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趋于强势的当代青年人力资本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青年是一个历史性概念,工业化社会时期青年阶段被理解成是一个相对不完整、不定型、不成熟和不正式的时期。青年与成人相比,他们处于社会的边缘,成人则处于社会的中心。经过多次技术革命之后,以机械化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工业社会已经被发展和提升为知识化为主的后工业社会。在知识经济时代,青年成为许多新兴行业中的开拓者和领导者。这些青年以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方式实现着财富和资本的积累,他们自身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方式成为百万富翁。青年群体的这些强势表现已经使青年时期不再是一个具有一定否定性和消极性的阶段,不再仅仅是人生的准备期和不成熟期。青年在当代社会中成为最具有强势发展趋势的人力资源,从而青年成为一种最重要的资本。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之后的中国社会进入平稳发展阶段,集中力量办大事更多的是存在于国家层面特定目标的行政动员和资源配置。在这样的情况下。青年的群体发展状态是否还可以用“运动”来概括需要作进一步探讨。青年群体发展状态是社会发展状态的组成部分,分析青年发展状态其实质是要得出对于社会状态的判断。以国家导向规定青年运动的方向和结构有利于青年群体与社会的强力整合,社会因此而提高其现实发展目标的效率。存在的问题则在于。青年群体的权利诉求易于被湮灭在“高度角色化”和“被神圣化”之中。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之后的中国社会进入平稳发展阶段,集中力量办大事更多的是存在于国家层面特定目标的行政动员和资源配置。在这样的情况下。青年的群体发展状态是否还可以用“运动”来概括需要作进一步探讨。青年群体发展状态是社会发展状态的组成部分,分析青年发展状态其实质是要得出对于社会状态的判断。以国家导向规定青年运动的方向和结构有利于青年群体与社会的强力整合,社会因此而提高其现实发展目标的效率。存在的问题则在于。青年群体的权利诉求易于被湮灭在“高度角色化”和“被神圣化”之中。  相似文献   

4.
当今社会,各种青年时尚在青年中广泛而迅速地流行。如何认识当代社会中发生的这种青年时尚现象?它形成的社会原因与心理因素是什么?它对社会发展起着什么作用?本文试图从社会学的角度,对此社会现象作一具体分析。一所谓青年时尚,是指在一定时期内,青年群体普遍流行的某种生活规格或样式。1具体来说,就是指一个时期里相当多的人对特定的趣味、语言、思想和行为等各种模型或标本的随从和追求。2青年时尚是时尚的主体或主要部分。青年时尚所蕴含的文化,是一种随时代变迁而不断演变的价值观。简言之,它是一种流行文化。这是因为:1.它是青年对某…  相似文献   

5.
青年亚文化是特定时期青年群体共同情绪的一种文化表达,"小猪佩奇"与"社会人"的偶遇,是青年群体凭借其特有的触媒习惯进行的二次网络创作,将青年群体具有隐蔽性、集体性和延续性的综合性焦虑进行隐性表达。同时,也迎合了"90后""00后"青年群体幼态持续和价值虚无的情感需求,但青年亚文化毕竟是一种非主流文化,应该理性看待其存在,避免过度消费流行文化,偏离青年群体的主流价值观。社会各界需要关注青年群体,尤其是以"90后""00后"为主体的大学生群体,在尊重青年文化多样性的同时,对青年群体亚文化进行规制,加强媒介素养教育,营造健康的网络氛围,加强青年群体责任意识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相似文献   

