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书籍是打开精神世界的钥匙,是游荡于美妙人生的一种体验。读书固然是重要的,但经济、教育等区域性差异又给书籍的普及带来了一定阻碍,"送书下乡"活动便是这种现实环境之下的一种积极举措。"送书下乡"将书籍和知识插上梦想的翅膀,给人们带来精神满足的同时又为人们的发展带来了持久动力。  相似文献   

2.
读书养正气     
<正>人们常把读书与做人联系起来。培根说,读书在于造就完全的人格;雨果说,书籍是改造灵魂的工具;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笔者以为,读书不仅能增长知识,开启人类走向未知世界的大门,而且能培养人性的正气。《黄庭坚文集》中载有"士大夫三天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的名言。荀子则说得更明白:"不学问,无正义,以富利为隆,是俗人者也。"俗吏,眼光短浅,不学无术,正  相似文献   

3.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说"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读书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关系一个民族的素质和力量,影响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一个不读书的人、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为了孩子的未来,为了我们的希望,我们实施了"文化立校,科学发展"的兴校方略.  相似文献   

4.
正冰心说:"读书好,读好书,好读书。"苏霍姆林斯基说:"会不会阅读,决定着一个人的智力发展。"书籍是人类永恒的精神食粮,古今中外的大家,无不从阅读中汲取营养。在阅读中,不仅能获得知识、学会思考,而且会得到情感的陶冶和精神的享受。《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少做题"是手段,"多读书"是目的,即把少做题而省下  相似文献   

5.
阅读是通过书籍获得知识、认知世界、提高逻辑思维的一项体验活动。它是从书籍中获取知识的过程,阅读具有主动性的过程,是阅读者根据不同的读书目的加以调节控制、自我修养以及提升自我文化内涵的过程,阅读可以改变思想,从而可能改变命运。  相似文献   

6.
"鸟欲高飞先展翅,人求上进先读书。"——这是不久前我去河北省磁县参加一个考察活动时,在会议室的墙上看到的李苦禅先生的一句格言,印象颇深。现今社会,是知识爆炸的社会。作为领导干部,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必须不断学习、及时更新知识,使自己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学习离不开读书。经验告诉我们,学有所成,必是读有所得。书籍中蕴藏着人类的智慧,是人  相似文献   

7.
<正>我们要怎样读书?我的体会是从推进工作、探析本质、开阔视野等需求出发,结合青年的人生成长和应用场景去阅读。常读业务书籍以推进工作。任何工作背后都有一套系统的知识体系,基础理论是根基,具体业务是枝叶,根深才能枝繁叶茂。在这个知识更新日新月异的时代,青年干部难免会遭遇"知识恐慌",这就要求我们以工作应用场景为中心,一砖一瓦地构建自己的业务知识体系。阅读业务书籍可以激发我们的思维,开阔我  相似文献   

8.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知识的海洋,读书对每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它可以影响人的一生.通过读书,让我们学会了本领,掌握了技能,在这个世界上有了生存的资本,通过读书,让我们懂得了做人的道理,陶冶了情操.  相似文献   

9.
读书如登山     
深秋登黔灵山“瞰筑亭”,天高云淡,凉风习习,眼底尽收筑城美景,顿觉“山高人为峰”,慨叹孔夫子“登泰山而小天下”。由是想到“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读书岂不如登山?山脚、山腰、山顶风景各异,须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持登顶的毅力,饱览无限风光。
  读书之初,如登山上路,“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我上大学第一堂写作课,老师就出题:《书》。从“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到“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结,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莎士比亚);从“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东坡),到“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如意欲前往名山大川的激动,读书的理念深深刻在了脑海里,伴随着学习、工作和生活,凭兴趣读书转向了自觉读书。  相似文献   

10.
<正>培根有一句名言"读书可使人愉悦,增加文采及充实才能。"在我看来,阅读是一个认识自己、认识世界的过程。阅读最大的好处是可以丰富别人偷不走、抢不掉的知识,而知识就是改变社会的力量。有很多人说读书无用,而在我看来,读书的用处,便是  相似文献   

11.
读书即有益     
<正>不久前,网上广泛流传一位印度工程师写的一篇文章《令人忧虑:不阅读的中国人》,文中谈到,他通过在中国长期生活和观察深切感到,中国作为具有悠久读书传统的国度,读书的习惯消失了,中国人现在大多数时间都在玩i Pad,而很少用于静静地看书,这让他感到很担心。这篇文章提出的问题给了我们警醒,值得我们深思。随着互联网以及移动终端的普及,碎片化、浅阅读正成为越来越多人选择的阅读方式,而书籍这种历史最久远的知识载  相似文献   

12.
中国 领导干部带头读书 2002年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干部读书学习问题,并19次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习近平副主席在去年中央党校春季进修班暨专题研讨班开学典礼上讲话时强调“书籍是人类知识的载体,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刻认识,  相似文献   

13.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可以增长知识,提高修养,陶冶情操,学会处世,培养良好的心态,形成独特的风格.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课外阅读更是提高学生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程>就提出: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课外阅读总量六年制不少于150万字.  相似文献   

14.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可以增长知识,提高修养,陶冶情操,学会处世,培养良好的心态,形成独特的风格。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课外阅读更是提高学生素质的一  相似文献   

15.
《决策与信息》2010,(6):9-9
书籍本身不可能改变世界,但是读书可以改变人生,人可以改变世界。读书关系到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和修养,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素质,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  相似文献   

16.
【内容提要】古今中外的读书人都切身体会到读书可以使人增长知识、培育道德、提升能力,换句话说人生因读书而精彩。日前,中共宁海纪委组织全县党员干部开展了“读书思廉”教育月活动,笔者在此活动中,又一次认真阅读了关于廉政建设的一些书籍与文件资料,并结合自身实际与本职工作作了深刻反思,认为为政者务必要做到“五思”,狠抓“五要”。  相似文献   

17.
日本名古屋大学的井上进教授从事中国出版文化史研究多年,成果卓著.其《中国出版文化史》一书,自春秋时期书籍的形成写起,经印刷术的诞生,到书籍的普及,记录了中国跨越2000年的书籍文化史.书中灵活运用书店广告、士大夫的著述等丰富的资料,描述了知识与读物的时代特征,堪称一部读书的社会史.然而该书也有一些有悖于中国主流观点的论述,这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向荣 《秘书之友》2011,(10):12-12
书籍是登高望远的阶梯,是指导人生的良师益友,是传承人类文明的载体。古今名人写下了不少读书诗,鉴赏这些读书诗,能给我们有益的启迪和教育。  相似文献   

19.
杨涛 《办公室业务》2011,(11):63-63
领导干部读书中遇到的问题值得关注。被调查者认为,当前领导干部读书学习中存在的最主要问题(单选)是“忙于事务,频于应酬,不勤读书”,所占比例高达68.8%,认为“浅尝辄止,不求甚解,不善读书”的有16.5%,认为“学而不思,学用脱节,不愿读书”的有13.1%。对于现有的学习书籍,也有12.7%的人认为“书本理论脱离实际,滞后于实践”。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国民素质已经不能够符合这个时代的标准。亟需增强国民素质,提升其文化知识水平,因此推动全民阅读势在必行,努力让更多人参与到读书活动之中,增长全民知识将会成为今后很长一段时间的努力目标。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提升公共图书馆的管理水平必要性进行分析,以及提升公共图书馆的管理水平方法进行探讨,为广大读书者提供更加便捷的读书服务的改革做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