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先秦散文论略——中国古代文学发展规律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往往可以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如果把中国古代早期文学与古希腊罗马文学相比较,那么,可以发现它犹若峻奇的埃及金字塔和恐怖的百慕大三角洲,笼罩着一层谜般的雾障。古希腊罗马文学源于史诗,从《伊利亚特》、《奥德赛》,悲喜诗剧,诗体小说,到薄伽丘的第一部散文体小说《十日谈》,文学经历了从神话化到人间化、从口头流传到书面创作和由简到繁的独立发展过程。古代中国文学(按:此指正统文学,唐宋以前它是中国文学发展的主  相似文献   

2.
古罗马文学起源于对古希腊经典的翻译与改写,但两者的关系并非如此简单.本文选取史诗这一体裁,从诗格、神名以及“糅合法”三个方面对古罗马文学“经典化”之路进行描述,剖析系统与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影响,阐述其“经典化”之由.研究表明,在古罗马文学逐渐成为“经典”的道路上,翻译子系统与文学母系统、古罗马文学系统与古希腊文学系统以及文学系统与文化系统之间的互动与相互影响,共同推进了它的发展与演进.  相似文献   

3.
近代以来,国内学术界对西方文明的源头——古希腊罗马的经济发展道路和经济思想,产生了误会。认为古希腊罗马是"海洋文明"或"蓝色文明",从开始就走上了海外贸易的发展道路,从而"重商轻农";而我们是"大陆文明"或"黄色文明",一直是农业社会,所以"重农轻商"。其实这是极错误的观念。从古希腊罗马作家的言论和现代学者的研究来看,古希腊罗马社会和我们一样是极重视农业的;而且从神话学角度分析,古希腊罗马人对农神得墨忒耳和酒神、丰收之神狄奥尼索斯的特别崇拜也反映出他们对农业的重视。因此可以断言,古希腊罗马社会的重农思想是毋庸置疑的。  相似文献   

4.
古代罗马是继希腊之后西方世界出现的另一个强大的民族.罗马民族晚出的历史条件,造成了其在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独特性.一般而言,罗马文化自诞生伊始就接受了希腊文明的成熟之果,但又体现着本民族的丰富个性.而其叙事艺术,这两种内涵也是十分明显的.与希腊文学样式产生的顺序一样,罗马文学中最先出现的也是神话艺术.根据有关的历史资料显示,公元前753年至前510年的王政时期,正是罗马民族处于从氏族社会向阶级社会的过渡阶段.此时前后,罗马本民族的神话已经出现.现在资料表明,最早的罗马神祗是零星而又散乱的,也是与原始时代早期的迷信观念紧紧相联的.例如,从早期的罗马文化遗迹中可以看出,古代罗马人认为每个地方或场所都有它自己的神祗,如家神、灶神、囤神、门神等等.又由于罗马人早期主要从事农牧业生产,因此,认为田地、山林、泉水、河流等也各有专门的神祗居住掌管.其中较著名者如羊群和作物之神法乌努斯、林神狄安娜等①.这种零星的、散乱存在的神话形态深刻地表明:罗马神话在其早期阶段也处于“原始的、单个的”独立神话阶段.②  相似文献   

5.
古罗马政治家、哲学家、文学家塞内加黜奢崇俭、顺应天时和保护环境的生态哲学思想,在丰富和发展了古希腊罗马生态哲学思想的同时,也为当今生态伦理学的研究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思想内容。对塞内加生态文学伦理思想的研究,一方面可以填补国内古罗马生态伦理思想研究的空白;另一方面还可为当今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6.
就文艺复兴使西方文明超过东方文明一事,阐述了由于古希腊和古罗马人文精神的发扬,人的天性的展现,确立了重视现世的人生的态度和人文主义的世界观;文艺复兴运动的产生及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使以人为本的现代思维模式取代以神学为本的思维模式,形成了在文学领域内以人性论为核心的较为系统的人学理论;文学开始向认识世界和认识人自身两个向度发展,这是人类认识上的巨大进步;文艺复兴时期受传统人文精神影响,一些人文主义文学家注重了人自身存在着的多重因素,深刻地揭示了人自身的复杂性。笔者从古希腊,古罗马的人文主义精神对文艺复兴时期文学创作的影响,阐述了古文明是文艺复兴时期文学创作的土壤和母胎。  相似文献   

