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2 毫秒
1.
实物期权理论在房地产投资项目决策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房地产投资具有较高的不确定性,运用传统的投资项目决策的净现值法则不能很好地解决房地产投资决策中面临的较高不确定性问题.本文引入实物期权理论,并应用净现值法则和实物期权理论进行房地产投资决策案例对比分析,得出了在较高不确定性环境下,实物期权理论能够发现不确定性的价值,较传统投资决策方法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2.
资本投资决策期权理论解释宋凯惠一、NPV法则及其存在的缺陷传统的投资决策中,通常采用NPV法则(净现值法)来确定一个新项目是否值得去投资。首先,计算出投资带来的预期现金流量现值。然后,计算出完成项目的支出流量现值。最后,计算两者之差—投资净现值(NP...  相似文献   

3.
结合油气勘探项目的特点,探讨油气勘探中存在的实物期权特性,以及对油气勘探项目经济评价时采用的实物期权法与净现值法的区别进行了分析.同时,将二叉树期权定价模型运用于油气勘探投资决策中,与传统的净现值法进行了比较,并指出在较高不确定性条件下的油气勘探项目的经济评价中,实物期权法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投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4.
实物期权方法将项目投资中的管理柔性视作期权(选择权)进行分析,比传统的净现值法更适合用来分析不确定环境下的项目投资决策问题。论文分析了传统净现值法的缺陷及实物期权法对其的改进,以及项目投资中实物期权的类型,构建了基于实物期权的项目投资决策模型,并对实物期权方法在项目投资决策中的应用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5.
实物期权是在金融期权发展过程中演变而来的,它将金融期权定价理论应用于实物投资决策分析方法和技术中,是一种新型决策工具。本文考虑到电力建设项目不确定性,将实物期权理论运用到电力建设项目财务评价中,在对具体电力建设项目评价分析中,与传统的净现值法相比较,实物期权分析法可以根据未来可能会出现的各种情况制定管理方案,同时考虑项目的战略投资价值,使建设项目的价值尽可能地显现出来,以使投资者的投资决策与项目运行的客观实际情况比较一致。  相似文献   

6.
R&D投资评价的期权博弈方法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R&D投资具有不可逆和不确定性的特征,传统的净现值法由于忽略了R&D投资的期权价值,从而低估了R&D项目的价值,而目前利用实物期权理论评价企业R&D投资时又忽略了竞争对手战略行动的影响。基于此,结合实物期权方法和博弈论的期权博弈方法成为评价双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下企业R&D投资决策问题的最佳工具,不但分析了R&D投资的期权价值,而且还将战略互动纳入到模型中。案例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矿业投资不确定性高,采用传统净现值法对矿业投资进行价值评价,可能导致真实价值的低估.本文运用实物期权理论与方法,结合矿产品价格的特点,构建了基于实物期权的矿业投资价值评估模型,为矿业项目投资评估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模糊实物期权在风险投资项目决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传统的NPV法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实物期权方法结合NPV法对风险投资项目进行投资决策。但是现有的风险投资项目实物期权方法均假定期望现金流现值和投资成本为确定值,而实际上由于风险投资项目的高不确定性,该假设是不现实的。因此本文假设期望现金流现值和投资成本为梯形模糊数,运用模糊实物期权方法计算风险投资项目的期权价值和投资延迟时间。  相似文献   

