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雕塑具有自己的多种语言,其中语言就是一种分类,每一件雕塑作品都包含有这两种语言,只是分量不同.当人们划分具象雕塑和抽象雕塑时,就依据具象语言与抽象语言所占的比重来划分具象雕塑和抽象雕塑.抽象艺术、具象艺术与艺术作品中的抽象语言、具象语言是两类不同的概念.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不同的地域,具象雕塑和抽象雕塑有不同的抽象雕塑,因为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之下,可能偏重具象语言,也可能偏重抽象语言.具象是第一位的,抽象是第二位的,先有具象的认识,再有抽象的认识,具象是基础,抽象是升华.从哲学的角度来说,事物的抽象和具象是不可割裂的统一体,抽象融合具象,抽象和具象相互包容、相互交织.  相似文献   

2.
“实践”作为艺术人类学基本的研究理念和路径,它在延续文化人类学既有“实践”概念的同时,更是以解构与建构辩证的统一生成了自身独特的内涵,使得艺术和审美研究突破既往抽象空洞的研究模式,真正切入艺术和审美的具体层面,从而消解了抽象和具象、思辨与经验的两极对立。抹平了主体和客体、艺术和生活的边界,刷新了美学和人类学研究的问题视域,最终赋予了艺术人类学在方法论上的根本依据和学科张力。  相似文献   

3.
现代艺术和科学同属于一个历史文化趋势的维度,两者在精神上不断地接近聚合。由具象到抽象,审美不是一次被界定了的知性意识。形式与内容的研究以矛盾为开端,又以悖论和辩证的方式不断延伸,以更表现为宽域化,系统化和细化的方式向前发展。它们在美学中合乎情理与兼容并蓄的样态存在着。  相似文献   

4.
“艺术形象”辨林兴宅人们往往把具象艺术的“象”与“艺术形象”的概念混同起来,这是一种误解。实际上,具象艺术的所谓“象”是一种视觉图象,它只是构成艺术形象的单元。而“艺术形象”的概念指的应是经过审美转换的“意中之象”,它是艺术作品在欣赏者心中展现的完整...  相似文献   

5.
我在一篇辨析“艺术形象”概念的文章中曾经指出过:艺术形象在严格意义上并非再现性的知觉图象,而是艺术媒介材料结构的幻象,它不是纯粹客体性的对象物,而是在审美活动中转换生成的“意中之象”。从本体意义上说,艺术的存在只是一种媒介材料的结构,只有在具体的艺术欣赏活动中,它才转换生成为艺术形象。不管是抽象艺术还是具象艺术,都是如此。因此,艺术形象的生成机制是什么,是我们理解艺术形象的本质必须弄清的问题。中国古代文论用“观物以取象”、“立象以见意”、“境生于象外”来描述艺术构思、艺术传达和艺术鉴赏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的诗语和他的政治学说在审美理想和实践风范上有着难以分剖的内在联系。他的诗语不仅形象、灵动和优美、雄强地展示着他政治美学的内涵,而且更深刻地透晰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诸多内涵。“鲲鹏”这一诗化美学具象作为毛泽东权威意志的诗学基调,始终雄劲灵动地贯穿在毛泽东和中国革命的历史线索之中。在毛泽东理性和情感世界中占有特殊地位的“鲲鹏”这一艺术美学具象,所蕴含的有关中国革命和革命文学全新的审美经验和感受,是准确进入和把握毛泽东乃至中国革命的情感史和理性史的一把神奇的钥匙。  相似文献   

7.
“象·数·形”是《周易》开创的天人合一、时空互渗的三维思维模式,它引发了中国美学和艺术对尽意之象、境界、气韵、悟性以及生命意味的执著追求。“形—数”这一物我对立、时空分离的二维思维模式与文化模式,启示后人对西方美学和艺术在形体摹仿结构、秩序、比例以及科学分析的不懈探索。“象”是中国美学独一无二的逻辑起点;“形”是西方美学的逻辑起点。《周易》关于象、数、形三者间的关系的精辟阐释包蕴深刻的抽象与具象的辩证法,奠定中国美学独特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汤雪灏 《天府新论》2020,(5):143-152
“抽象”文化是近年来中国青年群体中兴起的一种亚文化现象,通过对“抽象”文化的认同,青年中形成了一个无组织的“抽象”文化群体。“抽象”文化群体通过对“抽象”话的生产、使用来表达情绪,这些“抽象”话的素材包括网络主播的口头禅、“语录”与改造后的网络语言,以及对其它亚文化群体话语的借鉴,甚至包括对emoji表情的创造性开发。“抽象”文化现象深刻折射了当前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青年群体中盛行的怀疑、解构、消解等后现代主义性质的心态,并在一定程度映射出了他们的现实生活态度。对待这种亚文化,既不能听之任之,也不能严防死守,要重视对其发展动态的监管工作,积极培育青年群体正确文化观。  相似文献   

9.
道的矛盾     
以《老子》为代表的早期道家的“道”,不仅具有多义性、博喻性和模糊性,还内在着深刻的矛盾,例如不可言说却又不得不言说,无所独在而又无所不在,必须达成最高抽象却又没有完全脱离具象(或原型意象);其中包含着忽然“物质”忽然“规律”,忽然“超越”忽然“粘著”等不可调和的龃龉。这是初始时期诗性哲学的特有景观,值得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有着丰富内涵且结构复杂的系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必须建立在民族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克服中国元素少、只注重文献诠释而忽视对"活着"的传统的考察等倾向。儒学价值的当代转换及其应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应注重从文本到现实,从具象到抽象,再从抽象到具象的互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认清历史发展和文化传统的脉络,使理论具有前瞻性和预见性。继承和弘扬儒学的道德自觉等精华,要以确立现代法权人格为前提,凝练核心价值观应着力于人格的修养与社会正义的互动,儒学传统中的仁爱、和谐、责任、自强等理念可以与公正、民主、信用等价值进行综合创新。  相似文献   