6.
运用可视化知识分析和科学计量等方法,系统梳理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我国大学生研究的期刊论文成果,可划分出新中国成立初期、文革期间、改革成长期和高教大众化四个阶段,各阶段的大学生群体相应定位为爱国专业型、政治激进型、社会精英型、大众知识与创新精英型四种类型,分析发现大学生群体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主体性不断得到增强。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宏观发展变化直接影响到大学生培养教育的各个方面,基于知识分析视角的研究既可以看到大学生群体的阶段性特征和成长进化,也可以观察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和理论研究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7.
“微博忙人”现象的流行,是社会现实和网络传播的合谋:即空虚浮躁的社会心理、网络恶搞的泛滥及微博的普及;从传播的内容来看,被赋予了现代生活元素,反映了当前青年群体中的生活方式和流行文化。从这一网络现象的流行机理、传播内容分析入手,可见当前青年群体讲求个性创新、崇尚“娱乐至上”的社会心态和价值取向。应该理性地认识和看待这一社会文化现象,以更好地把握青年的成长特点和思想趋势。  相似文献   

8.
一、理论分析框架对如年代以来有关青年发展(包括总体的和某一方面的发展)状况的调查数据做一深层次的分析,我们发现:青年发展过程中的倪离现象虽然仍然存在,但与80年代不同,青年的偏离并不构成青年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特点。相反,盼年代的青年更主要地是表现出与业已更新了的社会主文化的一种“亲和”。在社会的不断青年化和青年的不断社会化过程中,青年与社会之间处于一种相对平和状态。青年激进行为的退场与社会对青年指责之声的相对减少并存。青年发展的这一客观状况启示我们,应当从新的视角来观察和解释社会转型时期的青年发展。…  相似文献   

9.
一、青年研究的崭新起点生活在今天的每一个人,如果要从少年走向成人、从家庭走向社会,必须在体力、智能和心理上经受更长时间的教育和训练,方能完成成长期的社会化,从而适应现代文明。因此,作为人的社会化、现代化中的重要一环——青年期在向两极延伸,青年期的种种社会现象格外引人注目。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86年国际青年年所发表的《社论》中所揭示的:“青年问题是现代社会特有的问题”。青年问题之所以受到国际性的重视,首先是20世纪以来,世界青年状况发生了急剧变化,青年在世界人口中的比例越来越大,逐  相似文献   

10.
“偏离”与“整合”──论青年文化与主导文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社会文化作为一种社会规范,是社会居支配地位的意识形态、经济秩序、组织导向力量的集中表达,代表着社会发展的主导价值,是对社会现实的正面映视。它规定、影响着青年文化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规模;而青年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的副文化,是青年社会生活存在方式的总和,它处于被动、从属的位置。但基于它的文化超前性、“边缘性”等特点,因而它总是着眼于创新、反叛。因此,青年文化与社会文化总处在矛盾冲突和双向互动过程中,即既存在着青年文化对主导文化‘偏离”,又存在着主导文化对青年文化的整合。一、社会“整合”与青年“偏离”历史创…  相似文献   

11.
当代青年的道德表现与体系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杭州胡斌飙车案”、“复旦学子虐猫”到“时尚女孩拒绝帮扶摔伤老人”,形形色色的表象后蕴含着同一实质:当代中国青年在社会化过程中,面对西方思潮与社会转型的冲击,其价值观念、行为方式都已发生剧变,部分青年表现出道德自我意识膨胀、道德功利性明显、道德价值混乱等多方面的道德偏失。重构当代青年道德体系.培育与现代化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道德人格和道德主体精神,使每个个体走出道德困惑,不仅是青年成人成才的自我要求,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求。  相似文献   

12.
从“杭州胡斌飙车案”、“复旦学子虐猫”到“时尚女孩拒绝帮扶摔伤老人”,形形色色的表象后蕴含着同一实质:当代中国青年在社会化过程中,面对西方思潮与社会转型的冲击,其价值观念、行为方式都已发生剧变,部分青年表现出道德自我意识膨胀、道德功利性明显、道德价值混乱等多方面的道德偏失。重构当代青年道德体系.培育与现代化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道德人格和道德主体精神,使每个个体走出道德困惑,不仅是青年成人成才的自我要求,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求。  相似文献   

13.
青年研究及其基础理论建设,应从厘清“谁是青年”和“青年是谁”这两个问题入手,不求构建那种主观的、封闭的庞大体系,而应注重回归青年自身,回归社会与青年的种种互动关联研究,在一个开放的状态下,在一个自然生成的过程中,以高度的学术自觉,吸纳和吸引多学科的研究成果和研究力量,走一务“集约化”发展的路子,逐步改变中国作为青年人口大国却是青年研究弱国的不合理局面。  相似文献   