9.
房地产投资决策中的实物期权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传统的房地产投资决策方法的基本假设及其缺陷的分析,提出了其不适应存在大量不确定性因素的房地产投资环境之处.由此引出实物期权思想并对其定价公式进行详细剖析,提出了实物期权分析方法运用于房地产投资决策中的总体思路,突破了传统投资决策方法的局限性,使投资决策更加科学、合理,并对房地产企业投资管理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项目投资决策的传统方法是进行项目净现值分析,而净现值方法也为项目主体的方案选择提供了简明而有效的评价准则.然而,由于忽略了项目不确定性和项目关联主体的相互作用,所以项目净现值分析常常不能为准确的项目投资决策提供足够充分的理论支持.随着期权理论和博弈理论的发展和成熟,期权方法和博弈方法已成为了项目投资决策的基本方法,而项目期权和项目博弈也构成了现代项目投资决策思维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11.
物权冲突与物权法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物权冲突的详尽分析,说明和阐述了物权冲突对经济秩序所产生的不利影响,并力求寻找解决和避免物权冲突的途径,以此确定我国物权法所应选择采取的基本原则,即一物一权主义,物权法定主义和优先权原则  相似文献   

12.
物权法定主义原则被普遍认为是物权法的一项基本原则,它具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随着社会的进步,那些历史必然性已经不复存在;同时该原则违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有悖于意思自治这一私法基本理念,在实务中也愈来愈暴露出其滞后性及僵硬性,已经满足不了人们创设新型物权的需要。我国物权立法中应在建立科学适当的物权公示制度的前提下,放弃物权法定主义原则。  相似文献   

13.
我国不动产物权登记立法应确立登记行为私法观念,建立统一、独立、以服务于交易安全为任务的登记机关、登记赔偿制度、异议登记制度等;确立物权行为独立性与无因基础上的实质审议主义,公开登记薄以确立公示与公信原则;确立嘱托登记、宣告登记、公有物登记、区分建筑物登记、预告登记等登记种类。  相似文献   

14.
在市场机制存在资源无法有效配置的局限性下,商业性房地产金融机构与政策性房地产金融机构协同发展的同时,应更重视政策性房地产金融机构的发展。借鉴日本、韩国和新加坡的经验,我国政策性房地产金融机构应该在政府的支持下配合公积金项目,筹集社会各界资金,保障我国房地产业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5.
《物权法》是一部确认财产、利用财产、调整财产关系、保障财产权益的基本法,是新中国立法史上第一次对老百姓的财产进行全面系统保护的法律。《物权法》的民本性贯穿于整部法律之中,尤其是物权观念的树立、平等保护原则的确立、不动产登记制度的完善以及一系列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规定,可以充分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激发人民群众创造财富的活力,促进社会和谐,从而凸显出《物权法》鲜活的民本性。  相似文献   

16.
物权观念是整个物权法藉以建立的逻辑基础.物权观念经历了由古典绝对物权到现代相对物权的变迁.普通法系早在15世纪末就顺利地实现了这一变迁,大陆法系中的法国法系也在18世纪末产生了成熟的经由契约变动物权的相对物权思想,而德国法系的物权法则始终囿于古典的绝对物权理念.我国未来物权法应当顺应物权观念演进的历史潮流,实现由绝对物权到相对物权的历史性更新.  相似文献   

17.
诚信原则应该包括主观诚信和客观诚信。主观诚信是行为主体对自己以及与其相关的相对人行为符合法律或具有合道德内容的个人确信或信赖。客观诚信就是要求主体依法行事。诚信原则对物权关系中的物权行为制度、公示公信原则、善意取得制度和占有制度都起到了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论述了实时应用软件从循环轮询系统,前后台系统到实时多任务系统的发展及实时多任务系统的特点;分析了实时操作系统所提供的典型性能指标、任务切换时间、中断延迟时间;研究了其性能指标与实时多任务应用的最坏情况设计的关系,最后提出实时操作系统应该提供的性能指标供应用设计。  相似文献   

19.
以登记合同成立模式为起点,我国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物权变动模式立法逐步形成了债权形式主义和对抗主义两种模式并存的格局。作为一种与古典绝对物权观对应的模式,债权形式主义不仅割裂了模式构造与现代物权法的权利基础———观念物权之间的内在联系,违背了物权观念和物权变动模式演进的历史规律,也为一物二卖、物权行为理论提供了土壤,未来物权法应当以科学的对抗主义统一物权变动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