11.
苏南文化模式的特质“苏南文化模式”是根据苏南地区文化体制、文化传统、文化市场、艺术发展水平、人们的文化心理,城乡文化关系状况等各种文化关系综合的理论抽象,以及这些要素在一个区趋内趋于优化、稳定组合的文化格局。从这一特定含义出发,我认为苏南文化发展模式的主要特点是:  相似文献   

12.
具象或抽象艺术风格的油画作品可以采用不同的肌理效果来表现,同一类的画面肌理也可能表现具象或抽象风格的作品。文章从西方油画艺术演变的史学角度来进行分析,将具象写实油画、抽象表现性油画与笔触、材料所产生的肌理美相结合来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3.
许总 《江淮论坛》2012,(3):5-14,1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身体观,不同于西方传统的灵肉对立的二元思维,即使在生理意义上的身体,也不与心灵形成对立,因为在中国人看来,“心”同样也是“体”的一部分,和其他的人体器官的性质并无不同。同时,由于中国人传统的“近取诸物”的思维习惯,通过联想、比喻的方式,由具象的事物引发抽象的思考,生理的身体,也就同时成为了意识的身体。中国古人的身体观不仅与人生观、世界观、宇宙观、美学观相互交融,而且显现为整个传统文化结构的理论基点。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无论是儒家致力于对社会秩序的重建,还是道家致力于对自然之道的体悟,都是以自我身体的感性体验为起点的。儒家身体观中包含的家国同构、君民一体的认识,道家身体观中包含的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都对当今世界在社会问题、政治问题、生态问题上的关切有着极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女书不仅是一种文字符号体系,在这种独特的文字符号体系中还隐含了各种图腾崇拜的迹象,其中颇为突出的便是鸟图腾崇拜.女书字符中的抽象之"鸟"与现实图形中的具象之"鸟"构成女书文化特有的视觉艺术形态,显现出一种独有的鸟图腾文化内涵与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5.
形象、想象、幻境是诗,乃至一切文学的基本特征。可以说,离开了形象、具象,文学也就丧失了生动性和生命力,实际上也就取消了文学。而抽象恰恰与形象、具象相对待。那么,本文所谓的“审美抽象”,又意味着什么呢?  相似文献   

16.
张慧 《东岳论丛》2012,33(12):186-188
中国传统戏曲在近现代文化艺术变革中走向式微,其艺术精神遭到误读甚至误解.和话剧讲求故事叙事与真实再现社会生活相比,传统戏曲以“歌舞表演故事”,诗歌、音乐和舞蹈作为表现手段的独特性和它们各自独立的审美存在使得戏曲更注重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传统戏曲的文学性和故事性与戏曲自身音乐、舞蹈的审美并重,甚至后者超过前者,这是传统戏曲艺术精神的客观存在.  相似文献   

17.
旅游展演艺术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旅游业中生成的旅游展演艺术,是各种地方性文化旅游中文化变迁的表征,目前学界主要在旅游人类学和民族文化学视野对其进行阐释。无论其作为“传统”文化还是“发明”的“传统”,或是其中表现的“意识形态”与地方性“认同”、“真实性”以及“互动协商性”,都未能很好地呈现其与一般文化现象的不同及其与地方性文化生活的具体关联,艺术人类学“回到生活”的“行为研究”和“艺术”“文化”双重解读的理念方法无疑为其提供了富有阐释力的学科视野。  相似文献   

18.
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中华民族,其哲学、艺术具有更为深刻而纯粹的“宇宙2人”系统的特性。对中国哲学、艺术与宇宙的关系,勾划出一个暂可成立的理论模式,既是讨论、研究的出发点,也是进一步深化学术研究的必要环节。本文即提出“道一气一艺”模式,来加以讨论。从实体本体论(水土木金火)出发,中国人以“气论”为中介,推演到“抽象一流动”本体论。哲学史、艺术史、文化史的事实表明,“气”范畴确是从“形上”界走向“形下”界的转换环节(个别例外,则是“道”与“气”相混),是从无形转换到有形的中介。我们先从“气”的概念…  相似文献   

19.
现代化进程伴随着复杂的文化的转型与心理的震荡。其深刻的根源在于人们与自然界交换物质和能量的技术方式,人们相互之间交换自己的活动及其产品的社会方式发生了变化。当代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与心理现象尤其纷繁复杂,影响并决定它们的有三对矛盾,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传统”社会主义的矛盾,更是“聚焦”所在。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要求人们善于审视自己的文化存在和调整自己的心理世界  相似文献   

20.
现代语境中的大学精神及其悖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何中华 《文史哲》2002,1(1):9-16
所谓“大学精神”是指现代意义上的大学所体现出来的理念及其文化内涵,它是现代性的产物,从教育与文化的内在联系看,教育担当着传承文化道统、开发人的潜能、塑造道德人格的使命。现代大学精神由于内在矛盾日益游离教育的这一人类学本体论意义,大学精神的悖论主要表现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冲突,整合与隔离的对立、“为人”与“为学”的分裂、目的性与手段性的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