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书院是中国古代一种独特的教育机构,徽州是程朱理学的故乡,也是我国古代书院教学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徽州书院主张学生“进德”与“修业”并重,教学形式多样,强调“自行理会”、“知能相应”“寓教于乐”。  相似文献   

2.
历史悠久的徽州书院是徽州地区的重要教育场所和文化符号,明清徽州书院数量众多,有其独特的办学和经营管理特色,具有极大的魅力.源远流长的徽州书院极大的推动了历史上徽州文化的大发展,同时对后世教育也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徽州文会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明清时代的徽州府,以操商界牛耳的徽商和众多的书院①而饮誉全国,这些已为人们耳熟能详。然而,曾对徽州文化和社会生活产生过重大影响的文会却长期为人们所忽略。高寿仙先生在《徽州文化》一书中虽有所提及,但只是为了阐明“乡村管理与宗族”的关系,没有作深人的探讨。本文拟根据徽州地方志(府志、县志、乡镇志)并结合其它资料,对明清时期的徽州文会作一简单介绍,抛砖引玉,以期引起人们的注意。文会,又称为文社,是中国传统社会中的一种重要的社会组织,具有悠久的历史。《论语·颜渊》中有“君子以文会友”一语,说明早在春秋时…  相似文献   

4.
教育与生产、科技隔绝,是中华民族曾经在一百多年间受尽屈辱的根源,研究桂北的书院和窑址──正如“化验一滴血”自然和历史对桂北是厚爱的。她山青水秀,土地肥厚,气候宜人,自汉唐以降农耕文化日益发展,给社会延续打下了基础。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以私学、官学和书院为代表的文化教育和以陶瓷烧造业为代表的手工业,以“海上丝绸之路”、“海上陶瓷之路”、“中西南路”为主干的交通运输业都有相当发展。它们是古代桂北经济构成的重要方面和当时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本文桂北文化现象研究所界定的全州、兴安、灌阳、资源、龙胜、…  相似文献   

5.
徽州文化发达,素有“东南邹鲁”之称。早在南宋淳祐五年(1245),徽州太守韩补上书奏请创建歙县紫阳书院之后,徽州各地书院纷纷兴建,至明清时期达于极盛。本文拟就明清徽州书院的有关问题作一探讨,意在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6.
“贾而好儒”是古代徽商的一大特色。明清以降,在浓厚的儒学氛围中,有许多徽商亦商亦儒或是“儒、仕、商”三位一体,他们在书画、金石篆刻、医学等诸多领域都建树颇多,成为古代徽州文化的一大特色。而徽州商人与徽州文化的关系,也成了当今徽学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
徽州文化,博大精深而又具体细微。近年,各地对徽州文化研究蓬勃发展,涉及面广,课题浩瀚。大至程朱理学、书院教育、徽商经营、徽派建筑等等,小至一碗一盏、一张票据、一片册页等等,无不蕴藏丰富的徽文化内涵。前不多时。黄山市为徽州百姓所用的火火通召开了。徽州工艺(火火通)综合价值及应用学术研讨会”.从它的历史渊源、山地取材、工艺流程、科学原理、艺术造型、实用价值及能源利用等诸多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明显成果,从而反映它的徽州文化价值。无独有偶.黄山市还就。说鳖”这一徽州民俗课题进行了专题研究,并作为《徽州社会科学》杂志的“徽州说鳖”专题栏目名称.刊载了不少徽州文化专家的一些。说鳖”名篇,如陈安生的《说“新安”》、老松的《释“徽”》等。这些“说鳖”,既具有一定文化价值,而又突显徽州地方物色,从而为徽州文化研究开拓了新领域.增添了新形式,丰富了新内容。本人对此深感兴趣,因此不揣浅陋,也就。说鳖”这一课题,试以说鳖、说鳖。  相似文献   

8.
古代书院实施大学教育的教学组织形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始于中唐以后的民间具有教学功能的书院 ,是实施古代大学教育的学院。古代大学“皆用口授”的教学方式向生徒可“视简而诵”的转变是古代大学教学发展史上的重要飞跃。书院一开始就有补于官写“废坏”在数量上的不足和“皆用口授”在方法上的不足 ;书院在宋代与说学的结合则又使其在内容和教学指导思想上有了新的发展。书院在实行导师全面负责的教学制度下采取了教师升堂讲说 ,生徒个人读书、作业、自修 ,师生质疑问难 ,学友互相切磋。 展礼仪、优游山川 ,组织讲会、文会、诗会 ,以小考核、课试等教学组织形式。书院并将德行的修养当作学习的最高目标。书院的教学经验和理性思考中的许多问题对今天教育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均会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徽州社会科学》2008,(9):58-58
歙县提出“一城九品四区”思路策应“文化产业精品工程”“一城”:整合徽文化各种资源,形成以徽州古城为中心,辐射到相关特色乡镇的文化旅游板块。“九品”:围绕“一城”,塑造九大系列徽文化创意产业品牌。古城风貌文化,整治中和街、打箍井街、瓮城段等古城重点历史文化遗产,修复紫阳书院,恢复古太平桥风貌,凸显古城特色;徽州府衙文化,  相似文献   