14.
2014年以来,台湾地区发生的"太阳花学运"与"反课纲运动"等青年社会运动对台湾政治格局、社会秩序与民主思想带来强烈的冲击与影响,运动中的"青年反叛"现象反映了相当部分的台湾青年在当前两岸关系与社会发展态势下的思想价值倾向与行动主张,一方面从群体特质与现实困境来探究"青年反叛"的主客观基础因素,另一方面从青年社会运动发展演化的六个阶段,即导火索事件、网络舆论"发酵"及网络从众蔓延、集体动员规模壮大、行动升级并达到高潮、多次博弈谈判及运动转折点产生、运动退潮及行动终止来分析台湾青年社会运动所折射出的社会心理与集体行动特质。  相似文献   

15.
青年与青年运动既伴随着近代社会的进程而诞生,同时也是作为近代社会的对立、对抗的一方而存在。"青年"理念的产生并不是一个由社会问题而产生的孤立现象,或者是政治运动的权宜之计,而是近代化过程中一种新型思想的诞生,是一种以"青年"理念为核心的概念群的产生。这类概念体系在充满着形形色色"主义"的19世纪可以被称之为"青年主义"。到了19世纪80年代,日本的知识界、舆论界将近代西方哲学和社会理论进行了翻译与再创造,构筑了汉语范围内有关"青年"话语的原生系统。自此,"青年"作为一种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贯穿整个20世纪,并且深刻地影响了现代中国的政治社会进程。  相似文献   

16.
青年“博客文化”是指当代青年广泛利用“博客”为手段记录生活、发掘自我、展示自我、不断实践的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和交流方式。本文从兴起、特征、影响对青年“博客文化”进行解析,提出了重塑青年“博客文化”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后浪》宣传片在2020年五四青年节前夕发布后立即引发热议,直接导致"后浪"一词入选十大网络热词,并成为青年群体的新代名词.通过对微博数据LDA模型话题的分析发现,由于个人认同、代际观念和批判倾向的差异,青年群体对视频表现出了不同的情感倾向和看法;青年的异质性态度也折射出他们的现实境遇和数字时代下新的世代关系.通过对此现象的研究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当下我国青年的社会心态和现实困境.  相似文献   

18.
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认同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问题范式是支撑既有新生代农民工研究的主导范式.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常常被当作一个“问题群体”在研究。本文基于对一个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社会之历程的阅读、理解和阐释,从社会认同角度探究了新生代农民工研究方式问题: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并非一个问题群体所能简单概括.需要细致、冷静地观察与追踪研究;新生代农民工研究应摆脱结构化的问题范式,走向一种过程性的理解范式。本研究认为,群体资格是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认同研究新的可能的研究路径。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生态学的视角探寻青少年研究的路径,以回应青少年研究中出现的困惑。通过对青少年生态系统的构成、特性及其平衡机制分析,提出在现有系统中增加专门援助系统.以修补原系统破损的结构和残缺的功能。最后探索了问题性、成长性与发展性以及前瞻性等三类青少年研究的生态学路径。  相似文献   

20.
常规的对于当代青年群体的研究和分析,往往集中于这些"享有共同价值和具有相应的实现角色期待"的特定年龄群体正在或应当发挥什么样的作用,这一群体对于社会期待的反应是否符合原有的程序化标准,他们与既定的社会规则是否保持良好的互动关系等方面.而这些研究和分析,又因为研究者的观察角度和收集资料的方法不同,其论证不可避免地具有相当程度的推理特征,则往往得出不可验证的较为粗略的结论.以"5.12"大地震为坐标,分析以丰富的物质财富和多元文化相互交融作为成长平台的"80后"、"90后"以至于"00后"的群体应急行为,可以对于当代青年群体的行为模式有更进一步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