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老孔会通论     
老子五千言,开中国哲学之道脉;《论语》二十篇,实现中国儒学的第一次飞跃。世所公认,老、孔是为中哲史上的两大开山祖。然而后世儒者,往往讲求“道统”,规辟“异端”,致有韩愈、崔述、梁启超、钱穆、冯友兰辈,否认“仲尼学乎老聃”之史实,而“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于是干百年来,儒者为儒、道者为道,门户各异,攻讦不已。本文掇拾读书所见,爰为论列,以证老孔同源,二学互补云尔。  相似文献   

2.
论老子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秦古籍如《礼记·曾子问》、《庄子·天下》、《韩非子·内储说下》都只称老聃或老耽,不称李耳。则老聃当是以老为氏,其名为聃。《史记·老子列传》说老子是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为周守藏史。与孔子同时而年辈稍长,故史称孔子问礼于老聃。司马迁说:“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道不同不相  相似文献   

3.
在老子看来,一切事物及事物的正反两面都处于两两对立的关系之中。他这种独特的蕴含丰富哲理的思维方式,可称为正反思维方式。在老子那里,事物及事物正反两面的总体关系是相反对立的,具体则表现为正反相生、相渗、相化及相若四种关系形态。他的这种思想对中国后来辩证法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以来,同产生于本土上的儒道思想既相互排斥斗争,又彼此吸收融合,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文化发生着重大影响。就文学而言,人们已经日益认识到这种影响之深远。但是,对这方面的研究还是很不够的。以前研究文学史,谈到佛教对文学的影响,首先是禅诗、宝卷、变文等纯粹的佛教文学,其次是在思想上、创作上受佛教影响较深的作家,如王维、苏轼、严羽、江西诗派等。再就  相似文献   

5.
儒道两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主流,不仅其两种迥然不同的处世哲学为历代士人提供了不同阶段的人生指导,而且其各自哲学影响下的诗学理念也对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张衡作为汉代文学发展中一位承上启下的关键人物,就是这样的一个典型.本文试图通过对他儒道互补的人生哲学及其儒道诗学指导下的赋体创作进行探讨分析,从而更加深刻地认识他在汉代社会及汉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了解儒道传统文化对汉赋这种文学样式产生的独特影响.  相似文献   

6.
“心动”说与“摹仿”说是中西古代文学创作论的最为重要的学说,它们对中西文论和文学都产生了深远影响。由于这两种学说立足于不同的文学和文化土壤,因而其所倡导的文学观念和价值标准便是根本对立的;但作为文学创作论,它们也包含某种同一性。它们的对立延续于现代文论,便体现为表现论与再现论、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冲突;而它们的同一则体现为对创作过程中主客体相互制约与相互作用的强调。所以可以肯定,随着人类文学实践和审美情趣的日益丰富多样,这两种学说必将在新的文学经验中得以不断整合。  相似文献   

7.
儒学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过许多学术流派或学术思潮,以此为标志而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儒学发展的每一段落,甚至包括其分化和遭到叛逆的段落,均对中国古代文学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导致其时文学思潮、热潮或特定创作倾向的产生.这种情况可大致归纳为:孟、荀尚义劝学与宏辩文学思潮;两汉经学与大赋高潮;魏晋玄学与文学尚简嗜奇热潮;两宋理学与文学尚理倾向;明代理学发展与文学思潮的演变,具体表现为阳明心学与小说浪漫化思潮、泰州学派与小说世俗化倾向;清代乾嘉学风与小说炫耀才学热潮.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极重要的两个系统,儒学与中国古代文学的这种特定联系,成为中国古代文化发展史的重要现象,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和文学理论蕴涵.  相似文献   

8.
汉代文人以其强烈的宗经重史意识从事文学创作 ,遂使宗经重史成为汉代文学的突出特征。汉代文学这一性质既是汉代社会所造成 ,又是儒学传统所规定 ,是时代和学术相结合的共同产物。宗经与重史有密切关联 ,汉代文学的重史导源于其宗经。汉代文学宗经重史特质所形成的文学价值观 ,终封建社会之世 ,一直指导着文学的创作和批评  相似文献   

9.
俄罗斯文学"白银时代"群星璀璨、流派纷呈,象征主义、阿克梅派和未来主义是这一时期最主要的现代主义文学流派.以往的文学评论家着力分析三大流派的差异和对立,本文则从新的角度探讨它们之间的相同和统一.盘根错节,错综复杂,不同中潜藏着相同,对立中蕴涵着统一是俄罗斯文学"白银时代"现代主义文学流派发展的重要特点.  相似文献   

10.
汉代今古文之争 ,是经学内部之争 ,它们对文学的影响可以分疏 ,但更应统观 ;作为一种与时变化的学术 ,经学与儒家思想既有联系 ,又有区别 ,它们对文学的影响既有相同的一面 ,也有不同的一面 ,因此在通观中更应有分疏 ;汉代经学虽然强调文学的政教功能 ,但汉代文学并没有沦为经学的附庸。  相似文献   