7.
希腊神话对西方文学有着十分重要的发生学意义。从文学的思维特征而言 :古希腊神话的“诗性智慧”孕育了文学的自由象征本质 ,影响着文学实践活动本身 ;从文学发展角度而言 :西方现代文学“置换变形”激活了深藏于现代人意识底层的神话意识 ,使神话经历“人化”的历程后又复归于“神化”,延伸出现代神话  相似文献   

8.
共和晚期希腊哲学对罗马法之技术和内容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旨在研究共和晚期古希腊哲学对罗马法的影响。作者研究了古希腊与罗马的文化联系 ,考察了对罗马法律文化发生影响的古希腊人和作品 ;确认西塞罗的Topica一书是把古希腊的普通逻辑学转化为罗马的法律逻辑学的关键作品 ,并阐述了古希腊逻辑学对提高罗马法的科学水平的革命性意义 ;分析了古希腊的历史—社会哲学对罗马法内容的影响 ,着重探讨了社会契约论从古希腊到罗马的传播。本文认为现代大陆法系的法律体系不仅包括罗马和日耳曼因素 ,而且还包括古希腊因素  相似文献   

9.
<正> 文学是一定社会现实生活的反映。古希腊文学就是对“人类正常的儿童”希腊先民社会生活的生动反映。希腊先民以塑造众多的女性形象,展示了自己较之其它任何古老民族内涵更丰富和完整的妇女观。这具体表现古希腊文学中妇女由“女神”到“女人”再到“女奴”的形象衍变所勾画出的古希腊人之妇女观倒金字塔式的嬗变轨迹:上面一层是母系氏族社会时期的女性生殖崇拜、女性美崇拜和尚武精神;中层是父系氏族社会时期的女性美崇拜与贞操观,最底层则是奴隶社会阶段(即文明时代之初)的贞操观。本文拟通过对神话、史诗和悲剧的具体分析,对此作一粗略考察。  相似文献   

10.
邓宏艺 《社会科学家》2008,3(4):135-137
文艺复兴文学的兴起是多元文化间相互碰撞与融合的结果.其中,古希腊罗马文化、中世纪世俗文化和东方文化是孕育这一新型文学的主要精神资源.它们不仅以其各具特色的人文内涵和世俗倾向给文艺复兴文学提供了思想内容上的滋养,而且以其丰富多样的形式内容为文艺复兴文学的艺术创新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典故是一个民族文化的历史积淀,承载着历史赋予的精神和文化财富,是凝练的语言精华。文学作品中典故的运用对于文章色彩、文章内涵的扩展以及文章的韵味和趣味的增加有着重要的作用。英美文学中的典故多来源于古希腊神话、寓言故事、《圣经》、优秀文学作品及民间传说等。鉴于英美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差异,如何将英美文学中的典故以一种恰当的语言予以表达而不破坏其原有的语言风貌和要表达的思想精髓是我们在从事翻译工作时必须思考和重视的。在此旨在分析适于典故英汉翻译的几种技巧从而实现典故的恰当翻译。  相似文献   

12.
沈金浩 《学术研究》2001,(4):124-126
如果我们留心比较一下中西文学发展演变史的话 ,可以看到 ,西方文学 (主要指欧洲文学 )的发展主要是文学中的思潮的演变和发展 ,从神话到古希腊罗马的悲剧到中世纪具有浓厚宗教色彩的文学再到文艺复兴文学再到浪漫主义、批判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 ,文学的思潮型演进轨迹非常明显。诗、散文、戏剧、小说这几种主要的文体很早就已齐备了。文学思潮的演进基本上是与社会的发展同步的。而中国的文学史却大不相同 ,中国的文学史曾被一些人看作是一种文体替代史 ,这方面的说法最为人熟知的是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序》中所说的一段话 :“…  相似文献   

13.
古罗马戏剧的发展深受希腊文化影响.罗马剧作家在戏剧创作初期,主要学习和翻译古希腊剧本.这一特点不仅体现在古罗马早期悲剧中,而且在喜剧方面同样有迹可循.希腊文字是影响罗马早期戏剧另一重要因素.成熟的希腊文促进了拉丁文的发展,丰富了罗马戏剧的内涵.此外,罗马剧作家多选择希腊神话为创作素材,并且经常将故事场景设置在希腊地区.早期罗马戏剧中蕴含着丰富的希腊文化元素.  相似文献   

