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公允价值计量是公允价值应用的核心问题,同时也是最受饱受争议的热点。本文从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公允价值计量层次与公允价值计量方法三面在会计界的争议加以阐述,并提出相应的观点与立场。  相似文献   

2.
论金融危机与公允价值计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此次美国金融危机引发了关于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争议,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被指责为过于真实和迅速地反映金融机构财务状况.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到底何去何从?本文结合金融危机,分析了我国公允价值计量的理论框架,时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存在的不足进行剖析,并提出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3.
刘昊 《管理科学文摘》2009,(29):134-135
本文从公允价值计量的定义出发,分析我国应用公允价值计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效应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对策建议,并对公允价值计量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刘智华 《经营管理者》2013,(15):202-202
资产公允价值计量的结果是资产的现行市价。公允价值,它的实质是客观价值,公允价值会计在本质上是强调对资产客观价值的计量。在我国新的会计准则体系中公允价值计量的运用已成为一个突出特点,但其可靠性及可操作性仍存在不少问题。在阐述公允价值的内涵基础上,本文结合公允价值计量的难题展开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商业银行公允价值会计的运用现状与完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会计界对公允价值的研究由来已久,讨论的焦点已由早期的是否采用公允价值转变为如今的如何用好公允价值。我国银行业自2006年开始运用公允价值计量金融工具,本文考察了公允价值计量在我国银行业的运用现状,并分析其存在的风险,提出完善公允价值计量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公允价值在会计计量上的应用能够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更好地实现会计目标.但由于会计界对公允价值本质及其定位问题存在误解,引起了对公允价值计量理论的诸多争论,也对会计实务产生了重大影响.对此,本文着重分析了公允价值的本质,揭示了公允价值是一种计量理念,提出了构建我国公允价值计量体系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新企业会计准则引入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对我国商业银行特别是上市商业银行的影响尤为明显。如何认识公允价值计量以及公允价值计量的引入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已经成为被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以受公允价值计量影响最大的上市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试研究公允价值计量对我国商业银行财务报表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8.
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引起了国内外学者和公众对公允价值会计计量属性的争论,使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公允价值的局限性。本文从我国公允价值计量模式适用环境出发,通过分析公允价值会计计量模式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对目前我国目前这个特殊时期的公允价值会计计量模式的应用进行研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使公允价值会计计量模式能够更好地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给投资者的决策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公允价值计量的运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会计信息相关性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但是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却可能造成会计信息可靠性标准的降低,我们在关注公允价值计量的发展趋势同时,我们也需要适应市场环境的发展,满足公允价值发展的需要,为了应对公允价值计量带来的可靠性相对较低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本文主要针对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中可靠性较低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0.
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应用是一个研究的热点问题。我国颁布的新会计准则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再次引入,体现了公允价值计量自身的优越性,也有利于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进一步趋同,但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应用还存在着许多挑战喝困难。我们在谨慎应用公允价值的同时,也应该积极创造条件,为更好的应用公允价值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