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树 《老友》2020,(2):11-13
近年来,各种媒体上老人鞋的广告铺天盖地。很多生产厂商瞄准了老年人的脚,大力推销老人鞋,让一些老年人眼花缭乱,不知所措。不可否认,有些品牌的老人鞋对老年人的健康确实有帮助,但是老人鞋市场的乱象也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有关部门应该切实履行职能,防范不法商家借助发展银发经济的热潮,销售伪劣产品,损害老年人的切身利益,为老年人的健康保驾护航,不让"老人鞋"成为"坑老鞋"。  相似文献   

2.
新华 《山西老年》2008,(3):59-59
问:人常说"老掉牙",老年人的牙齿一般会脱落,是不是年龄大了,牙齿就像熟透的果实自然脱落了呢?答:很多老人少牙甚至无牙。有资料表明,65岁~74岁的老人平均失牙9.86颗;随机抽查500名60岁以上的老人,有半数无良好的口腔保健习惯,能做到每日早晚两次刷牙者仅为10%~20%,  相似文献   

3.
袁玮 《社区》2012,(23):55
"有什么想不通的找丁姐。"上海市徐汇区枫林街道",丁姐"的名字响当当。这位社区老人口中的"丁姐"是年过花甲的"前社区党支部书记丁军"。枫林街道的老年人比例高达30%,是徐汇区老龄人口最多的街道。"老年人更需要精神的慰藉,社会的关爱。"  相似文献   

4.
高峰 《社区》2011,(22):20-21
辽宁省大连市中山区桃源街道现有60岁以上老年人11395人,占辖区人口的17.3%,其中80岁以上高龄老人1749人,子女不在身边的"空巢"老人100余人,低保特困老人69人,三无老人9人。通过调查发现,辖区养老事业存在以下几个突出问题:一是居民老龄化比率偏高;二是养老方式较为单一化,超过90%的老人以家庭养老为主要养老方  相似文献   

5.
涂俊明 《老友》2010,(1):45-45
我在报上读到一篇关于"新派老人"的文章,觉得颇有趣味。在当下社会和谐共荣的大好环境下,学做"新派老人",确实大有意义。它能够较好地改善老人的生活环境与生存质量。何谓"新派老人"?"新派老人"的年龄大多在60岁左右,他们最明显的亮点是:基本上摈弃了老年人传统  相似文献   

6.
家庭交往弱化和社区交往萎缩造成的农村老年人精神慰藉困境,是农村老龄化危机面临的主要挑战.以宜昌马村老年志愿服务队重建老年人社会交往的实践为样本,分析"低成本、高福利"的老人精神慰藉实现路径.研究发现:志愿服务队以老人同辈群体为对象、以村庄社会为空间、以公共参与为媒介,在需求瞄准、资源激活、组织动员三重机制作用下,重建老年人社会交往,回应老年人精神需求,维护村庄社会秩序.在城市化带来家庭养老功能弱化背景下,作为一种"集体化"和"组织化"的老人村庄生活新形式,通过志愿服务队重建老人社会交往不失为应对农村老龄化危机的一条出路.  相似文献   

7.
养生信箱     
《人生与伴侣》2006,(10):60-61
为何老人不宜吃菜子油,尿液有沉渣是否容易患结石,喝啤酒过多小心肝硬化,如何预防老年糖尿病足,前列腺疾病是否需节欲,看妇科如何选择就诊时间。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发展,全国城镇老年人家庭空巢率已达54%,并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空巢化打碎了传统家庭的养老模式,亲情的缺失使得空巢老人形影相吊,孤独寂寞,郁都寡欢。要想"老有所乐",除了儿女要多给老人生活和心灵的关爱,社会加强对老人的关注外,老年人自己也要学会"精神自助"。注重夫妻关系,减轻对子女的心理依恋  相似文献   

9.
《社区》2008,(24)
时下,不少晚辈为让老人安度晚年,十分关注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问题。但笔者认为,让老人"老有所聊"也应引起人们的关注。当前,许多老年人感受最深的是"生活无聊",有时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干脆就养宠物当个伴,有什么烦恼就与宠物唠叨唠叨。武汉等一些城市老人还出现了因寂寞花钱找陪聊的现  相似文献   

10.
李志雄 《社区》2005,(24):18-18
上海市卢湾区是老龄化程度较高的中心城区之一,8.02平方公里辖区内有老年人7.21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22%,其中独居老人3278人,占老年人口的4.5%。如何让老年人(特别是独居老人)健康、快乐地安享晚年生活,卢湾区根据区域实际,积极探索“三位一体”的养老服务模式。机构为老人提供“床位”年老、体弱、无法享受居家养老服务的老人如何安置晚年?选择入住养老机构可以解除后顾之忧。养老机构的服务人员为老年人提供耐心、细致的服务,把老人当作自己的长辈服侍。金色港湾老年公寓护理员、市“三八红旗手”、共产党员李红妹有一次将一位全身瘫痪的…  相似文献   

