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王星星 《管理与财富》2008,(10):53-53,58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印度信息产业的总产值逐年增长,印度一跃成为世界第2软件大国,但同是人口大国且经济实力更强的中国IT产业却远远落后,面临这样强劲的对手,中国如何发展自己的道路?本文通过对印度IT产业成功之路的分析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中国IT产业的发展路线。  相似文献   

2.
以软件为代表的印度电子信息技术产业近年来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印度已成为世界五大软件供应国之一,是仅次于美国的软件出口大国。1998年软件产业的总产值为22亿美元,出口额为18亿美元,2004年软件业的出口已达120亿美元,目前印度软件业出口的比例为80%左右。  相似文献   

3.
论我国计算机软件的综合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计算机软件的盗版问题日益严重 ,已经成为阻碍我国软件产业健康发展的绊脚石。探讨世界各国计算机软件法律保护方式的优点和不足 ,吸取其中的经验和教训 ,并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 ,立足于我国国情 ,提出完善我国计算机软件法律保护的立法对策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服务主体是信息服务中的主动因素,印度的信息服务工作在世界范围内名列前茅,信息服务主体的日趋成熟和壮大以及信息服务工作的进一步发展,为构建综合性信息服务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于我国信息服务业发展也有着积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张吴 《经营管理者》1998,(10):49-49
<正> 去年3月,全世界最大的软件制造商,美国微软公司董事长比尔·盖茨访问印度时预言:“印度将成为21世纪的软件超级大国。”目前,软件业已成为印度高技术产品出口的支柱,由于印度软件价格低廉、质地优良,在国际市场上颇具竞争力。微软公司预测,未来世界中最大的软件开发中心不在美国,也不在西欧,而在印度。通用电气公司印度总部的总经理科特.巴伊曼说,在印度开发  相似文献   

6.
印度是同我国基础条件相近的发展中人口大国。尽管两国在社会制度、文化背景方面有许多不同之处,但是,相对于我国的快速发展,印度在发展经济、推进社会进步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就,特别是在当今世界科技产业的制高点——信息产业方面,占有重要的位置,被誉为世界第一信息产业大国。因此,综合分析印度发展科技及科技产业的措施和历程,对于我们进一步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推进高科技产业化有着重要意义。一、印度科技发展的基本情况1984年,拉吉夫·甘地就任印度总理后提出了“以实力求和平”的巩固印度地区大国地位,进而向“印度洋大国”和“世…  相似文献   

7.
问题提出背景:中国目前的GDP还不到世界的1/30,但钢材消耗量已占世界1/4,水泥约一半,煤炭1/3左右,发电量13%,同样生产1美元的产值,中国投入的成本是日本的8倍,美国的4倍,印度的2.5倍。这些数据反映了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只讲速度不讲效率,过多依赖资源、资本密集型制造业的事实。  相似文献   

8.
大凡谈论美国的新经济情况,总会联想到信息产业中的佼佼者比尔&#183;盖茨、杨志远等,他们被传媒宣传为创造美国新经济的英雄。另外,发展中国家也不乏有运用新经济理论翻身成富人的。印度企业威普罗公司总裁普雷姆吉成了世界第三富商,其软件公司股票市值达到475亿美元。于是,很多人开始关注新经济理论。  相似文献   

9.
成立于1920年的印度共产党(简称印共)在1964年以后,发生过三次分裂,先后分裂出印度共产党(马克思主义者)(简称印共(马))、印共(马克思列宁主义者)(简称印共(马列))和全印共产党。目前,印度的共产党党员总数超过200万,其工、农、青、妇等群众组织总人数接近4000万,是世界非社会主义国家中最强大的一支共产主义力量。  相似文献   

