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本文拟对中、西封建社会不同社会结构的成因,以及它们各自的发展道路做个大略的比较。 具体比较中、西封建社会的整体结构,即多方面、多层次地观察社会各种经济、政治、宗法、宗教等力量及其组合方式,就会发现中、西封建社会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大体说来,西欧封建社会由于经济、政治、宗教等力量的均衡发展,形成了多元化的、松散的封建社会结构。而中国封建社会,官僚贵族集团在社会的政治、经济中占绝对优势。他们利用强有力的国家机器和儒家学说统一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使社会结构形成严密的、一元化的统一整体。  相似文献   

2.
封建官僚中的地域性分野问题,是中国封建社会中长期、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和政治现象,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官僚政治的一个重要特点。明代,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已经进入了晚期,但秦汉以降的以宗法为经以封建为纬的传统文化格局仍是延宕不移,传统的社会经济结构和超经济强制虽有某些松动,却又是牢不可摧。一方面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空前强化的程度,另一方面官僚小的地域性纷争义愈演愈烈,甚至发展成  相似文献   

3.
试析唐代奴婢和其他贱民的身份地位(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唐代奴婢,居于贱民的底层,是当时社会上身份最低、受奴役最深的一个阶层,却是唐代社会阶级结构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唐代“良人”“百姓”“奴婢”“贱民”的范围在唐代社会阶级结构中,存在着等级制度。如地主阶级中有士、庶的等级划分,在贵族、官僚集团中有品级高低的区别,甚至法律规定他们在车服、器用等方面都不得任意僭越。但由于中国封建社会没有象西方国家那样形成封建土地制的等级结构,因而不存在全国土地全部逐级封赐的制度,贵族地主与庶族地主之间,不存在土地关系上的有条件占有制,  相似文献   

4.
1 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大体上保持着相对稳定的大一统局面。要维持这种局面,只有依靠庞大的、覆盖全国的官僚机构,而且,这庞大的官僚网络,还必须有效地运转,以保证“国泰民安”的局面。金观涛曾提出“一体化”概念,即官僚机构与意识形态结构的合二为一。这种“一体化”组织形式符合大系统的分层次调节原则,它一方面能使大系统的各个部分独立调节,另一方面又能使这些独立调  相似文献   

5.
巴尔扎克深刻地剖析了贵族阶级逐步衰亡的不同形式,透视了它的特点和规律,表现出作家对阶级关系的深刻理解和社会发展本质的准确把握。他揭示了贵族衰亡的根由,他对贵族的讽刺批判远远超过了同情美化  相似文献   

6.
城与郭都是中国古代都城的重要建筑。然而,最初的城堡与城市,常常只有一道夯土城墙,并无城郭之别。其作用既卫君又守民,是各族贵族和庶民共同防御外敌的设施。春秋战国之时,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规模迅速扩大。而城市居民身份的混杂,迫使贵族把自己与庶民百姓分隔居住在不同的城区,从而形成了卫君之城与守民之郭的区别。但此时的城郭大多并列而置,并未形成内城外郭的回形布局定式。只有在封建社会专制皇权唯我独尊的思想指导下,才逐渐形成内城卫君,外郭守民的布局格式。  相似文献   

7.
在对中国地主阶级进行阶层研究时,学者们总是按地主的出身为标准把地主阶级分为贵族地主、军功地主、官僚地主和商人地主等几类型。这种分类忽视了在中国历史上以知识文化而人仕求财型的地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自西汉以来,儒学被称为经学,经学成为人仕的最重要、最便捷的途径。因此,可将文化型地主称之为经学地主。这样一支地主自由汉时代形成,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始终存在。本文拟以西汉的经学地主为个案进行研究,探讨其在西汉形成的曲折过程和形成的原因。 一、经学地主之概念 从广义来说,经学就是解释阐述儒家经典和传记义理的学问…  相似文献   

8.
唐朝贵族官僚的田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庄是封建土地所有制的一种形式。通过赐封、购买、兼并等途径,唐代贵族官僚建立了形形色色的大小田庄,对唐朝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在田庄主或其派人监督下,田庄里盛行以租佃制为主的经营模式。佃农是主要的生产者,具有自由民身份。唐代贵族官僚的田庄没有发展为西方式的封闭、独立形态,同市场联系密切。它具有流世短,败亡快的特点。田庄后来日益成为贵族官僚安身立命的归隐地。  相似文献   

9.
官僚制作为一种治理模式,适应了工业社会的发展要求,以其稳定、技术和效率优势得到了充分发展。但是,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剧,我国传统官僚制治理模式体现出越来越多的弊端。一方面官僚制的理性精神、法制精神、科学精神不足;另一方面官僚制又表现出过剩。电子政务从多方面改革着传统的官僚制,实现了政府治理模式的重塑。  相似文献   

10.
中国封建社会是世界历史上延续时间最长的封建社会之一。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中国封建经济曾经有过高度的繁荣:科学技术、工商业的发展、人口的增长、城市的规模曾达到举世无双的地步.但是,这种高度发展的封建经济,给中国封建社会带来的却不是社会形态的变化,而是“百代兴亡朝复暮”的一部王朝更替史;与王朝兴衰相交织的大小数千次波澜壮阔的农民起义和无数次封建官僚军阀争权夺利的动乱;在人们面  相似文献   

