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楚艺术造型符号体系不仅是上古楚人的文化创造行为 ,而且还是楚人的视觉体验与审美心态的映射。楚人的视感与审美心态有如下特征 :对运动美的神往 ;对整体造型的把握和对特征部分的敏感 ;对色彩美的感悟 ;对空间境界的拓展。上述特征是上古楚人视觉与心理选择的结果 ,它们共同构成楚艺术造型符号的特殊旨趣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楚漆器艺术的造型、纹饰、色彩出发, 着重对其审美表现特征进行了考察, 认为楚漆器艺术的审美表现方法具有以下一些特征: 以圆融贯通的造型方式表现神秘虚幻的精神氛围,以富艳精工的纹饰传达“有意味的形式”, 以惊采绝艳的色彩复现神秘玄远的生命观念。这些特征不仅是楚人审美意识的物化和艺术能力的生动体现, 而且还是楚人具有原始思维特质的精神逻辑顺序的显现。  相似文献   

3.
蓬溪宝梵寺壁画艺术特征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巴蜀地区蓬溪宝梵寺壁画造型特征、用线特征、用色特征、技法特征的提炼与分析,探索宝梵寺壁画独特的艺术风貌、地域特色以及象征意义等,挖掘其深层次的艺术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4.
年画艺术是民间美术的宝贵财富,体现出传统农耕文明的意象造型特点.以东昌府年画为例,解析年画图形的内涵,从形制、色彩和技艺等方面分析了年画艺术的造型特点;阐释东昌府年画的神灵附会、图形象征、移花接木等意象造型方法;论述东昌府年画造型的尚吉思想、乐生精神和向往自由的民俗审美取向,为年画艺术理论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论中国民间美术意象结构的审美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民间美术是各民族人民自己创造自己欣赏的艺术 ,在历史的艺术实践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艺术经验 ,独特的意象结构深刻的体现了它自身的艺术规律。简练概括的造型 ;以形写神的审美价值 ;托物言志的美学观念 ;合情不合理的审美趣味 ,在世界美学史上放射出夺目的光彩。今天我们研究它的审美特征 ,对我们在更高的人生境界上去追求“返朴归真” ,去获取“民间”艺术在精神上的自由以及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沙画属于一门综合艺术,涉及了多个领域,包括动画、绘画、现代科技、美学、心理学以及影视等。动态性是沙画较为明显的特征,通过合理构图和多变的转场,对创作主题的审美客体和审美情感进行传达。首先阐述了沙画艺术的相关概念和特点,然后分析沙画艺术的美学意象,最后探讨沙画艺术的造型观,并提出了对中国沙画艺术发展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7.
南阳汉画像石是我国现存汉代画像石中最具代表性的艺术成就之一。它完整地表现了当时人们对绘画表现、艺术审美的追求,是研究汉代艺术文化的重要资料。南阳汉画像石在散点透视、以线造型和意象造型三个方面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  相似文献   

8.
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都要贴年画、挂灯笼、放鞭炮、剪窗花,大大渲染了节日喜庆的氛围。而窗花就是我们常说剪纸,它是我国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美术教育内容之一。从美术教育的角度来探讨民间剪纸艺术造型中所蕴舍的审美理想,对提高学生的审美造型能力,有极其重要的学术价值。本文结合民间剪纸艺术的造型规律及剪纸艺人的独特观察方法和思维方法,浅析民间剪纸艺术造型中的审美理想。  相似文献   

9.
淮阳泥泥狗是随着太昊陵的祭祀活动而诞生并传承至今的民间文化瑰宝,是我们的先民在原始图腾崇拜习俗作用下创造的一种独特的艺术样式,凝聚着原始图腾艺术生动而丰富的民间记忆。淮阳泥泥狗图腾的造型特征主要表现为人兽共体、人禽共体以及兽禽互渗,其造型充分显示了原始图腾的艺术美,并寄寓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对泥泥狗的图腾原型及其图腾艺术的审美特征进行探讨,是保护与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必然需要,也是树立中华民族在世界艺术领域独树一帜的地位的一个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10.
凤翔木版年画所运用的造型语言背后承载着中国人特有的审美理念。这些艺术造型构成了民族、地域认同的符号体系,具有相当强大的文化接受背景,是创造具有中国文化特色动画形象的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11.
楚风俗对楚器物造型和装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楚国的造物品类繁多、主题鲜明、格调清奇灵秀、色彩斑斓繁艳,开创了上古南方审美文化的新视界。楚器物从造型到装饰所表现出来的楚风特征表明,楚器物的产生与楚风俗有着密切的关联,楚风俗是楚器物发育生长的母胎。  相似文献   

12.
《楚辞》中景物描写具有三个审美形态特征:一是自然山水对诗人心灵的舒泻与治疗,加深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亲和,使景物描写初步呈现为对象化的特征;二是诗人在面对人生困境时,总是不断通过空间的转换来缓释心灵,又使景物描写呈现为流动化的特征;三是受楚地巫觋文化的影响,自然景物与诗人感伤的心境互渗映衬、缱绻缠绵,使景物描写呈现为神灵化的特点,从而使诗歌生成为一种独特的天地神人共舞的审美境界.《楚辞》的景物描写虽总体上仍服从于诗人主体的抒情言志,尚不具有独立的审美地位,但却有其独特的审美形态价值,显示了古人山水审美意识的端倪.  相似文献   

13.
荆楚文化、巴蜀文化对郭沫若浪漫主义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长江流域的荆楚文化和巴蜀文化特征,分析郭沫若对巴楚文化个性的感悟、认同及对现实文化思想的扬弃和升华,揭示郭沫若浪漫主义创作和审美取向对巴楚文化的隐性传承。  相似文献   

14.
女性香水容器造型设计的历史与时代审美相一致,其造型形式随着时代发展表现出不同的类型,这些类型的变化显示了其历史的演进与各个时代审美特点之间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5.
具有楚人个性气质的沈从文,在其湘西小说中对楚文化精神表现出特有的文化体认。这便是:崇尚自然、活泼灵动;热爱生命、尊崇人性;感世伤生、沉郁忧患;神秘奇幻、浪漫诡谲。  相似文献   

16.
《楚辞》中既有对现实建筑的描写,也有对想象建筑的勾勒。由前者,可以窥探古楚建筑的形貌和风格,从而发掘出蕴含其中的壮丽、精致、柔美、与自然相合的审美理想,以及尚红、接受龙蛇意识、鸟崇拜的文化特征;从后者,可以感受到诗人所寄寓的洁身自好的人格。渴望居于清明有道环境中与明君贤才遇合而一展宏图的情怀和志向。最后,从建筑与自然相融的视角,也可感受到楚民与自然亲和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山西侯马皮影人物造型的形式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侯马皮影艺术从清末民初逐步发展起来,其中皮影人物造型既是表演影戏的道具,又是独具特色的民间工艺美术品。文章认为侯马皮影人物造型具有和谐美、均衡美、气韵美等美学特征。对于这些人物造型规律的研究,有益于民间艺术的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陈才训 《南都学坛》2002,22(5):56-61
浓烈的悲情色彩和歌舞乐三位一体的混融状态,是汉皇室楚歌鲜明的艺术特色,这与现实政治带来的巨大痛苦、汉代“以悲为美”的审美风尚、楚文化本身固有的悲情因素及楚辞歌乐舞的混融状态、汉代倡乐之风的盛行、充分抒情的需要密切相关。对母体文化的怀恋、残酷的政治现实、汉帝王后妃本身较高的文学素养使他们倾情于楚声歌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