11.
盛芳 《社区》2012,(11):34
为丰富社区退休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皖北某市某区人社局组织100位退休人员在当地开展了"一日游"活动,并在中午安排了聚餐。考虑到老年人的身体状况,主办者只提供了一些饮料让老人们饮用。可是有近10位老人认为这样不尽兴,平时很难有  相似文献   

12.
"城里老人为长寿忙,农村老人为活命愁。"正当城市里的老年人在"老人节"接过儿女奉上的康乃馨、体检卡之时,一些遭遇子女弃养、衣食无着的农村老人,正守着面前空空的饭碗发愁。  相似文献   

13.
徐一健 《社区》2013,(8):26-27
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的小营街道有户籍居民9.7万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19374人,占总人口的20%,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空巢、独居老人日益增多,家庭养老功能日益弱化,老年人养老服务已经成为重大的社会问题。在2005年小营街道率先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基础上,2012年,小营街道又推出"1+2+X"互助化组团式养老服务运行新模式。街道现已建立敬老院3家,拥有床位224张;受益老人从2005年  相似文献   

14.
文章本着探索中国老人和美国老人对使用以咨询为基础的服务的不同态度的目的,以150位中国老人和145位美国老人为样本,采用"害怕亲近量表"调查了中美老年人对专业帮助服务态度的现状,比较了中美老年人对专业帮助服务所持态度的不同特点。结果发现:相较美国老人,中国老人对专业帮助的态度更不积极;不同的因素影响着中国老人和美国老人对帮助服务的信心。  相似文献   

15.
黎闻 《新天地》2015,(4):11
不如在改革医疗体制上下工夫从尊重和保护老年人权益层面来看,陕西规定"老人看病优先",是一项善政。然而,善政还要善为。当"老人看病优先",只能通过挂号"插队"得以实现时,已经违背了保障老年人权益的本意。事实上,老人挂号"插队",从小处讲,对年轻人不公;从大处讲,破坏了规则意识。更何况,一些老人也认为"插队"不妥。  相似文献   

16.
<管子>中的君主节欲思想是在齐国多数国君纵欲无度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其内容包括从"内圣外王"的治国思路的角度规劝君主节欲以治理好国家,从养生角度力劝君主节欲以保重自身的性命,从治国的角度劝谏君主遵从礼法以节制自己的欲望等三个方面的内容.由于<管子>中的君主节欲思想符合了君主长寿及富国强兵的心理需要,因而对国君纵欲有一定的约束力.但古代国家君主权力的至高无上又决定了其节欲思想只能属于劝谏性质,而不能形成一种强制机制以约束君主的无度欲望.  相似文献   

17.
老人俱乐部土耳其的第一所老年人俱乐部,在首都安卡拉诞生,由市长倡办、市政府拨款,主要为丰富老年人的文化生活。"老人俱乐部"内有会客厅、阅览室、劳作室,可以看书报、绘画、绣花,老人们在此聚集聊天、煮茶、娱乐,感到精神愉快。这个俱乐部不收一分钱,工作人员由退休人员自愿担任。老人公园日本是当今世界的长寿国家之一,老人越来越多,但相对来说老人活动场所却越来越缺少。于是,日本建设省新建和改建了一批公园,利用人数越来越  相似文献   

18.
浙江省宁波市招宝山街道后大街社区有居民5300余户,其中60岁以上老人的有1548位,这些老人大部分是与子女或配偶一同生活,独居老人120位,占老年人总数的7%。为避免老人独自在家出现意外而得不到及时救助的事故发生,后大街社区采取了多种解决方式。  相似文献   

19.
21 世纪,是一个经济社会更加发展的新世纪,也是一个人口老龄化的银龄世纪。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目前全球60 岁以上的人口已达6亿多,占世界总人口数的10% 以上。预计到2050 年, 岁以上的人口将 60达到20 亿,就会出现60 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超过15 岁以下少儿人口总数的现象,且有21% 的老年人为80 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在我国,现在60 岁以上的老年人已达1.32 亿,超过总人口数的10% ,而且今后60 岁以上的老人将以年均3.2% 的速度增长,预计到本世纪中叶, 60 岁以上的老人将达到4 亿, 占总人口数的25% ,即每4 个人中就有一个老年人。其中…  相似文献   

20.
今日意大利,人们往往把那些仍能自理生活和坚持部分工作的六七十岁的退休老人尊称为"新老人"。意大利"新老人"是继日本"新老人"之后在发达国家出现的充满活力和朝气的退休老年人群体,受到了包括联合国一些下属机构在内的众多国际组织的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