11.
秦汉赋税立法之比较张洪林,李东方(西南政法学院法律系),(重庆市涉外律师事务所)马克思指出:“捐税体现着表现在经济上的国家的存在”,它是“官僚、军队、教士和宫廷生活的源泉,一句话,它是行政权力整个机构的源泉”。在中国封建社会,历代统治者都把赋税看作国...  相似文献   

12.
作为封建制度重要组成部分的婚姻制度,至唐代已日臻健全。唐代实行的是维护封建等级制度的阶级内部"内婚制",政治需求的考量、注重姻亲旧眷、门第等级观念、科举观念等都对盛唐贵族的择婿标准有着重要的影响。盛唐时期贵族的婚姻一方面具有开放自由的特点,另一方面又表现出严谨刻板的一面,研究盛唐时期贵族群体的择婿风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盛唐时期的社会风俗和民众心理。  相似文献   

13.
马克斯·韦伯的理性官僚制中的刚性因素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柔性因子具有互补性。一方面,理性官僚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补充表现为刚对柔的匡正,具体体现为法理权威对人格权威、契约责任对连带责任和专业技术化对模糊规定性的补充;另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对理性官僚制的补充表现为柔对刚的纠偏,具体体现为价值合理性对形式合理性、注重个性的理念对讲求同一的理念和实用理性对全能理性的补充。  相似文献   

14.
在经济史研究中,有些同志认为鸦片战争前夕中国社会经济已处于较为“成熟”的封建社会末期的历史阶段,有的甚至认为它已处在封建社会末期“崩溃”的阶段。这些估计似显偏高,本文试图通过当时社会经济状况的分析,认识它究竟处于怎样一个历史阶段。一、农村土地关系的变化鸦片战争前夕,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是封建土地所有制,绝大部分土地仍集中在少数地主阶级手中,但地主阶级的身份、地位已经发生变化,佃农对地主的依附关系也逐步松弛。地主阶级身份、地位的变化,主要表现为贵族地主逐渐衰败,缙绅豪强地主的特权受  相似文献   

15.
唐代贵族妇女婚姻家庭观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唐代,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强盛时期,唐代贵族妇女的地位相对提高。她们敢想敢 做,旷达不羁,向儒家礼教进行了大胆地冲击,昂扬地追求个性解放,婚姻家庭观念变得清新、率真而自然,其放达 程度在中国封建社会达到了极致。  相似文献   

16.
宋代士大夫的心态与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唐至宋,中国封建社会从社会结构到意识形态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一变化势必影响到封建地主阶级的精英和代表——士大夫阶层。科举制逐渐上升为读书人入仕为官的主要途径,不断地净化着官僚队伍,使官僚队伍成为典型的士大夫阶层。展示这一阶层的心态与行为,从而为正确评估他们的历史活动提供参考,是本文主旨。 一 探讨宋代士大夫的心态与行为,不能不首先考察宋代社会的历史发展。  相似文献   

17.
依法治国面临的深层次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长期封建传统的大国 ,从人治转变到法治是一个非常艰难复杂的过程。确立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提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模式 ,仅仅是走向法治的开端。中国走向法治的机遇和困难并存。回顾历史 ,古代中国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完成了从习惯法向官僚法的转变 ,形成了一整套实在的、公共的法律体系。人们甚至可以从古代中国精致恢宏的法典中 ,找到与欧洲封建社会后期法律极为相似的某些因素。但是 ,中国封建法律秩序的瓦解并没有象后封建时代的欧洲社会那样发展出现代的法治来。在中国两千多年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8.
匈奴新型的统治阶层逐渐形成的过程,就是匈奴权贵族由昔日的诸王转化为中国式官僚的过程,文章试图结合西方早期国家理论,探讨这一转变的实现过程,进而说明匈奴新的统治阶层是怎样形成的。  相似文献   

19.
封建社会城市的出现形成了城市和乡村二元化的格局,使城市从农业社会中分化出来成为商业的活动中心.商业的发展造就了追求平等的封建市民阶层,并强化了交往的契约意识.市民阶层为自由和平等的抗争,同时也改变了契约的性质,封建社会封主与封臣不对等的服从契约由此转化为处于平等地位主体讨价还价的援助契约.由此,形成了国王、贵族、教会和市民的四元权力鼎立格局.援助契约扩展开来就是日常行为以平等的法律为准则,这是西方法治理念的萌芽.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地主阶级的演变发展,是涉及历史全局性的大问题.我们应当寻求其发展的规律性,探讨不同时期各个地主集团的历史地位及其作用.有些史学家认为,清朝处于我国封建社会晚期,这时的地主阶级已经很腐朽,社会发展更加迟缓,生产水平没有什么提高,完全处于反动的地位.对于这些看法,我认为似乎还有商讨的必要.这时,就整个地主阶级的地位来讲,已是日趋没落,特别是贵族、官僚、缙绅地主更是如此.但是就组成地主阶级的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