11.
儒学在汉代被神化和宗教化,但中国与欧洲中世纪历史状况不同,儒学在汉代之后宗教地位下降,它的宗教性和孔子神化受儒家本身的批判和道教、佛教的冲击,再加上儒学与皇权的关系,又使它表现出明显的学派性.这一点很象西方经院哲学的二重性。从比较两种经院哲学这个新角度看二者的相似之处,不能不得出儒学有宗教性和学派性两个维度这个合适的结论.人们经常把儒学的一些观念当作历史传统,透过表面观点进行深度历史价值的思考,不能不看到经院哲学式的思维方式给中国哲学发展带来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12.
东北沦陷时期,东北地区的文学创作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复杂的价值取向,带有浓厚的殖民主义色彩的汉奸文学、粉饰文学与带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的抗日进步文学的对立存在。文艺界两种对立的力量通过报纸副刊、文学期刊和文学社团作为载体和媒介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  相似文献   

13.
先秦史传文学叙事传统与汉代今文诗学的经学叙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先秦史传文学作为中国早期的叙事文学代表,对后世叙事文学影响巨大。汉代今文诗学著作《韩诗外传》中的某些叙事篇章,与《左传》、《晏子春秋》等先秦史传文学有着明显的直接承袭痕迹。今文诗学的经学叙事中继承了杂史类叙事传统,而对《左传》中的故实,或不加采信,或加以改编、敷衍。这种出于经学目的的文学化叙事,客观上促进了叙事文学的发展,对后世的子部小说及杂史类传记文学都有直接的影响。汉代经学叙事对早期史传叙事传统的继承、发展和新变,是中国早期叙事文学发展中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4.
儒学化的汉代科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汉代是我国古代科技迅速发展、古代科技体系形成的重要历史时期。儒学与汉代科技发展有着 密不可分的联系。儒家经学为科技培养了人才,提供了知识基础,影响了科学研究的动机。汉代科技具有明显的 儒学化倾向。  相似文献   

15.
儒学核心的“人学”与作为“人学”的文学陈美林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博大精深,春秋战国时即分门结派,各自立说,百家争鸣,相互辩洁。但自秦汉独尊儒学以来,论及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则不得不首推儒学。二千余年来,儒学对我国人民生活(物质的、精神的)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在中华民族文化发展史上,以儒学延绵时间最长,影响最深远。重新反思儒学,我们能更清醒地认识到儒学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在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产生的巨大而深刘影响。这种影响既包括积极方面的,也包括消极方面的,对其积极方面的精华,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而对其消极方面的糟粕,则应予以抛弃和否定。  相似文献   

17.
儒学在汉代真正取得了独尊地位,中国社会逐渐被塑造为一个儒学社会。汉代儒学成功社会化主要在于其顺应了历史的发展并吸收了其他学派的有益成分,在得到统治者的权威推行和提倡下,通过建立儒学教育教化体系使儒学浸润到社会每一个角落,儒学的价值观逐渐成为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想。  相似文献   

18.
自中国古代阶级社会形成以来 ,宫廷雅乐与民间俗乐就形成了相互对立的特征。对于汉代雅乐与俗乐的关系 ,汉史褒雅贬俗 ,近世则厚俗薄雅 ,形成两种对立的观念 ,长期以来不可调和。近现代考古发现大量出土汉墓音乐文物 ,经与典籍史料互证 ,则反映出两汉音乐文化的发展 ,存在着雅俗并存、交融互补的特点。而这正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形成与发展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9.
江山 《东方论坛》2014,(6):34-43
在专记东晋中、晚期编年史的《续晋阳秋》中,檀道鸾将文学作为独立学科加以置评。他率先把"独尊"的儒学经典《诗经》与楚辞、前秦百家之言并列,提出了中国文学"体则《诗》《骚》,傍综百家"的"三元"论,并以此"三元"标准评论汉代"赋颂"、建安诗歌和西晋末年诗作。在评价两晋文学时,檀道鸾强调"庄、老"影响下产生的玄学及"玄胜之谈"对两晋道佛文学流变的重要影响。檀道鸾的文学流变史观,显现了南北分裂时期学思活跃、文人反思文化历史、重新界定文学源头的历史现实以及檀氏所历地域文化、家风传统、个人倾向互动等对其文史评论的影响。檀道鸾文学评论的自觉观点,是西晋虞挚的《文章流别论》,与南朝刘勰《文心雕龙》、钟嵘《诗品》等文学评论之间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0.
明代诗坛上的前后七子与公安派一向被视为两个水火不相容的流派。确实,从局部看,从它们各自侧重的追求看,二者是尖锐对立的;但是,如果我们对文学作品的内部要素加以考察,则不难发现,它们之间的对立实际上是互补,是文学史上经常出现的那种经由对立而构成的平衡关系。这种对立互补关系的价值,既在于它们的互补,更在于它们的对立。因为,有对立,才有冲突,而只有通过冲突才能达到动态的平衡,即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