14.
约翰·济慈研究中,批评家们面临一个不能回避的重要问题:古希腊神话与济慈诗歌创作的关系。国内批评家忽略了古希腊神话在济慈诗歌创作中作用的研究。国外一些研究者虽然注意到了这一问题,但这种影响的深层原因尚未得到透彻解析。其实济慈在思想倾向、审美情趣方面与古希腊文化精神的契合,对我们更深入、更全面地理解济慈诗歌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诗歌意象是民族精神情趣展露的窗口。英美诗歌中的海意象展示了西方海洋民族亲近、驾驭及征服自然的观念,爱情这一美好情感也借助神话遗存与海意象交织互渗。文学意象凝缩的文化基因持久地产生影响,意象营构受民族群体心态的制约。英美诗歌中的海意象体现了西方民族富于进取、勇于开创和热情外向的性格心态。  相似文献   

16.
世界各文明古国、各民族都有自己的神话,尤其是古希腊、古印度的神话,都以其丰富的想象和经世不衰的艺术魅力而称著于世。我国的远古时代也与古希腊、古印度一样,有着丰富多彩、斑驳陆离的神话。遗憾的是我国古代的神话未能象古希腊、古印度的神话那样,以专门书籍完  相似文献   

17.
一、中西天人观历史演进中的异同1.东西方在形成人类自我意识的最初阶段,走过一段相似的道路,即都以神话思维的方式开始对人与外部世界之关系的探索。神话时代,人类社会正处于野蛮与文明的交替阶段,这时在人类思维中刚刚产生朦胧的自我意识,尚不可能自觉地审视人类自身和人以外的世界。从人类思维发展的整个历史进程来看,神话思维正处在思维发展的前理性阶段(Pre—reasonstage)。前理性阶段的思维以具体直观性、直接同一性和边界模糊性为其主要特征。无论是在古希腊神话、古罗马神话,还是在古代中国神话中,这种思维特点都是相当…  相似文献   

18.
殖民话语生产的元文本——对希腊古典神话的另一种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古希腊神话被视为西方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含有丰富的人文观念和哲学与美学价值,但是,通过解读古希腊神话的三个亚洲的特洛伊人的形象,我们却得出一个结论:古希腊神话其实是西方殖民话语生产的元文本,掩饰了一场极其残暴的殖民战争—特洛伊战争,从而为西方的殖民战争作了文本与话语的掩饰。  相似文献   

19.
古希腊罗马文化,是欧洲文明史上一颗光辉灿烂的明珠,它的灵魂和核心,则是高踞于社会意识形态宝殿之上的哲学思想。古希腊罗马哲学,表现了人类对宗教神话及各种迷信思想的觉醒与超越,它以其难以抗拒的魅力,引导着整个社会积极追求大自然的奥秘和人类自身的复杂本性,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了宏伟壮观的理论大厦,其所显示的,正是这个历史时代理性的,科学的,世俗的,自由的,积极进取的伟大精神。但是,仅仅几百年之后,在这块文明的土地上,基督教神学却被奉为独尊,信仰代替了理性,宗教代替了科学,哲学成了神学的婢女,古希腊罗马文化被摧残殆尽,欧洲进入了长达千年的黑暗与愚昧的时代。那么,具有高度理论思维水平的古希腊罗马哲学是如何坠入宗教神学中去的呢!具有优秀文化素养的希腊和罗马人为什么会那么顺从地接受宗教的统治呢?这是个艰深而复杂的问题,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其中从哲学发展史的角度来进行研究是极其重要的一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从古希腊、罗马的文学家、哲学家的著述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人们对鬼魂之存在深信不疑。他们按照自己的想象和猜测描绘出鬼魂的特性。由于犹太人否认鬼魂存在 ,基督教徒在传教过程中向古希腊、罗马的鬼魂观念中寻求证据 ,力图证明基督死亡后现身并复活的可信性。因此 ,可以说古希腊、罗马的鬼魂观念为基督教的兴起提供了理解的平台和信仰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