白宫后,美国行政当局把“竞争性自由化”提升为美国的一种对外经济战略。这一战略的重点是美国积极参与区域和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和缔结。本文就美国这一战略的形成、实施和对美国经济的影响进行阐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