10.
冷战结束后,俄罗斯与印度出于各自的地缘战略利益考量,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而双方日渐加深的军事技术合作,是这种伙伴关系最直接的体现,也成为维系俄印关系最重要的纽带。俄罗斯与印度在高精尖军事技术合作上的深度和广度,在世界范围内也是罕见的。目前印度70%以上的武器硬件由俄方提供,印度武装力量与俄罗斯军工的利益已经紧紧地捆绑在一起,这对于未来俄印关系的走向将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印度的地缘战略与中国西藏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5月以来,印巴核试验和印度人民党政府突然对中国发难,引起世界大国在南亚问题上一阵纷忙。这迫使人们对南亚问题进行思考,人们想问:1947年印巴分治以来,印度在南亚穷兵黩武;核试前的中印关系日益好转,在此情况下,印度却突然反目,印度在南亚究竟想干什么?印度是南亚核竞赛的始作俑者,在制裁问题上,与伊拉克相比,以西方大国为主导的国际社会对印度如此软弱,这究竟是为什么?长期困挠国际社会的南亚问题的焦点及中国周边安全的重点将是什么?南亚问题对世界和平的影响是什么?一.印度在南亚的战略意图印度在历史上的孔雀王…  相似文献   

12.
人才战争     
20世纪上半叶,全世界的人们就跟今天谈论中国、印度的崛起一样,广泛讨论美国的崛起。但是,世界格局并不会自然地发生更替变化,欧洲依然是世界的领跑者。即使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当中坐收渔翁之利,但在其首倡成立的“国际联盟”当中还是沦为配角.未能如愿成为新的世界领导者。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是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信息产业带动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本文从产业竞争力、软件出口量和信息通讯技术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三个方面对中印两国的信息产业发展进行了比较,通过比较总结出了我国信息产业目前还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从印度信息产业的发展中得到了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4.
中国和印度总计占1/3的世界人口,中国已经成为制造业强国,印度也在向着制造业强国的目标前进,2005-2012年中国的年均GDP增长率为10.53%,而印度为7.78%。两国工业的发展影响着世界产业的布局。本文以联合国工业组织(UNIDO)的工业竞争力绩效指数和德勤的竞争力数据为基础,对中国和印度工业竞争力进行了系统的比较和分析。  相似文献   

15.
印度的医疗保障制度颇具特色,成为发展中国家乃至世界的典范。本文在介绍印度医疗保障制度的基础上,对其制度特点进行分析与归纳,指出印度医疗保障制度的公平性经验值得我国借鉴。  相似文献   

16.
目前印度航空业所面临的一个窘境是:它的服务对象是一个航空交通运输业年增长量达到两位数、全球增长最快的经济体之一,然而据亚太航空中心估计,截至到2012年3月份为止的12个月里,全印度的航空公司总共亏损达20多亿美元。  相似文献   

17.
中国和印度作为世界上两个最古老的文化体系,地理位置相同,社会机构相似,所以两个国家的文化虽然有很多不同,但是也有共性。本文通过对比讲解中印两国文化中的包容性,简单的说就是允许世界上各民族都能展现其各自的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18.
刘阳  李明志 《管理评论》2002,(11):56-59
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是信息通讯产业(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简称ICT)发展的聚集现象。文章通过对世界上几个典型的ICT产业聚集区(美国的硅谷和128公路地区、印度的班加罗尔、台湾的新竹)的文化背景,人力资源、政府政策和发展水平等方面的比较分析,总结聚集区形成所必需的条件和聚集发展给ICT产业带来的优势,文章对发展我国ICT产业和ICT产业聚集区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印度自独立以来,在对外政策上既注重奉行独立自主的方针,又重视发展与大国的关系,特别是与美苏俄的关系,在国际舞台上纵横捭阖,左右逢源。1947年印度独立后,世界正处于冷战时期。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相互抗争,摩擦频仍。大国插手南亚事务,使该地区出现了新的战略格局,以美苏为后台的两个阵线初见端倪。印度在“四国双对抗”的环境中不断调整与美苏两大国的关系,长期以来,印度利用美苏矛盾,联合苏联抗衡美国和巴基斯坦,以维持其在南亚的霸主地位。在此期间,印对美苏的关系由“平衡外交”,最后转为向苏“一边倒”。特…  相似文献   

20.
《领导文萃》2008,(12):9-10
将印度和中国并举已成为西方思想正统人士的时髦。他们认为,在经历了西方主导的数世纪后,这两个大国如今在接管世界。成为全球霸主地位的新竞争者。除占据亚洲相当大的土地之外.印中几乎没有共同之处。两国处于十分不同的发展阶段——中国的自由化起步比印度足足早了15年,其经济增长速度高居两位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