10.
杨铮铮 《学术论坛》2016,(4):115-119
书院是中国传统社会特有的一种教育组织和学术研究机构。岳麓书院作为古代四大书院之首,其学术思想传统绵延千年,乃岳麓山儒、佛、道文化融合之结晶,亦先哲圣贤振英声于兹之产物。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岳麓书院形成了一种以儒教正统为主体,综合佛道思想的书院文化,完成了儒学的思辨化转型。自两宋至清末以降,岳麓书院以书院教育制度为核心,大力培养儒生,举行各种儒教仪式、祭孔大典,树立国家儒教信仰,以促进儒教的组织化,对引导古代中国社会提升德性,净化人心,和谐发展,担负过重要的文化使命。系统梳理岳麓书院文化中之宗教性,尤其是儒教功能之体现,对于新时期构建和谐社会,凝聚民族情结,提高道德水平,促进公民道德建设,复兴中华文化的文化战略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江西社会科学》2016,(6):237-243
江西古代书院数量居全国首位,现今江西仍是书院文化教育资源遗存最为丰富的省份。以江西为中心,考察中国省域书院文化教育资源保护与利用范式,当有可行之处。江西书院资源保护与利用形成了综合功能、纪念功能和教育功能三种模式。三种模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削弱了江西书院文化品牌效应。为促进江西书院文化教育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可从构建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合作机制;进一步挖掘和整合书院文化资源,提升书院文化品牌;传承书院精神,强化书院研究与创新等三个方面提供对策。  相似文献   

12.
徽学动态     
《徽州社会科学》2007,(12):14-14
黄山学院重视徽州文化的宣传研究和普及,除在有关各院系开设徽州文化专题课之外。科研处加大了对徽州文化科研项目的立项力度。今年校级课题立项中,一些大学生纷纷以“徽商”、“徽州建筑”、“徽州古村落”、“徽州方言”等方面的内容作为自己的科研课题,有不少毕业生毕业论文也选取了徽州文化作为论文主题,反映了大学生对徽州文化研究的浓厚兴趣。  相似文献   

13.
中国书院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朵奇葩。白鹿洞书院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中国的书院作为一种传统文化教育制度在明清之际传入日本,尤其是《白鹿洞书院学规》对日本私学的发展影响深远。日本私塾咸宜园是江户时代最大的汉学塾,虽然它不具备书院祭祀、藏书等功能,但深受中国儒家传统文化影响。无论是中国的书院还是日本的私塾都实行开放政策,以学习儒家经典为主要内容,注重知识教育和德育教育相结合,并且积极鼓励学生通过刻苦钻研学问来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价值理想。  相似文献   

14.
梦秋 《天府新论》1994,(4):95-95,F003
胡适与“五四”新文化运动研讨会述要梦秋由中国现代哲学学会、安徽大学、黄山文化书院、徽州师专、《江淮论坛》和《徽州社会科学》编辑部等单位和团体联合发起并主办的“胡适与‘五四’新文化运动研讨会”,于1994年5月28─—3且日在黄山市屯溪举行,来自北京、...  相似文献   

15.
陶行知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其教育思想对当前教育具有巨大的指导意义。他又是徽州的名人,是徽州社会文化发展的宝贵资源。徽州地区教育部门、农村学校要善于运用陶行知这一资源,大兴“学陶研陶”之风,深入实践其教育思想,推动农村教育的改革,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人才、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16.
宋代书院教育与宋代理学的传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宋代理学家充分发挥了书院的学术传播功能 ,开创了中国古代学术传播的新阶段。他们使书院在讲学、藏书、祭祀、课程设置、教学管理等方面更加制度化、正规化 ,确定了其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的特殊地位。同时 ,书院教育与理学传播的结合 ,极大地拓展了理学的发展空间 ,为理学得到社会各阶层的认可 ,超越其它学派上升为南宋后期乃至明清的官方统治思想做出了重要贡献 ,两者的结合对后世儒学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7.
徽学动态     
《徽州社会科学》2009,(7):25-25
7月5日,原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参观考察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考察中,吴仪副总理对博大精深的徽州文化深表景仰。 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在开设徽州文化六个专题展厅的基础上,经过充分准备,最近完成了徽州文化非物质项目展馆的建设,“徽州三雕”等部分徽州文化“非遗”项目将在这里作展示性复活。  相似文献   

18.
在和《徽州女人》电视剧编导金继武教授讨论“徽州女人”话题的时侯,我们都认为,“徽州女人”的确是徽州文化中一个最有文化内涵、最具震撼魅力、最引世人瞩目的好题目.但是如果隔雾看花、以点概面、浅尝辄止、入焉不深。就会浪费或糟踏这么一个好题目。说“徽州女人”,不论是文学创作,还是学术探究。都少不了对历史上徽州女人丰富生动史料的尽可能多的了解和认识。少不了结合社会历史背景对“徽州女人”种种表现的科学评判。在封建宗族社会,男尊女卑,“徽州女人”的史实记述。相对不多;对有关徽州女人的各种复杂现象。人们也品评不一.这就更增加了认识“徽州女人”的难度。多年来关心“徽州女人”的话题.在韩再芬、刘晓庆、归亚蕾等名人先后鲜明演绎“徽州女人”,世人一步步走近“徽州女人”的时候。特不揣浅陋。说说“徽州女人”五大特色,以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9.
问津书院因孔子“使子路问津”于此而得名,吸引诸多学者赴此拜访、祭奠、兴修书院.书院始建于宋末元初,存在七百多年,在明代中后期发展为著名的书院.书院的修建与发展,和地方士绅的支持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士绅们活跃于地方社会,积极参与地方文化建设,推动了当地教育发展,教化地方子民,并确立地方文化秩序.  相似文献   

20.
论徽州古建筑雕刻艺术“图形遗产”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山  徐百佳 《江淮论坛》2009,(3):175-178
以“徽州三雕”为代表的徽州古建筑雕刻艺术不仅丰富了中国建筑文化的样式和内容,还为后人留下了极为丰富的“图形遗产”。本文分别从审美、社会、文化的角度阐述了徽州古建筑雕刻艺术“图形遗产”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